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全信息工程的体系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勇 朱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安全信息工程是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等在安全领域的具体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安全信息工程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它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涉及到与众多... 安全信息工程是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等在安全领域的具体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安全信息工程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它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涉及到与众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在专业建设上又面临一定的滞后。如何既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又要满足不同安全领域的发展要求,是安全信息工程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安全信息工程的学科特点和发展现状,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计算机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开发的实际经验和教学实践,提出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探讨了每一个章节包括的基本内容,给出了课程的完整体系结构,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给出了具体的实例,并指出了安全信息工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本研究,希望为安全信息工程的学科发展献计献策,为安全信息工程的教材规划、教学改革等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信息工程 体系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安全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交换原理与技术实验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伟晗 程道来 +1 位作者 王清成 陈亚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51,79,共5页
介绍了热交换原理与技术实验装置的构建、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通过引入精密的测试仪器、采集仪器、高性能的数据处理设备以及前沿的科研成果和技术。采用LabVIEW软件编制控制和数据采集程序,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加立体直观熟悉... 介绍了热交换原理与技术实验装置的构建、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通过引入精密的测试仪器、采集仪器、高性能的数据处理设备以及前沿的科研成果和技术。采用LabVIEW软件编制控制和数据采集程序,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加立体直观熟悉热交换设备的结构计算、工作特性和优化设计。实践证明,创新性实验教学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实验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 教学实验 实验装置 热交换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环境影响控制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姜蓉 李昌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313-316,共4页
对广州地铁三号线汉溪站–光明路站–番禺广场站3个典型断面的盾构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二维s模拟计算,分析了盾构施工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取了处理措施。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围岩最大变形不超过8 mm,地表最大沉降量在1 mm左右... 对广州地铁三号线汉溪站–光明路站–番禺广场站3个典型断面的盾构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二维s模拟计算,分析了盾构施工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取了处理措施。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围岩最大变形不超过8 mm,地表最大沉降量在1 mm左右,说明采用盾构施工隧道围岩支护体系是稳定的,通过在盾构实际施工过程中实施适时监控量测-反馈-处理措施的技术手段,可使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盾构施工 围岩稳定性分析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四高”小区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武田艳 何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9-62,共4页
在城市更新和住房保障制度实施的背景下,保障性社区正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形成,由于其选址较偏,对相关配套关注少,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严重滞后与不足,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阻碍了保障效果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分析保障性社区公共... 在城市更新和住房保障制度实施的背景下,保障性社区正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形成,由于其选址较偏,对相关配套关注少,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严重滞后与不足,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阻碍了保障效果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分析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影响因素出发,针对保障性社区的特征,阐述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规模确定、供给内容特征和供给时序安排,提出不同导入时期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社区 公共服务设施 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过程安全》双语教学课程的教材体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惠平 朱鹏 刘章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7期204-208,共5页
在《化工过程安全》双语教学过程中,照搬使用国外教材不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达不到双语教学的预期效果。因此,根据笔者所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知识基础及国外原版化工过程安全教材内容的广... 在《化工过程安全》双语教学过程中,照搬使用国外教材不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达不到双语教学的预期效果。因此,根据笔者所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知识基础及国外原版化工过程安全教材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对如何构建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使用的《Chemical Process Safety》双语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了研究。形成的初步讲义在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望在继续修改后编印成一本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使用的《Chemical Process Safety》英文讲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安全 双语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 教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道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2-86,共5页
本文对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手段、实验教学内容、课外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培养卓越一线工程师的基本目标为指导,通过本课程的建设与教学,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通过... 本文对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手段、实验教学内容、课外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培养卓越一线工程师的基本目标为指导,通过本课程的建设与教学,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通过完善和增加实验项目,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课程建设过程也是教学团队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过程,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督促教师不断阅读最新的研究文献,丰富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成绩优异的本科生,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双方都受益匪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爆炸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形态双向组织发展特征与设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苏柳 陈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9,共7页
城市是在物质与精神、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城市本体与自然环境、创造者(人类)与被创造者(城市)等诸多相反相成的方面相互作用、不断变化而又不断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诸多复杂的现象中,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不同城市类型产生的原因... 城市是在物质与精神、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城市本体与自然环境、创造者(人类)与被创造者(城市)等诸多相反相成的方面相互作用、不断变化而又不断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诸多复杂的现象中,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不同城市类型产生的原因往往不止一个,而且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影响的,都是"联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文章力求"历史化"地对待问题,以技术与文化关系更迭的历史分期为基础,根据历史与哲学相结合的部分观点,将城市形态的发展和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组织发展阶段、文化组织发展阶段、技术组织发展阶段以及双向组织发展阶段,以此作为基础建构城市形态的双向组织设计的思想及维度,并为今天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双向组织特征 更迭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水平软岩回风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仇圣华 程洪良 +1 位作者 胡克峰 吴文兵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2-55,共4页
根据某矿有关地质资料、区域赋存断层与地层特征以及-600水平软岩大变形回风巷道现场受力变形破坏状况等,研究分析了回风巷道破坏原因和治理技术,提出了巷道支护方案,并建立了区域三维地质概化模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得出... 根据某矿有关地质资料、区域赋存断层与地层特征以及-600水平软岩大变形回风巷道现场受力变形破坏状况等,研究分析了回风巷道破坏原因和治理技术,提出了巷道支护方案,并建立了区域三维地质概化模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得出设计方案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支护技术 地质概化模型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双柱桥墩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9
作者 葛继平 王志强 +2 位作者 李建中 彭大文 陈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198,共7页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双柱桥墩是一种在上世纪铁路桥梁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桥墩形式。随着城市高架、跨海大桥、高速铁路等工程的不断新建,需要继续采用这种具有突出优点的桥墩方案。但是对于装配式双柱墩的设计及其抗震性能,目前仍然缺乏系...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双柱桥墩是一种在上世纪铁路桥梁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桥墩形式。随着城市高架、跨海大桥、高速铁路等工程的不断新建,需要继续采用这种具有突出优点的桥墩方案。但是对于装配式双柱墩的设计及其抗震性能,目前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这已成为困扰桥梁设计工程师和业主的技术难题,从而限制了装配式双柱墩在我国桥梁建设中的应用。为了解决此技术难题,本文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将为装配式双柱墩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双柱式桥墩 节段拼装 预应力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应变能和小波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严平 李胡生 +1 位作者 葛继平 叶黔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26,共6页
针对单一方法对结构同时发生多处不同程度损伤识别的不敏感性缺陷,结合小波变换在时域、频域内表征信号局部特性且能够聚焦到信号或函数的任意细节进行处理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和小波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在单元模... 针对单一方法对结构同时发生多处不同程度损伤识别的不敏感性缺陷,结合小波变换在时域、频域内表征信号局部特性且能够聚焦到信号或函数的任意细节进行处理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和小波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在单元模态应变能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系数的变化和分布情况构建单元模态应变能小波变换结构损伤指标,通过对简支梁的数值模拟和斜拉桥模型试验研究的结果与单元模态应变能平均变化率作为损伤识别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确定结构同时发生多处不同程度损伤的位置和估计损伤程度,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独塔斜拉桥 模态应变能 小波变换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碳纤维板平板锚具锚固性能试验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志平 俞志杰 +4 位作者 娄亮 赵海东 张田田 王凯 沙锦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研究预应力碳纤维板平板锚具锚固性能、应力损失、钢板厚度及法向预紧力对锚固性能的影响.方法 8次对2种不同类型的共计21幅碳纤维板平板锚具设计,并进行施加预应力、锚具锚固性能试验.结果 21幅锚具试件施加的法向预紧力为375~935... 目的研究预应力碳纤维板平板锚具锚固性能、应力损失、钢板厚度及法向预紧力对锚固性能的影响.方法 8次对2种不同类型的共计21幅碳纤维板平板锚具设计,并进行施加预应力、锚具锚固性能试验.结果 21幅锚具试件施加的法向预紧力为375~935 kN;施加的最大拉力为95.47~203.19 kN,碳纤维板滑移量为0.694~3.591 mm;碳纤维板应变损失率为2.5%~11.6%.结论撕开包裹碳纤维板的外面一层碳纤维布,可以提供185 kN以上的锚固能力,达到碳纤维板撕裂拉断的锚固效果.锚板厚度建议采用12~16 mm的钢板,锚具的法向预紧力在600~800 kN时锚固效果最佳,由于锚具的变形及碳纤维板的回缩引起的应力损失建议取为张拉控制应力的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碳纤维板 锚具 滑移 应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氟非蛋白表面活性剂制备泡沫灭火剂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惠平 王佳迪 +3 位作者 吴波 朱鹏 刘章蕊 徐凡席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7-810,共4页
研制无氟非蛋白泡沫灭火剂,测试了复配体系的发泡性能与泡沫稳定性、泡沫在汽油表面的铺展性及泡沫对汽油的密封性。结果表明,当LAB、SS、PEAA、APG及SDS质量比为5∶5∶5∶25∶1时,复配体系的发泡效果及泡沫稳定性最好;当PAM、XG、CMCS... 研制无氟非蛋白泡沫灭火剂,测试了复配体系的发泡性能与泡沫稳定性、泡沫在汽油表面的铺展性及泡沫对汽油的密封性。结果表明,当LAB、SS、PEAA、APG及SDS质量比为5∶5∶5∶25∶1时,复配体系的发泡效果及泡沫稳定性最好;当PAM、XG、CMCS及SA的质量比为1∶1∶3∶1时,与复配发泡体系配制的灭火剂具有最佳的发泡性、泡沫稳定性及汽油密封性能。灭汽油火实验结果表明,按最优配比配制的泡沫灭火剂具有优良的灭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氟表面活性剂 非蛋白表面活性剂 泡沫灭火剂 发泡剂 稳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对污泥热风干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芳 程道来 陈振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2-276,共5页
为了探讨超声作用对污泥热风干燥过程的强化效果,对不同功率超声作用下污泥热风干燥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讨论了超声声能密度、超声作用时间、超声热效应等因素对污泥干燥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声作用可以加速污泥干燥速率,且超... 为了探讨超声作用对污泥热风干燥过程的强化效果,对不同功率超声作用下污泥热风干燥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讨论了超声声能密度、超声作用时间、超声热效应等因素对污泥干燥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声作用可以加速污泥干燥速率,且超声强化效果随着声能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强。当热风温度为80℃,声能密度分别为0.2、0.4、0.6、0.8及1.0 W/m L时,污泥样品干基含水率降至100%所需干燥时间与无超声作用时相比分别缩短了8.3%、22.9%、33.3%、37.5%及39.6%。此外,超声作用时间不宜过长,超声声能密度0.8 W/m L持续作用2 h后,进一步增强超声作用时间对污泥干燥过程的强化效果已不明显。超声热效应使样品内部的温度梯度略有减小,因此超声作用没有强化污泥内部由温度梯度引起的水分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干燥 污泥处理 热风干燥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P)-m(PER)-m(MEL)比率对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惠平 刘章蕊 +2 位作者 王春荣 朱鹏 熊珮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51,共7页
为了研究膨胀型阻燃体系各组分配比对防火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为阻燃体系,水性丙烯酸乳液为黏结剂,TiO2为填料,并添加适量的水配制了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AIFRC)。采用小室燃烧法及模拟大板... 为了研究膨胀型阻燃体系各组分配比对防火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为阻燃体系,水性丙烯酸乳液为黏结剂,TiO2为填料,并添加适量的水配制了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AIFRC)。采用小室燃烧法及模拟大板燃烧法研究涂料的防火阻燃性能,并利用热重分析(TGA)、傅里叶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APP-PER-MEL体系中各组分不同质量比对涂料热分解过程及分解后残炭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APP,PER及MEL的质量比为7∶1∶2时,所配制的涂料具有最佳的防火阻燃性能;阻燃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比对涂料受热时的炭化速率及残炭结构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涂料的防火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APP) 季戊四醇(PER) 三聚氰胺(MEL) 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 炭化速率 残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H)_3对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惠平 朱鹏 +2 位作者 蔡俊 刘章蕊 熊珮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0-903,共4页
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为阻燃体系,水性丙烯酸乳液为粘结剂,TiO2为填料配制了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研究添加Al(OH)3对涂料防火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涂料进行小室法和模拟大板法测试,并结合TGA、FT-IR、XRD及SE... 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为阻燃体系,水性丙烯酸乳液为粘结剂,TiO2为填料配制了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研究添加Al(OH)3对涂料防火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涂料进行小室法和模拟大板法测试,并结合TGA、FT-IR、XRD及SEM等分析发现,填料中添加一定量的Al(OH)3不利于提高涂料受热炭化产物中的含碳量,但它能与阻燃体系中的APP在受热过程中发生反应生成Al(PO3)3,提高涂料的残炭率,从而提高涂料的防火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型防火涂料 聚磷酸铵 季戊四醇 三聚氰胺 氢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的爆炸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小良 沈倩 +2 位作者 徐孙杰 张志凯 叶圣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5-298,共4页
选取氟苯尼考(扶本康)粉体为研究对象,进行粉尘爆炸特性实验研究。采用电镜扫描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测得氟苯尼考粉体样本的形态及热稳定性;用最小点火能测试系统得到氟苯尼考的点火能会随着电极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当电极间距在3 mm... 选取氟苯尼考(扶本康)粉体为研究对象,进行粉尘爆炸特性实验研究。采用电镜扫描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测得氟苯尼考粉体样本的形态及热稳定性;用最小点火能测试系统得到氟苯尼考的点火能会随着电极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当电极间距在3 mm时达到最小值300 mJ;当改变粉尘浓度时,氟苯尼考的点火能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粉尘质量为500mg时达到最小值200mJ。还测得氟苯尼考的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MIT-L>400℃,其粉尘云最小引燃温度MIT-C为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燃烧爆炸 最小点火能 最低着火温度 静电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刚度及铰支边界条件的短索索力求解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胡生 张雷 +2 位作者 林立 石春香 瞿志豪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9-524,共6页
针对基于弦振动理论建立的铰支边界条件下拉索索力计算公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频率分解的索力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拉索索力、抗弯刚度、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将拉索实际振动频率的平方分解为抗弯刚度为零时拉索振动频... 针对基于弦振动理论建立的铰支边界条件下拉索索力计算公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频率分解的索力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拉索索力、抗弯刚度、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将拉索实际振动频率的平方分解为抗弯刚度为零时拉索振动频率的平方,与拉索索力为零时拉索振动频率的平方之和,进而建立起拉索实际振动频率与频阶平方之间的二次多项式;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多项式系数从而同时求出拉索的索力与抗弯刚度.通过模型计算索力与加载索力的分析比较,验证了提出的频率分解法求索力的实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力计算 频率分解 抗弯刚度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峭岩石边坡随机-模糊可靠度算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胡生 叶黔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19-1022,共4页
给出了陡峭边坡极限平衡分析中计算随机–模糊可靠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将模糊数学原理与可靠性理论结合起来,导出了以模(糊事件)–精(确概率)指标表达的边坡工程随机–模糊可靠度公式,既考虑了岩石边坡工程的客观本质又满足了稳定性定量... 给出了陡峭边坡极限平衡分析中计算随机–模糊可靠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将模糊数学原理与可靠性理论结合起来,导出了以模(糊事件)–精(确概率)指标表达的边坡工程随机–模糊可靠度公式,既考虑了岩石边坡工程的客观本质又满足了稳定性定量评价的要求,具有确定的数学表达形式,便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边坡工程 可靠性理论 模糊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表面对流换流系数测试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文燕 黄鼎业 华毅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2-235,共4页
根据传热学原理,确定了对流换热系数测试方案,测量了混凝土表面自然对流换热系数和受迫对流换热系数.结果表明,混凝土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与风速基本呈线性关系.根据该关系所提出的建议计算式,希望能为今后的工程应用和科研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混凝土 对流换热系数 辐射换热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焦油生物质气化气再燃还原NO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春元 罗永浩 +1 位作者 张睿智 殷任豪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2-506,共5页
采用生物质气化再燃技术,在管式流动试验台上对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产生的含焦油生物质气化气再燃还原NO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一定的生物质气流量,含焦油生物质气还原NO过程中存在最佳氧量;NO还原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氧气不足... 采用生物质气化再燃技术,在管式流动试验台上对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产生的含焦油生物质气化气再燃还原NO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一定的生物质气流量,含焦油生物质气还原NO过程中存在最佳氧量;NO还原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氧气不足时温度过高容易使焦油聚合生成碳黑,导致还原效率下降;通过对比含焦油生物质气与单纯小分子气体还原NO的实验趋势,充分体现了焦油的突出作用.在本文实验范围内,含焦油生物质气还原NO效率最高达80%,是适合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焦油 还原NO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