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控制材料对混凝土收缩及微观性能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左俊卿 房霆宸 +6 位作者 朱敏涛 陈逸群 徐晶 詹培敏 赵海涛 王育江 徐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0,106,共7页
研究了减缩剂、膨胀剂等裂缝控制材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裂缝控制材料对水泥的水化特性以及混凝土孔隙结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减缩剂和膨胀剂后,试样的干燥... 研究了减缩剂、膨胀剂等裂缝控制材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裂缝控制材料对水泥的水化特性以及混凝土孔隙结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减缩剂和膨胀剂后,试样的干燥收缩率明显降低,膨胀剂的改善作用效果优于减缩剂。与基准组相比,减缩剂和膨胀剂试样90 d的干燥收缩分别降低了4.1%~10.3%和14%~21.7%。同时,减缩剂试样应变发展速率系数从80.48降低至54.59,而膨胀剂试样降低至41.69。微观测试结果表明:膨胀剂的加入加速了水泥早期水化进程,但后期的水化程度低于基准组。减缩剂和膨胀剂的掺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混凝土基体的微观结构,增加了基体中有害孔的含量,但降低了混凝土中孔径<50 nm的孔隙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裂缝控制 外加剂 收缩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钠盐焙烧增白工艺与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欣林 黄朋 +3 位作者 吴家铭 王朔 李春全 孙志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4-445,共12页
大宗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的堆存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因而综合利用与高值高效利用煤矸石十分紧迫与重要。煅烧是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加工手段。针对煅烧法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研究钠盐种类及煅烧工艺对煤矸石增白效果的影响,... 大宗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的堆存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因而综合利用与高值高效利用煤矸石十分紧迫与重要。煅烧是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加工手段。针对煅烧法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研究钠盐种类及煅烧工艺对煤矸石增白效果的影响,得出了煤矸石煅烧前后样品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孔结构及化学键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同步热分析与红外-质谱(TG-FTIR-MS)联用系统对NaCl煅烧过程中的气相产物与除杂增白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860℃时,NaCl煅烧煤矸石样品白度由原矿的38.5%提高到86.0%;碳质全部被氧化,黄铁矿(FeS_(2))脱硫转变为赤铁矿(Fe_(2)O_(3)),赤铁矿和金红石(TiO_(2))总质量分数下降到0.27%;当煅烧温度为800~860℃时,样品孔结构特性变化较小;当升高温度到950℃时,片层状的偏高岭石转变为圆球状的莫来石,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由原矿的12.91 m^(2)/g和0.056 cm^(3)/g显著下降到6.58 m^(2)/g与0.031 cm^(3)/g。当煅烧时间超过30 min后,煅烧产物的白度增加幅度变小,煅烧时间超过90 min后,煅烧产物的白度基本不再增加(86.6%~86.7%)。NaCl的加入对于煅烧产物化学键的影响较小,煅烧阶段的易挥发矿物质成分质量分数较低,主要气体产物为H_(2)O、HCl、CO_(2)和H_(2)S;NaCl与H_(2)O、SiO_(2)发生作用高温分解生成HCl气体,并与Fe_(2)O_(3)、TiO_(2)等杂质反应,生成气相氯化产物从料层表面逸出,实现了煤矸石除杂增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煤系高岭土 煅烧 白度 物相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微粉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影响研究
3
作者 左俊卿 刘小艳 +6 位作者 姚武 佘安明 房霆宸 朱敏涛 王磊 袁靖 陈逸群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2,共5页
采用混凝土平板开裂试验、干缩试验研究了再生微粉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了再生微粉对混凝土微观结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掺合料能延缓混凝土开裂时间,减小开裂数量,降低混凝土开裂程度。混凝土平板开... 采用混凝土平板开裂试验、干缩试验研究了再生微粉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了再生微粉对混凝土微观结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掺合料能延缓混凝土开裂时间,减小开裂数量,降低混凝土开裂程度。混凝土平板开裂模式表现为离平板四周越近,裂缝分布越密集;离平板四周越远,裂缝越少,但长度越大。再生微粉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形,这主要与再生微粉能密实混凝土微观结构,降低混凝土孔洞,提高水泥石与骨料界面接合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混凝土 开裂 收缩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打印性能评价参数的提出及试验验证
4
作者 董赛阳 瞿威 +5 位作者 潘瑞 左自波 赖建中 朱敏涛 苟鸿翔 孙振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73,84,共8页
3D打印混凝土需要同时满足泵送性、挤出性和建造性的要求,其中,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泵送性和建造性的综合评价尤为重要。提出了以流坍比和稠坍比表征的材料触变参数,并以3种外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6)、可再分散乳胶粉(RLP)、硅酸... 3D打印混凝土需要同时满足泵送性、挤出性和建造性的要求,其中,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泵送性和建造性的综合评价尤为重要。提出了以流坍比和稠坍比表征的材料触变参数,并以3种外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6)、可再分散乳胶粉(RLP)、硅酸镁铝(TL))为研究对象,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3种外加剂对3D打印混凝土触变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可以采用提出的触变参数定量地对3D打印混凝土泵送性和建造性进行综合评价,3种外加剂对触变参数的影响程度为HPMC-6>RLP/TL,3种外加剂的掺入都会使材料触变参数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打印性能 泵送性 建造性 外加剂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复配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5
作者 王一川 姚一帆 +2 位作者 冯爱权 沈洪伟 张文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为了探究复配对机制砂关键技术指标及应用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复配机制砂与原料机制砂的关键技术指标、所配制水泥砂浆的流动性及试块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配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石粉含量、MB值、表观密度和片状颗粒含量与原料砂的... 为了探究复配对机制砂关键技术指标及应用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复配机制砂与原料机制砂的关键技术指标、所配制水泥砂浆的流动性及试块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配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石粉含量、MB值、表观密度和片状颗粒含量与原料砂的相应指标呈线性关系,而松散堆积密度与原料砂呈非线性关系;相同流动度的复配砂水泥砂浆用水量小于原料砂水泥砂浆用水量的线性相加值;复配砂水泥砂浆试块孔隙率小于原料砂水泥砂浆试块孔隙率的线性相加值,其强度大于原料砂水泥砂浆试块强度的线性相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复配 水泥砂浆 流动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C的洗砂工艺再生循环水PAM残余及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姚一帆 张婷 +3 位作者 刘秀红 姚金根 张文军 张明青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66-1569,共4页
基于水中的总有机碳(TOC)分析,通过单元沉降实验,考察了聚丙烯酰胺(PAM)对洗砂泥水沉降澄清效果的影响及其在循环水中的残余与积聚情况。结果表明,添加PAM可以显著地改善洗砂泥水的初始沉降速度及澄清效果;随着加药量的增加,再生澄清水... 基于水中的总有机碳(TOC)分析,通过单元沉降实验,考察了聚丙烯酰胺(PAM)对洗砂泥水沉降澄清效果的影响及其在循环水中的残余与积聚情况。结果表明,添加PAM可以显著地改善洗砂泥水的初始沉降速度及澄清效果;随着加药量的增加,再生澄清水中的PAM残余量亦呈增长趋势;随着净化再生水的循环使用过程的延长,循环水中的PAM残余没有明显的循环积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洗砂泥水 再生循环利用 絮凝剂残余 T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