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当代电影中的上海影像——海派文化传播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衣凤翱 《艺术探索》 2008年第3期114-116,120,共4页
受吴越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在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相互交融中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在中国当代电影中海派文化的阴柔性、开放性、包容性、通俗性、大众性贯穿其间。女性叙述对象、个体化叙述视角、怀旧审美心理等是海派文... 受吴越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在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相互交融中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在中国当代电影中海派文化的阴柔性、开放性、包容性、通俗性、大众性贯穿其间。女性叙述对象、个体化叙述视角、怀旧审美心理等是海派文化的阴柔性在中国当代电影中的体现;旗袍文化成为海派文化开放性、包容性在中国当代电影中体现的重要符号;此外,以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影很好地诠释了海派文化的通俗性、大众性。这一切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当代电影中的上海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电影 上海影像 海派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中的上海影像 被引量:1
2
作者 衣凤翱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新中国前十七年,基于创作环境的根本性改变,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都市性征渐趋弱化。海派文化视阈下,中国电影上海影像特质化表征的女性形象在女性解放的号召中文化性别逐渐消失。当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汇入新历史时期的政治语境... 新中国前十七年,基于创作环境的根本性改变,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都市性征渐趋弱化。海派文化视阈下,中国电影上海影像特质化表征的女性形象在女性解放的号召中文化性别逐渐消失。当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汇入新历史时期的政治语境中之时,在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农村文化主流的冲刷下,海派文化不自觉地呈现出自我否定的迹象。当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以农村文化视点俯视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文化之时,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被观念化了,这是农村文化与都市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冲突的有力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前十七年 中国电影 上海影像 海派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方现代派戏剧对于戏剧艺术发展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晶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04-207,共4页
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派戏剧自诞生之时就带着对传统的挑战和反叛的姿态。传统的戏剧观念、戏剧形式和美学原则都受到了质疑并经历了颠覆性的发展。纵观西方戏剧文化发展的长河,戏剧在两千四百年间都是沿着亚里士多德式的传统发... 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派戏剧自诞生之时就带着对传统的挑战和反叛的姿态。传统的戏剧观念、戏剧形式和美学原则都受到了质疑并经历了颠覆性的发展。纵观西方戏剧文化发展的长河,戏剧在两千四百年间都是沿着亚里士多德式的传统发展,一直到一百多年前的现代派戏剧出现,现代戏剧不再关注单纯的感情沉溺,更多的是强调观众的理智体验,把对生命的本质意义的探究提到了最高的形式。艺术家的视野从神转到人到普遍人甚至多余的人,最后甚至是人的内心,把西方源远流长的人本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境界。西方戏剧的发展经历了审美体验哲理化、审美对象内向化、审美途径主观化和戏剧观念多元化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戏剧 写实主义戏剧 象征主义戏剧 表现主义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与现代、反思与碰撞——有感第73届阿维尼翁戏剧节
4
作者 韩爽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第5期86-89,共4页
一每年7月,戏剧的热火总是点燃着法国南部小镇阿维尼翁,而在今年,百年不遇的欧洲历史高温侵袭法国,恰巧与第73届阿维尼翁戏剧节的激情和骄阳撞了个满怀。本届戏剧节以"奥德赛"(L'Odyssée,《荷马史诗》)为主题,探讨... 一每年7月,戏剧的热火总是点燃着法国南部小镇阿维尼翁,而在今年,百年不遇的欧洲历史高温侵袭法国,恰巧与第73届阿维尼翁戏剧节的激情和骄阳撞了个满怀。本届戏剧节以"奥德赛"(L'Odyssée,《荷马史诗》)为主题,探讨现代社会的颠沛流离、难民潮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节 《荷马史诗》 阿维尼翁 奥德赛 法国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服装研究进展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亚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78,共8页
为了探究京剧服装已有研究进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文献可视化分析从统计分布、合作网络、主题共现、重要文献几个方面展开。针对CNKI导出的数据不包含参考文献信息,而Web of Science相关数据有限这一难题,文献共被引分析首次以CNKI自带... 为了探究京剧服装已有研究进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文献可视化分析从统计分布、合作网络、主题共现、重要文献几个方面展开。针对CNKI导出的数据不包含参考文献信息,而Web of Science相关数据有限这一难题,文献共被引分析首次以CNKI自带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及Excel综合运用途径获取。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京剧服装研究仍然处于数量低、合作少的发展阶段;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制作、色彩、形式、设计等主题,未来呈现从宏观向微观、从案例到理论、从表层向深层的转换趋势;热门引用文献中以谭元杰编著《戏曲服装设计》、刘琦著《京剧行头》、刘月美著《中国京剧衣箱》等具有重要影响力,同时所选文献中部分文章的影响力正不断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服装 研究进展 可视化分析 统计分布 合作网络 主题共现 重要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戏剧剧场”狂欢中的《共同基础》
6
作者 罗磊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9期52-52,共1页
前不久在上海上演的三部德国戏剧,再一次为中国观众展现了当代德国戏剧的面貌,其中《共同基础》作为第一部上演的作品,以战争、种族、移民问题为核心,映衬当下的欧洲难民潮,因而获得更多关注。
关键词 《共同基础》 德国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戏莎剧演出与中国戏剧现代性
7
作者 陈莹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3,共8页
本文通过对文明戏莎剧在中国演出情况的论述,揭示文明戏莎剧演出与中国现代戏剧共生共长的复杂关系,以及它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文明戏 莎剧 演出 中国戏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民国英文报刊之中国戏剧形象的构建——以《北华捷报》(1850—1941)为例
8
作者 张秋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0,共7页
文章聚焦晚清民国时期上海最具影响力的英文外报《北华捷报》对中国戏剧的报道与评价。20世纪以前,该报构建的中国戏剧形象带有明显的东方学色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梁社乾等华人主动对外传播中国戏剧文化,在“他者”霸权独语的声音... 文章聚焦晚清民国时期上海最具影响力的英文外报《北华捷报》对中国戏剧的报道与评价。20世纪以前,该报构建的中国戏剧形象带有明显的东方学色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梁社乾等华人主动对外传播中国戏剧文化,在“他者”霸权独语的声音中加入纠偏式的“自我”代言,形成双声复调和多元声音的格局,建构了更为客观、真实的中国戏剧形象。从否定中国戏剧具有自主生发能力到对“中国剧”《王宝川》的热捧,从偏执于中国戏剧效仿西方写实布景才是进步,到欣赏它的假定性美学并建议它回归艺术“原点”,《北华捷报》对中国戏剧形象的构建与当时的戏剧生态及艺术事件同频共振,这也是它追求真实与时效表述的外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华捷报》 中国戏剧 东方学 双声复调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鸥》与《水上》的互文性研究
9
作者 张秋林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2期192-195,共4页
“互文性”织就了文学与自身的对话关系,使文学成为一种延续的集体记忆。契诃夫戏剧《海鸥》与莫泊桑散文集《水上》形成“隐迹文本”,构成了互文关系,使得作品的人物刻画和主题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男女主人公特里果林和阿尔卡季娜不... “互文性”织就了文学与自身的对话关系,使文学成为一种延续的集体记忆。契诃夫戏剧《海鸥》与莫泊桑散文集《水上》形成“隐迹文本”,构成了互文关系,使得作品的人物刻画和主题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男女主人公特里果林和阿尔卡季娜不仅是情人关系,更是“老鼠”与“粮商”以及“被豢养文人”与“女主人”关系。这种异化的人际关系是以男主人公丧失个人自由意志、追求真爱权利和磨蚀个人严肃写作能力为惨痛代价的,折射出庸俗沙龙文学文化语境下的个体悲剧和时代悲哀,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思想特征的典型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豢养文人 沙龙文化 文学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的活报与集体的怒吼——记1949年上海市话剧演出
10
作者 胡珺 《剧影月报》 2019年第3期37-39,共3页
在上海,1949年5月起,活报剧是便于迅速排演和代人们表达情感的热门演出门类;群众性业余演剧通过模仿职业演剧的艺术形式自发开展。职业影剧人集体排演了大型多景广场剧《怒吼的中国》作为庆典演出的高潮。此外,还有零星的商业性演出,但... 在上海,1949年5月起,活报剧是便于迅速排演和代人们表达情感的热门演出门类;群众性业余演剧通过模仿职业演剧的艺术形式自发开展。职业影剧人集体排演了大型多景广场剧《怒吼的中国》作为庆典演出的高潮。此外,还有零星的商业性演出,但更名为“方言话剧”、“通俗话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话剧 活报剧 “十七年”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社长沙演剧考证
11
作者 李歆 赵骥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6期98-109,共12页
1913年,上海的新剧同志会赴长沙演剧,至1914年初返沪。此段经历史料匮乏,当事人之一的欧阳予倩又语焉不详,致使文社演剧鲜有学者问津。事实上,辛亥革命之后,上海的新剧市场因社会环境改变而大不如前。为求生存,各团体纷纷赴外埠谋发展,... 1913年,上海的新剧同志会赴长沙演剧,至1914年初返沪。此段经历史料匮乏,当事人之一的欧阳予倩又语焉不详,致使文社演剧鲜有学者问津。事实上,辛亥革命之后,上海的新剧市场因社会环境改变而大不如前。为求生存,各团体纷纷赴外埠谋发展,李君磐的开明社远走巴蜀之间,陆镜若的新剧同志会赴长沙以“文社”之名演剧。据残存坊间的演出说明书和报章旧闻,可知文社之组织架构,以及其于湘剧场、寿春茶园、同春园等地的演剧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镜若 新剧同志会 文社 演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论2016年国产电影表演 被引量:1
12
作者 厉震林 李鉴鹏 《福建艺术》 2017年第2期10-14,共5页
2016年的中国电影,在经历了近三年的“爆炸式”甚至“野蛮式”的“井喷”发展之后,终于呈现出了一种“减速”以及疲软状态。编剧刘震云如此表述:“中国银幕越来越多,票房越来越高,但洒狗血的,胸大无脑,不说人话的电影居多。最近... 2016年的中国电影,在经历了近三年的“爆炸式”甚至“野蛮式”的“井喷”发展之后,终于呈现出了一种“减速”以及疲软状态。编剧刘震云如此表述:“中国银幕越来越多,票房越来越高,但洒狗血的,胸大无脑,不说人话的电影居多。最近几年观众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已经不再单纯为这类视觉效果、全明星阵容的电影买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表演 国产 中国电影 视觉效果 刘震云 票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方法的跨文化理念 被引量:1
13
作者 衣凤翱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62-68,共7页
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方法深受"神秘主义"的影响,这浸润着其跨文化理念的身世。"意志论""人智说"等唯心主义哲学观使其跨文化理念的生命根基得以夯实。"梦幻现实主义"戏剧观催促着其跨文化... 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方法深受"神秘主义"的影响,这浸润着其跨文化理念的身世。"意志论""人智说"等唯心主义哲学观使其跨文化理念的生命根基得以夯实。"梦幻现实主义"戏剧观催促着其跨文化理念的生命萌发。"创造性想象力""双重意识"表演观编录着其跨文化理念的成长密码。身体语言符号表征着其跨文化理念的身份实质。能动的能指显现着其跨文化理念的存在表情。多义的所指使其跨文化理念的生命姿态得以展示。身体叙事使其跨文化理念的处世规则得以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契诃夫 表演 方法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影大国到强国:战略、公司和市场 被引量:2
14
作者 厉震林 《福建艺术》 2019年第6期32-37,共6页
g张艺谋甚少写文章,他习惯性地用影像表达情感以及用电影语言说话,却在2017年12月4日《纽约时报》发表一文,题目为《从中国看好莱坞,是什么样子》。文章不长,颇是可圈可点。张艺谋先是讲了一个故事:有人做了个梦,在梦里得知,在一个遥远... g张艺谋甚少写文章,他习惯性地用影像表达情感以及用电影语言说话,却在2017年12月4日《纽约时报》发表一文,题目为《从中国看好莱坞,是什么样子》。文章不长,颇是可圈可点。张艺谋先是讲了一个故事:有人做了个梦,在梦里得知,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数不清的财富。醒来后,他便立即动身去寻找这个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市场 公司 《纽约时报》 影像表达 张艺谋 习惯性 好莱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中主持人策划的名人效应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衣凤翱 《影视制作》 2017年第9期81-86,共6页
在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策划中,确立主持人的名人效应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高品质衍生策略、形象展示策略、社会活动展示策略、文化内涵塑造策略。同时,它还应与以下主持人策划中的策略相协同,即在保证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应切合节... 在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策划中,确立主持人的名人效应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高品质衍生策略、形象展示策略、社会活动展示策略、文化内涵塑造策略。同时,它还应与以下主持人策划中的策略相协同,即在保证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应切合节目属性的基础上,与其选拔、培养、包装、管理策略相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 主持人 策划 名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共同体美学”的实践与开拓——以《我和我的家乡》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爽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3期74-77,共4页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是2020年“国庆档”的票房冠军,由五个故事串起关于“家乡”的解读,用喜剧来表达平凡小人物的乡愁和乡恋;这一实践既有创作者本身带有的“先入为主”的模式,又努力建立与观众的情感交流机制,积极挖掘和观众的共鸣之...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是2020年“国庆档”的票房冠军,由五个故事串起关于“家乡”的解读,用喜剧来表达平凡小人物的乡愁和乡恋;这一实践既有创作者本身带有的“先入为主”的模式,又努力建立与观众的情感交流机制,积极挖掘和观众的共鸣之处,潜移默化地实践了电影的“共同体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入为主 国庆档 美学 情感交流 小人物 票房 共同体 共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采悲剧观的革命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连幼平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尼采在1872年完成的《悲剧的诞生》是其悲剧哲学诞生的标志。尼采在其中阐述了悲剧的产生过程,悲剧审美体验和悲剧衰落的原因。其理论颠覆了两千多年来西方传统戏剧理论中关于上述三个问题的阐释,在20世纪颇为盛行,尽显尼采悲剧观的创... 尼采在1872年完成的《悲剧的诞生》是其悲剧哲学诞生的标志。尼采在其中阐述了悲剧的产生过程,悲剧审美体验和悲剧衰落的原因。其理论颠覆了两千多年来西方传统戏剧理论中关于上述三个问题的阐释,在20世纪颇为盛行,尽显尼采悲剧观的创新性和革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悲剧审美 悲剧 革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青春怀旧剧的情感叙事——《请回答1988》温情脉脉的生命抚慰 被引量:3
18
作者 衣凤翱 《影视制作》 2017年第3期74-79,共6页
情,赋予着生命以丰富的表情,给予着生命以多姿的样态,集聚着生命以深沉的厚度,也拓展着生命以张弛的深度。当后工业社会接踵工业社会滚滚向前,原本明晰的生命意义变得愈来愈雾里看花,先前明确的生命步伐越来越所波逐流,无处安放的心如... 情,赋予着生命以丰富的表情,给予着生命以多姿的样态,集聚着生命以深沉的厚度,也拓展着生命以张弛的深度。当后工业社会接踵工业社会滚滚向前,原本明晰的生命意义变得愈来愈雾里看花,先前明确的生命步伐越来越所波逐流,无处安放的心如何寻得片刻的疗伤?情意浓浓的韩剧《请回答1 988》等青春怀旧剧似乎正在开辟一处生命暂时的栖息地,它正温情脉脉地抚慰着生命的伤饬,正润物泽泽般孕育着生命的希望,正躬身默默地呼唤着生命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怀旧剧 韩剧 《请回答198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对白的动作张力——以《天使爱美丽》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衣凤翱 《影视制作》 2016年第3期84-88,共5页
电影对白的动作张力具有语言精炼、参与剧作、揭示人物状态的特征。电影对白动作张力的呈现可分为外部动作、内部动作两个层次。《天使爱美丽》中的对白充分地体现了电影对白动作张力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电影 对白 动作张力 《天使爱美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文化语境下艺术电影院线发展和城市文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爽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第1期87-89,共3页
消费文化和艺术电影院线这一实体本身是相互矛盾的两方,消费文化本质是商业性,而艺术电影院线本质追求艺术性,对于丰富影片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二者似乎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众所周知,电影是艺术和商业结合最好... 消费文化和艺术电影院线这一实体本身是相互矛盾的两方,消费文化本质是商业性,而艺术电影院线本质追求艺术性,对于丰富影片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二者似乎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众所周知,电影是艺术和商业结合最好的产物,院线处于电影产业链下游的放映环节,对一部影片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样,艺术的文化价值只有当它被使用时才能实现。在消费文化和消费主义的市场环境下,艺术电影院线依然有其极强的可能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院线 电影产业链 商业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