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炭黑对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长龙
郑薇
卞俭俭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47,共4页
以低密度聚乙烯为基料,炭黑、过氧化二异丙苯和抗氧剂为助剂,制备出了不同炭黑含量的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材料,并对该材料的力学性能、热老化性能、耐候性能、绝缘性能等多项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评价了炭黑对XLPE绝缘材料...
以低密度聚乙烯为基料,炭黑、过氧化二异丙苯和抗氧剂为助剂,制备出了不同炭黑含量的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材料,并对该材料的力学性能、热老化性能、耐候性能、绝缘性能等多项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评价了炭黑对XLPE绝缘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0~2.5%),XLPE力学性能变化不大,耐候性能迅速增强,介电击穿强度和体积电阻率逐渐下降,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不断增大。当炭黑含量为1.8%时,绝缘性能和耐候性能达到最佳平衡。研究还发现,炭黑和某些含硫酚类抗氧剂复配使用时,对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的耐高温热老化性能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交联聚乙烯
过氧化物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2
作者
潘红霞
肖明宇
陈大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4-1068,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制备方法:物理共混、种子乳液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等;评述了聚氨酯的结构、聚丙烯酸酯、引发剂以及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对目前常用的无机纳米粒子和交联等对聚氨酯/丙烯酸酯...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制备方法:物理共混、种子乳液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等;评述了聚氨酯的结构、聚丙烯酸酯、引发剂以及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对目前常用的无机纳米粒子和交联等对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改性方法进行了讨论;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制备方法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性凹凸棒土对软质聚氯乙烯中增塑剂抽出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吴唯
朱送伟
+2 位作者
王芹
张禄冲
陈诗英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3,共6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凹凸棒土(ATP)纳米粒子一次改性后,再引入硬脂酸进行复合改性处理,得到了表面有机化、强疏水性的ATP,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接触角测试、比表面积测试以及热重分析研究了改性前后ATP的结构和性能变化。采用熔融复合法制备...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凹凸棒土(ATP)纳米粒子一次改性后,再引入硬脂酸进行复合改性处理,得到了表面有机化、强疏水性的ATP,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接触角测试、比表面积测试以及热重分析研究了改性前后ATP的结构和性能变化。采用熔融复合法制备了软质聚氯乙烯(PVC)/ATP纳米复合材料,测定其溶剂抽出性能、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后的ATP与PVC相容性较好,降低了PVC中增塑剂在溶剂中的抽出率,并提高了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凹凸棒土
纳米粒子
增塑剂
抽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毒环保型增塑剂对聚氯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9
4
作者
吴唯
王芹
+2 位作者
唐艳芳
卞俭俭
朱送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2,共5页
选用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乙酰柠檬酸三辛酯(ATOC)、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及新型植物基增塑剂ID-37制备了增塑聚氯乙烯(PVC),对添加53份增塑剂的PVC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
选用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乙酰柠檬酸三辛酯(ATOC)、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及新型植物基增塑剂ID-37制备了增塑聚氯乙烯(PVC),对添加53份增塑剂的PVC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180℃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80℃时静态热稳定性DOTP与TOTM最优,DOP与ID37次之,ATBC与ATOC相当;增塑剂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对硬度影响较大,其中DOTP与TCTM所增塑PVC的肖氏硬度(A)比其余4种增塑剂增塑PVC高约5度;TOTM及ATBC增塑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相对较高,约为-22℃,其余4种较为接近,约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增塑剂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β-环糊精对增塑PVC热稳定性及增塑剂迁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芹
吴唯
+2 位作者
唐艳芳
卞俭俭
朱送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5,共4页
通过加入不同量的β-环糊精,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聚氯乙烯(PVC)。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加入β-环糊精或辐照处理过程均会导致增塑PVC的起始降解温度(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为25kGy时,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从25kGy...
通过加入不同量的β-环糊精,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聚氯乙烯(PVC)。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加入β-环糊精或辐照处理过程均会导致增塑PVC的起始降解温度(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为25kGy时,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从25kGy增加至50kGy及100kGy时,tonset继续升高。当迁移介质为PVC树脂时,加入10.0份β-环糊精能够明显抑制高辐照剂量下环氧脂肪酸甲酯的迁移;迁移介质为空气时,加入1.0份β-环糊精能够有效抑制辐照后增塑PVC环氧脂肪酸甲酯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环氧脂肪酸甲酯
Β-环糊精
迁移性
热失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向拉伸聚乳酸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
11
6
作者
肖明宇
潘红霞
+1 位作者
徐永卫
陈大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1-74,共4页
采用BarmagΦ175双向拉伸膜设备进行聚乳酸膜的制备,TGA分析表明,所购得的聚乳酸粒子具有一定的热稳定型。通过GPC测试分子量及其分布表明,聚乳酸在加工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降解;DSC分析说明,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厚膜具有较低的...
采用BarmagΦ175双向拉伸膜设备进行聚乳酸膜的制备,TGA分析表明,所购得的聚乳酸粒子具有一定的热稳定型。通过GPC测试分子量及其分布表明,聚乳酸在加工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降解;DSC分析说明,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厚膜具有较低的结晶度,有利于后期膜的双向拉伸进行,经双向拉伸后聚乳酸膜的结晶度具有较大程度的增加。DMA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拉伸倍数对膜性能影响很大,拉伸倍数越高,膜的力学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膜
双向拉伸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造毛皮的织造及其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肖明宇
潘红霞
陈大俊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4-37,共4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需求的扩大,人造毛皮的织造工序及工艺愈来愈复杂,其产品也愈来愈受市场的青睐。文章概括了可用来织造人造毛皮的原材料,详细叙述了人造毛皮的织造方法包括针织、簇绒、机织和植绒等,并对人造毛皮的整理工序进行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需求的扩大,人造毛皮的织造工序及工艺愈来愈复杂,其产品也愈来愈受市场的青睐。文章概括了可用来织造人造毛皮的原材料,详细叙述了人造毛皮的织造方法包括针织、簇绒、机织和植绒等,并对人造毛皮的整理工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介绍了人造毛皮广泛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毛皮
原材料
织造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炭黑对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长龙
郑薇
卞俭俭
机构
国网沈阳供电
公司
国网营口供电
公司
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
出处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47,共4页
文摘
以低密度聚乙烯为基料,炭黑、过氧化二异丙苯和抗氧剂为助剂,制备出了不同炭黑含量的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材料,并对该材料的力学性能、热老化性能、耐候性能、绝缘性能等多项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评价了炭黑对XLPE绝缘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0~2.5%),XLPE力学性能变化不大,耐候性能迅速增强,介电击穿强度和体积电阻率逐渐下降,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不断增大。当炭黑含量为1.8%时,绝缘性能和耐候性能达到最佳平衡。研究还发现,炭黑和某些含硫酚类抗氧剂复配使用时,对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的耐高温热老化性能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
炭黑
交联聚乙烯
过氧化物
性能
Keywords
carbon black
XLPE
peroxide
properties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2
作者
潘红霞
肖明宇
陈大俊
机构
东华大学纤维
材料
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
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4-1068,共5页
文摘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制备方法:物理共混、种子乳液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等;评述了聚氨酯的结构、聚丙烯酸酯、引发剂以及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对目前常用的无机纳米粒子和交联等对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改性方法进行了讨论;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制备方法
结构与性能
Keywords
polyurethane/polyacrylate
hybrid emulsion
preparati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分类号
TQ331.4 [化学工程—橡胶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性凹凸棒土对软质聚氯乙烯中增塑剂抽出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吴唯
朱送伟
王芹
张禄冲
陈诗英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材料
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德先进
材料
联合研究中心
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3,共6页
文摘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凹凸棒土(ATP)纳米粒子一次改性后,再引入硬脂酸进行复合改性处理,得到了表面有机化、强疏水性的ATP,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接触角测试、比表面积测试以及热重分析研究了改性前后ATP的结构和性能变化。采用熔融复合法制备了软质聚氯乙烯(PVC)/ATP纳米复合材料,测定其溶剂抽出性能、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后的ATP与PVC相容性较好,降低了PVC中增塑剂在溶剂中的抽出率,并提高了其力学性能。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凹凸棒土
纳米粒子
增塑剂
抽出性
Keywords
poly(vinyl chloride)
attapulgite
nanoparticle
plasticizer
extraction
分类号
TQ325.3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毒环保型增塑剂对聚氯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9
4
作者
吴唯
王芹
唐艳芳
卞俭俭
朱送伟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材料
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2,共5页
文摘
选用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乙酰柠檬酸三辛酯(ATOC)、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及新型植物基增塑剂ID-37制备了增塑聚氯乙烯(PVC),对添加53份增塑剂的PVC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180℃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80℃时静态热稳定性DOTP与TOTM最优,DOP与ID37次之,ATBC与ATOC相当;增塑剂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对硬度影响较大,其中DOTP与TCTM所增塑PVC的肖氏硬度(A)比其余4种增塑剂增塑PVC高约5度;TOTM及ATBC增塑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相对较高,约为-22℃,其余4种较为接近,约为-25℃。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增塑剂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Keywords
poly(vinyl chloride)
plasticizer
mechanical property
thermal stability
分类号
TQ325.3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β-环糊精对增塑PVC热稳定性及增塑剂迁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芹
吴唯
唐艳芳
卞俭俭
朱送伟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材料
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5,共4页
文摘
通过加入不同量的β-环糊精,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聚氯乙烯(PVC)。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加入β-环糊精或辐照处理过程均会导致增塑PVC的起始降解温度(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为25kGy时,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从25kGy增加至50kGy及100kGy时,tonset继续升高。当迁移介质为PVC树脂时,加入10.0份β-环糊精能够明显抑制高辐照剂量下环氧脂肪酸甲酯的迁移;迁移介质为空气时,加入1.0份β-环糊精能够有效抑制辐照后增塑PVC环氧脂肪酸甲酯的迁移。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环氧脂肪酸甲酯
Β-环糊精
迁移性
热失重分析
Keywords
poly(vinyl chloride)
epoxy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fl-cyclodextrin
mi-gration
thermogravimetic analysis
分类号
TQ325.3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向拉伸聚乳酸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
11
6
作者
肖明宇
潘红霞
徐永卫
陈大俊
机构
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东华大学
材料
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1-74,共4页
文摘
采用BarmagΦ175双向拉伸膜设备进行聚乳酸膜的制备,TGA分析表明,所购得的聚乳酸粒子具有一定的热稳定型。通过GPC测试分子量及其分布表明,聚乳酸在加工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降解;DSC分析说明,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厚膜具有较低的结晶度,有利于后期膜的双向拉伸进行,经双向拉伸后聚乳酸膜的结晶度具有较大程度的增加。DMA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拉伸倍数对膜性能影响很大,拉伸倍数越高,膜的力学性能越好。
关键词
聚乳酸
膜
双向拉伸
制备
性能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film, biaxially oriented draw, preparation, property
分类号
TQ320.72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造毛皮的织造及其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肖明宇
潘红霞
陈大俊
机构
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
东华大学
材料
学院纤维
材料
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4-37,共4页
文摘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需求的扩大,人造毛皮的织造工序及工艺愈来愈复杂,其产品也愈来愈受市场的青睐。文章概括了可用来织造人造毛皮的原材料,详细叙述了人造毛皮的织造方法包括针织、簇绒、机织和植绒等,并对人造毛皮的整理工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介绍了人造毛皮广泛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
人造毛皮
原材料
织造工艺
应用
Keywords
pile fabric
raw materials
manufactura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分类号
TS106.8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炭黑对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性能影响的研究
杨长龙
郑薇
卞俭俭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进展
潘红霞
肖明宇
陈大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改性凹凸棒土对软质聚氯乙烯中增塑剂抽出性的影响
吴唯
朱送伟
王芹
张禄冲
陈诗英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无毒环保型增塑剂对聚氯乙烯性能的影响
吴唯
王芹
唐艳芳
卞俭俭
朱送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β-环糊精对增塑PVC热稳定性及增塑剂迁移性的影响
王芹
吴唯
唐艳芳
卞俭俭
朱送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双向拉伸聚乳酸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肖明宇
潘红霞
徐永卫
陈大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人造毛皮的织造及其应用
肖明宇
潘红霞
陈大俊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