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博后会展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及分析——以上海会展行业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晶 李正东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1年第7期103-105,共3页
文章通过对会展主办方、承办方、设计搭建、场馆、物流、代理等不同类型会展企业的调查分析,了解企业对会展专业人才在专业和能力方面的要求。据此区分会展专业人才需求的技能层面、岗位层面、实务层面三个取向对于会展专业人才需求的... 文章通过对会展主办方、承办方、设计搭建、场馆、物流、代理等不同类型会展企业的调查分析,了解企业对会展专业人才在专业和能力方面的要求。据此区分会展专业人才需求的技能层面、岗位层面、实务层面三个取向对于会展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以及趋势,如细分类别才能需求、学历水平需求、实践经验需求、细分领域专才需求等。以上调查结果可为高校修订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行业 人才需求细分 专业素质与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冲突:强弱支配与行动困境——以上海P区M风波事件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正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96,共7页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将作为政府管理终端和社会管理原点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再次推向讨论的焦点。上海市P区M风波事件个案涉及微观的社区私人生活和公共事务实践,还隐含了基层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交互行动的宏观社会机制逻辑...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将作为政府管理终端和社会管理原点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再次推向讨论的焦点。上海市P区M风波事件个案涉及微观的社区私人生活和公共事务实践,还隐含了基层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交互行动的宏观社会机制逻辑和结构谱系。本文认为,基于基层政府选择性应付的公私逻辑,国家与社会在微观的社区生活中勾勒出"强国家—弱社会"关系之外的"隐国家—显社会"关系格局,并衍生出强弱力量与显隐结构交织的支配机制。这致使社区居委会在基层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陷入多重的行动困境,也即国家对于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自组织生产之间抱有双赢期望下的合作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冲突 过程-事件分析 国家-社会关系 强弱支配 行动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地关系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上海松江舞草龙为个案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李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6,共9页
在当今非遗保护研究中,由于实践者大多缺乏对民俗事项的本真内涵与生发根源的根本性理解,造成了保护过程中只取传承而忽略对其文化空间的修复与营造的结果,从而使非遗保护走向"碎片化"的困境。在此情况下,尝试引入历史地理学... 在当今非遗保护研究中,由于实践者大多缺乏对民俗事项的本真内涵与生发根源的根本性理解,造成了保护过程中只取传承而忽略对其文化空间的修复与营造的结果,从而使非遗保护走向"碎片化"的困境。在此情况下,尝试引入历史地理学中"人地关系"概念与语境,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叶榭舞草龙为个案,对其表征、内涵及来源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深入理解其构成元素,为修复与营造民俗事项生态场、实现非遗项目"整体性保护"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互动 非遗传承 舞草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区域差异研究——对上海、安徽、重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昕茹 《西部论坛》 2013年第3期83-90,共8页
选择上海、安徽、重庆作为东、中、西部的典型代表,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测度三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越高... 选择上海、安徽、重庆作为东、中、西部的典型代表,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测度三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越均衡,但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越低;上海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趋近饱和,而安徽和重庆第二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上海第三产业的就业促进作用有限,而安徽和重庆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东部地区必须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劳动力转移,进而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中西部地区则应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接纳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 就业弹性 结构偏离度 比较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技术市场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长江 谢富纪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9期16-20,共5页
浙江技术市场发展面临竞争优势下降、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不能有效匹配、技术运用能力不足、科技服务人员收入偏低等问题。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背景下,进一步促进浙江技术市场发展需要积极参与长三角统一技术市场体系建设、... 浙江技术市场发展面临竞争优势下降、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不能有效匹配、技术运用能力不足、科技服务人员收入偏低等问题。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背景下,进一步促进浙江技术市场发展需要积极参与长三角统一技术市场体系建设、提升政府技术市场服务水平,鼓励技术交易服务业发展以及加强技术市场主体行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市场 技术交易 技术供给 技术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远郊崇明养老现状实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琼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6,共6页
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生活方式的转变,上海郊区农村也有一大批青壮年离开家乡前往城镇打工,寻求发展,留下老年父母留守农村,出现了严重的农村人口"过疏化"现象,同时又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通过对上海远郊崇明县300名6... 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生活方式的转变,上海郊区农村也有一大批青壮年离开家乡前往城镇打工,寻求发展,留下老年父母留守农村,出现了严重的农村人口"过疏化"现象,同时又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通过对上海远郊崇明县300名60岁以上老人的问卷及采访调查,分析上海郊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五个老有"的养老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郊区农村老年人养老的深层次需求,提出相关改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郊区养老 “五个老有” 构建 “家庭、社区、社会”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商标发展滞后的对策探讨——以上海文化产业类商标发展为例
7
作者 陈功焕 林珵 刘小霞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4-67,共4页
商标作为品牌的核心和品牌的法律概念,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商标培育和保护严重滞后。本文剖析了上海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中商标发展的现状现状,探探讨了文化产业商标发展的对策策:扩大商标... 商标作为品牌的核心和品牌的法律概念,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商标培育和保护严重滞后。本文剖析了上海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中商标发展的现状现状,探探讨了文化产业商标发展的对策策:扩大商标注册量,培育发展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商标;培育著名文化品牌,做大做强著名文化商标;加强文化企业商标国际注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作,推广中国元素文化产品商标;加大文化企业海外商标的维权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商标培育 商标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出版项目的策划与运作——以“外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为例
8
作者 马衍明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2,共3页
在进行期刊版式设计时合理运用版式设计的艺术美学规律,可以使版面达到形式与内容、局部与整体的完美统一。能够给读者呈现一个生动、有序、和谐的版面,让读者有阅读上的愉悦感。
关键词 文学鉴赏 辞典 外国 运作 策划 出版 版式设计 形式与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成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2
9
作者 郑长江 殷慧芬 张留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5-57,共3页
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实践教学具有过程难以标准化,重视隐性知识学习,与工科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等特点。该实践教学体系由教学资源、学生、指导教师、教学管理者构成。可从人才培养计划动态调整、实践教学资源支撑平台建设、实施柔... 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实践教学具有过程难以标准化,重视隐性知识学习,与工科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等特点。该实践教学体系由教学资源、学生、指导教师、教学管理者构成。可从人才培养计划动态调整、实践教学资源支撑平台建设、实施柔性化管理、加强实践教学团队能力建设四个路径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工科院校 人文社会科学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外倾性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5
10
作者 张萍 汪海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456名大学生,采用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简式中国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幸福感指数量表(IWS)进行测量。结果:...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456名大学生,采用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简式中国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幸福感指数量表(IWS)进行测量。结果: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在控制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后,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依然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38下降到-0.27,P<0.01);外倾性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亦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29下降到0.19,P<0.01)。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能在神经质、外倾性及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神经质 外倾性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资源共享的效益提升路径设计 被引量:26
11
作者 郑长江 谢富纪 傅为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7-10,共4页
科技资源共享对科学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经济学视角定义了科技资源共享的内涵和科技资源共享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升科技资源共享效益的路径,认为政府力量和市场机制实行分工协调,对有效推动我国科技资源共享具有良好... 科技资源共享对科学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经济学视角定义了科技资源共享的内涵和科技资源共享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升科技资源共享效益的路径,认为政府力量和市场机制实行分工协调,对有效推动我国科技资源共享具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共享 制度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资源共享的成本——收益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郑长江 谢富纪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8,共6页
资源共享对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经济学视角定义了科技资源共享的内函,分析了科技资源共享进的收益与成本来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升科技资源共享的效益的三个基本路径,对有效推动中国科技资源共享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启... 资源共享对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经济学视角定义了科技资源共享的内函,分析了科技资源共享进的收益与成本来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升科技资源共享的效益的三个基本路径,对有效推动中国科技资源共享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共享 成本——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长江 谢富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基于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概念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比较,指出发展中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必须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引进存在障碍、创新政策体系不完善以及政策制... 基于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概念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比较,指出发展中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必须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引进存在障碍、创新政策体系不完善以及政策制定缺乏理论指导等问题。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需要协调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实现从研发管理向创新管理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系统 创新国际化 自主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日地方债发行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留禄 朱宇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2,共6页
本文回顾了我国地方债发行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了我国地方债的风险控制与监管现状,并从地方债券的发行与偿还、地方债券的收益、风险与评级体系、地方债券的监管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地方债发行制度,指出我国的地方债发行需... 本文回顾了我国地方债发行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了我国地方债的风险控制与监管现状,并从地方债券的发行与偿还、地方债券的收益、风险与评级体系、地方债券的监管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地方债发行制度,指出我国的地方债发行需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法律制度,明晰政府责任,多管齐下加强监管,加快建立一个优质、完善的地方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券 发行制度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M的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构建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艳春 戴建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2010年开始,我国进入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阶段。文章以SSM为方法论上的指导,通过绘制"丰富图"、设置根定义、构建目标活动模型,并开展模型与现实世界的比较,最终导向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方案。结果表明,2020... 2010年开始,我国进入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阶段。文章以SSM为方法论上的指导,通过绘制"丰富图"、设置根定义、构建目标活动模型,并开展模型与现实世界的比较,最终导向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方案。结果表明,2020年、2030年、2050年是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内容体系应包括基本公共福利、各类专项福利、福利服务三大模块,并从财政投入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行政管理职能完善等方面探讨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M 儿童福利 适度普惠型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 被引量:40
16
作者 赵敬立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9,共7页
大学语文是在大学开设的语文课,故人文性应是其课程定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此前"工具性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的定位偏差,是长时间以来认识上混乱与误区的体现,成为大学语文教育困境的基础性原因。人文维度是"育人... 大学语文是在大学开设的语文课,故人文性应是其课程定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此前"工具性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的定位偏差,是长时间以来认识上混乱与误区的体现,成为大学语文教育困境的基础性原因。人文维度是"育人"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在必然要求。人文维度的缺失,是导致大学语文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审美教育是建立大学语文教育人文维度的基本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人文维度 育人 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企业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小霞 徐永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5-22,68,共9页
为了更加清晰地呈现社会企业的根本要义,本文围绕社会企业的概念界定,从社会企业的内涵和外延两个维度,分三个层面进行论证。社会企业的内涵讨论主要涉及社会企业的组织属性及目标;社会企业的外延主要指涉组织形态及边界,着重探讨社会... 为了更加清晰地呈现社会企业的根本要义,本文围绕社会企业的概念界定,从社会企业的内涵和外延两个维度,分三个层面进行论证。社会企业的内涵讨论主要涉及社会企业的组织属性及目标;社会企业的外延主要指涉组织形态及边界,着重探讨社会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社会经济,社会企业与企业慈善、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企业与国有企业、福利企业的关系;而社会企业的营利与分红问题则是关涉社会企业属性的核心问题。文章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论证,以期更为清晰地呈现社会企业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为未来研究厘清基本的概念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 非营利组织 三重底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企业:合法性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25
18
作者 刘小霞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103,共9页
社会企业是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合法性是关涉社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要件,对其合法性的论证有助于推动社会企业的规范性发展。本研究在社会企业的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法性分类框架下,从政策、行政、法律和社会认知的层面考察其... 社会企业是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合法性是关涉社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要件,对其合法性的论证有助于推动社会企业的规范性发展。本研究在社会企业的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法性分类框架下,从政策、行政、法律和社会认知的层面考察其外部合法性困境,从社会企业的社会目标、组织权威、运作机制的层面考察其内部合法性困境,在此基础上析出社会企业合法性机制获得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合法性 建构 三重底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戴情绪的发生条件:认知评价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敏 张萍 卢家楣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0-384,共5页
感戴情绪是指个体在接受他人帮助后所体验到的感激心情,这种情绪是伴随着个体对帮助情境的评价而产生的。为了揭示感戴情绪发生的认知条件,研究以自编8种不同实验条件的情境故事为刺激材料,采用2×2×2被试间实验设计,通过考察... 感戴情绪是指个体在接受他人帮助后所体验到的感激心情,这种情绪是伴随着个体对帮助情境的评价而产生的。为了揭示感戴情绪发生的认知条件,研究以自编8种不同实验条件的情境故事为刺激材料,采用2×2×2被试间实验设计,通过考察被试对动机、代价、价值三个变量的认知评价,揭示感戴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对施恩者动机、施恩者付出的代价以及恩惠价值的评价是受惠者产生感戴情绪的认知条件;施恩者动机、施恩者付出的代价、恩惠价值各自独立地对感戴情绪的发生产生影响;知觉到的利他动机、高代价和重要价值能产生更为明显的感戴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戴情绪 发生条件 认知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理解电影悬念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瑜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52,共11页
电影悬念设置是各种类型的电影中普遍存在的,它既是电影叙事手段又与观影心理密切相关,承担着调动并维持观众观影兴趣的叙事功能。对电影悬念的理解是与其他虚构类叙事性艺术的悬念问题紧密相联的。悬念是创作者通过对某些特定信息(往... 电影悬念设置是各种类型的电影中普遍存在的,它既是电影叙事手段又与观影心理密切相关,承担着调动并维持观众观影兴趣的叙事功能。对电影悬念的理解是与其他虚构类叙事性艺术的悬念问题紧密相联的。悬念是创作者通过对某些特定信息(往往与生死攸关的危险、令人期待的欲望等有关)予以隐藏或强调的叙事技巧在虚构叙事性文本中所预设的,引发接受者产生期待(正向度情感)或恐惧(负向度情感)等不确定性情感反应的叙事活动。悬念具有跨媒介性质,电影以其特有的媒介和表现方式,拥有了更加复杂的悬念生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念 电影悬念 电影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