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钢薄板切割变形的机理研究及预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江超 杜仕忠 +4 位作者 陈相飞 牛业兴 杨洋 赵宏权 吴磊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7,共9页
[目的]为有效控制高强钢薄板的火焰切割精度,研究切割面外失稳变形及面内弯曲变形的产生机理,提出动态辅助加热减小火焰切割变形的工艺方法。[方法]以3mm厚的Q550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火焰切割试验和三坐标测量等方法,观测到高强钢薄板... [目的]为有效控制高强钢薄板的火焰切割精度,研究切割面外失稳变形及面内弯曲变形的产生机理,提出动态辅助加热减小火焰切割变形的工艺方法。[方法]以3mm厚的Q550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火焰切割试验和三坐标测量等方法,观测到高强钢薄板切割件的面外失稳变形和面内弯曲变形;应用大变形理论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高强钢薄板切割的热力学响应,以及辅助加热对高强钢薄板切割变形的影响。[结果]预测的切割变形趋势和数值,都与实际测量结果高度吻合;在远离割缝区域辅助加热,切割面外失稳变形可降低90%,且面内弯曲变形降低40%以上。[结论]基于切割变形产生的力学机理,可采用不同的辅助加热工艺,提高薄板火焰切割的精度;同时,应用高通量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可以得到减小火焰切割变形的优化工艺,指导高强钢薄板的高精度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切割变形 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 辅助加热工艺 反向弯曲力矩 纵向收缩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筒式桩腿结构的焊接变形预测和消除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江超 牛业兴 +3 位作者 杜仕忠 易斌 赵宏权 周宏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126,共5页
针对海洋生活平台桩腿的齿条与筒体焊接变形问题,基于迭代子结构法(ISM)和多核并行计算技术的高效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代码,依据结构对称性的特点,建立实际齿条与筒体焊接结构的1/4有限元模型,预测的焊接变形和测量结果趋势一致,数值... 针对海洋生活平台桩腿的齿条与筒体焊接变形问题,基于迭代子结构法(ISM)和多核并行计算技术的高效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代码,依据结构对称性的特点,建立实际齿条与筒体焊接结构的1/4有限元模型,预测的焊接变形和测量结果趋势一致,数值基本吻合。为了提高建造精度,采用在筒体内表面进行堆焊的工艺措施,产生反变形,抵消齿条与筒体焊接产生的变形,焊接变形量可减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式桩腿结构 焊接变形 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 反变形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690厚板对接焊残余应力评估及其对焊接接头断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江超 杜仕忠 +4 位作者 牛业兴 张庆亚 赵宏权 吴磊 陈震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1-281,共11页
[目的]旨在研究高强钢厚板多层多道焊的复杂焊接残余应力,评估其对焊接接头断裂性能的影响。[方法]以75 mm厚Q690高强钢板为研究对象,制定多层多道对接焊工艺,完成对接接头的焊接,使用轮廓法获得中剖面的纵向残余应力,基于自主开发的高... [目的]旨在研究高强钢厚板多层多道焊的复杂焊接残余应力,评估其对焊接接头断裂性能的影响。[方法]以75 mm厚Q690高强钢板为研究对象,制定多层多道对接焊工艺,完成对接接头的焊接,使用轮廓法获得中剖面的纵向残余应力,基于自主开发的高效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再现厚板多层多道焊的热循环、微观组织演变等现象,将单轴拉伸试验与GTN损伤模型相结合,提出Q690高强钢板的GTN模型参数,分析金属母材及焊接接头试样的断裂特性和应力−应变曲线。[结果]采用所提方法预测的厚板对接接头熔池形状、金相体积分数都与试验测量基本吻合;考虑焊接固态相变和高强钢轧制初始应力的力学分析,得到的焊接残余应力与试验结果高度一致,并得到了横向残余应力分布;考虑焊接微观缺陷及横向残余应力,阐明了残余应力影响焊接接头断裂性能的力学机理。[结论]相关研究可为高强钢厚板焊接结构残余应力及断裂性能评估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板残余应力 接头断裂 轮廓法 GT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芯割丝水下湿式电弧切割割口成形及热影响区组织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施佳慧 王俭辛 +2 位作者 黎文航 王加友 朱青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0,共4页
针对水下作业发展的需要,利用药芯割丝进行了水下湿式电弧切割试验,分析了水下电弧切割过程中切割电压、电流及切割速度对割口成形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割口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药芯割丝水下电弧切割过程中电弧长度、割丝伸出... 针对水下作业发展的需要,利用药芯割丝进行了水下湿式电弧切割试验,分析了水下电弧切割过程中切割电压、电流及切割速度对割口成形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割口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药芯割丝水下电弧切割过程中电弧长度、割丝伸出长度在不停变化;割口下口基本较上口宽;随切割电压或电流的增大,割口上下宽度均有所增加;随切割速度的增大,割口下口宽度逐渐变小.同时发现,由于水下冷却速度较快,割口热影响区较窄,可分为重熔区、过热区、完全再结晶区与不完全再结晶区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切割 药芯割丝 割口成形 热影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加筋圆柱壳的焊接残余应力及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江超 陈相飞 +2 位作者 牛业兴 杜仕忠 申超男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8-215,共8页
[目的]旨在评估环形加筋圆柱壳的复杂焊接残余应力及其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等。[方法]首先,采用二氧化碳气保焊实现环形加筋圆柱壳的焊接,使用非破坏性的X(XRD)测量关键区域焊接后以及退火热处理后的焊接纵向残余应力。其次,通过高效的... [目的]旨在评估环形加筋圆柱壳的复杂焊接残余应力及其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等。[方法]首先,采用二氧化碳气保焊实现环形加筋圆柱壳的焊接,使用非破坏性的X(XRD)测量关键区域焊接后以及退火热处理后的焊接纵向残余应力。其次,通过高效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并研究移动体热源和固定热源模型对焊接模拟结果的影响。最后,在自由状态下测试环形加筋圆柱壳焊接后以及退火热处理后的结构振动特性,并通过有限元法预测结构振动模态及其固有频率。[结果]基于试验测量、焊接热−弹−塑性以及结构模态有限元计算,得到了环形加筋圆柱壳热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和振动特性。[结论]固定热源模型可以高效地预测环形加筋圆柱壳的热力学响应,预测的焊接残余应力与测量结果基本一致;退火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消除焊接残余拉应力,且焊接残余应力对环形加筋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肋圆柱壳 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 焊接残余应力 振动特性 退火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