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背景的研究 |
张允熠
张弛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0
|
|
2
|
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 |
吴福友
吴根友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3
|
酒以藏礼:酒的天人属性与宗周礼乐文明 |
高瑞杰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论“学而时习”对孔子哲学的奠基意义——对《论语》首章的尝试性解读 |
郭美华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5
|
清末上海穆斯林社团成立董事会事件初探 |
王建平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6
|
哲学的困境和黑格尔的幽灵——关于“中国无哲学”的反思 |
张允熠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7
|
回应冯契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蔡志栋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8
|
先秦诸子与唯物辩证法:中国现代自由的一个面相——以任继愈所编著中国哲学史著作为中心 |
蔡志栋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7 |
2
|
|
9
|
转识成智和万物一体——论冯契、张世英的道德哲学 |
陈泽环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2005 |
2
|
|
10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现代哲学的智慧——兼论中国古典哲学的困境 |
蔡志栋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8 |
1
|
|
11
|
康德、“西马”、“后学”:学术旨趣与现实观照——台湾学者对近20年大陆西方哲学研究的评述 |
陈卫平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1
|
|
12
|
“本心”的普遍性与个体性——论熊十力哲学的普遍主义取向 |
郭美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3
|
熊十力哲学本体的觉、寂、仁内蕴 |
郭美华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4
|
《逻辑哲学论》的沉默与孤寂 |
刘云卿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5
|
现代意识与伦理反应——一个基于哲学语用学的方法论反思 |
贺敏年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6
|
情感现象的本质及其构成环节 |
张志平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7
|
积久而返本:《太平经》“承负说”新论 |
伍小劼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马尔可夫毯:工具还是实体? |
苏无忌
刘闯
|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
陈卫平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1
|
|
20
|
敦煌遗书与奈良平安写经 |
方广锠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