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非条件和条件QTL解析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焦聪聪 黄吉祥 +4 位作者 汪义龙 张晓玉 熊化鑫 倪西源 赵坚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1-1489,共9页
基于前期研究中构建的Sollux/GaoyouDH群体在9个环境中的表型数据和新版遗传图谱,对油菜角果长度进行QTL定位,估测QTL的加性、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并通过条件QTL方法,解析角果长度与角果粒数和粒重之间的遗传关系,以期利用标记辅助,... 基于前期研究中构建的Sollux/GaoyouDH群体在9个环境中的表型数据和新版遗传图谱,对油菜角果长度进行QTL定位,估测QTL的加性、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并通过条件QTL方法,解析角果长度与角果粒数和粒重之间的遗传关系,以期利用标记辅助,探讨通过选择角果长度基因型以增加角果粒数、提高千粒重,最终达到增加产量的可能性。结果共检测到在3个环境以上稳定表达的控制角果长度QTL8个,加性效应值在0.09-0.26cm之间,效应总和解释群体遗传总变异的60%。8对上位性QTL效应值在0.035-0.075cm之间,效应总和为加性总效应的38%。QTL与环境互作效应只在少数位点和个别环境中显著。条件QTL研究表明,qSLA2、qSLC1-2和qSLC8-1位点,角果长度的变化对角果粒数影响较大;而通过选择qSLA7、qSLC1-2、qSLC8-1和qSLC8-2长角果标记基因型,可望同时提高角果粒数和千粒重。6个主效QTL11个连锁标记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联分析,验证了条件QTL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qSLA2、qSLA7、qSLC8-1和qSLC8-2位点6个连锁标记(ZAAS423、SUC1-3、ZAAS12a、ZAASA7-28、ZAAS433和ZAAS437)长角果基因型的聚合,可增长角果约2cm,间接增加角果粒数2粒,同时提高千粒重0.4g,从而可望实质性地提高油菜产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角果长度 角果粒数 千粒重 非条件QTL 条件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MTHF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余雷 代红燕 +3 位作者 潘慧文 祁恩春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洪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与MTHF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和民族差异。方法:170例NSCL/P儿童患者和100例健康儿童对照,SNa Pshot分型方法检测rs1801131、rs1801133位点多态性,分析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和2个位点联合作用与...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与MTHF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和民族差异。方法:170例NSCL/P儿童患者和100例健康儿童对照,SNa Pshot分型方法检测rs1801131、rs1801133位点多态性,分析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和2个位点联合作用与NSCL/P的关系以及民族间差异。结果:rs1801133TT与T等位基因在维、汉两民族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s1801133CT与CT+TT基因型在总病例组和总对照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s1801131和rs1801133的联合分析在维族内、汉族内、两民族间、维汉总人群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s1801131多态性在维族内、汉族内、两民族间以及维汉总人群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s1801133TT与T等位基因的汉族比维吾尔族更易罹患NSCL/P;rs1801131AC和rs1801133CC联合作用与NSCL/P相关且维吾尔族罹患风险高于汉族;rs1801131多态性与NSCL/P不相关并无民族差异;rs1801133CT与CT+TT基因型均是避免疾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族 汉族 MTHFR基因多态性 NSC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核衣壳蛋白原核表达、纯化及其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4
3
作者 秦照玲 彭浩然 +3 位作者 丁翠玲 肖爱军 戚中田 赵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1-486,共6页
目的表达并纯化重组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衣壳(N)蛋白,通过免疫小鼠制备SARS-CoV-2 N蛋白抗血清。方法将含有SARS-CoV-2 N基因的pET28a-N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蛋... 目的表达并纯化重组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衣壳(N)蛋白,通过免疫小鼠制备SARS-CoV-2 N蛋白抗血清。方法将含有SARS-CoV-2 N基因的pET28a-N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蛋白表达,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SARS-CoV-2 N重组蛋白;将SARS-CoV-2 N重组蛋白联合锰佐剂通过肌内和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血清;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SARS-CoV-2 N重组蛋白与SARS-CoV-2 N单克隆抗体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N多克隆抗体的反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小鼠抗血清与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细胞中SARS-CoV-2 N重组蛋白的反应。结果成功诱导大肠杆菌表达出可溶性的SARS-CoV-2 N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000,纯化出该重组蛋白;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显示SARS-CoV-2 N重组蛋白能与SARS-CoV-2 N单克隆抗体及SARS-CoV N多克隆抗体结合;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小鼠抗血清能与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SARS-CoV-2 N重组蛋白结合。结论成功表达、纯化出SARS-CoV-2 N重组蛋白,并制备出该蛋白的小鼠抗血清,为后续建立SARS-CoV-2的快速诊断方法及开展SARS-CoV-2 N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核衣壳蛋白 原核表达 免疫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假病毒的制备及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浩然 江亮亮 +4 位作者 何燕华 肖爱军 唐海琳 戚中田 赵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9-364,共6页
目的建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假病毒(SARS-CoV-2 pps)的制备方法。方法设计、合成序列优化的SARS-CoV-2刺突蛋白(S)基因,构建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用免疫荧光检测S蛋白的表达;将该质粒与基于慢病毒基因骨架的含... 目的建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假病毒(SARS-CoV-2 pps)的制备方法。方法设计、合成序列优化的SARS-CoV-2刺突蛋白(S)基因,构建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用免疫荧光检测S蛋白的表达;将该质粒与基于慢病毒基因骨架的含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假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感染Vero E6和Huh7细胞,观察细胞内EGFP的表达;将制备的SARS-CoV-2 pps感染Vero E6细胞,检测膜融合抑制剂氯喹和盐酸阿比朵尔、SARS-CoV-2 S1蛋白单克隆抗体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血清对假病毒感染性的影响。结果构建的SARS-CoV-2 S质粒转染的293T细胞可与S1蛋白单克隆抗体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血清反应。SARS-CoV-2 S质粒与HIV假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的上清加入Vero E6细胞和Huh7细胞36 h和72 h后可分别观察到细胞内表达的EGFP,EGFP阳性的Huh7细胞数量明显多于Vero E6细胞。2种膜融合抑制剂、1株人源S1单克隆抗体及2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血清均可有效抑制SARS-CoV-2 pps对Vero E6细胞的感染(P均<0.01)。结论成功制备了SARS-CoV-2 pps,其可用于后续抗SARS-CoV-2药物筛选与疫苗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假病毒 膜融合抑制剂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