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结构简论 |
胡华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4 |
0 |
|
2
|
类型学视野下小说类型的正体与变体 |
张永禄
葛红兵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3
|
姚鹓雏“文宗畏庐”的编译小说 |
孙超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4
|
论王维被贬济州及其诗歌创作 |
杜慧敏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4 |
1
|
|
5
|
走在本土化路上——2015年创意写作学科发展报告 |
张永禄
|
《写作》
|
2016 |
5
|
|
6
|
挤出词的生成方式的水分——论“比喻造词法”的非造词法属性 |
胡华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6 |
0 |
|
7
|
释“兴味” |
孙超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8
|
男尊女不卑:“十七年”间越剧中的性别观探析 |
曾嵘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6 |
2
|
|
9
|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实证 |
付永萍
|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10
|
论民初主流小说家的文化身份 |
孙超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1
|
从“手册时代”转向“全媒体IP”的可能性--本土化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趋势 |
谢彩
|
《写作》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