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中的戏剧文献研究 |
赵骥
|
《艺术探索》
|
2025 |
0 |
|
2
|
入深·务实·求新:上海古典戏曲研究七十年 |
黄静枫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3
|
学科分类的设计与艺术学知识的生产(笔谈) |
曾军(主持)
李心峰
陈旭光
邹其昌
甘锋
王云
|
《文化艺术研究》
|
2022 |
11
|
|
4
|
“彼时彼地”与“此时此地”——关于古希腊戏剧的访谈 |
丁盛
余琛(翻译)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0 |
2
|
|
5
|
文社长沙演剧考证 |
李歆
赵骥
|
《艺术探索》
CSSCI
|
2024 |
0 |
|
6
|
论白先勇的“昆曲新美学” |
丁盛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7
|
权力之眼与可视的身体:《一九八四》政治与身体的互文性解读 |
支运波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8
|
姿态的诗学: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批评 |
支运波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9
|
《生相怜》还是《相生怜》:春柳社演剧剧名考辨 |
赵骥
|
《艺术探索》
CSSCI
|
2023 |
1
|
|
10
|
当代民间剧场:历史、形态与价值取向 |
丁盛
|
《艺术广角》
|
2023 |
1
|
|
11
|
诗词赋呈现音乐美的三重维度 |
王云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2
|
用力平均与气韵阻滞 |
黄静枫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