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舞蹈中的空灵美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慧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85-186,229,共3页
对空灵美的崇尚是中国美学的一大特点,本文试图在中国舞蹈作品中探索其对空灵意境追求的表现特点及方法,希望能对舞蹈创作与表演有所启发,创造出更多意境空灵上乘之作。
关键词 空灵 意境 美学特征 中国舞蹈 舞蹈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作的意识与中国民间舞的作品形态(下)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平 谢雯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4,共13页
20世纪90年代,舞蹈学界开展了“全国民族舞蹈创作研讨”,对于“民族舞蹈”的创作研讨,迄今为止,它是“空前绝后”的。在这次“研讨会”之后,作为“作品形态”的少数民族的民间舞“晚会”创作开始发力了。其中,门文元创作的土家族的《土... 20世纪90年代,舞蹈学界开展了“全国民族舞蹈创作研讨”,对于“民族舞蹈”的创作研讨,迄今为止,它是“空前绝后”的。在这次“研讨会”之后,作为“作品形态”的少数民族的民间舞“晚会”创作开始发力了。其中,门文元创作的土家族的《土里巴人》以“编织一种文化,推出一个民族”的理念,将“作品形态”的中国民间舞创作、特别是少数民族舞蹈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21世纪,杨丽萍再爆“华彩”,她创作的《云南映象》《藏谜》《云南的响声》“三部曲”,成为21世纪头十年中国民间舞“作品形态”高耸的丰碑。在《云南的响声》的创作过程中,杨丽萍“鼓励演员们在保持地方、民族特色的同时不必拘泥于固有的原生态”,这正是原生态民间舞得以自然传承、发展的精义所在,是对舞蹈学者傅兆先所谓“创又保”式民间舞发展理念的实践性呈现,也是中国民间舞作品形态之“创作的意识”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文元 《月牙五更》 杨丽萍 《云南映象》 民族舞蹈创作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风格舞剧的高峰品相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平 张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6-170,I0005,共16页
中国民族风格舞剧,是指这类舞剧叙事的语言风格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包括民族舞蹈语言的古典风格、族群风格和地域风格。讨论这类舞剧的高峰品相,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面对那些经过人民认可、历史选择并体现国家意志的“经典性”作品... 中国民族风格舞剧,是指这类舞剧叙事的语言风格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包括民族舞蹈语言的古典风格、族群风格和地域风格。讨论这类舞剧的高峰品相,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面对那些经过人民认可、历史选择并体现国家意志的“经典性”作品。本文分析的“经典性”作品大约分布在四个时期:一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的“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的评展;二是20世纪90年代开启并实施的每年一届的舞台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的评选;三是21世纪头十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选拔及逐步与“中国艺术节”同步的“文化大奖”的评选;四是近十年(2013—2022)来四届(第十届至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对“文华大奖”作品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风格舞剧 高峰品相 《丝路花雨》 《阿诗玛》 《红河谷》 《只此青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作的意识与中国民间舞的作品形态(中)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平 谢雯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7-168,I0005,共13页
走向舞台作为表演艺术的民间舞被吴晓邦称为“新民间舞”,它从旧民间舞中脱胎而生,对旧形式加以改造,表现新的社会生活和新人新事,赋予民间舞以新的生命。它以一种新的形式和内容完成了对延安秧歌舞及其精神的继承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 走向舞台作为表演艺术的民间舞被吴晓邦称为“新民间舞”,它从旧民间舞中脱胎而生,对旧形式加以改造,表现新的社会生活和新人新事,赋予民间舞以新的生命。它以一种新的形式和内容完成了对延安秧歌舞及其精神的继承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杨丽萍、张继钢的民间舞作品推动了“新民间舞”形态的发展和创作意识的升华。杨丽萍的《雀之灵》和《杨丽萍舞蹈晚会》呈现为当代意识与乡土风情的神遇、表现意识和浪漫意识的契合、心灵与技能的完美统一;张继钢的《黄河儿女情》和《献给俺爹娘》则不以追求某种舞蹈或个人风味为目的,而是以传统民间舞蹈与民间生活为根,多方汲取营养,从而提炼捕捉到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与情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丽萍 《杨丽萍舞蹈晚会》 《黄河儿女情》 《献给俺爹娘》 张继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里奥剧情片电影配乐的革新与创举
5
作者 陆佳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7-172,共6页
意大利电影作曲家达里奥·马利亚内里凭借一项奥斯卡获奖、两项提名而在当代好莱坞乃至国际电影乐坛声名鹊起,备受关注。他在电影作曲中倾注炽热情感和全部心血,契合而不是游离电影人物和情节,回归艺术的本真而不是迷恋技术的复制,... 意大利电影作曲家达里奥·马利亚内里凭借一项奥斯卡获奖、两项提名而在当代好莱坞乃至国际电影乐坛声名鹊起,备受关注。他在电影作曲中倾注炽热情感和全部心血,契合而不是游离电影人物和情节,回归艺术的本真而不是迷恋技术的复制,在配器上鲜明地赋予乐器之王钢琴以主导的艺术地位和美学意蕴,在造型上出神入化地运用音响音乐化技术以达成电影声音一体化,在乐章结构上配合导演率先将“序曲”这一纯音乐体裁运用在电影音乐创作中。这种博采众长而又不断向前推进的艺术实践和探索,不仅仅体现了达里奥剧情片电影配乐的音乐形式上的变化,还有音乐主题上的开拓,更是电影音乐创作理念上的革新和创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钢琴主导 音响音乐化 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作的意识与中国民间舞的作品形态(上)
6
作者 于平 谢雯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4-176,共13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舞蹈界因苏联乌克兰维尔斯基民间舞蹈团来京演出,引发了关于“民间舞生命力何在”的专题讨论;其中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著名舞蹈家和优秀舞蹈作品的讨论,焦点所在正是作为舞台艺术的“中国民间舞”。这一时期,开创...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舞蹈界因苏联乌克兰维尔斯基民间舞蹈团来京演出,引发了关于“民间舞生命力何在”的专题讨论;其中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著名舞蹈家和优秀舞蹈作品的讨论,焦点所在正是作为舞台艺术的“中国民间舞”。这一时期,开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时代“中国民间舞”的新纪元,将自然传衍的民间舞蹈升华为具有社会主义时代属性的舞台作品是一种质的飞跃。深入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去创作民间舞作品新形态,强调“时代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从作品的主题内容、典型形象出发来改造自然状态的民间舞,体现出真实、自然的生活所决定的创作意识和创编取向。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作与发展,需要对“作品形态”的中国民间舞树立相关的“创作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舞 创作意识 作品形态 民间舞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