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市文化研究的学科建构和发展路径--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访谈
1
作者 杨剑龙 蒋进国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共4页
蒋进国(以下简称蒋):今年是您从教30周年,我读过您的长篇小说《金牛河》和知青生活散文,想请您谈谈知青生活对治学产生的影响以及学术研究的转变历程。
关键词 上海师范大学 文化研究 都市 教授 主任 路径 学科 知青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玉兰与大苹果:上海、纽约都市文化之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剑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21,共8页
上海、纽约都是国际化大都市,白玉兰、大苹果分别成为两个都市的象征物。上海、纽约都是移民城市、经济中心城市、文化中心城市,有着类似的文化特性:开放性、包容性、竞争性、创新性。20世纪下半叶上海发展的停滞、纽约发展的飞速,形成... 上海、纽约都是国际化大都市,白玉兰、大苹果分别成为两个都市的象征物。上海、纽约都是移民城市、经济中心城市、文化中心城市,有着类似的文化特性:开放性、包容性、竞争性、创新性。20世纪下半叶上海发展的停滞、纽约发展的飞速,形成了这两个都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距离,也形成了文化的落差。从纽约中央公园与上海人民公园的比较中,见出都市文化空间建设的不同;从都市节庆文化的比较,发现两个都市文化之异;从文化体制、文化管理的比较,见出两个都市的差距。在都市文化比较中取长补短,可以推进上海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纽约 白玉兰 大苹果 文化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年—1979年的中国城市文化:历程与反思——以上海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旭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8,共9页
在1949年至1979年之间,中国的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建设力图走一条社会主义城市之路,从而摆脱资本主义城市文化所具有的一系列问题。这条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基础,以城市工人阶级为主体,以集体主义为精神指导,消解消费文化,反对... 在1949年至1979年之间,中国的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建设力图走一条社会主义城市之路,从而摆脱资本主义城市文化所具有的一系列问题。这条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基础,以城市工人阶级为主体,以集体主义为精神指导,消解消费文化,反对商品经济下的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贯彻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在文化体制上,控制娱乐业与娱乐文化,将文化生产与市场脱离开,使其成为国家事业单位。在城市管理上,建立以户籍制为核心,以街道、单位、派出所、居委会为主要部门的完善的城市管理体制,抑制城市公共空间,扼制非政府组织,从而实现对城市的充分管理。由此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生产型的、平均主义的,并且具有高度的组织化、高度的凝聚力,在经济上得到保障的新型城市与城市文化。在这种城市文化中,社会犯罪率低,没有色情、赌博、黑社会、吸毒等城市病,没有贫富分化,没有腐败。尽管这种文化形态历史性地转型了,但其一部分成就,对于当下与未来的城市文化建设仍然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社会主义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学隐:嘉业堂与近现代海上文脉传承
4
作者 朱军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100,共12页
刘承幹嘉业堂作为清末民初闻名海内的典籍收藏、出版、研究机构,也是“养遗老”之所在,鲁迅与之的纠葛可以见其功过毁誉。其间既有新旧文化的交锋,也有文明保护意识的传承。清末民初的旧文人隐于都市,沪上“保古”风潮,是遗民群体隐逸... 刘承幹嘉业堂作为清末民初闻名海内的典籍收藏、出版、研究机构,也是“养遗老”之所在,鲁迅与之的纠葛可以见其功过毁誉。其间既有新旧文化的交锋,也有文明保护意识的传承。清末民初的旧文人隐于都市,沪上“保古”风潮,是遗民群体隐逸乐游生活美学的表达,折射了他们在政治与文化上的复杂认同,客观上也刺激了典籍文物鉴藏的另类繁荣,以及中国文博思想的现代转型。郑振铎等对嘉业堂、海日楼为代表的江南藏书的抢救保护,进一步体现出新文化学人赓续中华文脉的勇气与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业堂 遗民文化 古籍鉴藏 隐逸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文化与革命诉求——对1930年代聂耳、黎锦晖音乐观念冲突的审思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伟 张永刚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4-198,共5页
聂耳与黎锦晖在1930年代初的音乐观念冲突,体现了那个时代都市文化发展方向与革命诉求之间的普遍矛盾。这是"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两种力量即改良的进化力量和进步的革命力量交互作用而造成的。它使中国新音乐观念发生了巨大变... 聂耳与黎锦晖在1930年代初的音乐观念冲突,体现了那个时代都市文化发展方向与革命诉求之间的普遍矛盾。这是"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两种力量即改良的进化力量和进步的革命力量交互作用而造成的。它使中国新音乐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使革命诉求成为决定新音乐乃至整个都市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美学形态来看,黎锦晖的音乐体现了现代美学形态;聂耳则靠近古典美学形态,是古典美学形态的革命性替换。审思这场冲突所获得的启示是,当代中国都市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不能以一成不变的观念理解不同时代精神;当代中国都市文化要渗透时代精神又不能为其所取代;要以反思的姿态弘扬现代美学形态,创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当代中国都市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耳 黎锦晖 都市文化 革命诉求 美学形态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界定及其人文研究路向 被引量:42
6
作者 刘士林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4,共9页
对都市、都市文化等概念从历史与逻辑、传统与当代等角度进行分析与梳理,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客观研究都市与都市文化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从城市社会学的历史视角看,都市是人类城市历史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从当代城市化进程的内在结构... 对都市、都市文化等概念从历史与逻辑、传统与当代等角度进行分析与梳理,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客观研究都市与都市文化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从城市社会学的历史视角看,都市是人类城市历史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从当代城市化进程的内在结构看,都市代表着当代都市化进程的最高逻辑环节。形成于都市这个特殊的人类生活空间、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高级精神形态与当代世界精神生产与消费的话语中心,都市文化直接表现为一种与城镇或中小城市完全不同的文化模式。从逻辑分析上讲,西方城市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主要划分为道德、科学与人文三种语境。与西方的城市(都市)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在学术渊源上与当代中国文学学科有密切关联。西方城市社会学研究中人文语境的存在,为沟通中西两种都市文化研究的话语谱系提供了经验基础与学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 都市文化 人文语境 中国文学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察世界与我们生存之谜的一种途径”--近年国内都市文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剑龙 王传习 赵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7-181,共5页
在引进国外都市文化理论的过程中,都市文化研究已成为新世纪以来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在都市文化研究的意义、范畴与方法、都市个案、文化现象与比较研究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憾:重西方理论的借鉴... 在引进国外都市文化理论的过程中,都市文化研究已成为新世纪以来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在都市文化研究的意义、范畴与方法、都市个案、文化现象与比较研究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憾:重西方理论的借鉴、轻中国理论的建树,重理论的宏观研究、轻现实的微观探索,重国内都市研究、轻世界都市的观照,期望都市文化研究有长足的发展与深入,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尽心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化 研究述评 发展 繁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生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士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5,共4页
城市化进程正在全球范围内对当代人类的生活与命运产生着深刻与重要的影响。而由于在物质基础、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差异,其进程与结果也总是难免“几家欢乐几家愁”。由这一剧烈社会变动所产生的“城市问题”乃至“... 城市化进程正在全球范围内对当代人类的生活与命运产生着深刻与重要的影响。而由于在物质基础、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差异,其进程与结果也总是难免“几家欢乐几家愁”。由这一剧烈社会变动所产生的“城市问题”乃至“城市危机”,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也是如此。从城市化的历史看,这一进程在人类社会中已持续了一二百年的时间。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走向知识化、信息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的城市化也呈现出一些重要的新特点。按照一般的分类原则,城市化可以划分为城镇化、中小城市化与都市化三类,但与一两个世纪前英美等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不同,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标志的“都市化”模式在当代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都市化的影响并不限于数量有限的都市人口或几个国际化大都市,在现代化的交通与信息技术条件下,当代都市及其生活方式早已成为一般中小城市乃至乡村竞相模仿的主流与中心,因而,在大都市发展过程中所有的优点与问题,一般都超越了都市空间乃至于民族—国家的界限,它们既是全人类都需要认真面对的生存境遇,也是每一个当代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世界性难题。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都市化”新特点,其范围已超出了经济社会领域,并深刻地影响到精神生产、文化消费乃至于审美趣味等方面。在都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与精神问题,不仅直接促使了中国民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转型,同时也为当代中国人文学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期笔谈就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人文学术对城市化浪潮挑战的一个回应,我们期望能有更多的学者来关注、研究中国城市化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特别是城市化与精神生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当代中国 文化研究 人文学术 都市思潮 历史条件 人类社会 物质基础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士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7-90,共4页
关键词 江南地区 解释框架 文化理论 长江三角洲地区 当代形态 城市空间 古代中国 文化传统 当代世界 江南都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都市文化研究的潜在路径及其反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进国 杨剑龙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10,289,共8页
具有跨学科性质的都市文化研究,在国外已经成为极富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学科。都市空间蕴藏着丰富的人类文化编码,空间维度的都市文化研究成果十分显著。但国外都市文化研究隐藏着跨学科的隐忧,其空间理论有疏离人本精神的倾向。
关键词 都市文化 反思 跨学科 都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为什么要研究都市文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当代中国的城市文化热主要缘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从领导到学者再到广大市民群众,他们对城市和文化的共同关注汇成了今天城市文化热的现实需求。同时,它也缘于学术自身发展的需求,从古代城市与文学文化的结缘,到现代意义的城市研... 当代中国的城市文化热主要缘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从领导到学者再到广大市民群众,他们对城市和文化的共同关注汇成了今天城市文化热的现实需求。同时,它也缘于学术自身发展的需求,从古代城市与文学文化的结缘,到现代意义的城市研究,再到当代具有后现代色彩的都市文化研究,正是学术自身发展和演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化研究 城市与社会发展需求 学术自身发展需求 城市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世博会主题公众论坛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剑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52,共7页
公众论坛成为上海世博会有机组成部分,在对于上海世博会筹备活动的介绍中,对于上海世博会举办权的获得、意义、主题、目标、理念等作了深入的探讨。论坛提出了与城市发展有关的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区域与城市发展等问题,不少公众论坛... 公众论坛成为上海世博会有机组成部分,在对于上海世博会筹备活动的介绍中,对于上海世博会举办权的获得、意义、主题、目标、理念等作了深入的探讨。论坛提出了与城市发展有关的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区域与城市发展等问题,不少公众论坛还出台了宣言,提出了诸多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公众论坛的举办,拓展与深化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将上海世博会接力棒传遍天南海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世博会 主题 公众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格局中都市文化比较的意义与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剑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61,共6页
城市是文化的积聚地,都市是文化的聚焦点,在全球化背景中开展世界都市文化的比较研究,可加强都市文化的个性与现状的研究,加强不同文化交流与影响的研究,加强文化发展历史与趋势的研究,加强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研究。在继承借鉴已... 城市是文化的积聚地,都市是文化的聚焦点,在全球化背景中开展世界都市文化的比较研究,可加强都市文化的个性与现状的研究,加强不同文化交流与影响的研究,加强文化发展历史与趋势的研究,加强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研究。在继承借鉴已有的文化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拓展研究视野、努力推陈出新,使都市文化比较研究拓展至一个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世界都市 文化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上海城市转型的历史与文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文亮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160,共9页
近代上海经历了从一个海边县城崛起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历程,在此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除了世界格局的大变与优越的地理位置,江南地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是上海近代城市转型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勾勒近代上海从单一"县城"演变为&q... 近代上海经历了从一个海边县城崛起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历程,在此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除了世界格局的大变与优越的地理位置,江南地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是上海近代城市转型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勾勒近代上海从单一"县城"演变为"二元城市"、进而跃升为国际大都市的特殊发展历史,揭示了在此过程中江南地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在上海城市崛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江南 西方 城市近代转型 “二元城市” 国际大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现代派文学的文化语境与文化精神——评李洪华著《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剑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上海文化 文化精神 文化语境 20世纪80年代 批评理论 形式批评 外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都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剑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82,共9页
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快速步伐是有目共睹的,研究都市文化成为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翻译介绍国外的都市文化研究成果,成为国内都市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务,对于拓展都市文化研究视阈、建设都市文化理论,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由高等院校、... 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快速步伐是有目共睹的,研究都市文化成为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翻译介绍国外的都市文化研究成果,成为国内都市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务,对于拓展都市文化研究视阈、建设都市文化理论,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由高等院校、社科院组建的研究机构,对于都市文化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些年来的都市文化研究中,我们仍然看到了某些缺憾和不足。首先,在理论上缺乏系统性,缺乏建树理论体系的视阈。其次,在整体上关注研究的宏观性,缺乏具体问题研究的深入细致。再次,研究关注政治学、经济学等方法,缺乏田野调查的具体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都市化 都市文化 理论建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视野里的中国都市文化研究路径
17
作者 蒋进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42,共5页
国外都市文化研究发端于传统优势学科的交叉地带,并伴随着空间文化哲学的深入而走向成熟。在方法论上,都市文化研究偏重"田野调查"、"口述历史"以及个案研究,理论家往往怀疑甚至否定前人体系框架,逐步推进理论思辨... 国外都市文化研究发端于传统优势学科的交叉地带,并伴随着空间文化哲学的深入而走向成熟。在方法论上,都市文化研究偏重"田野调查"、"口述历史"以及个案研究,理论家往往怀疑甚至否定前人体系框架,逐步推进理论思辨。国内都市文化研究恰逢当代中国都市化进程的黄金契机,着力建构学科体系和译介消化国外成果,继而尝试本土创新。国内外都市文化研究都因跨学科而面临"失语"的隐忧,国内学界尤其要对本土语境和文化身份保持清醒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视野 都市文化 研究路径 比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公共服务精准供给: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研究——以上海实践为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石力月 戴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0,共5页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国家媒体融合战略链条的关键一环。长期以来,上海面临着"市—区"两级行政格局下基层公共服务精准供给难题,而传统区级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往往处于被上级媒体覆盖的困境,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非常有限。...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国家媒体融合战略链条的关键一环。长期以来,上海面临着"市—区"两级行政格局下基层公共服务精准供给难题,而传统区级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往往处于被上级媒体覆盖的困境,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非常有限。课题组通过对上海16个区级融媒体中心的调研认为,区级融媒体中心是新型媒体平台,但它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媒体"概念,通过"新闻+政务+服务"的内容架构将自身深度融合进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为精准落实公平、可及的基层公共服务提供了由内而外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中心 公共服务 社会治理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慈善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9
作者 周中之 赵伟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9,147,共9页
荀子的慈善伦理思想研究者甚少,也许是他的性恶论所致。但他的性恶论应该被理解为“可能”为恶,后天可以“化性起伪”。与孟子的性善论不同,“化性起伪”揭示了人性通向慈善的另一类型道路。荀子从治国理政的角度出发提出的“泛利兼爱... 荀子的慈善伦理思想研究者甚少,也许是他的性恶论所致。但他的性恶论应该被理解为“可能”为恶,后天可以“化性起伪”。与孟子的性善论不同,“化性起伪”揭示了人性通向慈善的另一类型道路。荀子从治国理政的角度出发提出的“泛利兼爱德施均”,构成了其慈善伦理思想的核心和要义。“积善成德”是荀子慈善伦理的实践路线,其内含辩证思维、强调道德意志,肯定认知与环境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在当代中国,荀子慈善伦理思想在治国理政、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慈善伦理 性恶论 化性起伪 积善成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美化与美化城市——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恒 鲍红信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5,共7页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场旨在解决城市问题的城市美化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的出现与城市人口的增加、环境的恶化、贫民窟的涌现、腐败现象严重等密切相关。运动导致了美国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并对中心城市面貌的改变产生了积...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场旨在解决城市问题的城市美化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的出现与城市人口的增加、环境的恶化、贫民窟的涌现、腐败现象严重等密切相关。运动导致了美国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并对中心城市面貌的改变产生了积极影响,基本实现了美化城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城市美化 公共空间 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