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硬纳微米PVD涂层技术在刀具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而耕 朱州 张体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96,108,共9页
介绍了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的原理、特点和真空蒸镀、溅射镀和离子镀之间的优缺点,从二元涂层、多元涂层、多层涂层和纳米多层复合涂层等4种类别上介绍了PVD涂层技术在切削刀具上的广泛应用。在查阅和整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也结... 介绍了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的原理、特点和真空蒸镀、溅射镀和离子镀之间的优缺点,从二元涂层、多元涂层、多层涂层和纳米多层复合涂层等4种类别上介绍了PVD涂层技术在切削刀具上的广泛应用。在查阅和整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也结合笔者多年从事PVD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心得,从提高切削刀具的寿命这一重要角度出发,阐述了国内外超硬纳微米PVD涂层技术在切削刀具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多元涂层、多层涂层及涂层的纳米化也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切削刀具表面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涂层技术能使刀具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从而显著提高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机械加工效率。最后展望了物理气相沉积涂层技术未来将在超硬切削(包括模具钢、淬硬钢等硬度超过HRC55以上的铣削加工)、难加工材料切削(包括高温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石墨和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加工和有色金属的高速切削加工(包括铝合金、铜合金、镍等)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气相沉积 二元涂层 多元涂层 单层梯度涂层 纳米多层涂层 切削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力学的剪切散斑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米红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1,共2页
介绍一种用于测试离面位移导数场的电子剪切散斑法,并对其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采用电子剪切散斑法,对典型圆盘试件进行了机械载荷作用下实验,得到了表示离面位移导数的干涉图,最后作为实际工程应用,对塑封产品进行了热载荷作用下的无... 介绍一种用于测试离面位移导数场的电子剪切散斑法,并对其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采用电子剪切散斑法,对典型圆盘试件进行了机械载荷作用下实验,得到了表示离面位移导数的干涉图,最后作为实际工程应用,对塑封产品进行了热载荷作用下的无损检测,成功识别到了缺陷部位,结果以蝴蝶形图案显示。通过圆盘试件和塑封材料实验,表明电子剪切散斑技术的装备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缺陷部位和大小,是较为理想的无损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散斑技术 无损检测 塑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相关法的应力应变检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米红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1,共5页
借助高准确度数字散斑相关技术并结合标记点法,对工作的热风炉进行了实时位移和应变检测.测试了环向和轴向位移和应变,得出热风炉壳的位移场等直线,即环向位移呈现竖向条纹,轴向位移总体呈现水平状位移等值线,并且位移数据较为均匀.由... 借助高准确度数字散斑相关技术并结合标记点法,对工作的热风炉进行了实时位移和应变检测.测试了环向和轴向位移和应变,得出热风炉壳的位移场等直线,即环向位移呈现竖向条纹,轴向位移总体呈现水平状位移等值线,并且位移数据较为均匀.由位移场得到了应变场,由于温差变化不大,由此产生的最大热应力为63.85MPa.数字散斑相关技术所测结果与标记点法所测数据吻合.现场检测表明,炉壁外表面,由热交换引起的应力远小于钢材的许用应力,所以结构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相关技术 高炉热风炉 位移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硬纳微米PVD涂层技术在模具领域的发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而耕 朱州 张体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3,共6页
介绍了PVD涂层技术的分类,综述了PVD涂层技术在冲压/成型、挤压、拉拔、塑料、铝合金等模具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随着PVD涂层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模具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关键词 物理气相沉积 成型模具 压铸模具 注塑模具 氮化 渗碳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Otsu分解的骨组织图像分割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建国 左俊彦 +2 位作者 钟涛 王仁庆 王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8-222,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维度的分割算法对骨组织成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Otsu的改进算法。首先,对属性直方图中已有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传统Otsu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然后运用二维类方间分割算法的特殊性评估该算法的适应性;在估... 为了探讨不同维度的分割算法对骨组织成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Otsu的改进算法。首先,对属性直方图中已有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传统Otsu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然后运用二维类方间分割算法的特殊性评估该算法的适应性;在估算了具体图像的适用度的前提下提出Otsu优化改进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图像分割算法相比,本算法具有效性和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 股骨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加热在曲轴红套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长友 张锁怀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40,共5页
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及热传导理论,通过建立包含感应线圈、曲柄臂和空气体在内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借助ANSYS软件对曲柄臂在感应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及热变形情况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曲臂孔内设置圆形线圈,并在位于... 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及热传导理论,通过建立包含感应线圈、曲柄臂和空气体在内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借助ANSYS软件对曲柄臂在感应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及热变形情况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曲臂孔内设置圆形线圈,并在位于主轴颈与曲柄销之间的曲臂外围设置矩形线圈,当两个线圈电流密度合理设置时,在一定感应加热时间内,曲臂孔四周温度分布均匀,曲轴具有良好的红套工艺质量,印证了感应加热用于曲轴红套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热 曲轴 红套 温度场 ANSYS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金刚石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而耕 张体波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利用射频/直流脉冲( RF/DC pulsed)技术,以气体A-C:H(乙炔)为原料,在高速钢基体(HRC65)和汽车活塞销上制备了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采用激光Roman光谱仪研究了DLC的结构组成,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不同... 利用射频/直流脉冲( RF/DC pulsed)技术,以气体A-C:H(乙炔)为原料,在高速钢基体(HRC65)和汽车活塞销上制备了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采用激光Roman光谱仪研究了DLC的结构组成,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不同摩擦副在干摩擦和油润滑环境下的摩擦系数及耐磨寿命,最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汽车活塞销涂层类金刚石前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在汽车活塞销上制备的类金刚石涂层光洁度高,摩擦系数小;摩擦副之间的硬度差对其耐磨寿命具有很大的影响,加入润滑剂可以抵消这种影响;汽车活塞销涂层类金刚石在工作一定时间后,表面粗糙度降低,耐磨寿命提高,同时DLC对摩擦副具有抛光润滑作用,是一种汽车零部件优选的抗磨减磨涂层材料。活塞销涂层类金刚石实际装车现场测试表明,寿命比没有涂层的活塞销提高4.5倍,未来可以作为汽车零部件表面的保护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 摩擦副 摩擦磨损 润滑 干摩擦 汽车零部件 摩擦系数 物理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叶轮系零件制造精度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吴雁 吕博鑫 +1 位作者 吕仕强 郑刚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156,共6页
针对复杂曲面整体叶轮系零件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其在制造过程中的难度所在,简述了复杂曲面整体叶轮系零件制造技术的发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结合整体叶轮系零件精密制造技术的生产实际,综述了刀轴控制、变形控制、刀具技术及冷... 针对复杂曲面整体叶轮系零件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其在制造过程中的难度所在,简述了复杂曲面整体叶轮系零件制造技术的发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结合整体叶轮系零件精密制造技术的生产实际,综述了刀轴控制、变形控制、刀具技术及冷却润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提高复杂曲面整体叶轮系零件制造精度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曲面 整体叶轮 制造精度 技术优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电弧技术制备TiAlN与TiAlSiN涂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而耕 陈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19,共5页
阴极电弧技术(cathode arc technology)具有真空蒸镀及溅射镀膜的优点,目前而言该技术还在被不断地研究与发展。文章介绍了阴极电弧技术及其特点,分析了该技术制备的Ti Al N与Ti Al Si N涂层的微观结构以及元素的存在形式,并举例说明该... 阴极电弧技术(cathode arc technology)具有真空蒸镀及溅射镀膜的优点,目前而言该技术还在被不断地研究与发展。文章介绍了阴极电弧技术及其特点,分析了该技术制备的Ti Al N与Ti Al Si N涂层的微观结构以及元素的存在形式,并举例说明该技术制备的Ti Al N与Ti Al Si N涂层的物理性能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电弧 物理气相沉积 硬度 热稳定性 微观结构 镀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的散斑干涉术及其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米红林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4,共2页
对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用于测试离面和面内位移的原理和光路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析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灵敏度,给出了圆盘试件离面位移和金瓷试件面内位移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激光技术的电子散斑干涉法适用于硬质材料位移和无损检测,结果... 对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用于测试离面和面内位移的原理和光路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析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灵敏度,给出了圆盘试件离面位移和金瓷试件面内位移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激光技术的电子散斑干涉法适用于硬质材料位移和无损检测,结果以干涉条纹图形式给出,易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对象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电子散斑干涉法 离面位移 面内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加载系统在汽车座椅性能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晓勤 朱晓刚 蔡汉跃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7-110,共4页
基于液压传动与控制的基本原理,针对汽车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检测要求,设计了满足座椅试验标准要求的液压加载系统。详细阐述和分析了液压加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该加载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企业生产实际。
关键词 液压系统 加载 座椅安全带固定点 强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连接型音叉振动式微机械陀螺的性能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文永蓬 尚慧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0-83,共4页
以一种间接连接型音叉振动式微机械陀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加工误差引起的关键参数的性能变异对检测输出电容的影响。通过对这种微机械陀螺的检测原理介绍并对其动力学进行分析,获得了误差检测模型输出电容表达式。结果表明,这种微机械... 以一种间接连接型音叉振动式微机械陀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加工误差引起的关键参数的性能变异对检测输出电容的影响。通过对这种微机械陀螺的检测原理介绍并对其动力学进行分析,获得了误差检测模型输出电容表达式。结果表明,这种微机械陀螺检测微弹性梁弹性系数的变异引起的不对称对系统输出具有较大的影响,加工中对检测微弹性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工作为间接连接型音叉振动式微机械陀螺加工性能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 微机械陀螺 间接连接 性能变异 加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散斑相关法及其在材料强度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米红林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2,共2页
数字散斑相关法具有精度高、适用于工程现场等特点,是现代光力学测试技术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具体应用时该技术通过采集待测物体的变形前后的两幅散斑图,经过数字图像处理获取待测物由于外界因素(外力,温度等)变化对待测物所产生的位移... 数字散斑相关法具有精度高、适用于工程现场等特点,是现代光力学测试技术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具体应用时该技术通过采集待测物体的变形前后的两幅散斑图,经过数字图像处理获取待测物由于外界因素(外力,温度等)变化对待测物所产生的位移、应变及应力。本文通过将该方法应用于结构强度测试等工程实例,对其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从该方法应用中得出数字散斑相关法是测试结构位移和应变的较为便利的手段而且结果以全场方式显示。数字散斑相关技术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已有广泛应用,预测未来在骨科、口腔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强度测试中具有更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相关 图像处理 强度测试 位移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纹干涉法的复合材料应变检测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米红林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1,共2页
介绍了云纹干涉法及测试原理,给出用于应变检测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双光束云纹干涉法获得U,V位移场进行了正应变和切应变计算。表明云纹干涉法对硬质材料的力学参量测试有效,直观,便于应用,能够较好解决力学量的测试工作,为应变检... 介绍了云纹干涉法及测试原理,给出用于应变检测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双光束云纹干涉法获得U,V位移场进行了正应变和切应变计算。表明云纹干涉法对硬质材料的力学参量测试有效,直观,便于应用,能够较好解决力学量的测试工作,为应变检测提供了较好的光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云纹干涉法 应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CCD在光弹材料中的应用
15
作者 米红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4-225,228,共3页
为了探讨高速CCD(电荷耦合装置)在光测力学中的应用,解决工程应用中的瞬间冲击接触的强度问题。由环氧树脂材料浇筑的光弹材料板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下端固定,上部对其进行冲击,实验结果采用高速CCD对垂直对象进行实时采集,通过图... 为了探讨高速CCD(电荷耦合装置)在光测力学中的应用,解决工程应用中的瞬间冲击接触的强度问题。由环氧树脂材料浇筑的光弹材料板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下端固定,上部对其进行冲击,实验结果采用高速CCD对垂直对象进行实时采集,通过图像处理得到研究对象内部的较为清晰的应力波发生、发展、衰减的过程,通过实验结果得出将高速CCD摄像机与光弹材料制成的研究对象相结合的手段适用于港口、矿山、冶金锻压等领域的强度测试,能够有效获取瞬间接触内部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CCD 光弹材料 冲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分离技术的圆度自动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逸飞 邹雪妹 谈理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通过对圆度测试过程中的位置误差—圆度检测截面几何中心与圆度检测时的回转中心之偏心误差—引起的附加圆度测量误差的分析,指出了虽然附加误差的影响将随传感器分辨率的提高而减小,但在工业生产现场传感器分辨率的提高常受成本等因素... 通过对圆度测试过程中的位置误差—圆度检测截面几何中心与圆度检测时的回转中心之偏心误差—引起的附加圆度测量误差的分析,指出了虽然附加误差的影响将随传感器分辨率的提高而减小,但在工业生产现场传感器分辨率的提高常受成本等因素限制,为此需在圆度测试过程中实施位置误差分离和补偿的措施。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误差分离技术的圆度自动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而介绍了圆度评定系统的组成与测试实例,从而说明误差分离后的测试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度误差 传感器分辨率 误差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Mechanics的四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机液耦合仿真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琪 吴雁 何玉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9,共4页
为了研究四自由度的工业机械手运动轨迹,提出了利用Sim Mechanics工具箱建立机械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得到机械手的运动参数,机械手可以准确执行运动轨迹,关节运动快速平稳没有冲击,为机械手机械和液压建模提供了一种方便... 为了研究四自由度的工业机械手运动轨迹,提出了利用Sim Mechanics工具箱建立机械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得到机械手的运动参数,机械手可以准确执行运动轨迹,关节运动快速平稳没有冲击,为机械手机械和液压建模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MECHANICS 四自由度机械手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轨耦合作用的车体动力吸振器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文永蓬 李琼 +1 位作者 尚慧琳 徐小峻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3-62,共10页
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的垂向振动为目的,建立了包含动力吸振器的车辆和轨道垂向振动的耦合模型,获得了耦合模型的垂向振动特性,进一步明确了轨道系统对车体垂向振动特性的影响,讨论了载客量和车速的变化对动力吸振器减振性能的影... 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的垂向振动为目的,建立了包含动力吸振器的车辆和轨道垂向振动的耦合模型,获得了耦合模型的垂向振动特性,进一步明确了轨道系统对车体垂向振动特性的影响,讨论了载客量和车速的变化对动力吸振器减振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考虑轨道系统影响后动力吸振器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考虑车速变化以及速度区间运行概率的动力吸振器的减振性能评价指标(DVA减振指标)。结果表明:轨道系统使轨道车体振动的峰值频率发生微小的偏移,改变了轨道车辆振动系统的振动特性,使车体垂向振动加剧;在车轨耦合作用下,动力吸振器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动力吸振器质量和设计频率的匹配,设计频率的阈值决定了动力吸振器是否减振,最佳设计频率决定了动力吸振器能否获得较好的减振效果。该项工作对包含动力吸振器的轨道车辆振动性能评价和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轨耦合 垂向振动 动力吸振器 减振 DVA减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与其他方法联合作用脱除细颗粒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胡惠敏 李瑞阳 +2 位作者 蔡萌 董智广 赵芳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8,共6页
声波团聚可作为一种有效降低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预处理措施.针对现有声源条件下,单一的声波团聚作用对细颗粒物的清除效率较低且能耗较大的缺点,分析采用声波团聚联合其他方法共同作用来高效脱除细颗粒物.分别阐述种子颗粒、喷雾、蒸汽... 声波团聚可作为一种有效降低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预处理措施.针对现有声源条件下,单一的声波团聚作用对细颗粒物的清除效率较低且能耗较大的缺点,分析采用声波团聚联合其他方法共同作用来高效脱除细颗粒物.分别阐述种子颗粒、喷雾、蒸汽相变联合声波团聚作用的团聚机理及实验装置,具体分析了3种联合作用提高声波团聚效率的理论依据及影响因素,对比了3种联合作用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丰富了声波团聚理论,并彰显了联合声波团聚的优势.此外,提出联合声波团聚的研究方向,为高效脱除细颗粒物、降低环境污染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团聚 细颗粒物 种子颗粒 喷雾 蒸汽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材料制备及失效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而耕 陈强 +2 位作者 黄彪 王琴雪 朱州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0,共6页
热障涂层具有隔热、抗氧化、防腐蚀的作用,应用于受高温氧化和高温气流冲蚀的汽轮机、柴油发电机、喷气式发动机等热端部件上,不仅提高工作温度,而且可以提高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综述了热障涂层的研究进展... 热障涂层具有隔热、抗氧化、防腐蚀的作用,应用于受高温氧化和高温气流冲蚀的汽轮机、柴油发电机、喷气式发动机等热端部件上,不仅提高工作温度,而且可以提高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综述了热障涂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热障涂层的制备工艺及其特点,概述了目前使用的热障涂层的特点及其缺陷,展望了新型热障涂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Y_2O_3/ZrO_2 MCRALY 高温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