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
黎加厚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8
|
|
2
|
中国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现代教育技术机构 |
黎加厚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1999 |
11
|
|
3
|
电脑音乐教育技术与教育革新 |
黎加厚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1999 |
14
|
|
4
|
基于基础平台的教育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 |
龚鸣
经春秋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5
|
从数字技术发展现状谈教育技术的相应对策 |
凌以民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6
|
网络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例 |
黎加厚
赵怡
王珏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1
|
|
7
|
教育媒体研究未来趋势:促进学习者中心设计——第14届教育媒体国际大会(ICoME 2016)综述 |
胡航
村上正行
董玉琦
李瑶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
2016 |
16
|
|
8
|
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 |
黎加厚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03
|
|
9
|
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培养 |
黎加厚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02
|
|
10
|
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上) |
黎加厚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89
|
|
11
|
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下) |
黎加厚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0
|
|
12
|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元分析 |
孟琦
祝智庭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3
|
美国虚拟学校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
阳燚
黎加厚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4
|
基于线索的在线异步交流分析——以“网络远程教育”在线课程为例 |
陈向东
梁阳
孙欢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5
|
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 |
黎加厚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1
|
|
16
|
“网络教育”辨析 |
赵金波
黎加厚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7
|
万里大地尽风流——全国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随记 |
黎加厚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8
|
万里大地尽风流——全国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随记 |
黎加厚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9
|
创新是南国农先生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核心——祝贺南先生八十华诞 |
黎加厚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20
|
献爱心携手助学,扬激情演绎青春——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志愿者行动掠影 |
窦荣军
阳燚
鲍贤清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