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大学教师协同工作设计的理论基础、创新价值与路径选择
1
作者 项雯旭 《继续教育研究》 2023年第7期105-109,共5页
21世纪人的培养核心在于人的终身发展,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知识无关,而是如何构建共识的、开放的、集体的创新范式。开放大学和终身教育作为城市现代化转型发展的积极助力,为人的终身教育赋能。作为开放教育的基础载体,开放大学教师必... 21世纪人的培养核心在于人的终身发展,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知识无关,而是如何构建共识的、开放的、集体的创新范式。开放大学和终身教育作为城市现代化转型发展的积极助力,为人的终身教育赋能。作为开放教育的基础载体,开放大学教师必然要经历一场工作重塑与革新,以工作再设计的理论基础为依托,针对开放大学教师工作的个体、组织与生态等三个层面,提出了新时代下开放大学教师协同工作设计的创新价值与路径选择,期待能以全新的视角为开放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教师 协同工作设计 工作重塑 工作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远程开放教育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云芳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79,共3页
远程开放教育教师评价关系教师的教学热情、关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乃至远程开放教育质量。本文基于远程开放教育教师评价的现实困境,提出内外相结合即外在的教师群体角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以及来自教师自身的"自我更新"... 远程开放教育教师评价关系教师的教学热情、关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乃至远程开放教育质量。本文基于远程开放教育教师评价的现实困境,提出内外相结合即外在的教师群体角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以及来自教师自身的"自我更新"水平阶段探索构建远程开放教育教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开放教育 教师评价体系 发展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六角编织机控制策略
3
作者 付睿云 周炯 吴垠舟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为提高六角编织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研究六角编织机的编织原理,提出一种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与PID相融的编织控制策略,设计多电动机并行同步控制的方案,借助Simulink工具搭建六角编织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 为提高六角编织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研究六角编织机的编织原理,提出一种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与PID相融的编织控制策略,设计多电动机并行同步控制的方案,借助Simulink工具搭建六角编织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相比,BP-PID控制策略峰值时间下降0.032 s,最大超调量缩减0.272%,调整时间缩短0.524 s。并在0.5 s引入干扰,BP-PID算法显出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小的超调量和更强抗干扰能力。借助实际的六角编织机,从单电动机卡顿率、单次编织卡顿率和产品合格率3个指标验证了BP-PID控制策略有效性,提高编织物产品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角编织机 步进旋转式 BP神经网络 PID自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工科课程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融入探究——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
4
作者 杜武军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I0014-I0014,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校工科课程教学专业领域中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也得到了持续的完善。基于此,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校工科课程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由邓纯东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18年0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校工科课程教学专业领域中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也得到了持续的完善。基于此,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校工科课程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由邓纯东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18年08月出版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一书,是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工科课程教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成果,该书使用专业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方式,对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系统地介绍,阐述了课程生态环境文明建设思想的要义、价值等内容,能够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工科课程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领域 工科课程 人民日报 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体系 课程教学工作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机电子横移系统机械刚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付睿云 周炯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7-103,共7页
针对机械刚度影响经编机横移精度和动态性能等问题,从全局机电耦合角度建立电子横移的机电耦合模型,得出机械动刚度矩阵,确定影响机械刚度的关键参数。考虑到机械结构的间隙配合影响刚度,推导出闭环条件下的间歇递推公式,辨析系统的间... 针对机械刚度影响经编机横移精度和动态性能等问题,从全局机电耦合角度建立电子横移的机电耦合模型,得出机械动刚度矩阵,确定影响机械刚度的关键参数。考虑到机械结构的间隙配合影响刚度,推导出闭环条件下的间歇递推公式,辨析系统的间隙幅值与振动频率。利用函数描述法,应用Simulink软件仿真分析含间隙配合的横移系统中各刚度指标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丝杠与支撑轴承轴向刚度的等效刚度无助于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提高;滚珠螺母轴向刚度和滚珠丝杠的扭转刚度影响梳栉工作台的横移精度;推杆的轴向拉压刚度过大容易造成系统的振荡和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机 横移系统 机械刚度 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海林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2年第8期219-221,共3页
为了更好地响应“新工科”培育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人才要求,高校需要对工科专业的教学模式做出改革和创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工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育学生实践、创新等能力上有着较强的优势,为了更好地满足... 为了更好地响应“新工科”培育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人才要求,高校需要对工科专业的教学模式做出改革和创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工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育学生实践、创新等能力上有着较强的优势,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工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当前需要针对此课程教学的缺陷,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培育出优质的人才。对此,文章分析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内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工科”背景,对其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从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增加实验教学课时、建立仿真实验系统、设计多种实验类型、创新实验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 实验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