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M8线淮海路地铁车站43.0m超深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兴波 茅利华 +1 位作者 龚振斌 李子旭 《建筑施工》 2004年第1期10-11,共2页
在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中,长大的钢筋笼的吊装是一大难点。本文通过对钢筋笼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分析,确定施工参数,指导了施工。
关键词 超深地下连续墙 钢筋笼 吊装 有限元 地铁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 被引量:4
2
作者 高振锋 《建筑施工》 2004年第1期49-51,共3页
土木工程施工时间长、工艺复杂,施工过程工序对结构内力存在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本文首次提出根据施工不同阶段定义结构形态,并从力学的角度分析施工过程存在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的必然性,指出了施工工序的不同时其残余应力和... 土木工程施工时间长、工艺复杂,施工过程工序对结构内力存在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本文首次提出根据施工不同阶段定义结构形态,并从力学的角度分析施工过程存在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的必然性,指出了施工工序的不同时其残余应力和变形的差异,明确了施工力学研究内容及方法,进一步提出对特殊结构进行施工控制的必要性.并根据大量土木工程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施工力学 应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下)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振锋 《建筑施工》 200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土木工程施工时间长、工艺复杂,施工过程工序对结构内力存在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本文首次提出根据施工不同阶段定义结构形态,并从力学的角度分析施工过程存在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的必然性,指出了施工工序的不同时其残余应力和... 土木工程施工时间长、工艺复杂,施工过程工序对结构内力存在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本文首次提出根据施工不同阶段定义结构形态,并从力学的角度分析施工过程存在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的必然性,指出了施工工序的不同时其残余应力和变形的差异,明确了施工力学研究内容及方法,进一步提出对特殊结构进行施工控制的必要性,并根据大量土木工程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 残余应力 变形 施工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施工技术在改扩加层工程中的应用
4
作者 高磊 李子旭 《建筑施工》 2005年第8期25-26,29,共3页
通过上海泓邦国际大厦改扩加层工程实例,介绍了在改建工程中钢结构施工的关键工艺,阐述了旧楼改建工程施工与新建工程施工的区别,提出了改建工程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改建工业化施工水平。
关键词 改建加层 钢结构 施工工艺 构件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上海地基的⑤_2层土对高层住宅桩基和沉降的影响
5
作者 陈缄三 黄钦宇 +1 位作者 冯德章 陆云 《建筑施工》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上海地基中的⑤_2层上对桩基有明显的阻抗作用。本文通过上海中远两湾城部分高层住宅基础施工实测和对比。
关键词 上海 高层住宅 桩基 Ps值 沉桩 沉降量 地基基础⑤2层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改建中的结构体系转换施工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美华 龚斌 +1 位作者 石端学 金俞槐 《建筑施工》 2008年第3期153-158,共6页
以上海市陆家嘴区域某银行大厦改扩建工程为背景,针对高层建筑改扩建过程中三大关键技术--结构拆除、加固、置换等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节点设计、节点试验、现场工艺试验直至进入工程实践,实施结果不仅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 以上海市陆家嘴区域某银行大厦改扩建工程为背景,针对高层建筑改扩建过程中三大关键技术--结构拆除、加固、置换等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节点设计、节点试验、现场工艺试验直至进入工程实践,实施结果不仅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还加快了工程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结构改造 拆除 加固 置换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索-阻尼器体系振动索力测量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淡丹辉 赵一鸣 陈艳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23-127,204,共6页
拉索索力的精确测量是索类结构健康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阻尼器的存在,已有的不考虑阻尼器的索力识别方法在测量拉索-阻尼器体系索力时精度将受到影响。利用Steffensen不动点迭代法对的拉索阻尼器系统的频率超越方程进行求解,进而... 拉索索力的精确测量是索类结构健康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阻尼器的存在,已有的不考虑阻尼器的索力识别方法在测量拉索-阻尼器体系索力时精度将受到影响。利用Steffensen不动点迭代法对的拉索阻尼器系统的频率超越方程进行求解,进而给出了一种新的考虑阻尼器因素的索力识别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和其他三种方法在识别拉索阻尼器系统索力时的相对误差表达式。通过数值仿真,研究拉索参数和阻尼器参数对各方法的影响,比较了各方法的相对误差范围。研究表明,基于频率超越方程数值解法的索力识别方法是进行拉索-阻尼器系统索力识别时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索阻尼系统 振动测量法 索力识别 频率方程 数值求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穿越房屋桩基的可行性分析及监测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兴富 梅英宝 +1 位作者 郑世兴 刘哲 《建筑施工》 2006年第6期412-415,共4页
上海轨道交通M8线Ⅳ标段鞍山新村至四平路站区间隧道,在盾构推进过程中要穿越一砖混结构民房的桩基,为避免房屋发生不可控制的沉降,在预测了盾构机穿越过程中的沉降情况后,对盾构推进过程中的推进状态提出了相应建议。施工实施后,盾构... 上海轨道交通M8线Ⅳ标段鞍山新村至四平路站区间隧道,在盾构推进过程中要穿越一砖混结构民房的桩基,为避免房屋发生不可控制的沉降,在预测了盾构机穿越过程中的沉降情况后,对盾构推进过程中的推进状态提出了相应建议。施工实施后,盾构机安全穿越房屋桩基础,实际监测数据与预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8线 隧道掘进 穿越桩基 沉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的基础与结构(一) 被引量:8
9
作者 胡玉银 《建筑施工》 2007年第2期146-148,共3页
超高层建筑仍属于高层建筑的范畴。而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则因国家和地理环境而异。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37—87)将住宅建筑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 超高层建筑仍属于高层建筑的范畴。而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则因国家和地理环境而异。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37—87)将住宅建筑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凡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均为超高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结构 基础 综合性建筑 地理环境 建筑层数 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的起源、发展与未来(二)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玉银 《建筑施工》 2006年第12期1020-1022,1025,共4页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起源 社会效益 世界建筑 经济效益 保险大厦 马来西亚 科技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的起源、发展与未来(一)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玉银 《建筑施工》 2006年第11期938-941,共4页
当今世界,超高层建筑方兴未艾,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为使读者对国内外超高层建筑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本刊自11期始,将连续刊载超高层建筑的起源、发展(包括设计、施工和材料的革新)及未来趋势,敬请关注。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起源 国内外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的起源、发展与未来(三)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玉银 《建筑施工》 2007年第1期71-73,共3页
3.1超高层建筑的优越性 自古以来,没有一种建筑形式象超高层建筑一样,在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会引发人们如此激烈的非议: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易发灾难等等。但是,超高层建筑在激烈的争论中仍然在不断发展,... 3.1超高层建筑的优越性 自古以来,没有一种建筑形式象超高层建筑一样,在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会引发人们如此激烈的非议: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易发灾难等等。但是,超高层建筑在激烈的争论中仍然在不断发展,自1894年美国纽约曼哈顿生命保险大厦落成至今,超高层建筑发展历经百年风雨而长盛不哀。超高层建筑见证了各个时代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美国纽约帝国大厦、世贸中心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中国上海金茂大厦和台北国际金融中心以及马来西亚吉隆坡石油大厦,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超高层建筑,无一不表征着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成就,为世界各地人们所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保险大厦 起源 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金茂大厦 建筑形式 建筑发展 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预应力梁板研究及施工 被引量:1
13
作者 裘一峰 杨友根 王正平 《建筑施工》 2003年第6期485-486,489,共3页
通过试验,求证超长预应力梁在张拉中的应力损失及摩擦系数,以指导施工。
关键词 预应力梁板 超长构件 摩阻力 张拉工艺 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幕工法中不同截面钢管力学分析
14
作者 陈亮 张正 余勇 《山西建筑》 2010年第23期54-56,共3页
通过对管幕内顶进箱涵工法和箱涵顶进置换管幕工法中不同截面钢管的力学分析,得到在管幕内顶进箱涵工法中,管幕采用圆形钢管较为合理;在箱涵顶进置换管幕工法中,管幕采用异形(矩形高大于宽)钢管比较合理。
关键词 管幕工法 箱涵 钢管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讲:超高层建筑的基础与结构(二)
15
作者 胡玉银 《建筑施工》 2007年第3期216-218,共3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充分发挥了混凝土受压和钢筋受拉性能优良的特性,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超高层建筑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原材料来源广、钢材消耗量小、建造成本低、结构抗侧向荷载刚度大、体形适应性强、防火性能优越、施工技术和装... 钢筋混凝土结构充分发挥了混凝土受压和钢筋受拉性能优良的特性,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超高层建筑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原材料来源广、钢材消耗量小、建造成本低、结构抗侧向荷载刚度大、体形适应性强、防火性能优越、施工技术和装备要求比较低等优点,但是也存在自重比较大、现场作业多、施工工期比较长的缺陷。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超高层建筑首先在工业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因此近年来在发达国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超高层建筑也日益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超高层建筑 基础 发展中国家 工业化发展 受拉性能 结构类型 侧向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讲:超高层建筑的基础与结构(三)
16
作者 胡玉银 《建筑施工》 2007年第4期297-299,共3页
超高层建筑承受的主要荷载是水平荷载和自重荷载,按照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构件组成方式,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体系和巨型结构体系等。
关键词 框架结构体系 超高层建筑 框架-剪力墙 基础 建筑结构体系 巨型结构体系 自重荷载 水平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