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琼 林仲静 +3 位作者 张士胜 胡起维 沈玺 徐建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91-1097,共7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辅助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辅助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确诊并治疗的31例湿性AMD患者(每例1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每月1次,连续注射3个月。比较治疗前及首次注射后1、2、3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OCTA检测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面积,并进行比较。结果·纳入研究的31例湿性AMD患者治疗前的平均BCVA(用最小分辨角对数表示)为0.93±0.43,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5)。OCTA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内界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内界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贴合处厚度分别为(329.03±110.73)μm和(468.84±209.50)μm,治疗后两者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均P<0.05);治疗前患者平均CNV面积为(4.78±3.24)mm^2,治疗后CNV面积随时间推移逐渐缩小(均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减轻湿性AMD患者的黄斑水肿,抑制CNV;OCTA可用于辅助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AMD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