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要素流通为导向的数据权利理论及规范架构 被引量:4
1
作者 鲍坤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54,共21页
构建能够适应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需求的数据权利理论基础和制度规范势在必行。以国内外文献为基础的数据权利知识图谱呈现出数据治理技术与权利规范相融合的趋势,数据权利“关系理论”内核更能适应数据要素市场的激励性、合作性特征。关... 构建能够适应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需求的数据权利理论基础和制度规范势在必行。以国内外文献为基础的数据权利知识图谱呈现出数据治理技术与权利规范相融合的趋势,数据权利“关系理论”内核更能适应数据要素市场的激励性、合作性特征。关系型权利具有自创生性,权利的内容必然有一部分掌握在事实层面的关系主体之间,因此,有必要考量数据被实际控制者占有的事实状态,避免控制者总是获益的“丛林法则”,将权利中的一部分内容以分权配置的实体制度模式向市场进行开放,达成制度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锚定效应”。更需要以体系化的程序规范,为市场自发承认的权利内容预留空间,解决实体配置制度难以触及的“剩余控制权”问题,其中包括以权利主体的商谈、数据要素对象的指涉、数据权利的价值实现、数据权利的风险影响、技术标准的软法规范等程序要素来形成数据要素市场的自发权利承认机制,促成数据要素流通的良性权利规范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权利 生产要素 权利理论 程序规范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渔业捕捞制度的困境及其疏解——基于与俄罗斯捕捞制度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郑振瑶 郑煌杰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渔业权理论是构建各类海洋渔业法律制度的根基,捕捞限额制度、捕捞许可制度是捕捞渔业中最主要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推动海洋渔业捕捞制度的完善是构建海洋强国不可避免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专章规定了捕捞的权利和养殖的... 渔业权理论是构建各类海洋渔业法律制度的根基,捕捞限额制度、捕捞许可制度是捕捞渔业中最主要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推动海洋渔业捕捞制度的完善是构建海洋强国不可避免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专章规定了捕捞的权利和养殖的权利,但并未写明渔业权。实践中的中国捕捞制度存在监管不到位、体制不适应现实需要等问题。俄罗斯具有广阔的渔业水域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养护的法律规制的理论与具体制度较为完善。通过分析俄罗斯渔业权理论和捕捞制度,俄罗斯渔业捕捞配额的分配机制严格、渔业资源数据监测方式科学、渔获交易制度健全。借鉴俄罗斯渔业权理论构建和捕捞制度落实方式,科学地界定我国渔业权属性,进一步修改《渔业法》,规范捕捞配额制度,以强化中国渔业权理论基础,推进渔业捕捞制度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权 渔业资源 捕捞制度 比较研究 捕捞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基本法的立法定位与体系结构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华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27,共14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被列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部署,依法治海势在必行。我国应尽快制定出台海洋基本法,在立法原则上应体现维护国家海洋主权、激励海洋发展、保障海洋安全、实施海洋综合管理,在立法框架上主要由确立海洋基本... 进入新时代以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被列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部署,依法治海势在必行。我国应尽快制定出台海洋基本法,在立法原则上应体现维护国家海洋主权、激励海洋发展、保障海洋安全、实施海洋综合管理,在立法框架上主要由确立海洋基本法在海洋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明确我国海洋主权范围、建立海洋开发利用许可与激励机制、设置海洋综合管理机构、保障海洋安全、维护海洋权益、和平解决海洋纠纷及法律责任和附则组成。发挥该法与其他海洋单行法的协调配套作用,在激励海洋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综合管理职能、增强海洋法的域外效力、切实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等方面起到法治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基本法 海洋立法 海洋主权 海洋权益 海洋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识别信息保护的规范建构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华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9,共12页
人脸识别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应加强人脸信息保护。我国人脸识别信息保护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2条特别强调对“人脸识别”制定专门的保护规范。我国应在系统总结现有立法、执法和司法经验的基础... 人脸识别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应加强人脸信息保护。我国人脸识别信息保护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2条特别强调对“人脸识别”制定专门的保护规范。我国应在系统总结现有立法、执法和司法经验的基础上,树立尊重数字人权、适当限制公权、注重利益平衡的理念,构建人脸识别信息保护的实体性规范、优化人脸识别信息保护的程序性设计,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由国家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围绕人脸识别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行为制定《人脸识别信息保护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信息 信息保护 规范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省州级政务服务站内搜索引擎功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龙怡 《现代情报》 CSSCI 2021年第4期119-132,共14页
[目的/意义]我国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发展迅速,政务服务搜索引擎是平台提供政务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功能模块。服务搜索与通用站内搜索不同,以查准率为主要目标,重在精确定位服务事项,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用户缺乏领域知识。[方法/过程]... [目的/意义]我国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发展迅速,政务服务搜索引擎是平台提供政务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功能模块。服务搜索与通用站内搜索不同,以查准率为主要目标,重在精确定位服务事项,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用户缺乏领域知识。[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归纳搜索引擎评价研究中采用的评价指标,并针对服务搜索特性构建搜索关键词,设定搜索引擎特征。对我国34个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和美国51个州政府网站的搜索引擎进行调研,每个省(州)采集13个搜索关键词的首页搜索结果。用两组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分析中美服务搜索的搜索设置和搜索结果的差异。[结果/结论]中美服务搜索在搜索精度、提供历史搜索词、提供排序选项等约1/3的调研项目上无显著差异。中国在提供热搜词、相关词等功能上优于美国,美国在模糊搜索、提供标准用词、目录搜索等功能及搜索结果数量上优于中国。研究发现服务资源地理分割现象是导致服务搜索难以精确定位的重要因素。解决方案首先是通过持续更新的政务服务同义词、近义词词表来构建用户和政府机构在领域知识上的桥梁,然后通过智能匹配3个地理要素来实现精确定位,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优化(SEO)使平台服务资源数据便于被搜索引擎抓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政府网站 政务服务 搜索引擎 平台 评价 电子政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渔业权的权利冲突及其制度完善
6
作者 杨华 邓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渔业权制度是渔业资源的根本法律制度,完善的渔业权制度有利于保障传统渔民的生存权利和渔业发展权,有利于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对养殖业与捕捞业分别作了单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养殖权... 渔业权制度是渔业资源的根本法律制度,完善的渔业权制度有利于保障传统渔民的生存权利和渔业发展权,有利于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对养殖业与捕捞业分别作了单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养殖权和捕捞权的用益物权性质,但当前立法并未规定渔业权,也未解决养殖权、捕捞权以及海域使用权之间的权利冲突。应当在总结我国渔业权制度演变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渔业权制度中养殖权和捕捞权的落实方式与渔业发展结构,强化渔业权理论研究,通过修改法律明确渔业权的内容,界定渔业权的范围,完善相关渔业权制度,切实保障渔业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法 渔业权 养殖权 捕捞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大模型的机制性重塑
7
作者 余圣琪 《求是学刊》 2025年第5期133-147,共15页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数字司法运行需求及维护数字正义的时代驱动下,司法大模型已成为数字司法的重要方式和基本特征,并产生了司法业务流程的批量生成与集成处理、预测性司法的全方位可视、司法决策的人机协同及司法程序的穿透性压缩等机...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数字司法运行需求及维护数字正义的时代驱动下,司法大模型已成为数字司法的重要方式和基本特征,并产生了司法业务流程的批量生成与集成处理、预测性司法的全方位可视、司法决策的人机协同及司法程序的穿透性压缩等机制性效果,促进了传统司法模式向数字司法模式的迭代变革。然而,它也存在着司法边界的数字化突破、人机协同难题、事实与价值的计算困境及当事人权利的机制性侵蚀等应用限度。因此,需要注重数字赋能中的司法平衡、构建人机协同的法治约束机制、发挥数字司法的新时代功能、建立系统化的新型监督机制,从而建构可期的数字司法模式和数字法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大模型 数字司法 数字正义 数字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