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拉硫磷在环境水体中降解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石登荣 张录达 +2 位作者 任丽萍 于金莲 田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88-991,共4页
马拉硫磷是一种高选择性、应用广泛的有机磷农药,但其对水生生物具有较高的毒性。为了减少马拉硫磷对水环境的影响,寻求马拉硫磷在水体中降解的最佳环境条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了pH、水质、温度等环境因素对马拉硫磷在环境水体中... 马拉硫磷是一种高选择性、应用广泛的有机磷农药,但其对水生生物具有较高的毒性。为了减少马拉硫磷对水环境的影响,寻求马拉硫磷在水体中降解的最佳环境条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了pH、水质、温度等环境因素对马拉硫磷在环境水体中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是影响水体中马拉硫磷降解的主要环境因素,水质和温度次之。在试验选择的各因素水平范围内,pH9、33℃、地下水为水体中马拉硫磷降解的最佳组合条件。通过降解机理讨论可知,马拉硫磷在水体中降解的主要途径为碱性水解,水体中无机盐能促进马拉硫磷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硫磷 水体 降解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景观河流生态修复的产出研究及有效性可靠性检验——基于上海城市内河水质改善价值评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9
2
作者 张翼飞 刘宇辉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39-44,共6页
意愿价值评估法(CVM)为具有显著外部性的生态环境服务的价值评估提供可能,但只有经过有效性和可靠性检验的CVM成果才能应用于环境公共政策与治理。本文以CVM评价上海市城市景观内河——漕河泾港的生态恢复的产出,在国内经常采用的线形... 意愿价值评估法(CVM)为具有显著外部性的生态环境服务的价值评估提供可能,但只有经过有效性和可靠性检验的CVM成果才能应用于环境公共政策与治理。本文以CVM评价上海市城市景观内河——漕河泾港的生态恢复的产出,在国内经常采用的线形对数模型基础上,加入二值响应的Logit概率模型对受访者社会经济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验证本次CVM应用的理论有效性。回归中首次引入反映我国特殊社会结构的户籍变量、收入差距变量两者的交互项,并纳入间接反映环境问题历史成因的居民沿河居住期变量,以验证调查结果与一般经济理论的相容性和与我国特殊社会构成、经济态势以及环境历史成因的吻合性。以预调查和正式调查为试验—复试样本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平均支付意愿是160元/(a.户),改善漕河泾水环境的年经济效益至少在6.1×106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公共政策 意愿价值评估法(CVM) 支付意愿(WTP) Logit概率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 漕河泾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特拉津与蛋白质结合反应及其在测定蛋白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石登荣 张涛 +3 位作者 任丽萍 于金莲 张春荣 饶震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9-512,共4页
用共振光散射光谱(RLS)和紫外-可见电子吸收光谱研究了阿特拉津与牛血清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在酸性条件下,阿特拉津与牛血清蛋白依靠范德华力和N/O-H…π氢键生成结合物,从而使阿特拉津的紫外吸收有整体红移的... 用共振光散射光谱(RLS)和紫外-可见电子吸收光谱研究了阿特拉津与牛血清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在酸性条件下,阿特拉津与牛血清蛋白依靠范德华力和N/O-H…π氢键生成结合物,从而使阿特拉津的紫外吸收有整体红移的趋势,并且产生强烈的共振散射光增强现象。共振光散射光谱特征和强度与溶液的pH、阿特拉津的浓度、反应温度等有关。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阿特拉津与牛血清蛋白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与牛血清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测定牛血清蛋白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3d)为12ng·mL^-1,线性范围为0.05~100μg·mL^-1。该法用于人工混合样品中牛血清蛋白的测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蛋白质 相互作用 共振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钙红-Cu(Ⅱ)络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丹丹 张涛 +2 位作者 任丽萍 石登荣 于金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6-689,共4页
研究了钙红-Cu(Ⅱ)络合物与牛血清蛋白(BS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RLS)、荧光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特征,建立了利用金属配合物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蛋白质的方法。钙红-Cu(Ⅱ)-BSA三元络合物的形成导致RLS强度和荧光强度的增大;同... 研究了钙红-Cu(Ⅱ)络合物与牛血清蛋白(BS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RLS)、荧光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特征,建立了利用金属配合物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蛋白质的方法。钙红-Cu(Ⅱ)-BSA三元络合物的形成导致RLS强度和荧光强度的增大;同时引起电子吸收光谱的强度减小,594nm处吸收峰消失。在pH5·65~5.75的酸度条件下,钙红-Cu(Ⅱ)络合物与BSA系统在317nm处有一增强的RLS光谱峰,且增强的RLS强度与BS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在实验室确定的优化条件下,RLS强度与BSA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75~10μg·mL^-1,线性方程为I=150.88+201.48c(BSA,μg·mL^-1),相关系数r=0.9973。方法检出限为5.62×10^-2μg·mL^-1。该方法成功地用于人工混合样品中BSA含量的测定。对钙红-Cu(Ⅱ)络合物与BSA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钙红-Cu(Ⅱ)络合物与BSA之间主要存在的是静电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红-Cu(Ⅱ)络合物 牛血清蛋白 光谱法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