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万福绪 董波 陈敏 《中国园林》 2008年第7期61-65,共5页
将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依据景观设计理念和调查结果划分为11个景区,将其270个斑块归纳为9种斑块类型,运用FRAGSTATS在斑块类型、景观2个级别上计算多个景观指数,来分析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的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公园中斑块数量多且粒... 将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依据景观设计理念和调查结果划分为11个景区,将其270个斑块归纳为9种斑块类型,运用FRAGSTATS在斑块类型、景观2个级别上计算多个景观指数,来分析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的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公园中斑块数量多且粒径差异大,多数斑块形状复杂;斑块分布密集,但同类型斑块分布较离散,景观丰度和景观多样性依景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公园景观基质,主要斑块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建筑斑块和水域斑块具有重要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其他斑块类型丰富了公园的景观多样性。从公园整体看,公园由景观外貌和结构特征差异明显的11个景区镶嵌分布组合而成,整体景观异质性程度高,客观地模拟了自然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景观空间格局 景观指数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 FRAGST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ICCP动态爬升变形控制试验研究
2
作者 张龙龙 黄玉林 +1 位作者 左自波 潘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共8页
为了精确控制整体爬升建造平台(ICCP)动态爬升过程中架体的变形,并提高ICCP的作业安全性,提出一种ICCP爬升同步控制策略,搭建了ICCP监测体系,开发了远程智能监控平台系统。ICCP爬升控制采用基于PID反馈的电液比例群缸协同模式,架体姿态... 为了精确控制整体爬升建造平台(ICCP)动态爬升过程中架体的变形,并提高ICCP的作业安全性,提出一种ICCP爬升同步控制策略,搭建了ICCP监测体系,开发了远程智能监控平台系统。ICCP爬升控制采用基于PID反馈的电液比例群缸协同模式,架体姿态安全监测传感器采用光纤式水准仪、爬升位移传感器、顶升压力传感器。通过远程智能监控平台进行ICCP远程爬升控制、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危险状态的数据预警及报警。通过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ICCP的爬升同步位移-顶升负载-架体水平度间的相互影响规律,得出了如下结论:油缸爬升同步位移偏差超过5 mm后,ICCP架体变形规律显著;其次,外部动态荷载引起的油缸压力的不稳定变化,对爬升同步位移偏差控制有一定的影响;对ICCP爬升控制技术和架体姿态变形联合研究,有助于建立ICCP作业阶段风险预警和联动控制整体策略,提高超高层施工装备信息化管控水平,降低ICCP动态爬升过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爬升建造平台(ICCP) 电液比例群缸协同模式 变形控制 监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化规划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敏 《园林》 2008年第6期12-14,共3页
世博会解读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商业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综合类世界博览会长期以来一直是发达国家的专利。我国曾于1996年、2006年在昆明、... 世博会解读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商业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综合类世界博览会长期以来一直是发达国家的专利。我国曾于1996年、2006年在昆明、沈阳分别举办了专业类园艺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大型综合类世界博览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0年上海世博会 绿化规划 世界博览会 园艺博览会 发展中国家 国际组织 科技领域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首次完成大面积整体土壤修复--以国际标准改良迪士尼园区土壤 被引量:1
4
作者 章华平 沈琳 《园林》 2016年第8期84-85,共2页
首次创造申城大面积整体土壤改良修复记录的上海建工园林集团,作为全国园林行业领先企业、上海园林行业的主力军,完成了上海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世博公园等重大园林工程,为上海城市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30多个... 首次创造申城大面积整体土壤改良修复记录的上海建工园林集团,作为全国园林行业领先企业、上海园林行业的主力军,完成了上海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世博公园等重大园林工程,为上海城市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30多个省市建设了一大批园林精品工程;在德国、荷兰、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造了一流的中国古典园林,弘扬了中国园林文化。此次上海建工园林集团全面完成了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整体土壤改良、修复,在上海还是首次,在全国也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土壤改良 国际标准 上海 面积 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行业 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在上海世博会园林绿化中的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匡佳侠 《绿色科技》 2010年第7期25-26,共2页
随着园林绿化的地位日益提高,园林绿化在创造绿和美的同时,肩负着环保、节能等重任,这就要求园林绿化工作者从设计、施工到园林绿化保养,不断研究、探索新的技术,改变传统理念,使新技术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世博会 园林绿化 示范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
6
作者 贾虎 陈敏 《风景园林》 2008年第2期64-67,共4页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是城市近郊的生产性苗圃改建项目,公园建设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重点保护原生态景观,侧重于内部调整和完善,在充分保护利用原有生物资源的基础上,结合郊野森林公园的内涵,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过程中,...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是城市近郊的生产性苗圃改建项目,公园建设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重点保护原生态景观,侧重于内部调整和完善,在充分保护利用原有生物资源的基础上,结合郊野森林公园的内涵,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过程中,一直贯彻"自然-生态-野趣"的主题,以生态为主,以乔木为主,凸现野趣和自然风貌,形成公园自身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郊野森林公园 规划设计 苗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驱动深度学习的结构形状优化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和生 李度 +1 位作者 廖洋洋 李荣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42,共10页
结构形状的优化设计本质上是一类泛函极值求解问题.在求解高维度泛函极值问题时,传统的变分法往往面临着求解目标函数类型有限、求解过程呈现振荡行为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的高维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了一种基于物理驱动深度学习的泛... 结构形状的优化设计本质上是一类泛函极值求解问题.在求解高维度泛函极值问题时,传统的变分法往往面临着求解目标函数类型有限、求解过程呈现振荡行为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的高维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了一种基于物理驱动深度学习的泛函极值求解模型.首先将描述结构形状优化问题的物理信息(控制方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等)作为正则化项嵌入深度学习模型中,基于性能目标构建损失函数;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完成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进而实现泛函极值的求解和结构形状的优化设计;通过分析最优曲面和最优拱轴线问题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与遗传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小样本的目标任务上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效率.作为一种非参数模型化技术,物理驱动深度学习模型对解决数据采集成本高、难度大的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驱动深度学习 形状优化设计 泛函极值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地铁盾构隧道基底沉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平 杨益新 朱志豪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6,共10页
隧道基底沉降不仅影响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舒适性,严重时会造成隧道结构病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期沉降预测和单因素影响分析,非常有必要开展隧道基底沉降的多影响因素分析。以郑州地铁1号线某盾构隧道区间为工程实例,构建... 隧道基底沉降不仅影响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舒适性,严重时会造成隧道结构病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期沉降预测和单因素影响分析,非常有必要开展隧道基底沉降的多影响因素分析。以郑州地铁1号线某盾构隧道区间为工程实例,构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人工激振力模拟地铁列车竖向荷载,提取数值模拟结果的动应力和静偏应力数据,引入循环荷载作用下累积塑性应变计算公式,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隧道基底沉降,研究了隧道周围土层性质、道床脱空深度和地铁列车运行速度等因素对隧道基底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隧道基底沉降和发展规律与现场实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隧道基底沉降随着周围土层砂粒含量的提高而减小;道床脱空尺寸会加剧隧道和道床板中应力集中和振动放大现象,增大隧道下卧土层的动偏应力和基底沉降;提高车速会增大基底沉降的横向影响范围;采用正交试验法、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到了隧道沉降对各因素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层性质、车速和道床脱空,其中,土层性质为高度显著水平、车速为显著水平。研究成果对运营地铁盾构隧道的变形监测、安全评估和加固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性质 道床脱空 地铁列车运行速度 隧道基底沉降 正交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工程焊缝质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晓明 王丽 +2 位作者 马良 周峰 袁山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5-1224,共10页
钢筋工程焊缝质量检测技术是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从焊缝缺陷检测和焊缝三维尺寸检测两个方向归纳总结了无损检测技术在焊缝质量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优缺点,重点阐述了三维重建技术在钢筋工程焊缝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钢筋工程焊缝质量检测技术是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从焊缝缺陷检测和焊缝三维尺寸检测两个方向归纳总结了无损检测技术在焊缝质量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优缺点,重点阐述了三维重建技术在钢筋工程焊缝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展望了焊缝质量检测技术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质量 无损检测 缺陷检测 尺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固化土动力特性及在直立护岸抗震分析中的应用
10
作者 赵杰 向田一 王浩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2-1042,共11页
以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项目为背景,开展淤泥固化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运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地基处理方案的直立沉箱护岸在地震作用下进行动力响应模拟。从加速度响应、孔压与有效应力、残余变形等方面定量评价直立沉箱护岸... 以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项目为背景,开展淤泥固化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运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地基处理方案的直立沉箱护岸在地震作用下进行动力响应模拟。从加速度响应、孔压与有效应力、残余变形等方面定量评价直立沉箱护岸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阻尼比与剪切应变和固化剂掺量呈正相关,且围压越高,阻尼越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不同的地基条件下加速度放大系数呈现出不同的峰值;沉箱下方砂土层不液化;淤泥固化土地基上沉箱的残余变形小于原状淤泥地基且高水位能减小残余变形,提高沉箱的安全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港口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箱护岸 淤泥固化土 动力特性 抗震安全性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堆卸载对浅覆土盾构隧道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符宇坤 康成 +4 位作者 梁荣柱 向黎明 王理想 柯宅邦 吴小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1-252,共12页
地铁沿线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紧邻地铁隧道的地表临时堆载,堆载清除后依然会对隧道结构造成不可恢复变形,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堆载过程引起的盾构隧道变形,缺少堆载−卸载这一完整过程的研究。为探究地表堆... 地铁沿线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紧邻地铁隧道的地表临时堆载,堆载清除后依然会对隧道结构造成不可恢复变形,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堆载过程引起的盾构隧道变形,缺少堆载−卸载这一完整过程的研究。为探究地表堆−卸载引起的浅覆土隧道变形特性,以错缝无榫槽盾构隧道为原型,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盾构隧道模型开展砂土地层盾构隧道的浅覆土堆−卸载试验和常覆土堆载试验,分析浅覆土隧道堆−卸载过程受力及变形情况,并对比堆载过程浅覆土隧道与常覆土隧道受力及变形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地表堆−卸载过程引起隧道管环变形由整体沉降和径向收敛2个部分组成。地表临时堆载引起隧道的部分变形是不可逆的,且浅覆土隧道的卸载回弹变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卸载后,隧道环的不可恢复位移偏移量:拱底>拱顶>拱腰。距离荷载中心越近,截面椭圆化越明显,且拱顶、拱底和拱腰是产生弯矩的峰值处。浅覆土隧道对地表荷载变化更敏感,在地表堆载下产生明显的沉降区,且隧道两端发生翘起现象;常覆土隧道差异沉降相对较小,沉降曲线较平滑。浅覆土隧道受到附加应力更大,但受影响范围要小于常覆土隧道。研究可为地表突发堆载中既有盾构隧道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覆土盾构隧道 3D打印 地表临时堆载 卸载回弹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控制材料对混凝土收缩及微观性能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左俊卿 房霆宸 +6 位作者 朱敏涛 陈逸群 徐晶 詹培敏 赵海涛 王育江 徐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0,106,共7页
研究了减缩剂、膨胀剂等裂缝控制材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裂缝控制材料对水泥的水化特性以及混凝土孔隙结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减缩剂和膨胀剂后,试样的干燥... 研究了减缩剂、膨胀剂等裂缝控制材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裂缝控制材料对水泥的水化特性以及混凝土孔隙结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减缩剂和膨胀剂后,试样的干燥收缩率明显降低,膨胀剂的改善作用效果优于减缩剂。与基准组相比,减缩剂和膨胀剂试样90 d的干燥收缩分别降低了4.1%~10.3%和14%~21.7%。同时,减缩剂试样应变发展速率系数从80.48降低至54.59,而膨胀剂试样降低至41.69。微观测试结果表明:膨胀剂的加入加速了水泥早期水化进程,但后期的水化程度低于基准组。减缩剂和膨胀剂的掺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混凝土基体的微观结构,增加了基体中有害孔的含量,但降低了混凝土中孔径<50 nm的孔隙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裂缝控制 外加剂 收缩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钢质低碳基坑支护体系工程应用与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钟铮 陈锦剑 王美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55-160,共6页
基于深基坑工程碳排放生命周期理论,以上海某绿色科技示范楼项目为背景,针对PC工法组合钢管桩围护结合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构成的全钢质低碳支护方案和混凝土常规支护方案的基坑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定量计算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 基于深基坑工程碳排放生命周期理论,以上海某绿色科技示范楼项目为背景,针对PC工法组合钢管桩围护结合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构成的全钢质低碳支护方案和混凝土常规支护方案的基坑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定量计算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钢质支护体系的基坑生命周期总碳排放量为混凝土支护体系的21%,通过增加重复使用次数、选择低能耗机械、缩短运输距离等措施,可进一步减少全钢质支护体系的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钢质支护体系 PC工法组合钢管桩 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 碳排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三塔连体超高层结构连廊施工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智杰 孙广俊 +1 位作者 李鸿晶 伍小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连体超高层结构属于大型复杂结构,时变特性显著。连廊作为连接各塔楼的纽带,其施工过程对整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较大,需要对其施工方案进行研究。以某非对称三塔连体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结构的数值模型。采用整体提升法和悬臂... 连体超高层结构属于大型复杂结构,时变特性显著。连廊作为连接各塔楼的纽带,其施工过程对整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较大,需要对其施工方案进行研究。以某非对称三塔连体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结构的数值模型。采用整体提升法和悬臂拼接法作为连廊的施工方案,分别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研究了不同施工方案下塔楼的竖向变形、连廊处各塔楼间的变形差、塔楼与连廊连接处单元的内力。结果表明:2种施工方案均不影响连体结构整体施工阶段的竖向变形规律。相较于整体提升法,悬臂拼接法将导致在连廊施工期间及竣工时刻塔楼结构产生更大的竖向变形、连廊处标高差及连廊连接处单元内力。整体提升法更适合本文研究对象的连廊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超高层结构 连廊施工 竖向变形 整体提升法 悬臂拼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电位对污染土固化体中砷浸出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文杰 王仕方 +1 位作者 余海生 李西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9-1046,共8页
砷(As)的价态和迁移性与氧化还原电位(EH)密切相关,固化/稳定化后的As污染土处于复杂的氧化还原环境中,EH的变化可能导致固化体中As浸出风险增加,目前对EH变化情况下固化体中As浸出行为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半动态浸出试验研究了稳定化... 砷(As)的价态和迁移性与氧化还原电位(EH)密切相关,固化/稳定化后的As污染土处于复杂的氧化还原环境中,EH的变化可能导致固化体中As浸出风险增加,目前对EH变化情况下固化体中As浸出行为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半动态浸出试验研究了稳定化/固化修复后的高浓度As(Ⅲ)污染土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的As浸出行为,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浸出试验前后土中矿物成分和As价态的变化,揭示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浸出液中As的浸出总量与浸提液EH密切相关,浸提液EH越低,As浸出浓度越高;当浸提液EH为0 mV时,As的扩散系数达到3.11×10^(-13)m^(2)/s,可浸出指数达到了8.72,表明修复后的高浓度As(Ⅲ)污染土不适合在强还原性环境中堆放和再利用;XRD分析表明,随着浸提液EH降低,土中的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发生还原溶解,进一步导致As的解吸附;XPS分析表明,随着浸提液EH降低,土中的As(Ⅴ)被还原为高迁移性的As(Ⅲ),从而增加了As的潜在移动风险。该研究为高浓度As(Ⅲ)污染土的长期安全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Ⅲ)污染土 氧化还原电位 半动态浸出 稳定化/固化 浸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微粉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影响研究
16
作者 左俊卿 刘小艳 +6 位作者 姚武 佘安明 房霆宸 朱敏涛 王磊 袁靖 陈逸群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2,共5页
采用混凝土平板开裂试验、干缩试验研究了再生微粉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了再生微粉对混凝土微观结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掺合料能延缓混凝土开裂时间,减小开裂数量,降低混凝土开裂程度。混凝土平板开... 采用混凝土平板开裂试验、干缩试验研究了再生微粉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了再生微粉对混凝土微观结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掺合料能延缓混凝土开裂时间,减小开裂数量,降低混凝土开裂程度。混凝土平板开裂模式表现为离平板四周越近,裂缝分布越密集;离平板四周越远,裂缝越少,但长度越大。再生微粉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形,这主要与再生微粉能密实混凝土微观结构,降低混凝土孔洞,提高水泥石与骨料界面接合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混凝土 开裂 收缩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打印性能评价参数的提出及试验验证
17
作者 董赛阳 瞿威 +5 位作者 潘瑞 左自波 赖建中 朱敏涛 苟鸿翔 孙振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73,84,共8页
3D打印混凝土需要同时满足泵送性、挤出性和建造性的要求,其中,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泵送性和建造性的综合评价尤为重要。提出了以流坍比和稠坍比表征的材料触变参数,并以3种外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6)、可再分散乳胶粉(RLP)、硅酸... 3D打印混凝土需要同时满足泵送性、挤出性和建造性的要求,其中,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泵送性和建造性的综合评价尤为重要。提出了以流坍比和稠坍比表征的材料触变参数,并以3种外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6)、可再分散乳胶粉(RLP)、硅酸镁铝(TL))为研究对象,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3种外加剂对3D打印混凝土触变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可以采用提出的触变参数定量地对3D打印混凝土泵送性和建造性进行综合评价,3种外加剂对触变参数的影响程度为HPMC-6>RLP/TL,3种外加剂的掺入都会使材料触变参数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打印性能 泵送性 建造性 外加剂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大模型和数字孪生的公共建筑智慧运维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璟琳 彭阳 +3 位作者 欧金武 谈骏杰 舒江鹏 余芳强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0-1206,共7页
为解决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智慧运维面临的系统操作复杂、海量建设文档信息难以查阅、复杂场景决策支持弱等问题,构建了融合大模型和数字孪生的建筑智慧运维系统,创新了基于检索增强生成的海量信息高效检索技术、基于大模型的建筑运维服... 为解决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智慧运维面临的系统操作复杂、海量建设文档信息难以查阅、复杂场景决策支持弱等问题,构建了融合大模型和数字孪生的建筑智慧运维系统,创新了基于检索增强生成的海量信息高效检索技术、基于大模型的建筑运维服务高效调用技术、基于群体智能的楼宇智能调适技术等,在3类典型运维场景进行了应用验证,表明融合大模型和数字孪生构建的公共建筑智慧运维系统,有助于提供运维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提供复杂决策支持,实现更便捷、更舒适、更安全、更绿色的公共建筑智慧运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数字孪生 公共建筑 智慧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角钢组合约束型防屈曲支撑的轴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彦林 王小安 +3 位作者 朱博莉 姜子钦 张博浩 袁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15,共13页
四角钢组合约束型防屈曲支撑具有轻量化及装配化等特点,其组成特点是采用高强度螺栓把4个外围约束角钢连接成整体,形成对内核构件的整体约束作用。该类防屈曲支撑受轴压荷载作用时,4个外围约束角钢之间以及内核与外围约束构件之间存在... 四角钢组合约束型防屈曲支撑具有轻量化及装配化等特点,其组成特点是采用高强度螺栓把4个外围约束角钢连接成整体,形成对内核构件的整体约束作用。该类防屈曲支撑受轴压荷载作用时,4个外围约束角钢之间以及内核与外围约束构件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外围约束构件受力状态复杂。文中进行了5根四角钢组合约束型防屈曲支撑在轴压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考察其受力性能与破坏机理、轴压承载力与骨架曲线以及约束比参数对它们的影响。对试验试件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螺栓单元与接触单元),模拟分析其加载过程的应力与变形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各试件的试验实测结果、理论计算结果与精细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可偏于安全地预测试件的实际受力状态;如果计入内核端部附加偏心距的影响,理论设计公式可用于这类防屈曲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防屈曲支撑 轴压试验 约束比 理论公式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大基坑首层盆式开挖对基坑变形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龚剑 王旭军 赵锡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9-448,共10页
以上海中心大厦裙房逆作施工基坑的首层土方开挖为背景,针对盆式开挖盆边预留土堤大小对基坑变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围护墙变形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在逆作法深大基坑中,围护墙厚度在0.8~1.6 m之间变化及是否考虑地墙落... 以上海中心大厦裙房逆作施工基坑的首层土方开挖为背景,针对盆式开挖盆边预留土堤大小对基坑变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围护墙变形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在逆作法深大基坑中,围护墙厚度在0.8~1.6 m之间变化及是否考虑地墙落低作用对首层开挖的基坑变形影响不明显;采用梁单元模拟围护墙比采用实体单元的围护墙变形计算值要大10%~21%左右,原因是采用后者能考虑土体与墙之间摩擦力所产生的抵抗弯矩作用。预留土堤所承受的水平抗侧压力F随土堤宽度b的减小,先缓慢减小,当b达到为20 m左右时,F值达到最小值,接着随b的减小F值逐渐增加;对特定的盆边开挖深度h1,b值存在一临界值bc r,当b减小到bc r时,F达到峰值,此时如再减小b值,墙体位移将迅速增加;且bc r值随h1值增大而增大。最后根据分析,给出了盆式开挖预留土堤尺寸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留土堤 深大基坑 盆式开挖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