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皮石斛不同繁殖代数遗传稳定性RAPD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石泉 李小军 周根余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518-521,共4页
研究铁皮石斛单蒴果种子内不同无性繁殖代数的遗传稳定性.利用从10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23个稳定性较好的10碱基引物,对来自单蒴果的7代无性繁殖种苗进行RAPD检测.发现7代无性繁殖的组培苗内代代之间遗传距离很小,但代数相差越大其遗传距... 研究铁皮石斛单蒴果种子内不同无性繁殖代数的遗传稳定性.利用从10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23个稳定性较好的10碱基引物,对来自单蒴果的7代无性繁殖种苗进行RAPD检测.发现7代无性繁殖的组培苗内代代之间遗传距离很小,但代数相差越大其遗传距离就越大,在0~0.043 5范围内.其中在1~3代未探查到变异,但从第4代始,有部分引物RAPD带型发生变化,但变化甚微.23个稳定引物只探查到了7个变异位点.铁皮石斛组培过程中种内存在一定的变异,但变异甚微,所以建立铁皮石斛稳定的无性快繁体系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蒴果 繁殖代数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兴百合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再生鳞茎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谢杰 余沛涛 王全喜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96-100,共5页
以宜兴百合外植体产生的小鳞茎为材料,用2,4-D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最适合的2,4-D浓度为0.01~0.10mg/L,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小鳞茎的最佳条件为:pH5.8~6.2,温度22-28℃。光照强度对小鳞茎的生长无明显作用。
关键词 宜兴百合 愈伤组织 2 4-D 小鳞茎再分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细菌筛选及其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慧捷 宋璟 +2 位作者 朱玉兵 周逸洋 肖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7-13,共7页
从上海市郊农作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纯化得到276株细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的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桔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antia... 从上海市郊农作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纯化得到276株细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的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桔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antiaca),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GQ358919。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JD37菌株的主要抑菌机理是通过产生拮抗物质造成病原真菌菌丝体断裂、扭曲、畸形等异常生长现象。该菌产生的拮抗物质对酸、碱较为稳定,但对高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黄假单胞菌 生物防治 油菜菌核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莱茵衣藻hemHc-lbac和根瘤菌共培养提高产氢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许丽丽 王全喜 +1 位作者 吴双秀 李德志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转基因莱茵衣藻hemHc-lbac(transgenic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hemHc-lbac)以不同比例与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混合,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产氢培养,以确定产氢的最优条件和探索产氢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藻... 转基因莱茵衣藻hemHc-lbac(transgenic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hemHc-lbac)以不同比例与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混合,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产氢培养,以确定产氢的最优条件和探索产氢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藻菌共培养的最优产氢条件为25℃、光照30μE·m–2·s–1、生长至饱和期的菌和藻体积比为1:80,产氢量达到最大,约为278μmol·mg–1Chl,是对照组80μmol·mg–1Chl的3.5倍。藻菌共培养提高产氢量的主要原因是体系中氧气浓度的降低而使氢化酶活性提高、以及衣藻生物量的增加。该研究为利用藻菌共培养及转基因的方法提高微藻光合生物制氢效率提供了重要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莱茵衣藻 根瘤菌 共培养 产氢 培养优化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军 沈建 夏志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2年第5期20-21,共2页
加工温度、调酸及糖分浓度是影响芦荟汁液色泽和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其中蔗糖和柠檬酸能降低稳定性 ;维生素c和氯化钠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维持有增强作用 。
关键词 加工工艺 芦荟汁液 稳定性 色泽 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茵衣藻和根瘤菌共培养提高产氢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许丽丽 徐潇 +2 位作者 吴双秀 王全喜 李德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65-2570,共6页
将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以不同比例与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混合,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产氢培养,以确定产氢的最优条件和探索产氢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藻菌共培养的最优产氢条件为25℃、光照200... 将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以不同比例与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混合,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产氢培养,以确定产氢的最优条件和探索产氢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藻菌共培养的最优产氢条件为25℃、光照200μE/(m^(2)·s)、生长至饱和期的菌和藻体积比为1∶80,产氢量最大,约为272μmol/(mg Chl),是对照组的17.0倍。藻菌共培养提高产氢量的主要原因是体系中O_(2)浓度的降低使氢化酶活性提高以及衣藻生物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衣藻 根瘤菌 共培养 产氢 培养优化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军 沈建 夏志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72,共3页
分析加工工艺中各因素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温度、调酸及糖分浓度是影响芦荟汁液色泽和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其中蔗糖和柠檬酸能降低稳定性;VC和NaCla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维持有增强作用,而且低浓度的VC和NaCl比高浓... 分析加工工艺中各因素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温度、调酸及糖分浓度是影响芦荟汁液色泽和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其中蔗糖和柠檬酸能降低稳定性;VC和NaCla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维持有增强作用,而且低浓度的VC和NaCl比高浓度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汁液 加工工艺 色泽 胶体 稳定性 芦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植物花色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石泉 余庆波 +2 位作者 李小军 路群 周根余 《贵州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13-18,共6页
介绍了观赏植物花色素的种类、显色影响因素、类黄酮类色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改变花色的国内外进展 。
关键词 转基因花卉 花色 类黄酮 类胡萝卜素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链R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雨净 张楚瑜 肖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6-131,共6页
许多正链RNA病毒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体,是造成经济植物动物死亡的致病因子.正链RNA病毒的基因组为正链RNA,其复制酶是依赖RNA的RNA聚合酶,非编码区是病毒基因组复制的主要调控位点,3’非编码区是复制酶的第一结合位点,正链RNA病... 许多正链RNA病毒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体,是造成经济植物动物死亡的致病因子.正链RNA病毒的基因组为正链RNA,其复制酶是依赖RNA的RNA聚合酶,非编码区是病毒基因组复制的主要调控位点,3’非编码区是复制酶的第一结合位点,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大多可能按copy-back模型进行复制.瘟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过程出现正链复制本的数量大于负链复制本的数量,这可能是以RF中间体的负链RNA为模板、正链RNA被置换的形式进行复制的结果.本文概述了HCV细胞培养系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链RNA病毒 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非编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系组分活性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焱 孙凌燕 +1 位作者 张蕙蕴 陈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0期8-10,共3页
纤维素酶系性能是影响菌丝体产菇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杏鲍菇菌株产纤维素酶系的组分活力特征,阐述酶系组分活力对菌菇生长过程中的纤维素基质降解的生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的纤维素酶系中内切葡聚糖酶组分... 纤维素酶系性能是影响菌丝体产菇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杏鲍菇菌株产纤维素酶系的组分活力特征,阐述酶系组分活力对菌菇生长过程中的纤维素基质降解的生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的纤维素酶系中内切葡聚糖酶组分(C1酶)活力变化明显,活性较强,β-葡萄糖苷酶组分(BG酶)活力升高受C1酶活力变化的影响,并且C1酶活力和BG酶活力的高低与菌丝生长速度关系密切,而外切葡聚糖酶组分(Cx酶)活力弱而稳定。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采用低结晶化程度的纤维素基质对纤维素酶系活力产生有较强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纤维素酶系 诱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蕨提取物的抗菌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11
作者 李焱 孙凌燕 +1 位作者 张蕙蕴 陈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51,共4页
为了探讨可食野生植物水蕨的消炎防腐性能,利用了水蕨植株和孢子的水溶性及醇溶性粗提取物作抑菌和食品保鲜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真菌无明显抑制现象;食品保鲜试验显示:水蕨... 为了探讨可食野生植物水蕨的消炎防腐性能,利用了水蕨植株和孢子的水溶性及醇溶性粗提取物作抑菌和食品保鲜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真菌无明显抑制现象;食品保鲜试验显示:水蕨植株的水提取物和孢子的乙醇提取物能延长肉类熟食和新鲜海鲜的一级保鲜期12h以上,而水蕨植株的乙醇提取物和孢子的水提取物效果一般,说明水蕨植株中的抗菌成分与孢子中的成分可能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蕨提取物 抑菌作用 食品保鲜 微生物消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腿菇纤维素酶系组分活性的特征研究
12
作者 李焱 孙凌燕 +1 位作者 张蕙蕴 陈军 《食用菌》 2009年第3期5-7,共3页
通过分析比较在液体和固体培养条件下鸡腿菇菌丝产纤维素酶系的组分活力特征,阐述菌菇生长过程中对纤维素基质降解的生理性能。结果表明:鸡腿菇菌的生长过程中纤维素酶系中的外切葡聚糖酶组分(C1)活力弱而稳定,而内切葡聚糖酶组分(Cx)... 通过分析比较在液体和固体培养条件下鸡腿菇菌丝产纤维素酶系的组分活力特征,阐述菌菇生长过程中对纤维素基质降解的生理性能。结果表明:鸡腿菇菌的生长过程中纤维素酶系中的外切葡聚糖酶组分(C1)活力弱而稳定,而内切葡聚糖酶组分(Cx)活力变化明显,活性较强,β-葡萄糖苷酶组分(BG)活力升高受Cx活力变化的影响,并且Cx活力和BG活力的高低与菌丝生长速度关系密切。试验还表明:采用低结晶化程度的纤维素基质对纤维素酶活力产生有较强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菇 外切葡聚糖酶 内切葡聚糖酶 Β-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条件下几种不同的因子对芦笋诱导生根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翠蓉 刘丽娜 +2 位作者 于爱萍 赵小梅 周根余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0-434,共5页
以芦笋的茎尖为外植体,分别从糖、无机盐、激素等方面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影响芦笋生根的因素。结果分析表明:1/2MS、20g·L-1的糖有利于生根;10g·L-1糖、1/4MS培养基上预处理12d后,生根率可达到100%,根的质量明显优于生长在含... 以芦笋的茎尖为外植体,分别从糖、无机盐、激素等方面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影响芦笋生根的因素。结果分析表明:1/2MS、20g·L-1的糖有利于生根;10g·L-1糖、1/4MS培养基上预处理12d后,生根率可达到100%,根的质量明显优于生长在含有激素培养基上的根;激素预处理并不能提高生根率。因此,低盐及低糖预处理是提高芦笋生根率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无机盐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源对莱茵衣藻生长和产氢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荣荣 阎光宇 +2 位作者 王全喜 吴双秀 刘晓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6-550,共5页
实验通过向莱茵衣藻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甘氨酸和尿素,观察它们对莱茵衣藻细胞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筛选生长状态最佳的甘氨酸和尿素浓度,进而检测它们对衣藻产氢量和耗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和尿素的添加量分别为2.0g/L和0.5... 实验通过向莱茵衣藻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甘氨酸和尿素,观察它们对莱茵衣藻细胞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筛选生长状态最佳的甘氨酸和尿素浓度,进而检测它们对衣藻产氢量和耗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和尿素的添加量分别为2.0g/L和0.5g/L时,莱茵衣藻的细胞数和叶绿素含量最高,此时产氢量提高了2~16倍,该结果为利用衣藻产氢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衣藻 生物制氢 甘氨酸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葡萄糖对莱茵衣藻生长和产氢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荣荣 阎光宇 +2 位作者 王全喜 吴双秀 刘晓磊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5-359,共5页
莱茵衣藻是研究绿藻产氢的模式物种。为了研究添加外源葡萄糖对莱茵衣藻生长和产氢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向莱茵衣藻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检测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对莱茵衣藻细胞数、叶绿素含量、产氢量和耗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 莱茵衣藻是研究绿藻产氢的模式物种。为了研究添加外源葡萄糖对莱茵衣藻生长和产氢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向莱茵衣藻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检测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对莱茵衣藻细胞数、叶绿素含量、产氢量和耗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的添加量为4g.L-1时衣藻的细胞数和叶绿素含量最高,葡萄糖的添加量为6g.L-1时衣藻产氢量比在正常培养基中的提高6.7倍,达156μL.mg-1chl;但在缺硫培养基中添加外源葡萄糖却没有最终使产氢量增加。结果表明向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确实提高了产氢量,为利用衣藻进行含糖废水的处理和产氢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衣藻 生物制氢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