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华法律文化对东亚的影响
1
作者 何勤华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9,共16页
中华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东亚中华法系生成的土壤和形成的基础。厘清和梳理中华法律文化中的基础性范畴,以及中华法律文化研究的学术史,有助于揭示中华法律文化对东亚影响的形成和发展基础、中华法律文化与... 中华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东亚中华法系生成的土壤和形成的基础。厘清和梳理中华法律文化中的基础性范畴,以及中华法律文化研究的学术史,有助于揭示中华法律文化对东亚影响的形成和发展基础、中华法律文化与中华法系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基础性研究,阐明中华法律文化能够成为中华法系的基础的内在逻辑和原因,中华法律文化能够成为周边国家建国立制、变法修律的模范,原因就在于中华法律文化有宽松、包容且合天、地、人为一体的法律运作指导理念,有以成文法典为中心、法律渊源多元化为基础的法律制度,有比较齐全且能满足各方当事人需求的法律设施,有包含法律人活动和法律机构较高水平实施的法律艺术,乃至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以及法律教育和法律研究的一整套法律运作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治文明 中华法律文化 中华法系 古代东亚 东亚文明 法律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外部监督倒逼机制是依法行政必由之路 被引量:9
2
作者 郝铁川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24,324,共20页
法无授权不得行、法有授权必须行、行政行为程序化、违法行政必追究,是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然而,通过对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实证分析与定性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行政机关在"法无授权不得行"方面存在行政机关内外... 法无授权不得行、法有授权必须行、行政行为程序化、违法行政必追究,是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然而,通过对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实证分析与定性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行政机关在"法无授权不得行"方面存在行政机关内外越位、左右越位、上下越位、区域越位、程序越位等无权行政问题;在"法有授权必须行"方面存在行政机关不严格依法作为、不主动作为、不合理作为、不诚信作为、不廉洁作为等无心行政问题;在"行政行为程序化"方面存在不按法定方式作为、不按法定顺序作为、不按法定期限作为等无序行政问题;在"违法行政必受追究"方面存在行政复议维持率过高、纠错率低及行政诉讼立案难、审判难、执行难带来的无责行政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公务员制度不完善,公务员没有真正形成依法行政的基础;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没有真正发挥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作用。世界上只有主要依靠外部监督实现依法行政的国家,而没有外部监督力量虚化、主要依靠行政机关内的自觉就实现依法行政的国家。今后只有通过完善外部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各种力量的作用,才能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行政 外部监督 倒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削减死刑应走循序渐进之路 被引量:4
3
作者 游伟 《东方法学》 2010年第5期133-136,共4页
《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在提请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初审之后,开始向社会征询意见。对此,法学界、司法界与普通民众正通过各种途径反映自己对刑法修改的意见。
关键词 限制死刑 刑法修正案 刑法修改 全国人大常委会 循序渐进 我国刑法 立法 刑法典 职务犯罪 普通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斯大林严重违反法治教训的反思与应对 被引量:2
4
作者 郝铁川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8-157,共10页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作《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报告被公布后,毛泽东对斯大林严重破坏民主法治的沉痛教训进行了一系列独到深刻的总结思考,提出既不要迷信苏联模式,也不要全盘照搬西方模式,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作《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报告被公布后,毛泽东对斯大林严重破坏民主法治的沉痛教训进行了一系列独到深刻的总结思考,提出既不要迷信苏联模式,也不要全盘照搬西方模式,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围绕这一主要任务要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国家的专政职能不能取消,但要减少,因为敌人的数量日益减少;对敌专政要依法进行,党和人民都要遵守法律;要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法治,完善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毛泽东的这些思考与举措,对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加强民主、健全法制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新中国法治史上重要的一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斯大林模式 中国法制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古代孝道的今日转化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郝铁川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163,310,共7页
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具有独特的家文化。"孝"是中国传统家文化中的核心理念,虽然目前学界及社会对何为今日之孝道见仁见智,但对今日孝道的发展方向是平等相处、超越功利,大都不持异议。以此为参照... 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具有独特的家文化。"孝"是中国传统家文化中的核心理念,虽然目前学界及社会对何为今日之孝道见仁见智,但对今日孝道的发展方向是平等相处、超越功利,大都不持异议。以此为参照系,不难发现古代孝道总体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两者之间存在奴役与自由、专制和民主、义务和权利的根本对立。因此,构造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现代孝道,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孝道 民主 人权 扬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对中国实现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与选择 被引量:6
6
作者 廖大伟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4-199,F0003,共7页
实现中国现代化,就是对标世界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条艰辛而漫长的道路上,孙中山无疑是历史上的伟大先驱、激励后来人的一座丰碑。从乡村到城市,从经济民生到国家政体,从实业计划到建国方略,从中外关系到世界大同,但凡那个... 实现中国现代化,就是对标世界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条艰辛而漫长的道路上,孙中山无疑是历史上的伟大先驱、激励后来人的一座丰碑。从乡村到城市,从经济民生到国家政体,从实业计划到建国方略,从中外关系到世界大同,但凡那个时代能够知晓的领域,与现代化相关的话题,他都有过敏锐的思考和用心探索,而且胸怀越来越宽,视野越来越广,思考的脉络非常清晰,诉求的目标非常明确。分析中西文化,实行三大政策,彰显了他的辨识度及与时俱进。中国的现代化“对全世界都有好处”,孙中山的问题意识显然已是世界性的。对实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以及在这条道路上的伟大实践,孙中山功勋卓著,彪炳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中国现代化 思考与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习近平同志关于人大理论和工作的新阐述
7
作者 郝铁川 竺常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83,191,共12页
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人大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创新。在人大理论创新方面,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人大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创新。在人大理论创新方面,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做到四个“必须”等新观点。在人大工作实践创新方面,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做好人大工作需要处理和把握好五个关系等15项新观点。与以往中国共产党人的法律思想相比,习近平同志更加强调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更加重视提高立法质量、立法与改革的统一,更加重视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中的廉政建设,更加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的打通、桥梁作用,更加重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制责任的履行,更加重视人大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理论创新 工作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