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筹“三教”协同创新视域下的新加坡教育改革探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任睿文 关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7,共10页
新加坡虽未有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提法,但在近年的教育改革中已有将三者协同发展的实践,具体表现在建立“三教”转换通道、实行课程教学改革、创设技术学士学位、构建学分兑换机制与设立继续教育中心等方面。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 新加坡虽未有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提法,但在近年的教育改革中已有将三者协同发展的实践,具体表现在建立“三教”转换通道、实行课程教学改革、创设技术学士学位、构建学分兑换机制与设立继续教育中心等方面。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通过在“三教”间建立灵活的衔接转换机制、实施终身教育取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增设职业本科技术学位、完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推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模式革新等方式,将三类教育统筹协同,实现创新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继续教育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国际方位与强国建设的现实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卫 杜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供给能力是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我国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百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数、研究生规模占比及培养模式等方面还有明显短板,面对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教育强国建设亟需适应人口和经济发... 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供给能力是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我国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百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数、研究生规模占比及培养模式等方面还有明显短板,面对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教育强国建设亟需适应人口和经济发展特点与趋势,多路径扩大优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以改革评价制度为突破口,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培养机制;以理工科人才培养为依托,构建有组织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产学研联盟新机制,引领我国急需紧缺人才自主培养新范式;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与教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的各级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水平;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提升教育合作能级与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教育强国 现实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双减”的重要性、成效及问题、对策——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卷”谈起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德广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领域“内卷”严重,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负面作用。这一现象,源自有限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以及由此带来的学校教学“双超”(超大纲、超教材)问题,而这无疑又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不仅伤害了孩子,拖累了家长...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领域“内卷”严重,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负面作用。这一现象,源自有限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以及由此带来的学校教学“双超”(超大纲、超教材)问题,而这无疑又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不仅伤害了孩子,拖累了家长,长此下去,还要影响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危害极大。在此背景下,“双减”政策的出台就显得尤为必要。但在如何落实“双减”这个问题上,仅仅着眼于当前的减负是不够的,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比如,严格执行标准化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分类管理、分层教学,强化学生的课后服务和管理,逐步实施10年义务教育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内卷 双超 双减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