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营经济发展与政府管理创新 被引量:8
1
作者 何精华 陈建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19,共4页
发展民营经济,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选择。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政府制度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政府的制度创新,而政府的制度容纳程度决定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 发展民营经济,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选择。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政府制度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政府的制度创新,而政府的制度容纳程度决定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还存在着约束民营经济发展的行政制度和管理体制。因此,必须从保护民营经济产权、完善市场竞争制度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健全社会服务系统等方面重构制度体系,创新行政体制,促进民营经济的突破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体制改革 政府职能 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关系的转型与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石书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关系主要表现为以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为特征的单一主导关系。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随着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重视与开发,逐步形成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双向互动的主导关系。而且,随着向学习...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关系主要表现为以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为特征的单一主导关系。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随着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重视与开发,逐步形成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双向互动的主导关系。而且,随着向学习化社会的迈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关系将日益呈现出以学习者自主主导为主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对象 教育主体 意识形态 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创新--基于政治文明发展的视野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勤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20,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多样性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需要从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中汲取精华,从政治文明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把握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具有的现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多样性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需要从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中汲取精华,从政治文明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把握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具有的现代文明的属性和优势;从人类政治生活的内在要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的丰富内涵及其创新性,探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明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模式 创新与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个人自由观”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何云峰 胡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共7页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的“个人自由观”的三个问题。1、“个人自由观”的学理根据在于人类自由自觉的特性,它决定了:个人在经验性的维度上“选择”不同的个性;在时代性的维度上“选择”自我的意义;在历史性的维度上“选择”主体的超越。2、...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的“个人自由观”的三个问题。1、“个人自由观”的学理根据在于人类自由自觉的特性,它决定了:个人在经验性的维度上“选择”不同的个性;在时代性的维度上“选择”自我的意义;在历史性的维度上“选择”主体的超越。2、个人自由有其现实领域与真谛。现实领域包括经济自由、政治自由、道德自由、私域自由;而其真谛在于创造性的超越与对人类本能的“升华”和“压抑”的自我承担。3、个人自由的条件性决定了其不能割舍的责任性,这里的质底在于:唯有如此,个人自由才可能成为可操作的现实。而个人自由与其责任相对应,体现出个人选择的标准性。这标准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实践活动的内外尺度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自由 马克思 责任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的话语生产——知识逻辑与智慧逻辑会通的思想实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商红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7-184,共8页
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并超越现代性困境,则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处理并超越现代性困境,必须处理和超越知识逻辑的一统性,探寻知识逻辑与智慧逻辑的会通机制。如果中国政治学即研究者立足学术立场来研究中国政治并形成学问... 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并超越现代性困境,则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处理并超越现代性困境,必须处理和超越知识逻辑的一统性,探寻知识逻辑与智慧逻辑的会通机制。如果中国政治学即研究者立足学术立场来研究中国政治并形成学问,那么,发生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所有事件,就成为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实现知识逻辑与智慧逻辑的会通,在运用话语生产机制形成事件的总体性的研究中,创造中国政治话语体系,这就成为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 话语生产 知识逻辑 智慧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套者和套中人--别里科夫式统治与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 被引量:4
6
作者 倪稼民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1期62-68,共7页
苏共扮演着一个全能党全能政府的角色,垄断一切权力,脱离人民群众,将所有资源裹挟其中,同时在自我绝对化和神圣化的逻辑进程下将自己也陷于其中不能自拔。苏共就是契科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既是制套者,也是套中人,苏共不随生产力的发展而... 苏共扮演着一个全能党全能政府的角色,垄断一切权力,脱离人民群众,将所有资源裹挟其中,同时在自我绝对化和神圣化的逻辑进程下将自己也陷于其中不能自拔。苏共就是契科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既是制套者,也是套中人,苏共不随生产力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最终深受自我编织的政治、经济僵化的体制套子所累而丧失执政地位。这场悲剧不能不引起全能党(政府)的警觉和反思。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以后,应时刻联系群众,不能脱离群众;时刻代表人民的利益;在政治上应该与时俱进,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经济上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共 别里科夫 制套者 被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