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技术在与外语课程整合中的地位与作用解析——兼论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性 被引量:32
1
作者 胡加圣 冯青来 李艳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0年第12期72-77,共6页
信息技术是构成外语教育技术的要素之一,在与外语课程整合中承担着许多看不见的重要作用。文章立足教育哲学,分别从工具论、生存论、主体论、媒介论、生态论等视角阐述信息技术在与外语课程整合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期给外语教学中的信息... 信息技术是构成外语教育技术的要素之一,在与外语课程整合中承担着许多看不见的重要作用。文章立足教育哲学,分别从工具论、生存论、主体论、媒介论、生态论等视角阐述信息技术在与外语课程整合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期给外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一个合理定位,给未来外语教育技术研究做一个前期学科性理论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课程整合 工具论 生存论 生态论 媒介论 外语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学的范式转换与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理据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艳 胡加圣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1年第12期62-66,共5页
文章立足于学科建设的元理论高度来探索和考察外语教学学科和教育技术学科的学科交叉和发展问题。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发展,使外语教学形成了新的教育信息化教学范式。按照库恩的范式学说,新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意味着一门新学科... 文章立足于学科建设的元理论高度来探索和考察外语教学学科和教育技术学科的学科交叉和发展问题。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发展,使外语教学形成了新的教育信息化教学范式。按照库恩的范式学说,新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意味着一门新学科的形成。实践证明,以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外语教育新范式,构成外语教育技术学科成立的前提和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学科 外语教学研究 外语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il谚语的理解与应用
3
作者 陈志红 《英语知识》 2008年第9期23-24,共2页
devil一词词义繁多,由其构成的习语(谚语、俚语、口语、固定词组和习惯表达法)数量众多。由于中英文化的显著差异,这些习语在理解和使用上给在校大学生和业余自学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帮助英语学习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习语,... devil一词词义繁多,由其构成的习语(谚语、俚语、口语、固定词组和习惯表达法)数量众多。由于中英文化的显著差异,这些习语在理解和使用上给在校大学生和业余自学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帮助英语学习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习语,笔者查阅了10余部大型词典,对devil构成的常用谚语的意义和用法作了如下的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 应用 习惯表达法 在校大学生 英语学习者 固定词组 显著差异 中英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心理词典的语义表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魏晶 黄皓 +1 位作者 李艳 陈士法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41,共5页
本文从英汉双语心理词典的数量和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与双语心理词典研究的最新成果出发,论述了英汉心理词典中的语义表征。首先,在讨论有关专家学者对心理词典表征结构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英汉双语者大脑中词典的数量问题,认为这一问题其... 本文从英汉双语心理词典的数量和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与双语心理词典研究的最新成果出发,论述了英汉心理词典中的语义表征。首先,在讨论有关专家学者对心理词典表征结构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英汉双语者大脑中词典的数量问题,认为这一问题其实就是双语心理词典中的语义表征问题,存在两部词典就是语义独立表征,存在一部词典就是语义同一表征;其次,对双语心理词典进行的描述是对一个二语单词在被双语者习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语义表征的描述,是学习者对不同熟悉程度的二语单词语义表征的分析。以从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研究英汉双语心理词典,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英汉双语心理词典的语义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心理词典 词典数量 二语词汇习得 语义表征 动态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新奇隐喻产出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58,共5页
本研究运用测验方法,对575名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新奇隐喻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1)新奇隐喻产出结果以表示具体事物的基本层次范畴的名词为主;(2)新奇隐喻产出的源域事物具有系统性和多样性特点;(3)新奇隐喻的选择受源域事物的突显... 本研究运用测验方法,对575名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新奇隐喻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1)新奇隐喻产出结果以表示具体事物的基本层次范畴的名词为主;(2)新奇隐喻产出的源域事物具有系统性和多样性特点;(3)新奇隐喻的选择受源域事物的突显认知特征的影响;(4)新奇隐喻产出的随机范畴与传统的概念范畴相冲突;(5)新奇隐喻的产出结果支持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观。本研究结果并不支持以往研究者所认为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产出能力不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奇隐喻 隐喻产出 英语专业 隐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SS主成分分析的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朝晖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2-246,共5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Likert五级调查法,借助SPSS软件分析工具,对所涉及的20个动机变量,经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研究提出了包括内在兴趣、自我完善、谋求工作、文化交流、信息媒介以及自我发展在内的...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Likert五级调查法,借助SPSS软件分析工具,对所涉及的20个动机变量,经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研究提出了包括内在兴趣、自我完善、谋求工作、文化交流、信息媒介以及自我发展在内的6种大学新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为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及其实证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SPSS 大学英语 学习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外语跨文化教育中“大文化”观的建立 被引量:9
7
作者 岳红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4,共4页
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在对母语文化缺失现象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认为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大文化”观念和意识的培养,树立英语教学的“大文化”观,在英语教学中更加注重文化的比较教育,以形成无... 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在对母语文化缺失现象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认为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大文化”观念和意识的培养,树立英语教学的“大文化”观,在英语教学中更加注重文化的比较教育,以形成无偏差、无障碍的跨文化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真正使外语专业大学生得到恰如其当的跨文化教育,养成平等、自信、成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自觉主动的外语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教育 “大文化”观 母语文化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发挥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艳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09-110,共2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育界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识。然而,教师在完成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对自身作用的发挥会感到困惑。教师要在完全理解这一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师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促进教学。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 教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洁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7-148,共2页
文章就大学英语教学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评阅背景下英语议论文元话语策略及评分相关度研究——以冰果系统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缪素琴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39-44,共6页
在智能作文评阅不断普及的背景下,针对智能评阅开展实证性研究的重要性日显突出。以冰果系统191篇议论文为语料,窥探智能评阅背景下大学生英语议论文元话语运用策略、元话语与冰果系统评分相关度。鉴于习作中读者意识削弱及其他不足之处... 在智能作文评阅不断普及的背景下,针对智能评阅开展实证性研究的重要性日显突出。以冰果系统191篇议论文为语料,窥探智能评阅背景下大学生英语议论文元话语运用策略、元话语与冰果系统评分相关度。鉴于习作中读者意识削弱及其他不足之处,为智能评阅背景下的议论文写作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同时为智能评阅系统提供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果作文评阅系统 元话语策略 英语议论文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骑士精神的现代影视模因阐微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17,共2页
影视作品是文化传播与融合的强大媒介。形成于中世纪的骑士精神非但没有作古而且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中依然广受推崇,其原因与现代影视模因的保真度、长久性与多产性密不可分。本文试从骑士精神的文化内涵、影视模因的传播功能及以骑士... 影视作品是文化传播与融合的强大媒介。形成于中世纪的骑士精神非但没有作古而且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中依然广受推崇,其原因与现代影视模因的保真度、长久性与多产性密不可分。本文试从骑士精神的文化内涵、影视模因的传播功能及以骑士精神价值取向为典型的文化共融现象三方面来阐述长盛不衰的骑士精神与模因强大的影视文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士精神 影视模因 文化共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茨杰拉德失落情结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4
12
作者 葛锦荣 谭业升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9-63,共5页
参照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和现代西方权力控制理论 ,从个体人格发展和意识形态两个层面对菲茨杰拉德三部代表作品展开分析———它们分别展现了人格结构中不同侧面的失落 ,从而整体显示了个体心理需求在社会权力控制之下的全面受挫。菲茨... 参照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和现代西方权力控制理论 ,从个体人格发展和意识形态两个层面对菲茨杰拉德三部代表作品展开分析———它们分别展现了人格结构中不同侧面的失落 ,从而整体显示了个体心理需求在社会权力控制之下的全面受挫。菲茨杰拉德和他塑造的主人公一样 ,陷入无尽的失落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权力控制 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大学英语教学 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秉章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B11期8-10,共3页
大学英语教学近十几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上了一个台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大批应用性人才。因此,外语教学观点要更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修订,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关键词 英语综合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教学大纲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灾难新闻报道的模糊性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志青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1期242-243,249,共3页
新闻报道强调准确传达信息,但在实际报道中,模糊性的语言及表达作为一种表达策略被报道者广泛使用,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点。灾难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英语灾难新闻报道也是高校英语报刊阅读课程的重要教学材料之一。该文将以英语灾难... 新闻报道强调准确传达信息,但在实际报道中,模糊性的语言及表达作为一种表达策略被报道者广泛使用,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点。灾难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英语灾难新闻报道也是高校英语报刊阅读课程的重要教学材料之一。该文将以英语灾难新闻报道为例,从信息来源、数量表达、报道的细节处理及配图等方面分析英文报刊灾难新闻的模糊性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新闻的模糊性,提高英语报刊阅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导 模糊性 灾难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21世纪高等外语(专业)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翔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B11期11-14,共4页
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对外语人才需求的趋势及外语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就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方法... 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对外语人才需求的趋势及外语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就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方法、计划与课程结构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外语教育 复合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课程结构 高等教育 外语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意象差异的理解及翻译 被引量:1
16
作者 穆从军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B11期15-18,共4页
从英汉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等方面对英汉文化意象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英汉文化意象之间主要存在联想含义和喻体意象的不同,同时强调了在翻译中可采用还原法、阐释法和转换意象法来处理英汉文化意象差异。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成因 翻译 汉语 英语 文化意象差异 联想含义 喻体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叙事
17
作者 何茂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68-69,共2页
叙事是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中无所不在的表现方式。不同的主题情节需要借助不同的叙事方式表现。本文就《阿甘正传》与《肖申克的救赎》叙事方式进行对比,说明叙事方式对于表现主题的重要性。《阿甘正传》采用主角第一人称的叙事,向观众... 叙事是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中无所不在的表现方式。不同的主题情节需要借助不同的叙事方式表现。本文就《阿甘正传》与《肖申克的救赎》叙事方式进行对比,说明叙事方式对于表现主题的重要性。《阿甘正传》采用主角第一人称的叙事,向观众真实展示了作为弱智者阿甘看待世界独特视角。而《肖申克的救赎》采用电影中第二主角瑞德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叙事,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主角安迪在狱中救赎自己以及他人的过程。不同的叙事方式为表现不同的主题起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主题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境中的童年铸就不朽名作
18
作者 陈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54-56,共3页
2006版电影《雾都孤儿》获得巨大成功,这当然离不开剧组人员的努力。然而狄更斯的经典原著才是影片成功最重要的基础。导演波兰斯基的改编充分体现了原著的精神气质,焕发了原著的光辉。逆境中的童年对狄更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悲惨... 2006版电影《雾都孤儿》获得巨大成功,这当然离不开剧组人员的努力。然而狄更斯的经典原著才是影片成功最重要的基础。导演波兰斯基的改编充分体现了原著的精神气质,焕发了原著的光辉。逆境中的童年对狄更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悲惨童年决定了他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对儿童的博大同情心,可以说"雾都孤儿"奥立佛是狄更斯自身童年贫困生活的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 《雾都孤儿》 童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英语中的语域及体裁现象研究
19
作者 朱士昌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B11期1-7,共7页
新闻英语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不容置疑,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语言研究素材,阐述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重点围绕新闻英语的语域和体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揭示语言与社会、语言与人、语言与文化以及语言与社会舆论的导向... 新闻英语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不容置疑,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语言研究素材,阐述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重点围绕新闻英语的语域和体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揭示语言与社会、语言与人、语言与文化以及语言与社会舆论的导向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而有助于读者用一种新颖的视角来解读新闻英语,加深对这一文体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英语 语域 体裁 篇章 语境 语场 语旨 语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见,列宁》:成长故事背后的历史政治寓言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晓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65-67,共3页
2003年德国电影《再见,列宁》上映后获得巨大成功,究其原因,在于其传统与创新兼备的风格,既继承了德国电影批判反思历史政治的传统,又选择了从描述普通人生活的角度切入,将个人叙事与历史政治的宏大叙事交织在一起,成为一部有生活、有... 2003年德国电影《再见,列宁》上映后获得巨大成功,究其原因,在于其传统与创新兼备的风格,既继承了德国电影批判反思历史政治的传统,又选择了从描述普通人生活的角度切入,将个人叙事与历史政治的宏大叙事交织在一起,成为一部有生活、有哲理的影片。本文试图分析影片是如何将个人成长、家庭变迁和历史社会发展糅合在一起,使个人化作政治隐喻,家庭成为历史风云变化的缩影,从而揭示出成长故事背后的历史政治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见 列宁》 德国电影 成长 历史政治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