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社会与情绪学习”的理论基础与课程形态
被引量:7
- 1
-
-
作者
许苏
夏正江
赵洁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
-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4,36,共5页
-
基金
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之子课题"大中小德育课程衔接的学理(教育学)研究"(批准号:13JZD046)
2015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上海中小学社会-情绪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D-110)
-
文摘
"社会与情绪学习"是一个旨在帮助儿童和成年人发展和提高有效生活所需技能的过程,具体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技能、负责任的决策等五项核心技能。"学术、社会和情绪学习协作组织"一直致力于将"社会与情绪学习"列为美国学校教育必修课程,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140个国家的教育部发布了实施"社会与情绪学习"的十大基本原则,开始在全球范围推广,中国也开始探索各个层面的"社会与情绪学习"项目。在这种发展态势下,本文探讨"社会与情绪学习"的理论基础与课程形态,从脑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其合理性进行论证,并探究实践中的"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形态。
-
关键词
社会与情绪学习
理论基础
课程形态
-
Keywords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theory foundation
curriculum
-
分类号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双语教学内部发生机制之探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许苏
马炳军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56,共4页
-
文摘
我国的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主要是指学校全部或部分采用外语(英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的实施主要源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以及对目前外语教学自身的一种反思,即学生不能把习得的语言知识很好地应用于真实的交际情境,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霞有呈现所预想的正相关,反而表现为语言知识与语言行为之间的断裂,造成语言学习的低效。因此,从默会认识论的研究视角分析双语教学的知识基础,探讨其内部发生机制,明确从语言知识到语言行为的现实路径,
-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生机
语言知识
语言运用能力
外语人才
语言行为
默会认识论
语言学科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