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凯 张盈 +1 位作者 林惠 张立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2,共6页
基于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和Super-SBM模型分别测算长江经济带各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效率,利用LISA双变量探索两者空间相关关系,最后借助面板Tobit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效率的影响。结... 基于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和Super-SBM模型分别测算长江经济带各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效率,利用LISA双变量探索两者空间相关关系,最后借助面板Tobit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各省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稳步提升趋势,空间区域差异显著;旅游效率呈波动上升态势,各省域旅游效率差异逐渐缩小,东部地区旅游效率转换高,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具有显著带动作用。2)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效率存在总体空间依赖特征,且全局相关系数呈倒“V”形,局部Moran′s I散点集聚主体呈现H-H和L-L空间聚类模式;经济发展水平与长江经济带旅游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但不同区域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对东部促进效果显著,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平 旅游效率 Super-SBM模型 TOBIT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演化——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凯 王梦晗 +2 位作者 甘畅 朱芳书 张立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1,共6页
以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为时间截面,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以武陵山片区42个国家级贫困县为标靶,研究其旅游经济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并运用E-I派系指数探讨行政隶属关系对区... 以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为时间截面,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以武陵山片区42个国家级贫困县为标靶,研究其旅游经济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并运用E-I派系指数探讨行政隶属关系对区域旅游经济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不断增强,但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恩施市、黔江区、武隆区和新化县等县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居于高值区;武陵山片区各县市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区间差值敛缩态势显著,旅游经济联系日趋便利化,旅游经济联系网络趋于均衡;E-I派系结构表明受行政隶属关系影响,其核心区覆盖范围不断拓展,行政隶属关系对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负向影响趋于弱化,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重庆市4个子群(派系)间的旅游经济开放程度稳步提升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空间网络结构 E-I派系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武陵山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参与主体视角下生态脆弱区旅游开发的利益联结机理与价值共创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艳楠 邓海雯 王磊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74,共19页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脆弱区在多产业集聚发展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破坏问题,且极易忽视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文章基于多元利益参与主体的研究视角,引...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脆弱区在多产业集聚发展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破坏问题,且极易忽视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文章基于多元利益参与主体的研究视角,引入旅游企业合作开发收益分成比例合作性参数,社区居民舆论监督影响社会性参数,及政府部门补贴惩罚政策性参数,构建一种多元参与主体视角下生态脆弱区旅游开发演化博弈模型,全面研究多元参与主体的利益选择,分析参与主体利益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关系,确定参与主体利益联结的均衡稳定选择及其存在条件。最后,文章通过对不同利益策略组合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确立价值共创的演化路径及机制构建模式。研究发现,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政府部门进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价值共创的演化路径分为5个阶段,其中生态旅游开发成熟阶段是最理想的阶段;另外,适当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收益分成比例,吸引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形成合作开发联盟,可以促使价值共创演化路径进入生态旅游开发成熟阶段,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合作开发联盟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参与主体 利益联结 价值共创 生态脆弱区 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胡振 龚薛 刘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30,共7页
以陕西省2003—2017年数据为样本,建立LMDI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陕西省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家庭消费效应、住房面积效应和家庭规模效应是造成家庭碳排放上升的正向推动因素,而碳排放强度效应、消费抑制效应和居住... 以陕西省2003—2017年数据为样本,建立LMDI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陕西省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家庭消费效应、住房面积效应和家庭规模效应是造成家庭碳排放上升的正向推动因素,而碳排放强度效应、消费抑制效应和居住密度效应对家庭碳排放具有负向影响;2003—2017年,碳排放强度效应呈“U”型变化趋势,家庭消费效应、家庭规模效应和住房面积效应呈上升趋势,消费抑制效应和居住密度效应呈下降趋势。政府制定碳减排政策时可从碳排放贡献率较大的家庭消费、住房面积和家庭规模等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缓解日益增长的家庭消费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消费碳排放 影响因素 LMDI模型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混合网络结构SBM模型的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效率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磊 杨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8-155,170,共9页
一个省域的绿色发展即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社会因素考虑在内,文章将省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系统分成两阶段、三系统的复杂网络结构,又将追求效益阶段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并行子系统,并与环境污染治理阶段串行... 一个省域的绿色发展即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社会因素考虑在内,文章将省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系统分成两阶段、三系统的复杂网络结构,又将追求效益阶段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并行子系统,并与环境污染治理阶段串行,构建两阶段混合网络结构SBM模型,评价了中国29个省域2007—2016年的绿色发展效率。研究得出:多数省域的绿色发展效率偏低,但近年来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平均绿色发展效率高于中部、西部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山东、广东、天津等为绿色发展效率较高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效率急需提高;通过松弛变量确定投入产出冗余度和不足度,找到与理想状态下的差距。最后,为了省域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转型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省域 绿色发展效率 两阶段混合网络结构 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