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背景下在线教育培训市场法律治理研究
1
作者 陈家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11-114,共4页
数字化背景下在线教育培训市场的不断发展日益呈现出复杂化的样态。通过梳理在线教育培训市场法律治理的政策流变可以发现,治理模式已经从以问题为导向的调整阶段不断演进成以政策规制为特征。然聚焦实践,新形势下培训内容复杂、平台责... 数字化背景下在线教育培训市场的不断发展日益呈现出复杂化的样态。通过梳理在线教育培训市场法律治理的政策流变可以发现,治理模式已经从以问题为导向的调整阶段不断演进成以政策规制为特征。然聚焦实践,新形势下培训内容复杂、平台责任不清、部门规划不明、治理方式效率不彰、机构资金风险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破解之策上,在线教育培训市场治理研究的执行和发展可以从规范培训市场治理标准、善用行政处罚的执法手段、探索“多元化协作”治理新模式、完善预收费监管制度等维度出发,进而构建一个包容审慎的法治化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育培训市场 数字化 监管机制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立法“不抵触”原则探析——兼论日本“法律先占”理论 被引量:32
2
作者 孙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132,共11页
《立法法》规定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但未规定不抵触的判断标准。不抵触是指地方立法既不得与上位法的精神和基本原则相抵触,也不得与上位法的具体规定相抵触。目前理论界的不抵触原则和标准落后于实践发... 《立法法》规定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但未规定不抵触的判断标准。不抵触是指地方立法既不得与上位法的精神和基本原则相抵触,也不得与上位法的具体规定相抵触。目前理论界的不抵触原则和标准落后于实践发展,需进行检讨。日本在处理中央法律与自治条例关系上的"法律先占"理论可以为我国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从并行立法领域和地方专属立法领域重新构建地方立法的不抵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抵触 法律先占 并行立法 先行立法 地方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权利的法律属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彩虹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2,共6页
体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但在"权利竞合"情形下,体育权利的法律属性和体育权利所保护的法益呈不确定状态,导致体育权利法律属性界定的困难。将体育权利的法律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前者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文化权利,后者... 体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但在"权利竞合"情形下,体育权利的法律属性和体育权利所保护的法益呈不确定状态,导致体育权利法律属性界定的困难。将体育权利的法律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前者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文化权利,后者因权利主体、内容等的不同而不同。将体育权利作为文化权利有助于实现公民体育权利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 体育权利 法律属性 文化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次贷危机的法律根源 被引量:4
4
作者 侯怀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6,共9页
次贷危机并不仅仅是经济危机,它同时包含众多法律问题。次贷危机的法律根源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次贷证券的担保机制存在重大缺陷;第二,次贷产品的扩展机制过于依赖存在利益冲突的评级机构;第三,在金融市场的作用扩大的条件下,政府... 次贷危机并不仅仅是经济危机,它同时包含众多法律问题。次贷危机的法律根源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次贷证券的担保机制存在重大缺陷;第二,次贷产品的扩展机制过于依赖存在利益冲突的评级机构;第三,在金融市场的作用扩大的条件下,政府的保护机制未能及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法律根源 法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仪式”、功能及其象征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光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1-80,284,共10页
上古社会的一切活动都与仪式有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一些仪式消亡了,也有一些重要的仪式保留了下来,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仪式象征、表达、传输了特定的意义。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人类在共同的社会交往活动中,产生了各种不同... 上古社会的一切活动都与仪式有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一些仪式消亡了,也有一些重要的仪式保留了下来,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仪式象征、表达、传输了特定的意义。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人类在共同的社会交往活动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法律仪式,这些仪式通过不同的方式象征、表达了特定的内涵;同样,借助于这些仪式的表达,法律获得了神圣性。法律的运用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也依赖于这些神圣的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仪式 象征 神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案例教学法在行政法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旅燕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148-149,共2页
在当前行政法教学课时减少但内容增多的趋势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着它独特的效果和魅力。文章通过总结作者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行政法教学中关于案例的选择、问题的设计和案例教学的组织等实用性经验,提出了在高等院校行政法教学中运用案... 在当前行政法教学课时减少但内容增多的趋势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着它独特的效果和魅力。文章通过总结作者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行政法教学中关于案例的选择、问题的设计和案例教学的组织等实用性经验,提出了在高等院校行政法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所面临的困境,并试图探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学 案例教学法 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法视域下民意与司法的动态博弈:因素、机制与制度调适研究
7
作者 王利元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4-57,共4页
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个案变成公案的现象凸显了公众对社会公正与法治的深切关注。对比“昆山反杀案”与“江歌案”中动态民意对司法发挥的影响,揭示出民意表达与司法正向相互促进与逆向对立冲突的二元关系。通过自媒体“信息茧房”效应... 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个案变成公案的现象凸显了公众对社会公正与法治的深切关注。对比“昆山反杀案”与“江歌案”中动态民意对司法发挥的影响,揭示出民意表达与司法正向相互促进与逆向对立冲突的二元关系。通过自媒体“信息茧房”效应、匿名化机制的舆论导向、公众对司法的不信任等因素来考量民意对话司法的缘由,并探寻民意以“固守传统认知”“扩大私立保护”正向作用于司法的方式。鉴于此,有效排除异化为“网络审判”的非理性民意干扰,构建一套从“观察-反馈”到“公开-释明”再到“规范-监督”的司法与民意的良性互动框架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意 公众舆论 信息茧房 司法 网络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3.0时代通证平台的法律之治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晶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8-120,共13页
用户在通证平台制定和执行通证经济规则下形成基于其数字分身与通证财产的复合性数字权利,数字分身权利为实现通证权利服务。用户的数字权利构成通证经济发展的权利基础,是Web3.0通证经济法律治理的逻辑前提。通证平台权力是一种指向通... 用户在通证平台制定和执行通证经济规则下形成基于其数字分身与通证财产的复合性数字权利,数字分身权利为实现通证权利服务。用户的数字权利构成通证经济发展的权利基础,是Web3.0通证经济法律治理的逻辑前提。通证平台权力是一种指向通证经济规则制定和执行的类“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复合权力,其行使具有控制性、羁束性和迎合性特征。通证平台在权力内容构成、适用对象和行使特征上不同于平台经济时代对平台的规范与管理,给用户及其数字权利带来错综复杂影响。以政府权力纠偏通证平台权力实现对通证经济的法律治理,要从保障用户通证权利原则出发,对通证经济参与主体征收所得税实现对通证经济收入分配调控,构建对通证经济规则进行伦理、公众参与、平等对待的审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证经济 法律治理 数字权利 平台权力 政府权力 WEB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法典总则的制定及其对行政法体系的整合 被引量:21
9
作者 关保英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156,共16页
目前我国的行政法体系尽管已有各个板块的具体构型,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错位,如理念法源低于规范法源、基本原则表述的具体化、地方立法个别环节周延于中央立法的错位、各部类典则分布不均等。行政法典总则的制定,为行政法... 目前我国的行政法体系尽管已有各个板块的具体构型,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错位,如理念法源低于规范法源、基本原则表述的具体化、地方立法个别环节周延于中央立法的错位、各部类典则分布不均等。行政法典总则的制定,为行政法体系的整合提供了良好契机,行政法体系的完善也依赖于行政法典总则的制定。通过行政法典总则整合行政法体系,可以采取定性行政法体系、勾画行政法轮廓、厘清行政法边界、确定行政法体系的内部结构、处置行政法体系与基他部门法的关系等进路。行政法典在对行政法体系进行整合以后,将形成以行政法治理念编、行政法原则编、行政组织法编、公物和公用事业编、行政程序法典编、行政救济法编、行政监督法编为内容的体系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典总则 行政法体系 行政法理念 体系构型 行政法法典化 依法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法系立法文义解释方法与规则论析——从法律答问到唐律疏议的立法文义解释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治勋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32,共14页
中华法系历经二千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法律文化和精湛的法律解释技法,其中立法文义解释在官方法律解释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从对文义解释的不同运用方式看,可以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操作机制:对于重要法律用语一般是直接在疏... 中华法系历经二千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法律文化和精湛的法律解释技法,其中立法文义解释在官方法律解释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从对文义解释的不同运用方式看,可以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操作机制:对于重要法律用语一般是直接在疏议中给出权威确定的解释;通过串解的方式对具有关联关系的律文和重要概念一并作出解释;通过援引或假定具体案件案情的方式对文义解释作出示例;对重要语词含义作出训诂解释;通过援引令格式、儒家义理或社会公理等权威性依据释明概念或律文含义。在中华法系立法文义解释过程中,遵循“通常含义”“余条准此”“释不破律”等方面的解释规则,将法律解释置于法的目的之下。中华法系博大精深、富蕴宝藏,当下中国法治建设应在整理、选择、汲取、融通包括法律解释方法在内的中华法系和世界制度文明史上的一切优秀知识资源基础上,付诸实用,必将极大地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立法解释 文义解释 法律答问 唐律疏议 解释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据开放与公共数据治理的法律机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梁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7-130,共4页
政府数据已经成为政府行政权行使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行政主体的职权履行中很难想象缺失政府数据而作出行政行为的情形,尤其是政府数据的开放及其利用问题不再是行政法治中的空缺之地。政府数据开放及其利用主要存在个别性、任意性和... 政府数据已经成为政府行政权行使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行政主体的职权履行中很难想象缺失政府数据而作出行政行为的情形,尤其是政府数据的开放及其利用问题不再是行政法治中的空缺之地。政府数据开放及其利用主要存在个别性、任意性和利益勾连性等问题。虽然不能说目前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中的所有问题都是由立法的滞后性导致的,但相关法律的空缺确实是带来政府数据开放及其利用相关问题的关键因素。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之下,应重点考虑将政府数据开放纳入公共治理体系、政府数据开放与公共数据治理概念的法律确定、制定政府数据开放的专项立法、将政府数据开放与公共数据治理纳入行政执法领域、政府数据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 公共数据治理 数据权利 数据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行政法体系的构造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关保英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110,共8页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社会基础、政治价值和治理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传统行政法赖以形成的条件和基础与之有较大不同,致使传统行政法表现出与法治体系不能有效衔接、调控功能疲软、凸显行政封闭、与公众诉求脱节等时代滞后性。行政法作为...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社会基础、政治价值和治理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传统行政法赖以形成的条件和基础与之有较大不同,致使传统行政法表现出与法治体系不能有效衔接、调控功能疲软、凸显行政封闭、与公众诉求脱节等时代滞后性。行政法作为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契合新的时代精神,契合化解新的社会矛盾的需要。而行政法在契合新的时代精神时,首先要对它的体系结构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新的构造。由于新时代对我国行政法体系在功能定位、制度构型、法典形式以及规范构成等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为此,行政法体系的构造应追求独立价值、行政法体系规范能够自洽、行政法体系具有环境适应性、行政法体系应当全面开放。基于我国行政法体系的形成缺失理性认知、顶层设计和概念系统的考量,要形成和打造新时代的行政法体系还应在法治技术上有所重视。行政法体系新的顶层设计、行政法体系回应社会矛盾、行政法体系契合给付和自治精神以及行政法体系承上启下构型等都是构造新时代行政法体系的技术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行政法体系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修辞及其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西恒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8-144,共7页
法律修辞是一种不同于道德修辞、文学修辞、政治修辞等其他修辞类型的特殊修辞,但由于人们对其特殊性重视不够,实践中混淆法律修辞与其他修辞类型的做法大量存在。从司法视角考察,不同于亚里士多德和伯克的修辞认知,法律修辞是指司法活... 法律修辞是一种不同于道德修辞、文学修辞、政治修辞等其他修辞类型的特殊修辞,但由于人们对其特殊性重视不够,实践中混淆法律修辞与其他修辞类型的做法大量存在。从司法视角考察,不同于亚里士多德和伯克的修辞认知,法律修辞是指司法活动参与者有助于法律效果实现的修辞活动,包括言语和行为。界定法律修辞的特性需要遵循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的标准:一、有助于正确区分不同修辞类型,防止其他修辞类型的权力异化和思维制约;二、有助于提升司法活动参与者自身的修辞认知和实践能力,促进司法审判的良性运行。法律修辞的特性主要有:修辞背景上的强制说理性;修辞权限上的日趋独立性;修辞目的上的有限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修辞 释法说理 法治思维 司法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宪法学教学独特性的初步探讨
14
作者 陈海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128-130,共3页
从事中国宪法学教学是一个纠结的过程和任务,宪法学理论尚不足以自立,而宪政实践更让人哀叹。在教学对象、教学阶段、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均独特的客观环境下,如何设定宪法学教学任务是一个智者见智的问题。选择法学的规范自洽体系标准... 从事中国宪法学教学是一个纠结的过程和任务,宪法学理论尚不足以自立,而宪政实践更让人哀叹。在教学对象、教学阶段、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均独特的客观环境下,如何设定宪法学教学任务是一个智者见智的问题。选择法学的规范自洽体系标准完成教学任务,应是中国宪法学教学最基本的要务。在实现中国宪法学教学的历史使命中,教师的主体特性(即主观能动性)是可以有所发挥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宪法学 教学独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族群发展权视角下的基因编辑技术法律规制
15
作者 汪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85,共13页
族群发展权的核心要义是保障族群成员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各方面的发展而免受侵害、歧视的权利,这是一种基于族群与发展权的内在关联而能够合理证成的权利类型。族群可以划分为自愿族群与非自愿族群,自愿族群成员的... 族群发展权的核心要义是保障族群成员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各方面的发展而免受侵害、歧视的权利,这是一种基于族群与发展权的内在关联而能够合理证成的权利类型。族群可以划分为自愿族群与非自愿族群,自愿族群成员的自由选择能力与非自愿族群用以维系自身发展与生存的传统都面临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冲击,基因编辑技术对族群发展权的潜在影响可能主要是消解族群成员的身份认同。修复型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有限应用于族群,而增强型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着消解族群成员身份认同的风险,在现阶段需予以禁止。基因编辑的技术控制路径需要通过多元规范治理予以落实,包括技术规范的自我规训与伦理守则的商谈沟通、国家法的规制、全球层面的法律治理,最终保障族群发展权免受基因编辑技术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发展权 基因编辑技术 身份认同 规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正义对中华法系统一性的价值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治勋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7,共10页
伦理正义是统一性的中华法系的核心价值追求和法律哲学的凝结。中华法系的统一性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法典体系的统一性对于大一统国家的法律秩序构造是一个必要前提,“伦理正义”价值对于这一目标追求具有保障意义。中华法系是一个伦理... 伦理正义是统一性的中华法系的核心价值追求和法律哲学的凝结。中华法系的统一性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法典体系的统一性对于大一统国家的法律秩序构造是一个必要前提,“伦理正义”价值对于这一目标追求具有保障意义。中华法系是一个伦理法体系,其伦理正义决定和影响着法律正义的设计和实现。中华法系立法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以及服务于律典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高超的法律解释学,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法系统一性的形成。在具体操作形式上,借助“以经释律”“引经注律”“引经决狱”方法贯彻伦理正义价值原则,中华法系的立法解释、律学研究和司法裁判活动展现了高度的统一性;通过和平的交流互鉴,整个中华法系圈在存续期间保持了伦理价值、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的高度一致性。以伦理正义引领的中华法系的统一性,承担了一般国家法律体系所没有的重大且复杂的历史内涵,从而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持久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法的统一性 以经释律 引经注律 引经决狱 伦理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需模型反垄断法强制开放的理据与进路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丽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6,共14页
基础模型具有通用性与赋能性,对下游平台提供服务、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准入上的影响,是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必需设施”。通用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不仅自身提供大模型应用服务,也向下游平台企业提供预训练基础模型,下游平台企业在此基... 基础模型具有通用性与赋能性,对下游平台提供服务、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准入上的影响,是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必需设施”。通用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不仅自身提供大模型应用服务,也向下游平台企业提供预训练基础模型,下游平台企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研发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专业模型。由于通用基础模型具有不可或缺性、不可复制性,且开放基础模型具有可行性,在拒绝提供基础模型不具有法律上的豁免事由时,通用基础模型服务提供者具有普遍接入义务。根据“必需模型”服务提供者与拒绝交易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同,拒绝提供“必需模型”行为可能构成拒绝交易、差别待遇或自我优待,从而避免了适用《反垄断法》第22条时须满足“支配地位之结构要件+消极不作为之行为要件+反竞争效果之效果要件”三重标准的复杂性与不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人工智能 基础模型 必需设施 反垄断法 强制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专业性社会调解的专业化特色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西恒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9,共16页
深入审视和总结中国专业性社会调解的专业化特色是明确竞争优势和发展方向、坚定中国调解道路自信的必然要求。中国专业性社会调解与基层社区人民调解的角色定位明显不同,历经初创摸索、正式确立、全面展开三个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四个... 深入审视和总结中国专业性社会调解的专业化特色是明确竞争优势和发展方向、坚定中国调解道路自信的必然要求。中国专业性社会调解与基层社区人民调解的角色定位明显不同,历经初创摸索、正式确立、全面展开三个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四个方面的专业化特色。在解纷知识与经验方面,以包容性载体优化供需平衡,以整体性视角强化互补性关系,以可视化方式增强可接受性。在服务与创新能力方面,采取从纠纷调解到综合治理的功能拓展路径,推进专业调解服务清单化、标准化以及专业调解评价机制优化创新。在引领行业发展方面,推动确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的独立地位,引领各类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推动优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以及引领推动纠纷解决一体化建设。在指导思想方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回答好“为谁专业化”“何种专业化”“如何专业化”等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性社会调解 调解专业化 大调解 纠纷解决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福利国家”到“福利社会”:普惠型福利权的生成逻辑与理论建构
19
作者 李露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88,256,共9页
风险打破了现代社会看似平衡的社会结构,滋生了以多维贫困为外在表现、以资源分配不均为内在本质的不平等个体化。消弭不平等个体化的关键在于发现当下作为资源分配支点之权利的应有形态。以“福利”为名的资源分配模式正经历“施予”... 风险打破了现代社会看似平衡的社会结构,滋生了以多维贫困为外在表现、以资源分配不均为内在本质的不平等个体化。消弭不平等个体化的关键在于发现当下作为资源分配支点之权利的应有形态。以“福利”为名的资源分配模式正经历“施予”理念下的国家包揽型向“普惠”理念下的多元协同型之转变,而这种转变正是为了回应以“福利国家”为代表的国家包揽型分配模式所产生的“贫富分化”“福利依赖”“福利欺诈”等问题。在以“福利社会”为代表的多元协同型分配模式下,福利权的“救济”形态被“普惠”形态替代,并最终生成平衡个体与群体需要、反映社会进化之趋向与人们对美好生活之期盼的复合态权利,即普惠型福利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 资源分配 普惠 福利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重大疾病婚前告知义务规则的类推适用--以《民法典》第1053条之规范意旨为依据
20
作者 王康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8,共13页
《民法典》第1053条有关“重大疾病对婚姻效力的影响”的调控模式,不同于原《婚姻法》第10条的规定。它通过嵌入“不如实告知”的构成要件,使其规范意旨发生了从强力规制到柔性自治的面向自由意志的重大转变。目前,该规范意旨的转变对... 《民法典》第1053条有关“重大疾病对婚姻效力的影响”的调控模式,不同于原《婚姻法》第10条的规定。它通过嵌入“不如实告知”的构成要件,使其规范意旨发生了从强力规制到柔性自治的面向自由意志的重大转变。目前,该规范意旨的转变对本条适用所产生的影响并未被充分注意到,以至于出现法律漏洞而有损法条目的的圆满实现。若认为该条仅意欲规范重大疾病之婚前隐瞒情形,则难谓此结果系立法者有意做出的充分考量,因而本条存在无意的法律漏洞。对此漏洞有填补的必要。对该条漏洞的填补路径,鉴于婚姻家庭法的特殊性,不应直接适用或参照适用有关欺诈型可撤销法律行为的一般条款(《民法典》第148条)。对于其他可获得与“未如实告知重大疾病而致影响相对方有关结婚的自由意志”同等法评价的事项,例如,性取向、婚史、孕育史、宗教信仰、犯罪记录、基因信息等有关婚姻本质、对结婚意思有决定意义的事项,应受第1053条立法目的规整,因此可类推适用之,以求法条目的的圆满实现并妥当应对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第1053条 重大疾病婚前告知义务 可撤销婚姻 规范意旨 法律漏洞 类推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