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剧服装研究进展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亚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78,共8页
为了探究京剧服装已有研究进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文献可视化分析从统计分布、合作网络、主题共现、重要文献几个方面展开。针对CNKI导出的数据不包含参考文献信息,而Web of Science相关数据有限这一难题,文献共被引分析首次以CNKI自带... 为了探究京剧服装已有研究进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文献可视化分析从统计分布、合作网络、主题共现、重要文献几个方面展开。针对CNKI导出的数据不包含参考文献信息,而Web of Science相关数据有限这一难题,文献共被引分析首次以CNKI自带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及Excel综合运用途径获取。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京剧服装研究仍然处于数量低、合作少的发展阶段;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制作、色彩、形式、设计等主题,未来呈现从宏观向微观、从案例到理论、从表层向深层的转换趋势;热门引用文献中以谭元杰编著《戏曲服装设计》、刘琦著《京剧行头》、刘月美著《中国京剧衣箱》等具有重要影响力,同时所选文献中部分文章的影响力正不断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服装 研究进展 可视化分析 统计分布 合作网络 主题共现 重要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戏莎剧演出与中国戏剧现代性
2
作者 陈莹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3,共8页
本文通过对文明戏莎剧在中国演出情况的论述,揭示文明戏莎剧演出与中国现代戏剧共生共长的复杂关系,以及它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文明戏 莎剧 演出 中国戏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民国英文报刊之中国戏剧形象的构建——以《北华捷报》(1850—1941)为例
3
作者 张秋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0,共7页
文章聚焦晚清民国时期上海最具影响力的英文外报《北华捷报》对中国戏剧的报道与评价。20世纪以前,该报构建的中国戏剧形象带有明显的东方学色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梁社乾等华人主动对外传播中国戏剧文化,在“他者”霸权独语的声音... 文章聚焦晚清民国时期上海最具影响力的英文外报《北华捷报》对中国戏剧的报道与评价。20世纪以前,该报构建的中国戏剧形象带有明显的东方学色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梁社乾等华人主动对外传播中国戏剧文化,在“他者”霸权独语的声音中加入纠偏式的“自我”代言,形成双声复调和多元声音的格局,建构了更为客观、真实的中国戏剧形象。从否定中国戏剧具有自主生发能力到对“中国剧”《王宝川》的热捧,从偏执于中国戏剧效仿西方写实布景才是进步,到欣赏它的假定性美学并建议它回归艺术“原点”,《北华捷报》对中国戏剧形象的构建与当时的戏剧生态及艺术事件同频共振,这也是它追求真实与时效表述的外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华捷报》 中国戏剧 东方学 双声复调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微电影在当下中国的生产及消费态势 被引量:56
4
作者 张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08,共6页
微电影的大量涌现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下国内电影生产及消费的格局与样貌。以"快餐影像"面目出现的微电影既展露了对电影与广告二者界限的弥合,又在网络媒介参与下继续发掘明星效应,寻求吸引大众关注的最优途径。在业界的广... 微电影的大量涌现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下国内电影生产及消费的格局与样貌。以"快餐影像"面目出现的微电影既展露了对电影与广告二者界限的弥合,又在网络媒介参与下继续发掘明星效应,寻求吸引大众关注的最优途径。在业界的广泛关注与介入下,各种微电影大赛和电影"定制"层出不穷,为该电影类型的生产及消费提供了广阔平台。在新媒体时代得到大众深度参与的微电影,既作为大众生产的影像文本而存在,又体现出了制作与欣赏方面的鲜明个人化趋势,这种复合特质尤为符合新媒体社会人群大众流动游走、节奏持续加快的一般生活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 广告电影 明星微电影 大众化 个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昆汀·塔伦蒂诺影视作品看“反记忆”的体现
5
作者 王星月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104,共4页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了“反记忆”的概念,用以讨论历史与现实间所存在差异的关系。“反记忆”意味着站在主宰历史话语权力的对立面,是对霸权式历史解读进行瓦解。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将自己编剧执导的两部电影《无耻...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了“反记忆”的概念,用以讨论历史与现实间所存在差异的关系。“反记忆”意味着站在主宰历史话语权力的对立面,是对霸权式历史解读进行瓦解。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将自己编剧执导的两部电影《无耻混蛋》和《被解救的姜戈》赋予生动的个人标志性元素,并从人物形象和故事发展两方面解构了历史记忆和经典作品的记忆,由此对福柯的“反记忆”理论做出了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汀·塔伦蒂诺 《无耻混蛋》 《被解救的姜戈》 反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