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外国语言学界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报告——基于2007—2009年6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骞 蔡龙权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6,共6页
本研究通过对2007~2009年间6种主要的外语类核心期刊的数据进行归纳统计,总结出当前我国外国语言学界研究发展的整体态势:我国的外国语言学界已经形成了一支人才济济的科研队伍,在研究内容上以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为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本研究通过对2007~2009年间6种主要的外语类核心期刊的数据进行归纳统计,总结出当前我国外国语言学界研究发展的整体态势:我国的外国语言学界已经形成了一支人才济济的科研队伍,在研究内容上以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为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外语语言学界目前仍面临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语种的结构不均衡,研究内容整体上缺乏比较前沿的实证研究等。最后,文章的结尾对该学界将来的发展做了一番展望,希望对其发展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语言学 外语核心期刊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与实践鉴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欣亮 童玲红 苏庆伟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6,共11页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视为提升自身教育质量与效益内涵式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在学校新一轮发展模式中将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理论品性与对现实社会的实践关怀融合其中,形成一个质性契合、互为支撑的连续统,令战略...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视为提升自身教育质量与效益内涵式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在学校新一轮发展模式中将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理论品性与对现实社会的实践关怀融合其中,形成一个质性契合、互为支撑的连续统,令战略制定与实际执行能有效对接与转换,从而确保战略规划与实施效果的关联一致,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全球竞争力。该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所采取的政策规划和实践措施为我国推进"双一流"战略提供了经验借鉴与措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世界一流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法综述 被引量:22
3
作者 胡俊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2期80-83,共4页
本文研究了近20年来发表在我国外语类主要期刊中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法的文章,分析、总结了国内教学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并对这些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评述。
关键词 外语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 学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与北京大学日本文学学科之建立——教育史与学术史的视角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升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67,共10页
关键词 周作人研究 现代教育史 日本文学 文学学科 学术史 北京大学 文学研究家 比较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上海英文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建构及中西文化交流 被引量:6
5
作者 朱伊革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3,共8页
近代晚清民国时期较为宽松的国际学术空间和出版发行环境为上海英文期刊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氛围和土壤。近代上海英文期刊以上海学术圈为轴心,聚集精英化的主编、编辑和作者队伍,发表了具有引领创新型的学术成果,构建了连接中西方... 近代晚清民国时期较为宽松的国际学术空间和出版发行环境为上海英文期刊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氛围和土壤。近代上海英文期刊以上海学术圈为轴心,聚集精英化的主编、编辑和作者队伍,发表了具有引领创新型的学术成果,构建了连接中西方学者并辐射至海外的学术共同体,有力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和进步,开拓了汉学研究的新途径,为中西文化交流和汉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大量的文献资料,构成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及汉学研究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英文期刊 学术共同体 中西文化交流 汉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际教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材的二度开发 被引量:3
6
作者 江全康 武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36-138,共3页
基于最新的交际教学理念,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为大学英语教师有效地开发利用听说教材提供一些教学建议,使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满足不同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 交际教学 听说教材 二度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意义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全康 武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37-140,共4页
词汇量的大小,对于一个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词汇量不足是学习外语的一大障碍。外语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准确把握词汇教学的本质,理解其真正意义之所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有效扩大词汇量,为他们的英语交际打好基础。基于... 词汇量的大小,对于一个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词汇量不足是学习外语的一大障碍。外语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准确把握词汇教学的本质,理解其真正意义之所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有效扩大词汇量,为他们的英语交际打好基础。基于二语习得与心理学相关研究分析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词汇 教学策略 二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外语、通识教育与文学经典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峰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85,共3页
由于身处晚期资本主义阶段,当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以及外语院系面临种种危机。面对危机,有必要重新审视大学外语对于"解域"外语学科困局的重要作用,有必要探讨大学英语介入通识教育的理据和方式。以德勒兹、福柯以及本雅明等... 由于身处晚期资本主义阶段,当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以及外语院系面临种种危机。面对危机,有必要重新审视大学外语对于"解域"外语学科困局的重要作用,有必要探讨大学英语介入通识教育的理据和方式。以德勒兹、福柯以及本雅明等后结构主义哲学家的概念为新视角,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教授文学经典的方式介入大学的通识教育,这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的教育改革,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以及促进外语院系自身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外语 通识教育 经典 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媒介作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朱伊革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55-157,共3页
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法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媒介作用,就此问题从翻译法的媒介作用及其优势以及教学中需要翻译法介入的4种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翻译法 英语教学 媒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6
10
作者 丰久光 王巍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103,共7页
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虽然当前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具体实施的方法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所以,研究者有必要研究一种切实可行的课程理论基础,尤其是保守建构主义(M... 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虽然当前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具体实施的方法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所以,研究者有必要研究一种切实可行的课程理论基础,尤其是保守建构主义(Moderate Constructivism),而不是激进建构主义(Extreme Constructivism),灵活运用新兴教育技术,而不是单纯运用Power Point。只有这样的转变才能使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种有意义的(Meaningful)、体验式的(Experiential)、情境式的(Situated)、考虑成本(Cost-effective)的外语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学 保守建构主义 BIGandWIG 经验之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特点和启示——评《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瑾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I0005-I0005,共1页
移动互联网环境催生了一种新型文化,即微文化。近年来,微文化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以短小精悍的信息内容,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发展需要深刻了解微文化环境的创新性、复杂性和多元性,有意... 移动互联网环境催生了一种新型文化,即微文化。近年来,微文化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以短小精悍的信息内容,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发展需要深刻了解微文化环境的创新性、复杂性和多元性,有意识地放大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规避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健康发展"由周静著述的《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一书立足于当下我国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微文化环境,探讨了微文化环境下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该书充分正视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分析总结出了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规律以及有效策略,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可供参考与借鉴的重要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价值观 有效策略 周静 微信 微文化环境 信息内容 微博 移动互联网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二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及其影响因素
12
作者 戚欣佳 常辉 王丽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以往研究发现汉语二语产出中空主语和空宾语存在不对称现象,并受二语水平、有生性、句法位置等因素影响。本研究采用可接受度判断任务考察母语为日语和韩语的汉语二语学习者对汉语空主语和空宾语句的感知,从语言理解视角探讨汉语二语空... 以往研究发现汉语二语产出中空主语和空宾语存在不对称现象,并受二语水平、有生性、句法位置等因素影响。本研究采用可接受度判断任务考察母语为日语和韩语的汉语二语学习者对汉语空主语和空宾语句的感知,从语言理解视角探讨汉语二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以及二语水平、有生性和句法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语者对空主语与空宾语句的感知表现出不对称性,空主语可接受度总体高于空宾语;二语水平和有生性对汉语二语空论元的感知有显著影响,但句法位置的影响不显著;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汉语二语者在感知空论元上的表现越来越接近汉语母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主语 空宾语 有生性 句法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己”的诞生:严复对西方“个人”知识概念的译介
13
作者 欧梦越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9,共13页
“个人”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符号,堪称转型时代的“关键词”。“小己”是严复用以表达近代西方“个人”(individual)概念的独创译词,首见于《群学肄言》,语出司马迁《史记》。严复的译名策略是“以儒释西”,“小己”的诞生体现... “个人”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符号,堪称转型时代的“关键词”。“小己”是严复用以表达近代西方“个人”(individual)概念的独创译词,首见于《群学肄言》,语出司马迁《史记》。严复的译名策略是“以儒释西”,“小己”的诞生体现出其典型的“中西合璧”的“群己观”,他为西方中性的“个人”概念涂上一层儒家伦理色彩,将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演绎成赋予儒学价值的“群己观”,追求“群己平衡”。在近代本土化语境下,严复以“小己”为代表的传统文言语汇对译“individual”,努力调和西方“个人”观念与儒家伦理之间的矛盾,是“会通中西”翻译追求的充分反映,帮助西学“个人”概念完成在本土意义上的接引与转换,为推动近代中国学术话语建构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作出卓越贡献。面对外来语的冲击,严复苦心孤诣创制的“小己”仍有市场,近代报刊中有不少采用“小己”表示“个人”概念的用例,近代早期英华辞典也多收录“小己”一词,“小己”的传播图谱清晰可见,从历史容受视角可证其文化影响力。晚清中国用于翻译“individual”的译名从一开始就呈现了纷繁复杂的景象,如“人”“人人”“个人”“私”“己”“小己”“么匿”,等等,这些译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自然竞争并存。梳理“个人”对译英文“individual”的历史演进轨迹,考察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个人”话语发展演进脉络时,应充分认识到严复“小己”的创译功不可没,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由此可进一步思考近代中国语境下西方“个人”概念的本土化译介,以及中国式个人话语的建构与中国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己” 严复 “个人”知识概念 译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篇章衔接功能比较 被引量:37
14
作者 原苏荣 陆建非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探究语言表面的同和内部的异、表面的异和内部的同,是我们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跨语言对比研究的目的之一。文章主要从副词性关联词语篇章衔接的语义与类别和衔接的特点与差异等方面,对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的篇章衔接功能进行对比分析,... 探究语言表面的同和内部的异、表面的异和内部的同,是我们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跨语言对比研究的目的之一。文章主要从副词性关联词语篇章衔接的语义与类别和衔接的特点与差异等方面,对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的篇章衔接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篇章衔接功能的共同特点、规律及其差异,旨在揭示汉、英语语言的类型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性关联词语 语义与类别 篇章衔接 跨语言 汉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领导力评价方法透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欣亮 童玲红 夏广兴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7-87,共11页
2011年,澳大利亚颁布首个《全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为配合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实施,帮助校长管理自我与学校,2013年,澳大利亚教学与学校领导协会公布基于标准的《360度评价框架》并陆续出台用户手册、评定指标、实施方法等配套资源... 2011年,澳大利亚颁布首个《全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为配合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实施,帮助校长管理自我与学校,2013年,澳大利亚教学与学校领导协会公布基于标准的《360度评价框架》并陆续出台用户手册、评定指标、实施方法等配套资源,从量化和质性维度帮助中小学校长评价和提升领导力及其相关要素,以确保校长标准各要素能在真实的环境中发挥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中小学校长 领导力 评价方法 《360度评价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际、变异、标准:关于英语语音在中国的取向 被引量:10
16
作者 蔡龙权 宋学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127,共15页
文章认为语音即语言。语音符号的任意性、结构的系统性和使用的广泛性赋予语言有效的生存和交际功能。人、事、地、时的环境变化预示三方交际和存在隐形第三方,语言交际因此要求心理服从社理,社理服从物理,参与者主动适从甚至顺从地调... 文章认为语音即语言。语音符号的任意性、结构的系统性和使用的广泛性赋予语言有效的生存和交际功能。人、事、地、时的环境变化预示三方交际和存在隐形第三方,语言交际因此要求心理服从社理,社理服从物理,参与者主动适从甚至顺从地调整话语。语音变异因此是交际性语言能力的重要标记,有客观的和主观的。从标准看,发音变异有正确、准确和精确的客观度量,从交际的社会性看,有物理近切、社理贴切和心理亲切的主观评价。文章由此区分RP和GA的音位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级。英汉语系的硕大差异设定中国英语的发音必然出现显著变异,学习与使用者数量的巨大增长更可能降低发音质量。作者从中国英语教育的基础、发展和特色提出RP作为中国英语的语音取向,建议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加强外语和师范学校学生英语发音的正确和准确程度,改善中国窗口职业人士的发音形象,提升中国英语整体发音水平及其在国际英语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 变异 标准 语音 英语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曼 李永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06,共9页
全面梳理了自1944年至今老舍作品在美国的翻译、自1939年至今老舍及其作品在美国的研究,并在与国内同时期研究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特点。由于受到文学和超文学因素的影响,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经历了... 全面梳理了自1944年至今老舍作品在美国的翻译、自1939年至今老舍及其作品在美国的研究,并在与国内同时期研究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特点。由于受到文学和超文学因素的影响,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经历了由与国内研究不谋而合,到"反动",再到互动互补的过程。作者还对伊文金改写《骆驼祥子》和《离婚》,老舍几次改写《骆驼祥子》等现象给出了个人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美国 译介 海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教学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庄木齐 卜友红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8,共7页
可视化技术在语音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语音教师和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基于语音特征及其教学方法,本文探讨可视化技术在语音教学中的效用。文章围绕着可视化技术、语音可视化教学软件、教学设计以及其应用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 可视化 语音教学 视觉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语的认知发生基础 被引量:10
19
作者 戴炜栋 蔡龙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把母语语言规则转移到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并且运用母语语言规则简化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的产物。它反映学习者发生一种新的认知。中介语认知的发生与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心理、社会和中介语系统等因...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把母语语言规则转移到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并且运用母语语言规则简化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的产物。它反映学习者发生一种新的认知。中介语认知的发生与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心理、社会和中介语系统等因素相关。中介语认知的系统发生形成中介语认知图式,指导和管辖第二语言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 语言习得 中介语 认知发生 认知图式 认知 心理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语境与词语选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谭卫国 阮熙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首先回顾关于翻译语境的研究现状,认为将翻译语境分为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颇为恰当;接着综述词义多维性的研究状况,认为将词语意义分为静态意义和动态意义比较合理;然后结合丰富的实例,论证具体语境与词语的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之翻译的... 首先回顾关于翻译语境的研究现状,认为将翻译语境分为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颇为恰当;接着综述词义多维性的研究状况,认为将词语意义分为静态意义和动态意义比较合理;然后结合丰富的实例,论证具体语境与词语的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之翻译的密切关系。旨在证明:翻译语境支配词语选用,只有在正确理解具体语境的基础上,才能把握住词语在语篇中的动态意义,准确选择翻译策略,恰当地选用词语,保证译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语境 词语选用 词义的多维性 比喻意义 联想意义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