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剧、文学及其它——有关莫言剧作《鳄鱼》的一堂讨论课
1
作者 杨扬 朱一田 +4 位作者 袁苗 李志娟 巴佳雯 杨炀 王旸犀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4,共9页
杨扬:莫言剧作《鳄鱼》于2023年6月出版,2024年5月上演,在此期间陆续有一些评论发表。这些评论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从文学角度研讨莫言近期的文学创作。《鳄鱼》是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剧本是文学而不是文学之外... 杨扬:莫言剧作《鳄鱼》于2023年6月出版,2024年5月上演,在此期间陆续有一些评论发表。这些评论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从文学角度研讨莫言近期的文学创作。《鳄鱼》是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剧本是文学而不是文学之外的东西,研讨剧本《鳄鱼》必然触及与莫言创作相关的一些文学问题;二是从戏剧角度研讨莫言的跨界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鳄鱼 戏剧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佛西与《北平晨报·剧刊》——兼谈其“戏剧大众化”实验之缘起
2
作者 杨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7,I0003,共7页
熊佛西所主持的《北平晨报·剧刊》是20世纪30年代持续时间最长的戏剧周刊,以它为坐标形成了促进新兴戏剧运动的公共话语空间,其中戏剧职业化又是《剧刊》同人努力的方向。因《剧刊》的编辑方针、现实旨归与熊佛西的戏剧理念与实践... 熊佛西所主持的《北平晨报·剧刊》是20世纪30年代持续时间最长的戏剧周刊,以它为坐标形成了促进新兴戏剧运动的公共话语空间,其中戏剧职业化又是《剧刊》同人努力的方向。因《剧刊》的编辑方针、现实旨归与熊佛西的戏剧理念与实践活动相勾连,故对熊佛西主持下的《剧刊》进行全面考察,不仅能探察其编辑身份背后的文化心态,也能发现其戏剧大众化思想之肇始,为定县农民戏剧实验提供有益参照,这对于探讨报纸戏剧副刊与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关系亦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佛西 《北平晨报·剧刊》 定县农民戏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首轮“去戏剧化”表演观念辨析
3
作者 厉震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任何国家的电影表演史,最初都是承接着戏剧的遗产而发展的。当电影表演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电影化与戏剧化的异同认知问题,甚至出现“去戏剧化”表演思潮。中国电影首轮“去戏剧化”表演观念的形成契机以及攻防双方的观点,确立了电... 任何国家的电影表演史,最初都是承接着戏剧的遗产而发展的。当电影表演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电影化与戏剧化的异同认知问题,甚至出现“去戏剧化”表演思潮。中国电影首轮“去戏剧化”表演观念的形成契机以及攻防双方的观点,确立了电影化和戏剧化表演博弈的基本思维方法与路径。它们不是一种零和游戏,而是一种复杂的纠缠关系。虽然双方在观点上是对峙的,在实践中却是悄然接受对方的有益“养分”,是互为渗透与变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去戏剧化” 首轮思潮 观念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戏剧文本中叙述者的分类——兼论布赖恩·理查逊戏剧叙述者分类的不足
4
作者 刘艳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9,共10页
叙述者的存在是研究戏剧文本叙事的起点。布赖恩·理查逊将戏剧中的叙述者分为框架叙述者、内在叙述者/独白叙述者、独角戏叙述者、生成叙述者、隐含作者和历史作者等多类。然而,他对叙述者的分类存在割裂文本与舞台演出、虚拟世界... 叙述者的存在是研究戏剧文本叙事的起点。布赖恩·理查逊将戏剧中的叙述者分为框架叙述者、内在叙述者/独白叙述者、独角戏叙述者、生成叙述者、隐含作者和历史作者等多类。然而,他对叙述者的分类存在割裂文本与舞台演出、虚拟世界界限不清和标准过于单一的问题。戏剧文本中叙述者的分类应该着眼于戏剧文本的实际,充分吸收小说叙述者的理论成果,从服务于戏剧创作实践出发,进行多角度的划分。可以首先根据交际系统的不同区分、不同层级、不同层次将叙述者分为如外交际系统的叙述者、中间交际系统的叙述者和内交际系统的叙述者等,其次根据叙述者是否具有人格而分为人格化的叙述者、叙述声音或叙事化手段,再根据叙述者对故事的掌握程度分为整体/局部,可靠/不可靠、进程中/追叙型叙述者,根据叙述者对故事的态度分为同故事/异故事、故事内/故事外等不同类型。尤其要注意同故事与异故事的叙述者、故事内与故事外的叙述者、进程中与追叙型的叙述者、可靠与不可靠叙述者在戏剧创作实践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文本 编剧叙事 布赖恩·理查逊 叙述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视域下艺术类院校的创意写作教学探索——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丁烨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82,共3页
2013 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阅文集团合作,以网络文学为重点,以创意写作学科教学体系为指导,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二级学科优势,以培养实践型文化创意人才为目标,设立了文学策划与创作方向。文章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例,讨论如何在全媒体视... 2013 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阅文集团合作,以网络文学为重点,以创意写作学科教学体系为指导,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二级学科优势,以培养实践型文化创意人才为目标,设立了文学策划与创作方向。文章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例,讨论如何在全媒体视域下,开展创意写作教学,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期为同类艺术类院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网络文学 艺术类院校 学科建设 文化创意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影像资源的数字记忆重建——“上海之源·文化地标”互动数字叙事设计实践 被引量:9
6
作者 铁钟 夏翠娟 沈洁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10,共9页
上海图书馆“上海年华”项目以上海历史文化为背景,收集整理近代文献中的老照片,组成多重繁复的城市影像记忆。随着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型,语义网、知识图谱、虚拟现实、智能设备和交互设计等技术的发展,对消逝的城市记忆进行数字重构成为... 上海图书馆“上海年华”项目以上海历史文化为背景,收集整理近代文献中的老照片,组成多重繁复的城市影像记忆。随着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型,语义网、知识图谱、虚拟现实、智能设备和交互设计等技术的发展,对消逝的城市记忆进行数字重构成为可能。项目依托上海年华知识图谱和上海记忆数据基础设施,尝试通过具身认知的交互设计手段,将不同历史时空的地标建筑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力,以交互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实现方法上,采用互动数字叙事,引导用户在互动过程中参与数据挖掘与分析,最终得出基于参观者自身认知结构的叙事路径。互动数字叙事为多源异构的数据可视化设计提供了新路径,其多维的叙事结构更适合展现复杂的数据内容。以用户为中心建立互动叙事框架,将数据转换成可以被接受的知识内容,最终形成可以分享的智慧内容。城市影像资源也以新形态呈现在受众面前,这种对同一地标建筑多维度的文化解读与展示有助于GLAMs服务模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城市影像资源 数字记忆重构 互动数字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陈彦的戏剧观
7
作者 胡读书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3,共10页
陈彦是中国当代“游走于戏剧与小说之间”的著名作家,在戏剧和小说创作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戏剧是他文学生命的发源地,是他一生坚守的“一口属于自己的生命深井”。他的戏剧成就尤其是对正剧艺术的发展和突破还有待深入研究。他... 陈彦是中国当代“游走于戏剧与小说之间”的著名作家,在戏剧和小说创作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戏剧是他文学生命的发源地,是他一生坚守的“一口属于自己的生命深井”。他的戏剧成就尤其是对正剧艺术的发展和突破还有待深入研究。他的戏剧创作是其戏剧观念的最好实践。他的戏剧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戏剧是引领人类向上向善的灯塔;第二,文学是戏剧的灵魂;第三,继承戏曲传统、关注底层人物、培育民间市场是戏曲艺术的创新发展之路;第四,戏曲要努力对时代发出有价值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彦 戏剧观 戏曲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主义电影表演与导演的中国实践
8
作者 厉震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1,共7页
表现主义表演,虽然是20世纪初期欧洲电影的遗存,作为一种美学风格,却在中国电影中不时“显形”。它的基本路线是从淡到浓,从中国电影前期的淡约,到后期的浓郁。它缘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表现主义更多是属于导演的,而非表演的。表演遵... 表现主义表演,虽然是20世纪初期欧洲电影的遗存,作为一种美学风格,却在中国电影中不时“显形”。它的基本路线是从淡到浓,从中国电影前期的淡约,到后期的浓郁。它缘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表现主义更多是属于导演的,而非表演的。表演遵循导演的美学理想以及方向,故而表演与导演形成了一种合作路线,表演是导演表现主义美学的“假面”和“符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主义 电影表演 电影导演 中国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视野下“安顺石头寨布依族蜡染”的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
9
作者 曾杨 李阳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2-397,435,共7页
目的 以被誉为“布依族蜡染艺术之乡”的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石头寨的布依族蜡染为例,对当地蜡染发展的现状、特色与传承方式进行研究,为石头寨布依族蜡染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路径,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创造条件,... 目的 以被誉为“布依族蜡染艺术之乡”的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石头寨的布依族蜡染为例,对当地蜡染发展的现状、特色与传承方式进行研究,为石头寨布依族蜡染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路径,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创造条件,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方法 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石头寨布依族蜡染的现状、特色与传承方式进行研究,并通过数字化保护进行传承路径的探究与实践。结果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手工艺的市场空间被不断压缩,年轻一代对蜡染技艺的兴趣和参与度逐渐降低,加之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使得蜡染技艺的传承链出现断裂风险。结论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高校及社会各界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注重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确保非遗技艺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困境 数字化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艺术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2015国际艺术管理(上海)论坛暨全国艺术学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昌勇 田川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由上海戏剧学院、全国艺术学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国际艺术与文化管理协会(AIMAC)协办的“2015国际艺术管理(上海)论坛暨全国艺术学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于2015年11月12至14日在上海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 由上海戏剧学院、全国艺术学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国际艺术与文化管理协会(AIMAC)协办的“2015国际艺术管理(上海)论坛暨全国艺术学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于2015年11月12至14日在上海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际专家和来自全国40余所院校和文化机构的学者12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次论坛与会议的召开是将我国艺术管理事业及学科建设与国际社会实现充分接轨与融合的尝试,是对艺术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化,也是对全国各类院校艺术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拓进,将使我们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艺术管理事业获得新的提升。同时,将论坛与艺术管理年会合为一体,更使2015年的年会增添了厚重的学术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戏剧学院 专业委员会 艺术管理 国际社会 年会综述 教学实践 艺术学 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对上海市静态工作方式人群BMI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全明辉 何晓龙 +1 位作者 庄洁 陈佩杰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为了探讨建成环境与静态工作者BMI 的关系,从参加2010 上海国民体质测试的20~59 岁成年人群中,选取以办公室静态工作方式为主的人群作为样本(共计12 044 人;男性5 902人,女性6 142 人),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分别进行男性... 为了探讨建成环境与静态工作者BMI 的关系,从参加2010 上海国民体质测试的20~59 岁成年人群中,选取以办公室静态工作方式为主的人群作为样本(共计12 044 人;男性5 902人,女性6 142 人),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分别进行男性和女性的BMI 与建成环境变量的关系分析.模型中BMI 评价等级(正常=1,超重=2,肥胖=3)作为因变量,工作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居住小区(村)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和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3个建成环境变量作为自变量,年龄、受教育程度、近1 年来参加本单位(村、镇)运动会比赛次数和所在单位(村)是否有体育锻炼补贴作为控制变量进入方程.结果发现,男性中相比于居住地点离工作场所大于6 km 的受调查者,〈1 km 的受调查者BMI 评价等级降低1 级的预估系数为0.233(P=0.002);相比于居住小区(村)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受调查者,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男性受调查者BMI 评价等级升高1 级的预估系数为0.156(P=0.031).女性中,相比于工作场所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受调查者BMI 评价等级降低1 级的预估系数为0.202(P=0.005);相比于居住地点离工作场所〉6 km 的,1-3 km 的受调查者BMI 评价等级降低1级的预估系数为0.211(P=0.013).结果说明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增大将增加上海市男性、女性静态工作方式人群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建成环境 静态工作 体质量指数 体育场地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步行活动水平——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全明辉 陈佩杰 +4 位作者 庄洁 王超 朱政 张文杰 何晓龙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5,65,共6页
目的:应用GT3X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上海儿童青少年步行活动水平,调查上海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抽取上海市369名儿童青少年(男189名,女180名;9~17岁,平均12.81±2.60岁)。以Acti Graph GT3X... 目的:应用GT3X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上海儿童青少年步行活动水平,调查上海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抽取上海市369名儿童青少年(男189名,女180名;9~17岁,平均12.81±2.60岁)。以Acti Graph GT3X为测量工具,步数为主要观测指标。受试者连续佩戴GT3X7天(周一~周日),每天自早晨起床后开始,直到晚上睡觉前摘除。结果:一周中步行活动量最多的是周五(9031±3148步/天),紧接着依次是周四(8199±2406步/天)、周一(8053±2561步/天)、周二(7630±2104步/天)、周三(7413±2449步/天)、周六(6187±3297步/天)和周日(5858±3169步/天)。平时日步行数显著高于周末日(t=12.31,P〈0.01,Effectsize0.86),分别为8099±1915步和6006±2869步;男生日常步行数显著多于女生(t=4.59,P〈0.01,Effectsize=0.73),分别为7948±1780步和7048±1618步。结论:上海儿童青少年日常步行数显著性低于欧关发达国家的体力活动指南推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活动 儿童青少年 加速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3~6岁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率调查——基于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 被引量:24
13
作者 全明辉 陈佩杰 何晓龙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47-1053,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方法:基于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调查,于上海18个县(区)共抽取3~6岁学龄前儿童7,643名(男3,836名;女3,807名),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值。分别采用国际肥胖工作小组(IOTF)、2006年世... 目的:了解上海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方法:基于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调查,于上海18个县(区)共抽取3~6岁学龄前儿童7,643名(男3,836名;女3,807名),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值。分别采用国际肥胖工作小组(IOTF)、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BMI标准判定超重与肥胖。结果:(1)利用IOTF、WHO、CDC标准判断上海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发生率分别为13.41%、15.98%、17.19%;肥胖发生率分别为5.84%、11.15%、8.26%。(2)2010年上海市学龄前儿童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的超重、肥胖发生率特征表现为:3~6岁阶段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男童〉女童;城市〉郊区〉农村。结果提示,上海市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率居历史高位,已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超重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 被引量:32
14
作者 吴保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6,共11页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经历了民歌、诗词、小说、戏曲、戏剧、电影、电视剧、电脑游戏等不同表现形式,其内容也由最初的几百字演变到上百万字。木兰形象不断地改变与刷新,关系人物不断地增加,故事情节不断地丰...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经历了民歌、诗词、小说、戏曲、戏剧、电影、电视剧、电脑游戏等不同表现形式,其内容也由最初的几百字演变到上百万字。木兰形象不断地改变与刷新,关系人物不断地增加,故事情节不断地丰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故事谱系,最终成为国家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传统文化的精华。木兰故事在每个时代的再叙述,都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价值观念与文化心理。而木兰故事中最为吸引当代人的则是木兰故事在孝道、英雄、女性认同方面的精神价值。木兰故事的主题变迁,是从一个传统孝道典型,变成家国一致尽忠尽孝的典型,到成为爱父亲和自我成功的典型。木兰故事的传奇性形成了中国女英雄故事的叙述模式。在中国现代启蒙运动和女性解放的大背景下,木兰故事中的女性自主意识被放大与发扬,而对于女性身份的认同和肯定却被有意忽略。通过梳理木兰故事的发展脉络和分析木兰故事蕴含的精神价值,以木兰故事在不同时代语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以及诸多木兰作品中对不同价值的解读与取用,可以揭示出中国文化符号的形成变化过程及精神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兰 传奇 孝道 英雄 易装 女性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戏剧中的生存与选择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明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9,共6页
人性异化是现代西方悲剧之源。残酷是生命的本质。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或生存危机的时候,往往会从一切社会与道德的约束中挣脱出来而变得真实,会把隐藏在心底的罪恶、残忍、报复、欲望等都发泄出来。这可以在阿瑟.米勒的《萨勒姆的女巫》... 人性异化是现代西方悲剧之源。残酷是生命的本质。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或生存危机的时候,往往会从一切社会与道德的约束中挣脱出来而变得真实,会把隐藏在心底的罪恶、残忍、报复、欲望等都发泄出来。这可以在阿瑟.米勒的《萨勒姆的女巫》和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里得到印证。问题是面对生存危机,不要在自身以外寻求希望,错误地采取一种消极的逃避态度和梦幻态度,一如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布兰琪那样。一个人最终必须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要学会自救,真正至上的是我们人类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戏剧 现代悲剧 生存 选择 希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化型戏剧”与“陶冶型戏剧”初探——兼析中西文化语境中的戏剧、话剧、戏曲等概念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惠柱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39,共16页
西方戏剧有两个方面未得到国人足够重视,一是源于希腊悲剧以排泄不洁物为前提的"净化型戏剧"与中国文化的深刻差异,二是很多与中国戏剧相似的"同类项"——励志阳光陶冶正面情感的"陶冶型戏剧"。始于古希... 西方戏剧有两个方面未得到国人足够重视,一是源于希腊悲剧以排泄不洁物为前提的"净化型戏剧"与中国文化的深刻差异,二是很多与中国戏剧相似的"同类项"——励志阳光陶冶正面情感的"陶冶型戏剧"。始于古希腊的话剧偏爱演示恶的宣泄与净化,中国戏曲喜欢弘扬善行陶冶性情。近百年来中西文化有所靠近,中国引进话剧改造后仍属精英艺术;西方音乐剧快速发展,面向大众很像传统戏曲。中国的戏剧研究长期被净化型话剧的精英模式主导,应加强研究百姓需要的陶冶型戏剧,包括喜剧、戏曲和音乐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型 陶冶型 戏剧 话剧 戏曲 音乐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剧场”不可取代“戏剧”刍议 被引量:5
17
作者 宫宝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91,共7页
近年来,随着引进欧美当代戏剧演出的增加,各种媒体上的评论一派热闹。然而,面对打破了传统的"后现代戏剧",不少国人概念不清,轻率地往这些演出贴上"剧场艺术"的标签,而且愈演愈烈,几欲让人以为"剧场"已... 近年来,随着引进欧美当代戏剧演出的增加,各种媒体上的评论一派热闹。然而,面对打破了传统的"后现代戏剧",不少国人概念不清,轻率地往这些演出贴上"剧场艺术"的标签,而且愈演愈烈,几欲让人以为"剧场"已经取代"戏剧"成为一门新的艺术。从词源看,drama、theatre和"戏剧"表征了不同的对象。从戏剧艺术的本质角度说,空间元素不足以支撑"剧场"成为一门艺术。因此,我们必须以谨慎态度来对待"剧场"这一新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剧场 后现代 舞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道设计中的安全伦理意识研究——以上海若干城市区域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施錡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67,98,共8页
文章主要研究城市街道设计中的安全伦理意识。城市街道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密切相关,合理的街道设计应使在其中活动的人们获得安全感,人们的安全感反过来又使街道拥有活力,减少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文章以上... 文章主要研究城市街道设计中的安全伦理意识。城市街道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密切相关,合理的街道设计应使在其中活动的人们获得安全感,人们的安全感反过来又使街道拥有活力,减少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文章以上海城市街道设计为例,结合具体实例和调研信息,以环境心理学为理论工具,提出了目前街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可供参考的、适合我国大城市实际情况的、具备安全伦理意识的街道设计与改造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道 安全性 安全伦理意识 环境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寨天堂的戏剧舞台式建筑设计理念 被引量:3
19
作者 成啸 《南方建筑》 2016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戏剧与建筑在历史发展初期的同源性,就注定了两者之间无法剥离的关系,戏剧舞台设计与建筑的结构设计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舞台布局和结构样式上借鉴建筑的符号元素,将建筑符号运用到戏剧中是舞台美术设计一种较为常见的创作源泉与手法。... 戏剧与建筑在历史发展初期的同源性,就注定了两者之间无法剥离的关系,戏剧舞台设计与建筑的结构设计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舞台布局和结构样式上借鉴建筑的符号元素,将建筑符号运用到戏剧中是舞台美术设计一种较为常见的创作源泉与手法。但鲁班奖建筑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的设计师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戏剧的时间、人物、地点、情节等元素搬上了建筑的"舞台",以身临其境的体验式经历为宾客讲述了一个跨越千年的传统羌族文化与原始森林生活的饕餮故事,用戏剧舞台设计的思路创作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经典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舞台式理念 舞台美术设计 建筑美学 九寨天堂 九寨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验到主流:跨文化语境中中国实验戏剧的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惠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98,214,共4页
本文把实验戏剧放在跨文化的语境中来考察,希望澄清两个相当流行的误解:一、实验戏剧一定是非写实的;二、实验戏剧在20世纪90年代沉寂了。中国跨文化语境中的实验戏剧有这样一个模式:社会及主流戏剧的裂变和外来文化的刺激往往同时发生... 本文把实验戏剧放在跨文化的语境中来考察,希望澄清两个相当流行的误解:一、实验戏剧一定是非写实的;二、实验戏剧在20世纪90年代沉寂了。中国跨文化语境中的实验戏剧有这样一个模式:社会及主流戏剧的裂变和外来文化的刺激往往同时发生,于是催生出实验戏剧,随着整个社会中不同文化的交融日益加深,这种实验戏剧会逐渐变成主流。在每一种实验戏剧成为主流之后,又会出现新的内在需求和外来文化因素,又产生新的实验戏剧。总的来说,实验戏剧就是在主流之外走自己的路,但在当今世界上,已经不可能有完完全全独立原创的实验,实验戏剧一般都是在本土的主流和外来的文化因素发生碰撞以后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跨文化 当代中国 实验戏剧 主流戏剧 现实主义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