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上海茶文化的兴盛及其主要原因 |
卢祺义
|
《农业考古》
|
2000 |
0 |
|
2
|
过渡现代性、中间地带与城乡中国的文学想象 |
叶祝弟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当前推进我国文化政策创新的思考 |
巫志南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4
|
上海茶艺培训工作的回顾和现状分析——兼谈茶艺师培训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
卢祺义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5
|
中哈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
王乐
|
《党政研究》
|
2016 |
3
|
|
6
|
复制与建构社会网络:巴基斯坦人在上海的城市生活 |
马强
黄思敏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7
|
继续培育茶文化市场(摘要) |
卢祺义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8
|
20世纪前半叶长江三角洲的湖泊生态与民众生计 |
吴俊范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9
|
文明更新:城市更新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键 |
叶祝弟
|
《人文杂志》
|
2025 |
|
|
10
|
茶坛大业久蜚声 茶人精神永长存 |
卢祺义
|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1
|
海派茶艺的特质与特性 |
卢祺义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2
|
再议海派茶艺(二则) |
卢祺义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3
|
有姿有味的盛会 |
乔木森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