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感应电机转子时间常数MRAS的在线辨识方法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高林 杨荣峰 +4 位作者 张家皖 于泳 马建雄 蔡亮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3,共6页
针对转子时间常数变化可能会导致感应电机磁场定向控制发生失调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无功功率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转子时间常数在线辨识方法。通过Popov超稳定性理论对辨识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为了提高模型计算的准确性,采用一种在... 针对转子时间常数变化可能会导致感应电机磁场定向控制发生失调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无功功率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转子时间常数在线辨识方法。通过Popov超稳定性理论对辨识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为了提高模型计算的准确性,采用一种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中检测电流矢量角的死区效应补偿策略,以克服三相逆变器死区效应导致的相电压重构误差以及电流波形畸变的负面影响,并分析所研究的MRAS转子时间常数辨识方法对所涉及电机参数的敏感性。通过11 kW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转子时间常数辨识 MRAS 死区效应补偿 参数变化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电压型控制方法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鸿鹏 朱航 +3 位作者 吴辉 王卫 王春祥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560-5568,共9页
将下垂控制应用于逆变器电压型并网控制系统中,可以实现逆变器在孤岛和并网两种运行模式间无缝切换。针对低压电力线的阻抗特点,提出新型光伏逆变器电压型并网控制策略。在阻性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功率环和直流母线电压环,解决电压控... 将下垂控制应用于逆变器电压型并网控制系统中,可以实现逆变器在孤岛和并网两种运行模式间无缝切换。针对低压电力线的阻抗特点,提出新型光伏逆变器电压型并网控制策略。在阻性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功率环和直流母线电压环,解决电压控制型逆变器并网功率易受电网波动影响等问题,增强了光伏逆变器对功率的控制能力,满足始终以最大有功功率并网和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要求。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电压型控制 下垂控制 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 最大功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响应的大型异步电机电磁振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巍 刘阳 陈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0,共8页
大型异步电机的电磁振动是电机振动的主要构成部分,对电机振动等级的评估需要进行准确的电磁振动分析,本文以一台10 kV兆瓦级大型异步电机为对象进行电磁振动分析。首先对完整的电机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求解固有频率及对应振型,并实验测... 大型异步电机的电磁振动是电机振动的主要构成部分,对电机振动等级的评估需要进行准确的电磁振动分析,本文以一台10 kV兆瓦级大型异步电机为对象进行电磁振动分析。首先对完整的电机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求解固有频率及对应振型,并实验测量了电机实际运行时的固有频率;然后将电磁场二维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径向电磁力作为载荷,对该电机进行谐响应分析,最后与实验测得的振动速率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电机整机模型的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大型异步电机电磁振动,能够为电机的优化设计或电磁振动抑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电磁振动 模态分析 谐响应 电磁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子电流和电磁转矩双信号融合的齿轮故障智能诊断
4
作者 李巍 袁响东 +1 位作者 陈伟 刘军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56,共9页
在电机驱动的齿轮传动系统中,电机本体具有传感器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电机的定子电流、电磁转矩信号来进行齿轮故障分析,由于受转速和负载转矩的影响,使得故障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信号融合与反向传播神经... 在电机驱动的齿轮传动系统中,电机本体具有传感器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电机的定子电流、电磁转矩信号来进行齿轮故障分析,由于受转速和负载转矩的影响,使得故障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信号融合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对电机齿轮传动系统一体化建模,进行电机齿轮传动系统联合仿真。对齿轮的不同故障进行模拟,得到电机侧定子电流和电磁转矩的故障信号,采用双树复小波变换来分析齿轮故障频段信号,提取故障特征量,建立了丰富的齿轮故障样本库。搭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并提出改进的自适应学习率算法,实现了对齿轮断齿、磨损故障的精确分类。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搭建齿轮故障试验平台,对相应齿轮故障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不同转速和负载转矩条件下准确辨识齿轮的故障类型,相较于只采用定子电流和电磁转矩中一种信号对齿轮进行故障诊断,该方法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故障 传动系统 神经网络 双树复小波变换 智能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前馈消除的伺服系统齿槽转矩补偿和编码器校准技术
5
作者 丁信忠 储诚兵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5-199,共5页
针对伺服系统转矩和速度扰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前馈消除(adaptive feedforward cancellation, AFC)技术的伺服系统扰动抑制方案。该方案通过软件算法,在不改动硬件的前提下,有效补偿电机的齿槽转矩并校准编码器安装误差。试验结... 针对伺服系统转矩和速度扰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前馈消除(adaptive feedforward cancellation, AFC)技术的伺服系统扰动抑制方案。该方案通过软件算法,在不改动硬件的前提下,有效补偿电机的齿槽转矩并校准编码器安装误差。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FC技术后,伺服系统的转矩波动和速度波动下降了95%,显著提高了伺服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为工业自动化和高精度运动控制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经济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前馈消除 转矩扰动抑制 齿槽转矩补偿 编码器校准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电路法的快速消弧装置的优化设计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巍 陈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96-3503,共8页
为使快速消弧装置能够在5 ms内消除电弧,采用基于电磁推力原理的汤姆逊线圈作为接地开关。采用等效电路法分析接地开关的动态特性,与有限元法相比,等效电路法可以有效缩短计算时间,使计算时间从几小时减少到几分钟。为了提高接地开关的... 为使快速消弧装置能够在5 ms内消除电弧,采用基于电磁推力原理的汤姆逊线圈作为接地开关。采用等效电路法分析接地开关的动态特性,与有限元法相比,等效电路法可以有效缩短计算时间,使计算时间从几小时减少到几分钟。为了提高接地开关的响应速度,采用组合计算方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对影响接地开关动态特性的参数进行分析。无论是基于组合计算方法的优化设计,还是参数分析,都是以等效电路法分析接地开关的动态特性为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电路法 快速消弧装置 组合计算 优化设计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交直轴增量电感计算与测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巍 王浩淞 陈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27,共9页
电感参数是电机设计及电机控制系统的重要参数,电机的各种性能指标与电感参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磁路结构复杂、铁磁材料非线性导致电感参数为变量的问题,本文以一台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为对象进行相关研究,阐述交直... 电感参数是电机设计及电机控制系统的重要参数,电机的各种性能指标与电感参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磁路结构复杂、铁磁材料非线性导致电感参数为变量的问题,本文以一台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为对象进行相关研究,阐述交直轴增量电感计算和测量的方法及结果对比验证。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负载下的交直轴增量电感进行计算,建立电感关于电流的三维数据表格,剖析交直轴增量电感的变化趋势和交叉饱和特性的影响。其次为了探讨增量电感和视在电感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一台未充磁电机交直轴的两种电感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对比分析。最后采用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对上述电机的交直轴电感进行测量,并将实验测量结果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增量电感 视在电感 有限元法 冻结磁导率法 离线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矢量的电流环解耦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5
8
作者 吴为 丁信忠 严彩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184-4191,共8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采用矢量控制后,可以实现电流静态解耦,但动态耦合关系依然存在,而且随着转速的升高,耦合作用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电压前馈解耦控制(voltage feed forward decoupling co...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采用矢量控制后,可以实现电流静态解耦,但动态耦合关系依然存在,而且随着转速的升高,耦合作用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电压前馈解耦控制(voltage feed forward decoupling control,VFDC)对参数变化敏感,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复矢量的电流环解耦控制策略。电机模型包含一个随速度变化的极点,因此电压前馈解耦控制器的固定零点很难保证全速度范围内的零极点对消;复矢量控制器包含一个随速度变化的虚轴零点,从而实现控制器的零点与被控对象的极点完全解耦。该文采用复矢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更精确的电机控制模型,并通过传递函数对解耦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可用于仿真和实验的d-q轴的控制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复矢量解耦控制器有效提高了电流环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电流解耦控制 复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表面缺陷对功能梯度条形板表面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飞 马晓波 陈德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83-3087,共5页
与半无限体结构相比,条形板要考虑其上下边界对热波的多重散射,因此引入复变函数,基于非傅立叶导热定律,采用镜像法和波函数展开法,求解了含亚表面圆柱缺陷的功能梯度条形板的表面温度场,给出了功能梯度条形板中热波散射的解析解。热波... 与半无限体结构相比,条形板要考虑其上下边界对热波的多重散射,因此引入复变函数,基于非傅立叶导热定律,采用镜像法和波函数展开法,求解了含亚表面圆柱缺陷的功能梯度条形板的表面温度场,给出了功能梯度条形板中热波散射的解析解。热波由调制的超短脉冲激光在功能梯度条形板表面激发,亚表面圆柱缺陷表面的边界条件为绝热边界,条形板上下表面的边界条件等于环境温度。分析了亚表面圆柱缺陷的几何参数和热物理参数对功能梯度条形板表面温度场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功能梯度条形板非均匀参数对条形板表面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可望为功能梯度条形板的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提供计算方法和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非傅里叶导热 表面温度场 条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机V/f控制系统轻载稳定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伟 金辛海 +1 位作者 蔡亮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11-218,共8页
异步电机开环V/f控制系统在空载或轻载时存在持续振荡的不稳定问题。该类系统的轻载稳定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与定子电阻、转子惯量、死区时间、DC滤波电容、载波频率、系统谐振频率等很多因素有关。目前,有关抑制振荡方法的研究很多... 异步电机开环V/f控制系统在空载或轻载时存在持续振荡的不稳定问题。该类系统的轻载稳定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与定子电阻、转子惯量、死区时间、DC滤波电容、载波频率、系统谐振频率等很多因素有关。目前,有关抑制振荡方法的研究很多,但对振荡起因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该文主要对异步电机V/f控制系统轻载持续振荡的起因进行研究。首先,通过仿真建模详细分析了系统出现持续振荡时的不稳定现象。然后,通过理论推导,从传统控制理论的角度对系统轻载振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系统中各参数对此振荡的影响。推导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吻合,根据该文的分析结果可对异步电机V/f开环控制系统的振荡情况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载稳定性 持续振荡 阻尼系数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乳化剂对压电陶瓷表面化学镀镍层性能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徐丽雯 周美娟 +3 位作者 赵林南 黄世峰 张颖 袁晓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81-10085,共5页
表面活性剂及施镀工艺在化学镀镍施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以PZT-4陶瓷为基体,在碱性镀液中施镀,获得Ni-P合金镀层,研究了 OP乳化剂对PZT-4陶瓷表面化学镀镍的影响.通过镀速、镀层耐腐蚀性、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导电性及物相结构测... 表面活性剂及施镀工艺在化学镀镍施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以PZT-4陶瓷为基体,在碱性镀液中施镀,获得Ni-P合金镀层,研究了 OP乳化剂对PZT-4陶瓷表面化学镀镍的影响.通过镀速、镀层耐腐蚀性、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导电性及物相结构测试,对施镀过程中镀液的温度、酸度及 OP 乳化剂浓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镀液中 OP乳化剂浓度为15~25 mg/L 时镀层综合性能较好,施镀温度范围为40~45℃,pH 值范围为8.5~9.0时镀速及外观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化学镀 NI-P合金 OP乳化剂 镀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型高压变频器输出电压观测器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志涛 李兴鹤 《电源学报》 CSCD 2016年第5期137-144,共8页
首先介绍了级联型高压变频器系统(CAS-HVI)拓扑结构;然后针对级联型拓扑结构,结合载波移相调试算法,引出了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高压变频器系统(HVI-DTC)对输出电压的观测(重构)需求;再着重就载波移相对输出电压重构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分... 首先介绍了级联型高压变频器系统(CAS-HVI)拓扑结构;然后针对级联型拓扑结构,结合载波移相调试算法,引出了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高压变频器系统(HVI-DTC)对输出电压的观测(重构)需求;再着重就载波移相对输出电压重构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分别对传统DTC与SVM-DTC控制的输出电压重构进行研究;最后在样机上实现重构算法,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验证了重构效果及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高压变频器 载波移相 直接转矩控制 电压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控设备缓冲包装跌落试验及其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萌 鲁宁 李佳德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78,85,共6页
目的研究某工控设备缓冲包装的跌落数值仿真技术。方法建立一种工控设备缓冲包装的跌落仿真模型,从仿真结果中获得跌落加速度曲线和产品的等效应力云图,观察缓冲包装的变形动画;对比缓冲包装的跌落试验,验证了跌落仿真模型;基于验证的... 目的研究某工控设备缓冲包装的跌落数值仿真技术。方法建立一种工控设备缓冲包装的跌落仿真模型,从仿真结果中获得跌落加速度曲线和产品的等效应力云图,观察缓冲包装的变形动画;对比缓冲包装的跌落试验,验证了跌落仿真模型;基于验证的跌落仿真模型,研究EPE衬垫尺寸对缓冲包装跌落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跌落仿真与跌落试验的加速度曲线趋势基本吻合,峰值加速度相差仅0.8%;仿真的等效应力云图显示产品满足强度要求,未发生永久变形,与跌落试验结果一致。对EPE衬垫尺寸的跌落缓冲研究表明,相对于缓冲面积,缓冲厚度的大小对跌落加速度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结论建立的跌落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为产品的缓冲包装结构设计及其优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落试验 仿真分析 缓冲包装 加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霍尔传感器的永磁电机矢量控制
14
作者 张璞汝 张千帆 +1 位作者 宋双成 陈爱棠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81-86,共6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低精度霍尔传感器检测转子位置与转速的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策略。通过利用霍尔传感器进行速度计算与角度估算的理论分析,运用零阶算法实现了速度计算与角度估算,并使用一阶算法进行改进;使用电阻进行电流采样。实验结果证明... 给出了一种基于低精度霍尔传感器检测转子位置与转速的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策略。通过利用霍尔传感器进行速度计算与角度估算的理论分析,运用零阶算法实现了速度计算与角度估算,并使用一阶算法进行改进;使用电阻进行电流采样。实验结果证明,应用改进算法可以获得正弦度更好的电流波形和电机启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矢量控制 霍尔传感器 电阻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数控系统的旋转轴速度规划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黎永杨 刘远凯 +2 位作者 王科 葛鹏遥 黄国辉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9-133,共5页
为避免五轴数控系统中旋转轴线性跟随平动轴运动时出现的速度跳变问题,提出一种计算量少、易于在嵌入式系统实现的旋转轴柔性速度规划方法。基于时间同步的原则,利用平动轴的运动时长约束实现对旋转轴的速度规划,计算得到合理的起步速... 为避免五轴数控系统中旋转轴线性跟随平动轴运动时出现的速度跳变问题,提出一种计算量少、易于在嵌入式系统实现的旋转轴柔性速度规划方法。基于时间同步的原则,利用平动轴的运动时长约束实现对旋转轴的速度规划,计算得到合理的起步速度、加速度、驱动速度和末速度值,并通过梯形速度规划插补输出给伺服电机执行,以实现对五轴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相比于旋转轴线性跟随加工,介绍的控制方法进行多段连续轨迹插补时也能保持旋转轴的速度连续,各关节运行在合理的运动学阈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数控 旋转轴 速度规划 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