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内部改进”质量评估模式——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转变及启示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炎军 夏人青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6,124,共6页
近年来,在评估主体不断扩大、评估目标弥补性特征凸显、评估内容转向学业结果评估、评价方式转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由"外部问责"范式转向"内部质量提升"的范式。在此背景下,大... 近年来,在评估主体不断扩大、评估目标弥补性特征凸显、评估内容转向学业结果评估、评价方式转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由"外部问责"范式转向"内部质量提升"的范式。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评估作为两种范式融合的结果引导着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走向。这为改革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过度强化政府问责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质量改进 学习与发展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高等教育政策评述 被引量:6
2
作者 吕济峰 夏人青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9-112,共4页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过程中出台了多项政策,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市场化、国际化和高质量化。尽管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发展,但从政策学的视角看,这些政策...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过程中出台了多项政策,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市场化、国际化和高质量化。尽管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发展,但从政策学的视角看,这些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还是存在政策问题认定不清、政策主体片面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高等教育 政策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人文教育 培养时代新人——对国外高等教育改革一大趋势的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夏人青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5,共4页
国外高校实施人文教育的新概念、新措施对我们人才全面素质培养有几点新的启示 ,比如“居安思危的教育态度”、“有所作为的课程理念”、“丰富有效的学生活动”
关键词 外国 教育改革 人文教育 人才全面素质 高等教育 人文学科课程 通识教育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桂红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2年第2期81-85,119,共5页
哈佛大学2007年颁布了《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在课程设置与管理上,继承了自1978年以来核心课程设置及管理中的合理部分,建立了一种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通识教育新模式。将自由教育与学生未来生活相联系的通识教育理念,具有更鲜明的实用... 哈佛大学2007年颁布了《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在课程设置与管理上,继承了自1978年以来核心课程设置及管理中的合理部分,建立了一种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通识教育新模式。将自由教育与学生未来生活相联系的通识教育理念,具有更鲜明的实用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 自由教育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课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6
5
作者 魏国良 胡国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9-21,共3页
在新时期,我国学者加大了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研究的关注力度。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依据2000~2008年关于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理论和实践的文献,对其研究的领域、理论、实践探索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未来我... 在新时期,我国学者加大了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研究的关注力度。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依据2000~2008年关于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理论和实践的文献,对其研究的领域、理论、实践探索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走势和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师资培训 “双师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学术伦理研究的肇始、问题与任务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志敏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5,共5页
人们对学术伦理问题的关注,起始于近年来大学存在的学术不端事件及其在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然而,我国学界对这一涉及自身职业发展及人生定位的最根本性问题的研究,却缺乏像其他业界对自身伦理(如医疗界对于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那... 人们对学术伦理问题的关注,起始于近年来大学存在的学术不端事件及其在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然而,我国学界对这一涉及自身职业发展及人生定位的最根本性问题的研究,却缺乏像其他业界对自身伦理(如医疗界对于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那样的探究主动性和必要的研究深度。为此,有必要把学术伦理作为一个专门、集中的研究对象,分别从明确学术伦理的概念、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框架、确立学术伦理的观念体系以及构建学术伦理的实践操作体系等四个方面入手,建构一套完整的有关学术伦理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学术伦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等学校教育规划管理的几点思考
7
作者 何玉海 王传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59,共5页
高等学校教育规划是高等学校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校教育发展愿景及其实施方略予以谋划的活动过程,而高等学校教育规划管理是指通过教育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对高等学校教育予以管理的活动过程。高等学校教育规划是教育规划管理的前提,而教育... 高等学校教育规划是高等学校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校教育发展愿景及其实施方略予以谋划的活动过程,而高等学校教育规划管理是指通过教育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对高等学校教育予以管理的活动过程。高等学校教育规划是教育规划管理的前提,而教育规划管理则是实现高等学校教育规划的手段。实施规划管理,要正确理解高等学校教育规划的本质内涵,系统把握高等学校教育规划的逻辑体系,确切认识高等学校教育规划与管理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而实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教育规划 高等学校教育规划管理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学视阈下高等学校教育规划文本探析
8
作者 何玉海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共3页
高等学校教育规划是通过科学而系统的分析、论证与评估,谋划学校教育整体发展愿景和实施方略的活动和过程,以及呈现这一活动与过程结果的文本形式。因此,作为规划结果的文本呈现形式——规划文本既要符合文体学规范,又要符合管理学要求... 高等学校教育规划是通过科学而系统的分析、论证与评估,谋划学校教育整体发展愿景和实施方略的活动和过程,以及呈现这一活动与过程结果的文本形式。因此,作为规划结果的文本呈现形式——规划文本既要符合文体学规范,又要符合管理学要求,才能较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规范的高等学校教育规划文本应该是一个由前言、序言或引言、规划主体、附件等四大要素组成的语言逻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教育规划 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1999-2011年) 被引量:114
9
作者 夏人青 罗志敏 严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7,共5页
若以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为计时元年,大学生创业政策至今已走过了整十二年。十二年间,大学生创业政策以极大的影响力迅速推进;十二年间,大学生创业政策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十二年... 若以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为计时元年,大学生创业政策至今已走过了整十二年。十二年间,大学生创业政策以极大的影响力迅速推进;十二年间,大学生创业政策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十二年是一个坎,大学生创业活动过程中暴露的诸多问题使其必须进行新的选择;十二年也是一个节点,是政府创新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良好时段。目前,"让更多人愿意创业,让更多人成功创业"应是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主轴。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继续在政府主导下,以创业教育为基础,以创业商务支持为重心,切实提高政策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活动 创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被引量:110
10
作者 夏人青 罗志敏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60,共5页
创业教育目标既要从高校整个人才培养框架中来考察和确定,也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目标的发展与分步实现,即在培养创业素质人才这一总体目标指引下,从低到高分层培养具有良好创业素质的社会公民、自我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以及新型企业的创办... 创业教育目标既要从高校整个人才培养框架中来考察和确定,也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目标的发展与分步实现,即在培养创业素质人才这一总体目标指引下,从低到高分层培养具有良好创业素质的社会公民、自我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以及新型企业的创办者。创业教育目标这一理论特质,要求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不能脱离整个人才培养的体系框架,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与贯通,并与创业教育的分层目标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创业教育 目标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质量大学的品质特征与内涵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人青 何玉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7-125,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已使中国成为高等教育第一大国。然而,高等教育大国不等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与之相适应,建设高质量大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文章从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已使中国成为高等教育第一大国。然而,高等教育大国不等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与之相适应,建设高质量大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文章从大学理念、办学条件、施教队伍、课程设置、公共关系、质量管理、产品服务、社会影响八个方面,对于高质量大学的品质特征及其内涵予以理性探讨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大学 大学品质特征 大学理念 办学自主 知名度 全面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制度:本质内涵、基本结构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玉海 王传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48,75,共9页
就本质而言,现代大学制度是指在大学办学实践中形成,承载着大学精神和一定文化特征并得到广泛共识的那些支撑与维系现代大学运行、确保大学本质功能实现的基本规则或规范,是一个由宏观层面的大学制度和微观层面的大学制度构成的制度系... 就本质而言,现代大学制度是指在大学办学实践中形成,承载着大学精神和一定文化特征并得到广泛共识的那些支撑与维系现代大学运行、确保大学本质功能实现的基本规则或规范,是一个由宏观层面的大学制度和微观层面的大学制度构成的制度系统。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实现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在正确把握其本质内涵、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将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大学制度建设一并进行。一要弘扬现代大学精神,完善大学法律法规;二要恪守大学基本职能,制定完善大学章程;三要固守大学组织特性,健全大学的基本制度;四要坚持大学民族特色,实现大学制度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建设 被引量:29
13
作者 何玉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27,共8页
核心素养被视为是21世纪信息社会公民"必备的"质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与发展趋势,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在进行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 核心素养被视为是21世纪信息社会公民"必备的"质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与发展趋势,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在进行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应该具有科学性、普适性、系统性、明确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其建设需要从六个方面着手:科学确定学生的核心素养要素,统筹规划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文本结构,确切运用课程标准的条款语言,科学划定课程标准的教育时段,妥善处理"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学术失范”还是“学术伦理失范”——大学学术治理的困惑与启示 被引量:24
14
作者 罗志敏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0,共5页
20世纪末以来,以大学教师为主体的学术人中屡屡发生的学术失范事件,削弱了大学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也损伤了大学社会存在的能量根基。于是,防治学术失范,促进学术事业发展也就成了目前我国大学学术管理中的重要课题。但令人困惑的是,不管... 20世纪末以来,以大学教师为主体的学术人中屡屡发生的学术失范事件,削弱了大学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也损伤了大学社会存在的能量根基。于是,防治学术失范,促进学术事业发展也就成了目前我国大学学术管理中的重要课题。但令人困惑的是,不管是"制度的"、"技术的"甚或"法律的"三管齐下,还是泛泛意义上的道德说教,都未能有效地唤起大学学术人的"羞耻心"和"敬畏心理",也未能达到人们所希望的"他律"与"自律"的良性互动。在目前倡导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更未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激情。如此等等,都在促使人们开始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探索学术活动中更深层次、更本质性的东西,这便是学术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治理 治理手段 学术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育规划管理的内涵、特征与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传金 何玉海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18,共4页
高等学校教育规划管理是指通过教育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对高等学校教育予以管理,具有计划性、系统性、过程性、全员参与性和持续改进性等基本特征。实施科学、有效的规划管理是高等学校进行综合改革、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先决... 高等学校教育规划管理是指通过教育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对高等学校教育予以管理,具有计划性、系统性、过程性、全员参与性和持续改进性等基本特征。实施科学、有效的规划管理是高等学校进行综合改革、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先决条件。高校在实施教育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把握教育规划的实质,在规划过程中管理;要发挥规划文本的作用,依据规划进行管理;要更新管理理念,实现科学的全面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规划 高校教育规划管理 规划过程 规划文本 管理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研究:当代挑战与模式转换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志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3,共6页
十多年来,国内外学界围绕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从近期依循的几种研究取向到目前注重研究方式和方法的完善,研究成果可谓丰硕,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缺陷以及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使转换现有的研究模式在逻辑上成为必要... 十多年来,国内外学界围绕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从近期依循的几种研究取向到目前注重研究方式和方法的完善,研究成果可谓丰硕,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缺陷以及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使转换现有的研究模式在逻辑上成为必要。尝试提出一种以"学术伦理"为核心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力图为这种探索提供一条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道德 学术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分析:大学学术价值观的缺失与重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志敏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3,共3页
文章分析国内部分大学颁布的学术道德规范文本后发现,我国大学所倡导的学术价值观普遍存在缺失现象,如核心价值观缺损、基本价值观淡化等等。为此,有必要确立一套完整的学术价值观体系,明确宣示学术价值观,并在学术道德的宣传及教育过... 文章分析国内部分大学颁布的学术道德规范文本后发现,我国大学所倡导的学术价值观普遍存在缺失现象,如核心价值观缺损、基本价值观淡化等等。为此,有必要确立一套完整的学术价值观体系,明确宣示学术价值观,并在学术道德的宣传及教育过程中予以强化,以使学术价值观成为大学文化中一个自然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学术道德规范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充分把握其品质属性
18
作者 何玉海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实现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抓手。就其本质而言,现代大学制度就是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包括国家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据此,现代大学制度是指在大学办学实践中形成,承载着大学精神和一定文化...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实现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抓手。就其本质而言,现代大学制度就是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包括国家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据此,现代大学制度是指在大学办学实践中形成,承载着大学精神和一定文化特征并得到普遍认同的那些支撑与维系现代大学运行、确保大学本质功能实现的基本规则或规范。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这一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现代大学制度具有继承性、发展性、系统性、科学性、普适性和独特性,确切把握其品质属性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大学精神 品质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保加利亚普通教育改革
19
作者 夏人青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2-25,共4页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推进、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保加利亚的教育改革也进入了一个以“回归欧洲”为标志的新时期。加强“幼小”衔接和对学前教育指导与管理;加强对中小学教学大纲的指导与审定、注重课程理念的国际化和学生能力培养;...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推进、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保加利亚的教育改革也进入了一个以“回归欧洲”为标志的新时期。加强“幼小”衔接和对学前教育指导与管理;加强对中小学教学大纲的指导与审定、注重课程理念的国际化和学生能力培养;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管理质量的评估与检查成为其普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一体化 保加利亚 普通教育 教育改革 中小学 教学管理 教学大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公开课:本质内涵与评价标准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何玉海 蔡宝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6-42,共7页
公开课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以开放课堂呈现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普通课。有效公开课的功能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公开课的外在功能,即观摩、教研功能;二是公开课的内在本质功能,即作为一节特殊形式普通课的教学功能。从课程实施活动过程出... 公开课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以开放课堂呈现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普通课。有效公开课的功能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公开课的外在功能,即观摩、教研功能;二是公开课的内在本质功能,即作为一节特殊形式普通课的教学功能。从课程实施活动过程出发,根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科学的课程与教学观,我们提出并建构了由10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有效公开课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开课 内涵 要素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