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国博弈背景下东南亚地区安全秩序与东盟中心性——基于关系性权力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岳小颖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54,160,共19页
东盟在大国博弈背景下如何维护自身“中心性”并塑造有利于东南亚国家的地区秩序是政策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既有研究从多个视角对东盟护持其“中心性”的方式进行探究,但东盟如何从多层次与地区秩序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仍需厘... 东盟在大国博弈背景下如何维护自身“中心性”并塑造有利于东南亚国家的地区秩序是政策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既有研究从多个视角对东盟护持其“中心性”的方式进行探究,但东盟如何从多层次与地区秩序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仍需厘清。本文将关系性权力与国际秩序的权力、规范和制度三个层面相结合,构建阐释工具,有助于理解东盟维持其中心地位背后的关系性逻辑。其作用路径包括三个方面:构建有东盟特色的决策程序与地区规范,逐渐形成一套为各方所认可和接受的规范体系,将规范逐步融入地区条约和机制中,以其自己的方式约束中美规范之争。通过地区性制度网络管理和凝聚关系,采取一系制度性措施引导、管理和约束大国的竞争行动,加之制度间的协同互补,维持其自身的战略自主性,缓解中美制度内博弈。通过使用接触和平衡手段限制客体行为、调整互动关系,维持中美权力均势。最后,本研究通过东盟在南海地区安全秩序实践中的规范引领作用、在东亚峰会和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中的制度约束作用、在与中美的地区安全合作中的约束与制衡作用验证东盟关系性权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中心性 大国博弈 关系性权力 地区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产品视角下中国对非农业技术援助分析
2
作者 谈谭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198,共12页
“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既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也是非盟《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和《2063年议程》的重要目标。为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削减贫困、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中国自2... “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既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也是非盟《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和《2063年议程》的重要目标。为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削减贫困、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中国自20世纪60年代就对非洲国家进行农业技术援助。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确立以来,中国对非农业技术援助逐步机制化且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援助内容主要体现为向非洲国家提供具有消费上非竞争性及受益上非排他性的农业公共产品,具体包括知识技术类、基本人权类、政策规划类和环境保护类农业公共产品。将来,要进一步提升对非农业公共产品供给的质效,中方应将对非农业技术援助与受援国或非洲区域的农业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加强与相关涉农国际组织、双边机构和其他援助方的合作,注重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农业科研水平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鼓励私人机构或企业参与对非农业技术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技术援助 农业公共产品 中非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声调意识与儿童阅读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满豪 周炜 +2 位作者 陈朝阳 朱怡 程亚华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04-1616,共13页
作为汉语语音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声调意识指感知并操作汉语声调单位的能力,在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汉语声调区别辨识、范畴识别及声调操作运用与儿童中、英文阅读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及纵向预测作用,并提示可... 作为汉语语音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声调意识指感知并操作汉语声调单位的能力,在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汉语声调区别辨识、范畴识别及声调操作运用与儿童中、英文阅读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及纵向预测作用,并提示可能的因果关系。未来研究可进一步细化汉语声调意识的不同成分或不同方言声调意识与不同年龄儿童在不同语言阅读能力上可能存在的差异性结果,并继续探查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声调意识 阅读 儿童 关联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安全共同体: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新探索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帅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30,180,共22页
在相互依存的全球粮食市场,各国的粮食安全境遇与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密切相关。因此,粮食安全的全球治理需要国际行为体协同参与,突破粮食民族主义的桎梏,共创粮食安全合作机制,而构建粮食安全共同体是破解粮食安全治理赤字的有效路径之... 在相互依存的全球粮食市场,各国的粮食安全境遇与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密切相关。因此,粮食安全的全球治理需要国际行为体协同参与,突破粮食民族主义的桎梏,共创粮食安全合作机制,而构建粮食安全共同体是破解粮食安全治理赤字的有效路径之一。粮食安全共同体的核心内涵表现在气候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共融性、南北粮食安全的共存性、人的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共生性三个层面,凸显了粮食安全共同体在天之维、地之维和人之维的特征。从体系、单元以及二者互动的角度看,粮食安全共同体分别表现为推动全球粮食体系转型的创新机制、实现国家间粮食正义的实践诉求和统筹全球粮食安全与国家粮食安全的治理思维,三者成为构建粮食安全共同体的驱动因素。在全球粮食体系中,中国已从受援者转变为援助者,具备理论、体量和角色等三种优势,宜遵循从国家到地区再到全球的发展逻辑,推动构建粮食安全共同体,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共同体 粮食安全治理 粮食体系转型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例集重复次数与大小对多重映射远距离语法规则内隐学习的影响
5
作者 张庆云 金芸 +2 位作者 刘金龙 姜珊 凌晓丽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1-427,共7页
本研究采用人工唐诗范式任务,在严格控制组块和重复结构等表面特征的基础上,考察了样例集重复次数和大小对多重映射远距离语法规则内隐习得的影响,以及两者作用大小的差异。结果发现,被试在接触少量的样例后就能够表现出基于语法的内隐... 本研究采用人工唐诗范式任务,在严格控制组块和重复结构等表面特征的基础上,考察了样例集重复次数和大小对多重映射远距离语法规则内隐习得的影响,以及两者作用大小的差异。结果发现,被试在接触少量的样例后就能够表现出基于语法的内隐学习效应,改变样例集的重复次数或大小未能显著提升被试的学习。本研究为样例集重复次数和大小对语法规则内隐习得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映射远距离规则 重复次数 样例集大小 内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基于治理意愿和能力的视角
6
作者 张帅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39,167,168,共25页
在全球粮食体系中,中国已实现从受援者到援助者的角色转换,是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核心参与者。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中国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行为,但尚未触及治理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是影响国家行为体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 在全球粮食体系中,中国已实现从受援者到援助者的角色转换,是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核心参与者。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中国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行为,但尚未触及治理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是影响国家行为体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两个核心变量,二者缺一不可。治理意愿越高、治理能力越强,国家越易于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治理意愿越低、治理能力越弱,国家越难以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基于“治理意愿—治理能力”的分析框架,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大致经历了低治理意愿和弱治理能力(1949—2000年)、治理意愿一般和弱治理能力(2001—2012年)和高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一般(2013年至今)等三个阶段。从中国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实践看,中国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意愿并未与治理能力完全匹配,尤其是在21世纪以来的两个阶段,治理意愿均高于治理能力,这主要是受治理能力不足的影响。因此,在治理意愿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若要更有效地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还需在治理能力增进中补足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中国粮食安全 治理意愿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探索——基于上海浦东30年科技创新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波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30,共9页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示范引领区,浦东新区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和主战场。浦东科技创新之路是上海科技创新之路的典型代表和微观缩影。开发开放30多年,浦东科技创新事业历经基础建设期(1990-1998...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示范引领区,浦东新区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和主战场。浦东科技创新之路是上海科技创新之路的典型代表和微观缩影。开发开放30多年,浦东科技创新事业历经基础建设期(1990-1998年)、转型发展期(1999-2004年)、自主创新发展期(2005-2013年)和科创中心建设期(2014年至今)四个阶段,在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主体培育、创新氛围营造等方面构建起符合地区实际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框架基本形成,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新路子。浦东科技创新之路总体表现为以政府为先导、以企业为主体、不同创新主体广泛参与的外向型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呈现出开放性、外向性、政府先导型、渐进式跨越、高端化引领等特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次伟大实践,为后发地区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一批现成的、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未来浦东科技创新之路仍需持续发力,在提升科技创新的自主性、引领性和协同性方面不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浦东新区 路径探索 浦东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合法政府——叙利亚冲突中大国博弈的国际规范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岳汉景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3-148,共26页
在叙利亚冲突中,反阿萨德政府的外部力量为了更有效地对叙利亚进行干涉,声称阿萨德政府由于对平民使用暴力,因而失去了合法性,应该下台。这种话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规范性假设:如果一国政府对其平民使用暴力,则该政府就失去了合法性;如... 在叙利亚冲突中,反阿萨德政府的外部力量为了更有效地对叙利亚进行干涉,声称阿萨德政府由于对平民使用暴力,因而失去了合法性,应该下台。这种话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规范性假设:如果一国政府对其平民使用暴力,则该政府就失去了合法性;如果一国政府失去合法性,则应该下台。该理论为本属于一国内政的“政府合法性”设定了新的“国际标准”,并为在他国实施政权更迭提供了“依据”。对此,俄罗斯、中国等国表示坚决反对。于是大国围绕叙利亚冲突进行的博弈过程中就产生了“何谓合法政府”这一国际规范问题。该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国际斗争事件表现出来:对叙利亚反对派的国际承认;对叙利亚冲突中内部各方的军事援助;美俄为军事介入叙利亚冲突分别提出不同的法律依据。各国在叙利亚的斗争实践表明: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或者国际规范层面的博弈状况,最终取决于博弈相关方的利益以及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相关方所能够和所愿意付出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利亚冲突 大国博弈 国际规范 合法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的提升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9,共10页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势不可当。话语权博弈是大国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却面临一定的困境。从依附论的角度看,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仍呈现鲜明的“中...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势不可当。话语权博弈是大国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却面临一定的困境。从依附论的角度看,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仍呈现鲜明的“中心外围”的依附结构,“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在范式、理论、价值、传播等维度均存在对美西方等“中心”国家的“话语依附”。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在提供实践场域、供给理论养分、搭建交流桥梁、壮大传播平台等方面为磨砺和增强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变革国际合作话语体系的不平等格局、提升中国话语权的事业仍任重道远。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应将国际合作话语权建设作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完善理论建设、凸显价值追求、开展话语对接、优化话语传播等路径,着力提升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的影响力,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对美西方国家的话语依附,共同为实现新型国际合作积极发声、贡献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合作 话语权 依附论 “中心外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治理与国家发展的进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剑敏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7,共9页
国家的持续改革和发展,对于推进现代化进程是一个根本性举措,这已成为20世纪的共识,意味着国家在现代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被重新认识。近代西方国家更多地是充当资本扩张和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样的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里是不可改... 国家的持续改革和发展,对于推进现代化进程是一个根本性举措,这已成为20世纪的共识,意味着国家在现代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被重新认识。近代西方国家更多地是充当资本扩张和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样的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里是不可改良的。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的国家都纷纷试图强化其治理功能,虽然有的成功,有的不那么成功,但都体现出国家发展的意愿。以治理为中心的国家发展,逐渐取代了以制度模仿为主的国家建设,成为一种新的历史趋势。从中国国家发展的实践来看,治理呈现出四个基本维度,包括以政党为引领、以社会为基底、以创新为动力和以全球为前瞻,这代表了中国之治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 国家治理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丽对宋朝认知轨迹与宋丽关系的变迁
11
作者 张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19,共6页
高丽王朝虽然在地理上与两宋并不接壤,但它在宋朝建立后不久便与之建立了朝贡关系。然而,受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兴起的影响,宋丽关系发展十分微妙。高丽对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统治合法性的来源,到抗辽的潜在盟友,再到汲取先... 高丽王朝虽然在地理上与两宋并不接壤,但它在宋朝建立后不久便与之建立了朝贡关系。然而,受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兴起的影响,宋丽关系发展十分微妙。高丽对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统治合法性的来源,到抗辽的潜在盟友,再到汲取先进经济文化的对象的复杂过程,宋丽关系也因之“三立三绝”。高丽对宋的认知之所以数度变化,背后有其国内政局变动、宋朝对丽政策以及东亚地缘格局演进等变数的影响。不过确定的是,高丽对宋文化上的认同与向往,支撑着高丽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依然不断寻求与宋建立联系,使宋丽关系断断续续地维持了二百余年。高丽基于对宋认知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对外政策的举措不仅维护了本国的安全与利益,促进了宋丽之间的贸易繁荣和文化互鉴,而且给后世韩国务实外交思想的确立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丽 宋朝 认知 宋丽关系 三立三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投资与企业海外经济纠纷的有效治理——基于“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的实证数据
12
作者 杨玲丽 张清源 周奕旭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5-123,共19页
随着越来越多中资企业走向“一带一路”,企业面临的经济纠纷也越来越多,如果不妥善处理,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也会对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引出企业海外经济纠纷治理问题。文章基于云南大学“海外中国企业与员工调查(OCEES)”数据库... 随着越来越多中资企业走向“一带一路”,企业面临的经济纠纷也越来越多,如果不妥善处理,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也会对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引出企业海外经济纠纷治理问题。文章基于云南大学“海外中国企业与员工调查(OCEES)”数据库,构建了多元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对中资企业海外经济纠纷的治理效能。结果表明,微观层面的企业社会资本投资显著影响了中资企业面临经济纠纷的解决机制选择。中资企业的社会资本投资越多,在发生经济纠纷时越大概率采用协商等低成本的解决方式。宏观层面的国际关系因素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治理效能具有显著调节效应。其中,东道国的良好的政治环境、双边关系可以有效替代社会资本投资,良好的中国产品及国家形象能够显著促进社会资本的治理效能。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对经济纠纷的治理效能在国家和城市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东南亚国家的促进作用大于非东南亚国家,在商业城市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非商业城市。基于此,文章建议海外中资企业要注重加强对东道国的社会资本投资,国家也需要加强双边关系、加大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力度,助力企业社会资本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纠纷的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纠纷 社会资本 海外利益保护 经济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阅读环境对学龄儿童汉字识别、口语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的影响:一个发展级联模型 被引量:9
13
作者 程亚华 沈岚岚 +4 位作者 李宜逊 伍新春 李虹 王铁群 程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2,共10页
对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3年追踪,探讨学龄儿童家庭阅读环境、汉字识别、口语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的发展级联。结果显示:(1)家庭阅读环境通过一年级的阅读理解扩散到二年级的汉字识别,进而影响三年级的阅读理解。(2)家庭阅读环境通过... 对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3年追踪,探讨学龄儿童家庭阅读环境、汉字识别、口语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的发展级联。结果显示:(1)家庭阅读环境通过一年级的阅读理解扩散到二年级的汉字识别,进而影响三年级的阅读理解。(2)家庭阅读环境通过一年级的口语词汇知识扩散到二年级的阅读理解,进而影响三年级的口语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3)虽然家庭阅读环境对一年级汉字识别仅有边缘显著的直接预测效应,但一年级的汉字识别可以预测二年级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词汇知识,进而影响三年级的汉字识别、阅读理解和口语词汇知识。研究表明,学龄儿童家庭阅读环境、汉字识别、口语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之间存在间接的、多向的发展级联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阅读环境 口语词汇知识 汉字识别 阅读理解 发展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资本与生活:乡村公共空间生产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3,共11页
乡村公共空间生产是新时期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在多元主体参与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生产分别遵循权力逻辑、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权力逻辑强调以政府为主导,意在通过权力展示机制、空间规训机制... 乡村公共空间生产是新时期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在多元主体参与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生产分别遵循权力逻辑、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权力逻辑强调以政府为主导,意在通过权力展示机制、空间规训机制、对话互动机制和双向影响机制,增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实现政府权力的再生产;资本逻辑强调以市场和企业为主导,通过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实现资本增值目标;生活逻辑强调以农民为主导,满足农民生活需求和创造美好生活是空间生产的终极目标,具体包括农民自发、精英主导和组织引领三条生产路径。面对三重逻辑下乡村公共空间生产存在的供需错位、公共性缺失、内生动力不强等问题,推进乡村公共空间生产,需要构建一种以生活逻辑为价值导向、以权力逻辑和资本逻辑为实现路径的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空间 权力逻辑 资本逻辑 生活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山地区“就近城镇互助养老”:理论基础、运行条件与制度路径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波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2,共11页
互助养老是应对农村养老困境探索出的一种创新性实践方案,忽视整体性和地方性是目前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要根源。作为一种间接互惠型交换行为,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良性运行需要地理空间、共有经济、中介价值、信任资本、组织... 互助养老是应对农村养老困境探索出的一种创新性实践方案,忽视整体性和地方性是目前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要根源。作为一种间接互惠型交换行为,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良性运行需要地理空间、共有经济、中介价值、信任资本、组织基础和制度规范六个结构性要素的协调运作。基于历史性和实践性知识,文章以多山地区为例,发现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多山地区农村互助养老实践运行遭遇多重挑战,以此尝试提出“就近城镇互助养老”新模式,认为在地理空间、信任资本、人力资源、养老环境、制度基础及技术支撑等方面都具有现实可行性。最后以发展定位、平台架构、资源输入、助人模式、共同体营造等为基础提出一套有效且可行的调适性政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养老 多山地区 农村养老 就近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干涉话语体系的新发展——关于美国介入叙利亚冲突之话语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岳汉景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58,共18页
叙利亚冲突的演进与美国的干涉密不可分,实际上美国早就成为此场冲突的重要一方。受主权原则及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等的限制,美国不得不为自己本质上完全非法的一系列对叙干涉活动提供规范性依据。但是美国原有的相关干涉话语体系已经不能... 叙利亚冲突的演进与美国的干涉密不可分,实际上美国早就成为此场冲突的重要一方。受主权原则及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等的限制,美国不得不为自己本质上完全非法的一系列对叙干涉活动提供规范性依据。但是美国原有的相关干涉话语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对叙干涉的需要,因此美国对其进行了更新发展。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亲民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境外武力打击非国家行为体”话语体系的发展、“人道主义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在叙利亚冲突背景下,美国发展上述三类话语体系的路径,分别是重构“合法政府”话语、重构“自卫”话语、构建禁化武新话语。美国对三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本质上都是对其霸权逻辑的翻新,其中国际负面影响最大的是“亲民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另外两个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亲民主干涉”活动及其话语体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话语体系 “亲民主干涉” 境外武力打击非国家行为体 人道主义干涉 叙利亚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规范影响利益判定的机理
17
作者 岳汉景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需要与实现需要的手段的统一,价值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据此可知,利益判定与价值判断具有密切联系,利益的判定过程首先是一个价值判断的形成过程。规范是价值的载体,价值判断是规范判断的依...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需要与实现需要的手段的统一,价值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据此可知,利益判定与价值判断具有密切联系,利益的判定过程首先是一个价值判断的形成过程。规范是价值的载体,价值判断是规范判断的依据,因此规范影响着利益的判定。包含于价值观念中的规范也可以影响利益的判定,因为价值观念可以作为目的、需要客体以及实现需要的手段而深度影响利益的判定。另外,规范还可以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而成为需要客体,从而影响利益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规范 利益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障碍患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水平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8
18
作者 崔慧茹 李伟 +2 位作者 庞娇艳 李惠 李春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IU)水平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 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IU)水平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35例、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患者15例,同期募集正常对照组(HC组)对象31名。采用中文版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Scale,IUS)评价被试的IU水平,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躯体感知觉问卷(Body Perception Questionaire,BPQ)评估焦虑、抑郁症状和躯体感知觉特点。结果·GAD组和PD组IU水平均显著高于HC组(均P=0.000),GAD组和P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1)。GAD患者的IU水平与HAMA-躯体焦虑(r=0.377,P=0.025)、BPQ-觉察度(r=0.342,P=0.044)均呈正相关。结论·焦虑障碍患者的IU水平高于正常人群,GAD患者的IU水平可能与躯体焦虑及躯体感知-觉察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广泛性焦虑障碍 惊恐障碍 躯体感知-觉察度 躯体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06
19
作者 杜建军 章友德 +1 位作者 刘博敏 董若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近年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然而,目前鲜有文献涉及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考察。基于此,运用2019年1 740个县级行政单位样本,采用工具变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考察了数字乡村对农业... 近年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然而,目前鲜有文献涉及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考察。基于此,运用2019年1 740个县级行政单位样本,采用工具变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考察了数字乡村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乡村促进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且经过工具变量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数字乡村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一是数字乡村通过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其中对于GML和ML指数度量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规模经营度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80%和3.70%;二是数字乡村通过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其中对于GML和ML指数度量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业信息化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70%和1.40%。(3)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农业规模经营地区数字乡村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非规模经营地区没有显著影响。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数字乡村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在西部地区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需要继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与完善;重点支持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稳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助推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化、集成配置;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各地因地制宜地完善数字乡村设施,充分挖掘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规模经营 农业信息化 工具变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督察制度对企业环境保护投资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杜建军 刘洪儒 吴浩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1-159,共9页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并扭转地方环境治理失灵的困境,2015年中央政府审议通过并印发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工作制度。目前,鲜有研究探讨环保督察制度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上...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并扭转地方环境治理失灵的困境,2015年中央政府审议通过并印发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工作制度。目前,鲜有研究探讨环保督察制度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工具变量(IV)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等多种方法验证了环保督察制度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环保督察制度对企业环保投资影响的预期效应和滞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环保督察制度促使重污染企业增加了环保投资水平。②环保督察制度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存在预期效应,也存在滞后效应。环保督察制度实施的前一年预期效应显著,实施的后一年滞后效应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环保督察制度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力度减弱。③环保督察制度对国有控股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程度大于民营控股企业,对大城市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程度大于其他城市企业。这意味着,要扭转地方环境治理失灵的困境,需要继续将环保督察制度作为中国环境治理的利器,强化与完善环保督察制度,提升其领导层级和权威。构建常态化的环保督察制度,同时完善环保督察法律法规体系,树立环保督察制度的法律权威。另外,强化对中小城市的环保督察,督促地方政府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环境监督。研究为进一步强化与实施环保督察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督察制度 双重差分模型 重污染企业 环境保护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