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9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李岚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欧建筑学职业化教育比较——以匈牙利佩奇大学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青长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0,共4页
佩奇大学建筑系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建筑系类似,两者建院建系时间都不长、都存在三校合并新建学科的背景、在本地排名也较相仿,在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可比性。前者注重多学科交叉复合,注重教学体验实践,注重互动交流,注重设计的过程培养,... 佩奇大学建筑系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建筑系类似,两者建院建系时间都不长、都存在三校合并新建学科的背景、在本地排名也较相仿,在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可比性。前者注重多学科交叉复合,注重教学体验实践,注重互动交流,注重设计的过程培养,关注设计落地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反观后者建筑类专业教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应在分层次培养、因材施教、加强多学科融合、重视设计的落地性等方面积极借鉴前者经验,以更开放更包容的理念培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 佩奇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职业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林植物应用课程改革研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贺坤 曹扬 +1 位作者 赵杨 王铖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7期200-202,共3页
园林植物应用能力培养是风景园林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针对目前园林植物应用课程教学存在“重物”“轻人”“少魂”,教学过程脱离实践应用情境等问题,学校园林植物应用课程始终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 园林植物应用能力培养是风景园林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针对目前园林植物应用课程教学存在“重物”“轻人”“少魂”,教学过程脱离实践应用情境等问题,学校园林植物应用课程始终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以课程融合建设和创新实践为重点,持续深化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打造目标导向一体化的园林植物应用类课程链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基于真实情境的横向三育融通、纵向三境贯通的教学模式,建设了虚实互补的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劳动教育始终贯穿学生植物应用能力培养的全过程。课程改革后,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和担当意识,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园林的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园林植物应用 劳动教育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4
作者 韩贵红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I0006-I000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所绘画作品选登
5
作者 李哲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舒燕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9-654,共6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正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当代陶瓷艺术作为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重要形式,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给当代陶瓷艺术带来挑战和机遇。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概念出发,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现...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正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当代陶瓷艺术作为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重要形式,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给当代陶瓷艺术带来挑战和机遇。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概念出发,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现状、融合方式及其带来的创新实践。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与当代陶瓷艺术的深度融合,不仅拓宽了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边界,也为传统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与可能性,进而推动当代陶瓷艺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当代陶瓷 艺术创作 应用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技术两阶段定量识别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7
作者 江瑶 吴宇凡 +1 位作者 陈旭 张凌恺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135,117,共10页
[研究目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识别未来技术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掌握全球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性引领。[研究方法]按照“潜在未来技术专利筛选—未来技术主题聚类”的逻辑,构建... [研究目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识别未来技术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掌握全球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性引领。[研究方法]按照“潜在未来技术专利筛选—未来技术主题聚类”的逻辑,构建未来技术两阶段定量识别模型。首先运用指标评价法筛选符合未来技术核心特征的专利集合,再采用BTM主题挖掘法对专利文本进行聚类分析,从而识别出未来技术清单。[研究结果/结论]基于量子信息专利数据,识别出量子密钥分发、量子优化算法、量子模拟系统、量子时钟同步等13项未来技术主题,结果与行业发展现状相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技术 两阶段定量识别模型 指标评价 指标体系 主题挖掘 BTM主题模型 量子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慧交互技术的上海中心城区口袋公园健身空间活力评价研究
8
作者 张紫瀛 李小双 《园林》 2025年第5期114-121,共8页
智慧交互技术在公共体育设施量化研究中的应用,为口袋公园健身空间活力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物联网技术,对口袋公园健身空间进行活力评价,评价步骤分为模型搭建、数据采集、数据整合和关联分析4个阶段,选取上海市10个具有代表性的... 智慧交互技术在公共体育设施量化研究中的应用,为口袋公园健身空间活力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物联网技术,对口袋公园健身空间进行活力评价,评价步骤分为模型搭建、数据采集、数据整合和关联分析4个阶段,选取上海市10个具有代表性的口袋公园健身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智慧交互与传统调研方法的所得数据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1)在6项活力影响因素当中,各因子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设施使用强度、空间活力的持续性、设施使用时间变化、其他活动人群情况、健身空间环境特征和健身空间出入口便捷性;(2)在10个口袋公园健身空间的活力评价中,4个优秀、3个良好、2个一般、1个及格;(3)后期的口袋公园健身空间建设中,应着重聚焦于扩展体育健身设施的种类和功能,加强健身空间环境建设。同时运用智慧交互技术优化设施管理,提升口袋公园中的健身空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袋公园 智慧交互技术 设施活力 量化方法 健身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技术型高校风景园林专业“遗产保护与风景区规划”课程思政实施探索
9
作者 杜爽 杨正吉 于威宇 《现代园艺》 2025年第23期184-187,共4页
以“小课堂、大世界”为思政教学理念,围绕设计师批判思维和基础能力塑造课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视野和格局为引领,为学生建构风景遗产领域宽广的中外比较视野,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叙事、国际... 以“小课堂、大世界”为思政教学理念,围绕设计师批判思维和基础能力塑造课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视野和格局为引领,为学生建构风景遗产领域宽广的中外比较视野,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叙事、国际表达的遗产融通话语体系的重要性,进而形成传播中国风景遗产智慧的思想自觉。系统梳理风景园林专业核心素养与“遗产保护与风景区规划”授课知识点互融矩阵。结合风景名胜区规划前沿理论与虚拟仿真实验应用案例,探索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课程门类显性知识与隐性思政协同的教学实践路径。旨在为相似门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教学参考案例及方法体系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区规划原理 遗产虚拟仿真实验 教学改革 探索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宁夏蔬菜种植技术中的应用探索
10
作者 朱军 朱安妮 《种子科技》 2025年第20期222-224,共3页
宁夏蔬菜种植产业在地区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面临着资源利用效率低、病虫害防治难等挑战。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图像识别、传感器技术等在宁夏蔬菜种植中的应用,可实现精准灌溉与施肥、病虫害监测预警、智能温室环境调... 宁夏蔬菜种植产业在地区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面临着资源利用效率低、病虫害防治难等挑战。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图像识别、传感器技术等在宁夏蔬菜种植中的应用,可实现精准灌溉与施肥、病虫害监测预警、智能温室环境调控以及辅助智能决策等功能,不仅能提升蔬菜产量与品质,还能推动宁夏蔬菜种植产业朝着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基于此,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宁夏蔬菜种植技术中的应用,提出了解决相关技术应用问题的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利用效率低 病虫害防治难 传感器技术 病虫害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脖子”技术甄别模型构建及应用——以工业软件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旭 江瑶 +1 位作者 熊焰 张凌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3,95,共9页
[研究目的]科学精准地识别特定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清单,可以为明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从“卡脖子”技术高价值、大差距、强垄断、难突破特征属性出发,结合专利表征技术方式,通... [研究目的]科学精准地识别特定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清单,可以为明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从“卡脖子”技术高价值、大差距、强垄断、难突破特征属性出发,结合专利表征技术方式,通过构建基于“V-G-M-B”框架的“关键核心技术筛选—技术差距测度—技术垄断识别—技术突破研判”四位一体定量甄别模型,有效识别特定领域“卡脖子”技术清单。[研究结论]以工业软件产业专利数据为样本,识别出我国在该领域18项严重“卡脖子”、2项一般“卡脖子”及1项轻微“卡脖子”技术清单,与目前工业软件产业技术发展现状相一致,验证了“卡脖子”技术定量甄别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脖子”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识别 技术甄别模型 专利分析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时代情感计算教育应用的隐忧、优化和未来走向 被引量:7
12
作者 熊亮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1,共6页
进入智能技术时代,作为关键技术的情感计算通过赋能教育数字化主体、对象、场景和评价反馈,能有效地推动情感教育发展。然而,当情感计算被嵌入教育数字化技术后,情感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主性缺失、感知迷失、数字焦虑和安全隐私风险... 进入智能技术时代,作为关键技术的情感计算通过赋能教育数字化主体、对象、场景和评价反馈,能有效地推动情感教育发展。然而,当情感计算被嵌入教育数字化技术后,情感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主性缺失、感知迷失、数字焦虑和安全隐私风险等隐忧,有待从人机互动、价值引导、算法模型和隐私保护立法等层面加以优化。情感计算未来应用需挖掘海量的情感语料库,构建情感大语言模型,与脑神经科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交叉融合以加强情感的识别、判断与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时代 情感计算 人机交互 情感认知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特征视角下未来技术识别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江瑶 陈旭 张凌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11,137,共9页
[研究目的]科学识别未来技术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首要问题,能够为中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从未来技术前沿突破性、交叉融合性、战略主导性三大特征出发,遵循“指标设计—指标赋权... [研究目的]科学识别未来技术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首要问题,能够为中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从未来技术前沿突破性、交叉融合性、战略主导性三大特征出发,遵循“指标设计—指标赋权—判定分析”的研究逻辑,首先筛选出9项未来技术特征指标,再结合博弈论组合赋权法识别特定领域的未来技术,最后根据特征得分划分未来技术所属类型。[研究结论]以全球芯片材料行业专利数据为实证样本,识别出过程辅助材料、衬底材料和封装材料三项未来技术主题,且分别属于“Y_(bH)—Y_(fH)—Y_(dH)”“Y_(bH)—Y_(fL)—Y_(dH)”“Y_(bL)—Y_(fL)—Y_(dH)”类型,研究结果与目前芯片材料行业发展趋势相一致,验证了未来技术识别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技术 技术识别 专利数据 指标体系 博弈论组合赋权法 芯片材料 多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风险评估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廷英 崔艳芳 +2 位作者 闫振飞 叶璟 冯承莲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替代毒理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动物实验禁令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推广,传统风险评估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下一代风险评估(next generation risk assessment,NGRA)应运而生。NGRA是一种替代动物实验的新型风险评估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替代毒理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动物实验禁令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推广,传统风险评估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下一代风险评估(next generation risk assessment,NGRA)应运而生。NGRA是一种替代动物实验的新型风险评估方法,它依赖于通过体外测试、体外-体内外推(in vitro to in vivo extrapolation,IVIVE)、计算毒理学、交叉参照等新路线方法(new approach methodologies,NAMs)生成的数据,这些方法使用基于人类的模型,准确地反映了人类生物学,增加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本文系统整理了NGRA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简要介绍了NGRA的框架,主要围绕NGRA采用的NAMs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重点分析,同时分享多种暴露场景下的应用案例,并对NGRA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提供更好的方法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风险评估 体外测试 体外-体内外推 计算毒理学 交叉参照 新路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6,60,共5页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绘制思政课“学情蓝图”、引领教学内容“靶向输送”、助力教学进程“智能把控”并确立教学反馈“精准标尺”,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也存在技术处理与质量...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绘制思政课“学情蓝图”、引领教学内容“靶向输送”、助力教学进程“智能把控”并确立教学反馈“精准标尺”,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也存在技术处理与质量把控难以兼顾、技术偏见与价值导向不能契合、技术融合与教学系统性缺乏统一、技术依赖与教师主导性难以协调等问题。因此,应以坚守理论根基为根本,筑牢思政教育思想防线,以有机融合为驱动,优化智能教学体系,以人机共进为目标,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护航教学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开创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教学改革 高校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16
作者 胡春鲜 潘岳林 荀渊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7-73,共7页
以25所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近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为样本,对其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评价进行全景式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乏学校特色理念;聚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具... 以25所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近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为样本,对其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评价进行全景式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乏学校特色理念;聚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具体内涵指引;注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忽视主体性向度。人才培养过程:面向需求优化专业结构,集群优势有待继续强化;持续增强课程的实践导向,理实融通尚需加强;以数字化赋能教学模式变革,深层次互动有待加强。人才培养制度: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协同育人深度尚需加强;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育人,科研反哺机制有待完善。人才培养评价:过程监督与结果导向有机结合,缺乏增值发展视角;构建多元综合评价体系,行业企业参与度不足。据此,提出瞄准“应用创新”培养定位、坚持“产业逻辑”培养过程、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制度、完善“市场导向”评价机制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教学质量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浩淼 刘宇陆 王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84,共4页
我国应用型高校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通过对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系统审视,在把握目前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基础上,阐述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定位及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应用型高校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通过对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系统审视,在把握目前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基础上,阐述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定位及遵循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目标及其实现的闭环耦合机制模型,为地方高校向高水平应用型高校迈进提供了方法引导和路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目标定位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驱动“卡脖子”技术攻关的路径研究
18
作者 江瑶 胡斌 +1 位作者 陈旭 裴莹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106,共11页
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需要充分释放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实质上已经深化为一场关于创新生态的全面较量。基于此,本文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维度构建创新生态驱动“卡脖子”技术攻关的理论模型,... 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需要充分释放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实质上已经深化为一场关于创新生态的全面较量。基于此,本文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维度构建创新生态驱动“卡脖子”技术攻关的理论模型,并结合fsQCA法提出实现有效攻关的组态路径。结果显示:(1)创新生态驱动“卡脖子”技术攻关存在六大策略,即基础研究奠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网络融通、分层动态评估、科创平台助力、多重政策组合策略;(2)实现“卡脖子”技术攻关,可以采取创新网络融通下的前沿引领型、多重政策组合下的保障攻关型、科创平台助力下的成果应用型3条路径;(3)构成非高水平“卡脖子”技术攻关只有1条路径,即同时缺少技术、组织、环境维度要素。本文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卡脖子”技术攻关领域的文献成果,还可以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攻关 “卡脖子”技术 创新生态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工业互联网 TOE框架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技术在乳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婉萍 赵泽源 +2 位作者 张冬梅 张倩洁 蒋汶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6,共6页
微液滴相较于普通液滴,具有更小的微观尺度特征,传导效率高、比表面积大、体系封闭且稳定等特点,在乳化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高度单分散的微液滴可以通过微流控技术精准制备和操控,同时具有试剂损耗小、无交叉污染、化学反应迅速等优点,... 微液滴相较于普通液滴,具有更小的微观尺度特征,传导效率高、比表面积大、体系封闭且稳定等特点,在乳化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高度单分散的微液滴可以通过微流控技术精准制备和操控,同时具有试剂损耗小、无交叉污染、化学反应迅速等优点,在乳化合成微粒子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微流控技术发展迅速,同时展现出在制备高阶多重乳状液和Janus粒子等具有特殊或复杂结构的微粒子具有巨大优势。本文将微流控技术在乳化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制造具有特殊结构的粒子提供新方法,以期微流控技术能够跨出实验室,在各领域展现真正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液滴 微流控技术 乳化 微粒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管护-环境”协同视角下的上海市行道树健康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文婷 梁晶 +4 位作者 杨瑞卿 黄一萌 冷婧 秦祯研 贺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197,共13页
【目的】旨在分析上海市行道树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特大城市行道树健康管理和未来的行道树规划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上海市16个行政区110条道路的行道树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行道树健康评价模型,并进行健康等级判定,... 【目的】旨在分析上海市行道树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特大城市行道树健康管理和未来的行道树规划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上海市16个行政区110条道路的行道树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行道树健康评价模型,并进行健康等级判定,同时引入行道树健康指数,从生长因子、管护措施和环境因素的协同视角,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树高、胸径、树池类型、距建筑距离、行道树株距等不同因素对行道树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上海市行道树可划分为优质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和濒死五大类,占比依次为6.36%、32.73%、30.91%、24.55%和5.45%,行道树健康指数为0.894;生长因子中的胸径和冠幅,管护措施中的树体异物与枝条修剪,以及环境因子中的道路板式、道路走向、距建筑距离、架空线情况8个影响因素与行道树健康呈显著相关,影响因素对行道树健康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距建筑距离、胸径、道路走向、架空线情况、树体异物、枝条修剪、道路板式和冠幅。【结论】上海市行道树整体健康状况呈现中等偏上水平,仅有5.45%的行道树存在较严重的健康问题,需采取针对性管护措施,从“生长-管护-环境”协同视角下分析,距建筑距离、道路走向等环境因素和胸径等生长因子对行道树健康的影响最为显著。通过科学修剪保持与建筑合理的距离,并减少架空线和树体异物的影响,可以提升行道树健康生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行道树 树木健康管理 协同视角 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