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金《礼志》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汤勤福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80,共16页
本文对宋金《礼志》进行比对,考证出《金史·礼志》脱漏亡佚礼目数十条。《宋史·礼志》、《政和五礼新仪》之礼仪,金朝大致都实施过,未见《金史·礼志》载录者,实为脱漏或元人修史时未修入内。金朝主动模仿或说移植汉制礼... 本文对宋金《礼志》进行比对,考证出《金史·礼志》脱漏亡佚礼目数十条。《宋史·礼志》、《政和五礼新仪》之礼仪,金朝大致都实施过,未见《金史·礼志》载录者,实为脱漏或元人修史时未修入内。金朝主动模仿或说移植汉制礼仪,始于熙宗;主动实施汉制礼仪且有一定规模者,当是海陵王;世宗、章宗两朝则集其大成,并尽可能按照唐宋礼典实施。《金史·礼志》缺漏有关农业的礼目,或与女真族起于渔猎有关。然金朝入主中原后,也逐渐重视农业生产。一些应该具有的皇朝礼仪,金朝阙而不载,当是史料缺佚所致。宋朝特有礼仪,金朝并未施行,其情可以理解。金朝未设某些礼仪,还可能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因此,金朝实行的是汉制五礼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金朝 礼志 礼制 五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朱瑞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51-165,共15页
20世纪中国学术界对宋代改革家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 ,经历了清末、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5 0年等几个时期。清末 ,学者开始运用西方的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加以探讨 ,其开拓者是梁启超。民国时期 ,这一研究逐步受到重视。 195 0... 20世纪中国学术界对宋代改革家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 ,经历了清末、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5 0年等几个时期。清末 ,学者开始运用西方的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加以探讨 ,其开拓者是梁启超。民国时期 ,这一研究逐步受到重视。 195 0至 196 5年 ,大陆学者高度评价王安石 ,充分肯定其变法的历史作用 ;“文革”期间 ,研究实际上已经停止 ,并且被肆意歪曲 ,成为“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工具 ;“文革”后 ,研究步入正轨 ,研究队伍不断扩大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有进展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王安石 变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古文字诂林》在语言文字研究与字典编纂上的学术价值
3
作者 徐时仪 《辞书研究》 2007年第6期87-94,共8页
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搜罗最为齐备的古文字纂集类工具书《古文字诂林》,集已有古文字字形和古文字考释之大成,汇众说于一编,反映了我国古文字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具有鳌清古文字形音义的脉络、勾勒古文字学研究史、供研究者深入... 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搜罗最为齐备的古文字纂集类工具书《古文字诂林》,集已有古文字字形和古文字考释之大成,汇众说于一编,反映了我国古文字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具有鳌清古文字形音义的脉络、勾勒古文字学研究史、供研究者深入探考汉字发展演变轨迹的学术价值,为语言文字研究和大型字典编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诂林》 语言文字研究 字典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辞书学研究的开拓性丰硕成果——读邹酆《辞书学探索》和《辞书学丛稿》
4
作者 徐时仪 《辞书研究》 200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辞书学探索》和《辞书学丛稿》是邹酆先生20多年潜心研究辞书学的论文结集,展示了作者在辞书学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的收获,具有注重辞书编纂理论的研究、注重辞书编纂原理的研究、注重辞书评论和辞书评论的评论等特色,全然不同于已有... 《辞书学探索》和《辞书学丛稿》是邹酆先生20多年潜心研究辞书学的论文结集,展示了作者在辞书学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的收获,具有注重辞书编纂理论的研究、注重辞书编纂原理的研究、注重辞书评论和辞书评论的评论等特色,全然不同于已有的辞书学论著,在辞书学研究史上自有其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书学研究 邹酆 《辞书学探索》 《辞书学丛稿》 辞书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周春秋语言演变探略
5
作者 徐时仪 《辞书研究》 2024年第3期1-12,I0001,共13页
语言演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春秋时“礼坏乐崩”,官府之学走向民间导致了春秋雅言取代商周古文的汉语语体第一次变革。《今文尚书》中不少词语是商周古文,春秋后罕用,反映了商周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上承商周下启秦汉的过渡性,从中或多... 语言演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春秋时“礼坏乐崩”,官府之学走向民间导致了春秋雅言取代商周古文的汉语语体第一次变革。《今文尚书》中不少词语是商周古文,春秋后罕用,反映了商周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上承商周下启秦汉的过渡性,从中或多或少可见商周与春秋后汉语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古文 春秋雅言 语言演变 《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新兴韵书《韵诠》考探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时仪 李丰园 《辞书研究》 2007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唐代武玄之所撰《韵诠》是一部记载当时实际语音的新兴韵书,今已失传。文章就文献所载此书的三百多条佚文对其概貌作了考探,剖析其注音、析形和释义的体例,探讨其渊源和编纂特色,论述其在语言研究、辞书研究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学术价值... 唐代武玄之所撰《韵诠》是一部记载当时实际语音的新兴韵书,今已失传。文章就文献所载此书的三百多条佚文对其概貌作了考探,剖析其注音、析形和释义的体例,探讨其渊源和编纂特色,论述其在语言研究、辞书研究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学术价值,填补了辞书史研究中有关此书的研究之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诠》概貌 体例 渊源 编纂特色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愿和他的《尔雅翼》 被引量:5
7
作者 夏广兴 《辞书研究》 CSSCI 1997年第5期117-125,共9页
关键词 《尔雅》 名物词 训释 广征博引 十二卷 音近义通 释义 释名 指导思想 直斋书录解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刑罚体系的演变——以杖刑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戴建国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64,共10页
唐代刑罚体系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有新的调整,其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先后制定了有别于律文规定的先决杖、脊杖、臀杖、重杖等杖刑,在《唐律》之外,形成了一个刑罚补充体系,以格的形式颁布实施。它们和各种主刑相结合,成为唐代刑罚体系的... 唐代刑罚体系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有新的调整,其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先后制定了有别于律文规定的先决杖、脊杖、臀杖、重杖等杖刑,在《唐律》之外,形成了一个刑罚补充体系,以格的形式颁布实施。它们和各种主刑相结合,成为唐代刑罚体系的新内容。大中七年出台的折杖法,只是作为笞、杖刑本刑的执行刑,而笞、杖刑仍是五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被废除,依然是唐朝在行的法定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刑罚体系 杖刑 折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辞书编纂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时仪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3-161,共9页
西学东渐引发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变革,我国辞书编纂在体例、内容、品种、数量及编纂方法上也渐在传承古代辞书编纂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外国辞书编纂的经验,由传统的模式逐渐转向近代的模式,由传统的字典到新型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辞书编... 西学东渐引发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变革,我国辞书编纂在体例、内容、品种、数量及编纂方法上也渐在传承古代辞书编纂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外国辞书编纂的经验,由传统的模式逐渐转向近代的模式,由传统的字典到新型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辞书编纂的理论在辞书编纂实践的探索中也有新的发展,确立了"以字带词"的编纂体例,提出了"字书之学"和"字典学"的概念,一批适应时代要求,旨在普及国民教育和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新型辞书相继问世,开创了我国辞书编纂的新局面,我国的辞书编纂开始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中国辞书编纂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辞书编纂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两个书面系统与汉语词典的编纂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时仪 《辞书研究》 CSSCI 1997年第5期5-12,共8页
关键词 汉语词典 书面语言 白话 汉语词汇史 常用词 口语词 《游仙窟》 现代汉语 词语 系统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天圣令》“因其旧文,参以新制定之”再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建国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42,共13页
宋《天圣令》沿用唐令旧文,参修新制,对不适用的部分作修正。宋修改唐令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其一,更改旧令,参补新制,立法者考虑到令文涉及的制度的完整性,对唐旧文作必要修改,根据编敕中规定的新制适当地参修入《天圣令》,编敕中仍然... 宋《天圣令》沿用唐令旧文,参修新制,对不适用的部分作修正。宋修改唐令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其一,更改旧令,参补新制,立法者考虑到令文涉及的制度的完整性,对唐旧文作必要修改,根据编敕中规定的新制适当地参修入《天圣令》,编敕中仍然保留着这些新规;其二,保留旧文,只删不补。对于某条宋代仍在行用的唐令,即使新制承续补充了其所涉及的制度,如果《天圣编敕》已收载新制,基于编敕优先的原则,《天圣令》不再作具体补充。这一参修新制的原则与宋代法典体系中敕、令、格、式的职能性分工有着密切关联。参修新制,必因唐令旧文,需要唐令中有相应的可以接续的具体条款,否则不会被修入。《天圣令》在沿用唐代法典修纂方式基础上作了一些更改,尚不能完全摆脱唐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圣令 唐令 编敕 参修新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名臣崔与之的军事思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汤勤福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46,共6页
南宋名臣崔与之军事思想相当丰富,其战略思想大致是主张固守伺机;安边实边;军民联防与广积军备四个方面。其战术思想是侦察敌情,知己知彼;连环筑垒,统一指挥;训练士卒,增强实力;分化敌方,瓦解攻势。崔与之的军事思想具有可行性与实践性... 南宋名臣崔与之军事思想相当丰富,其战略思想大致是主张固守伺机;安边实边;军民联防与广积军备四个方面。其战术思想是侦察敌情,知己知彼;连环筑垒,统一指挥;训练士卒,增强实力;分化敌方,瓦解攻势。崔与之的军事思想具有可行性与实践性两大特点,他是一位具有文韬武略的名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崔与之 军事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乱”的成词及“胡V”的由来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牧天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4-88,共5页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胡乱"条下收有两义:①马虎;随便:胡乱涂上几笔|胡乱吃了两口就走了。②任意;没有道理:他话还没听完,就胡乱批评一气|粮食不能胡乱糟蹋。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成词 “胡乱” 词语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的一确二”与“丁一确二”考——兼论“丁一卯二”“丁是丁,卯是卯”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牧天 《辞书研究》 2015年第4期82-86,共5页
《汉语大词典》收有“丁一确二”一词:丁一确二明白;确实。《朱子语类》卷六九:“如今人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二刻拍案惊... 《汉语大词典》收有“丁一确二”一词:丁一确二明白;确实。《朱子语类》卷六九:“如今人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知县见他丁一确二说着,有些相信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一 《二刻拍案惊奇》 《汉语大词典》 《朱子语类》 第四折 言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古写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略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牧天 《辞书研究》 2023年第2期95-108,114,共15页
玄应《一切经音义》除传世刻本、敦煌吐鲁番写本外,还有日本古写本多种,通过大治本、金刚寺本、西方寺本、七寺本《玄应音义》卷一的比对,可以发现日本写卷皆属于简本体系,其中大治本、金刚寺本与西方寺本关系较密切,与碛砂藏本相同部... 玄应《一切经音义》除传世刻本、敦煌吐鲁番写本外,还有日本古写本多种,通过大治本、金刚寺本、西方寺本、七寺本《玄应音义》卷一的比对,可以发现日本写卷皆属于简本体系,其中大治本、金刚寺本与西方寺本关系较密切,与碛砂藏本相同部分较多,而七寺本与高丽藏本相同处较多;大治本与金刚寺本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且属于在简本基础上进一步节略的略本体系。日本古写本与传世刻本《玄应音义》存有大量异文,具有补充传世藏经刻本的独特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应 一切经音义 日本写本 异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很戾”“佷戾”“狠戾”与“狼戾”“■悷”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时仪 《辞书研究》 2016年第6期79-82,共4页
“櫳悷”有“执拗凶狠”义,佛经中或写作[忄龍]戾、笼戾、櫳愤、[忄龍]戾等,盖为“狼戾”的音转记音词,故字体不定.“狼”似为狠之讹,“狠戾”又写作“很戾”“很戾”.“[忄龍]捩”“[忄龍]戾”“[忄龍]捩”“[忄龍]戾”“笼戾”等似皆... “櫳悷”有“执拗凶狠”义,佛经中或写作[忄龍]戾、笼戾、櫳愤、[忄龍]戾等,盖为“狼戾”的音转记音词,故字体不定.“狼”似为狠之讹,“狠戾”又写作“很戾”“很戾”.“[忄龍]捩”“[忄龍]戾”“[忄龍]捩”“[忄龍]戾”“笼戾”等似皆源自“狼戾”而为“狠戾”之讹.下文试论述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瘴疠”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时仪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2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瘴疠 医话 湿热地区 不服水土 毒气 湿热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形声字义如何从声符的形中求得
18
作者 王礼贤 赵露莎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
右文说执声符之形以求形声字义,并无大谬,所谬者在求取字义之 法机械太过。王安石尝谓“波是水之皮”,被东坡据为笑柄。本文即以之为 例,借十余以“皮”为声符之形声字义的分析,证得其义确与声符相关,进而 论证形声字义如何从声符之形... 右文说执声符之形以求形声字义,并无大谬,所谬者在求取字义之 法机械太过。王安石尝谓“波是水之皮”,被东坡据为笑柄。本文即以之为 例,借十余以“皮”为声符之形声字义的分析,证得其义确与声符相关,进而 论证形声字义如何从声符之形中求索的方法。汉语语文辞典,尤其古汉语 字典分析概括义项每遇疑难,用此法从形上透析字义,复与例证参互比较, 或可为解决疑难带来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声符 派生义 字义 声音通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图书馆藏《中兴御侮录》的版本与价值探试
19
作者 赵耀文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0,共6页
《中兴御侮录》是一部记载南宋与金和战,尤详于完颜亮南侵及"隆兴和议"诸史事的宋代典籍。对研究南宋中兴、宋金关系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书流传版本芜杂,优劣参差不齐。崇祯时有"穴砚斋"抄本流传。今藏国家图... 《中兴御侮录》是一部记载南宋与金和战,尤详于完颜亮南侵及"隆兴和议"诸史事的宋代典籍。对研究南宋中兴、宋金关系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书流传版本芜杂,优劣参差不齐。崇祯时有"穴砚斋"抄本流传。今藏国家图书馆的抄本,有校改,有按语,是现今所见质量较高的本子。《全宋笔记》点校本以北京大学藏清抄本为参校本,但对国图藏抄本未加利用,殊为可惜。此书直接或间接引录南宋的诏文、牒文以及官员拜罢,对《三朝北盟会编》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具有极大的补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兴御侮录》 版本 史料价值 国家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辞书词义系统探略
20
作者 徐时仪 《辞书研究》 2015年第4期1-8,93,共8页
词义系统是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媒介,辞书释义本质上是一套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思想、科学、文化和语言的发展状况,在整体上映射着人们的世界观和心理认同及思维方式,体现出一个历史时期的词汇面貌和演变发展... 词义系统是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媒介,辞书释义本质上是一套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思想、科学、文化和语言的发展状况,在整体上映射着人们的世界观和心理认同及思维方式,体现出一个历史时期的词汇面貌和演变发展的价值取向。语文辞书收释词语讲求系统性,具有内在整体把握的相互依存和照应,《尔雅》《说文》《新尔雅》《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等语文辞书和知网(How Net)、中文词汇网络(Chinese Wordnet)等电子网络辞书贮存的词义系统具有前后递嬗的连续性和古今贯通的综合性,也反映了知识体系与时俱进的不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辞书 词义系统 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