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教师隐形课程资源在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0-216,共7页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将其显性的专业知识以显性课程的形式作用于学生之外,其自身所拥有的其他众多的隐性文化资源也在以隐性的形式使学生潜移默化,这称为内隐性学习。大学教师的隐性教育资源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精神、可持续...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将其显性的专业知识以显性课程的形式作用于学生之外,其自身所拥有的其他众多的隐性文化资源也在以隐性的形式使学生潜移默化,这称为内隐性学习。大学教师的隐性教育资源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尤其体现在探究性课程教学中。以探究性化学实验课程为例,探讨大学教师的隐性课程资源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隐性课程 探究性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氧气氧化制对苯醌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李晓东 陈臣举 +2 位作者 陶慧琴 隋志军 张春雷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以苯酚为原料,氧气为氧化剂,在XCl_(2)/YCl(X、Y为两种金属元素)复合金属盐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对苯醌。提出了对该催化氧化反应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氧气压力、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配比、苯酚浓度、反应... 以苯酚为原料,氧气为氧化剂,在XCl_(2)/YCl(X、Y为两种金属元素)复合金属盐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对苯醌。提出了对该催化氧化反应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氧气压力、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配比、苯酚浓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苯酚氧气氧化制对苯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甲醇作溶剂,苯酚浓度为10%,苯酚与催化剂摩尔比为1∶0.36,催化剂中X、Y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50℃,氧气压力为2.5 MPa,反应时间为3 h时,苯酚转化率为72.7%,对苯醌选择性为77.5%,收率可达56.3%。同时,根据反应结果,提出了在X/Y复合金属盐催化剂的作用下,苯酚氧气氧化制对苯醌可能存在的反应机理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氧气氧化 对苯醌 均相催化 复合金属盐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温度及热处理对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氮化硅涂层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春景 董绍明 +3 位作者 靳喜海 胡建宝 张翔宇 吴惠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31-1237,共7页
以SiCl4-NH3-H2为前驱体,在750~1250℃范围内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于碳纤维布上制备氮化硅涂层,系统研究了沉积温度对氮化硅涂层的生长动力学、形貌、化学组成和结合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沉积温度低于1050℃的情况下,随着沉积... 以SiCl4-NH3-H2为前驱体,在750~1250℃范围内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于碳纤维布上制备氮化硅涂层,系统研究了沉积温度对氮化硅涂层的生长动力学、形貌、化学组成和结合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沉积温度低于1050℃的情况下,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沉积速率单调增大。而当沉积温度高于1050℃时,沉积速率随温度升高逐渐下降。在整个沉积温度范围内,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涂层表面形态逐渐向菜花状转变,同时涂层表面变得愈加粗糙。涂层的最佳沉积温度在750~950℃之间。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涂层中氮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而硅含量不断增加,氧含量在整个温度范围内逐渐降低。原始沉积涂层均呈无定形态,经高于1300℃热处理后实现晶化,并伴随着表面形貌的显著变化。此时涂层仅由a-Si3N4构成,不存在任何b-Si3N4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涂层 生长动力学 沉积温度 化学组成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B-Si体系LTCC材料腐蚀行为及腐蚀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淑文 马名生 +1 位作者 刘峰 刘志甫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3-560,共8页
LTCC材料在电镀和化学镀工艺中对酸/碱镀液的耐蚀性是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特性。本工作研究了HCl、H_(2)SO_(4)和NaOH溶液(0.01~2.00 mol/L)和浸泡时间(10~300 min)对C... LTCC材料在电镀和化学镀工艺中对酸/碱镀液的耐蚀性是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特性。本工作研究了HCl、H_(2)SO_(4)和NaOH溶液(0.01~2.00 mol/L)和浸泡时间(10~300 min)对Ca-B-Si体系LTCC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LTCC材料在不同的酸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样品的腐蚀失重量会随着酸溶液浓度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在碱溶液中并未观察到明显的腐蚀现象。当盐酸溶液浓度为1.00 mol/L时,LTCC材料的失重最大为54.96%。当硫酸溶液浓度为0.10 mol/L时,LTCC材料的失重最大为8.80%LTCC材料中的CaB_(2)O_(4)和CaSiO_(3)晶相会与酸溶液发生溶解反应进而造成腐蚀,并且随着酸溶液浓度增大,反应后样品表面富Si蚀变层的形成速度更快,进而使LTCC材料在较高浓度酸溶液中的浸泡失重量减小。LTCC材料在1 mol/L盐酸溶液和0.1 mol/L硫酸溶液中溶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0.38、5.43 kJ/mol,故盐酸溶液对LTCC材料的腐蚀速率大于硫酸溶液。结合化学腐蚀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揭示了LTCC材料在酸溶液中以离子交换和水解反应占主导的腐蚀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硼硅酸盐玻璃 浸泡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铋玻璃的富氧空位BiOCl光催化材料的原位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董文静 任海深 +1 位作者 谢天翼 林慧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1-509,共9页
氧空位对光催化材料的可见光吸收范围与电子-空穴分离效率都具有重要影响,铋玻璃内含有丰富的氧空位缺陷。采用盐酸腐蚀铋玻璃原位合成BiOCl光催化材料,研究了玻璃网络外体对氧空位浓度的影响规律,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氧空位对光催化材料的可见光吸收范围与电子-空穴分离效率都具有重要影响,铋玻璃内含有丰富的氧空位缺陷。采用盐酸腐蚀铋玻璃原位合成BiOCl光催化材料,研究了玻璃网络外体对氧空位浓度的影响规律,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电子顺磁共振(EPR)对合成的BiOCl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氧空位浓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i_(2)O_(3)-B_(2)O_(3)-ZnO系铋玻璃随着网络外体组分的增加,玻璃中的氧空位缺陷增多,原位合成的BiOCl将“继承”玻璃中大量氧空位,在可见光下照射100 min时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到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材料 BiOCl 铋玻璃 富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交叉的综合化学实验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11
6
作者 单树楠 李娴 +1 位作者 张雷 张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5-149,共5页
以学科交叉为切入点,结合科研工作和学科前沿方向,为本科生教学设计一个"吸附光催化耦合生物法降解苯并三唑废水"的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过程涵盖了材料的制备和表征、反应器的设计构建和不同处理方案的对比评价,体现... 以学科交叉为切入点,结合科研工作和学科前沿方向,为本科生教学设计一个"吸附光催化耦合生物法降解苯并三唑废水"的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过程涵盖了材料的制备和表征、反应器的设计构建和不同处理方案的对比评价,体现了化学、材料、微生物、环境和工程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跨学科综合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学科交叉 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信息技术在化学物质结构建模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杨佳祎 孙可平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1,64,共7页
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是复杂抽象的微观世界,抽象的微观事物常难以用语言表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深入理解复杂概念、复杂思维过程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模型认知与建构水平。基于近10年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中... 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是复杂抽象的微观世界,抽象的微观事物常难以用语言表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深入理解复杂概念、复杂思维过程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模型认知与建构水平。基于近10年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中相关文献的分析,探讨了3D打印技术、VR技术以及AR技术在中学化学物质结构建模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显示,这些技术方法适用于复杂概念的理解、模型要素与关系的动态表征、物质结构的三维空间可视化等模型的认知过程,以及思考探索过程与思维结果的表征、指导物质性质与结构关系的探究、提炼蕴含动态特征的观念等模型的建构过程。它们作为认知工具、交流工具和探究工具,在我国的化学教学中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模型建构 物质结构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AgNPs/MIL-101(C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SERS光谱应用
8
作者 张峰 代瑞红 +2 位作者 杜勇 邱琼 曹晓卫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15-116,共2页
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通过配位键连接有机配体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多孔材料。MOFs材料可作为纳米粒子的稳定载体用于与金属纳米粒子复合形成新型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水热法合成... 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通过配位键连接有机配体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多孔材料。MOFs材料可作为纳米粒子的稳定载体用于与金属纳米粒子复合形成新型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MIL-101(Cr),再通过浸渍法在MOFs内部嵌入金核银壳纳米粒子,构建了一种Au@AgNPs/MIL-101(Cr)的复合材料用于SERS光谱分析。与传统SERS基底材料相比,所制备的MOFs复合材料用作基底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很容易地捕捉到目标分子,使分子靠近增强位点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借助于多种表征手段与数据分析,对此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以罗丹明6G为光谱探针分子表征了该纳米复合材料的SERS光谱活性。在此基础上,将该纳米复合材料用于水溶液中葡萄糖的光谱检测,探讨了应用SERS光谱技术对葡萄糖进行选择性定量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金核银壳纳米粒子 葡萄糖 纳米复合材料 SERS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Au/泡沫镍磁性基底用于表面增强拉曼快速检测血清中免疫抑制剂代谢物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尧尧 李朵朵 +2 位作者 郭小玉 文颖 杨海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06,共7页
该文采用处理后的泡沫镍为反应模板,直接还原氯金酸溶液,经实验条件优化,原位制备了纳米金-泡沫镍多孔磁性复合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Au-NFs)。泡沫镍三维网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粗糙度,可稳定负载纳米金,通过Au—S键化学吸附更... 该文采用处理后的泡沫镍为反应模板,直接还原氯金酸溶液,经实验条件优化,原位制备了纳米金-泡沫镍多孔磁性复合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Au-NFs)。泡沫镍三维网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粗糙度,可稳定负载纳米金,通过Au—S键化学吸附更多的目标分子6-巯基嘌呤。复合基底的磁特性易于磁分离富集,避免血液共存物对SERS检测6-巯基嘌呤的干扰。利用磁场诱导纳米金-泡沫镍聚集,可进一步优化纳米金局域等离子场分布,形成SERS热点,大大提升了分析灵敏度,对于探针分子4-巯基吡啶的检出限可达5×10^(-9)mol/L。在外磁场优化条件下,基于Au-NFs复合SERS基底定量检测6-巯基嘌呤,在5×10^(-7)~1×10^(-8) mol/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检出限为1×10^(-9) mol/L。该Au-NFs基底无需样品预处理,可实现血清中6-巯基嘌呤的快速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2.8%~107%范围内,表明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镍 金纳米 磁复合材料 6-巯基嘌呤 SERS检测 血清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rolysin纳米孔道的单个β-淀粉样多肽N-端片段分析
10
作者 陈天泽 胡方舟 +2 位作者 林绪波 应佚伦 邹爱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0-208,共9页
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引起的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被认为是诱发阿尔茨海默症的因素之一.与人类不同,啮齿动物较少出现这类特征性病变.与人类Aβ相比,啮齿动物Aβ的第5,10和13位氨基酸由Arg,Tyr和His分别变为Gly,Phe和Arg.本文采用... 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引起的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被认为是诱发阿尔茨海默症的因素之一.与人类不同,啮齿动物较少出现这类特征性病变.与人类Aβ相比,啮齿动物Aβ的第5,10和13位氨基酸由Arg,Tyr和His分别变为Gly,Phe和Arg.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Aerolysin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技术对人类Aβ_(1—15)和啮齿动物Aβ_(1—15)的结构差异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人类Aβ_(1—15)相比,啮齿动物Aβ_(1—15)穿过纳米孔道时具有更低的阻断频率和能垒,证明了Aerolysin纳米孔道可以辨别具有细小结构差异的Aβ多肽分子.本文以硫酸盐K_(2)SO_(4)作为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的简化模型,对Aβ_(1—15)与硫酸根离子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统计分析显示,两种多肽均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降低它们被纳米孔道捕获的频率,人类Aβ_(1—15)的捕获频率降低25%,啮齿动物Aβ_(1—15)的捕获频率降低59%.然而,加入硫酸根离子后,两种多肽阻断时间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与未加入硫酸根时相比,人类Aβ_(1—15)的阻断时间延长了14%,啮齿动物Aβ_(1—15)的阻断时间则缩短了7%.由实验结果推测,两种多肽不同的序列和构象导致它们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的方式和强度不同,对过孔行为产生了不同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对于筛选用于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的小分子抑制类药物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气单胞菌溶素 多肽单分子分析 生物纳米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低温液化、凝固氯气及封管的制作
11
作者 任萃毅 汪洁 阮佳琦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0,共3页
在高中化学制备氯气实验的基础上,将适量氯气在常温常压下封装于安瓿瓶中,通过低温冷凝、凝固再升温,帮助学生观察到以下四个过程:气体变液体的液化过程,液体变气体的气化过程,液体变固体的凝固过程,固体变液体的熔化过程,拓展相关知识... 在高中化学制备氯气实验的基础上,将适量氯气在常温常压下封装于安瓿瓶中,通过低温冷凝、凝固再升温,帮助学生观察到以下四个过程:气体变液体的液化过程,液体变气体的气化过程,液体变固体的凝固过程,固体变液体的熔化过程,拓展相关知识。并让学生认识到封管实验法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且便于实验重复进行以及循环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气 液化 凝固 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钡/硅酸钙复合生物活性压电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子钦 夏翔 +2 位作者 李勤 李国荣 常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7-622,共6页
压电材料产生的电信号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但不具有良好的诱导矿化能力;生物活性材料在生理环境下能够诱导类骨羟基磷灰石的沉积,但又不能产生电信号促进成骨。因此,开发出一种既能产生电信号,又能诱导矿化沉积的复合生物活性压... 压电材料产生的电信号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但不具有良好的诱导矿化能力;生物活性材料在生理环境下能够诱导类骨羟基磷灰石的沉积,但又不能产生电信号促进成骨。因此,开发出一种既能产生电信号,又能诱导矿化沉积的复合生物活性压电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钛酸钡为压电组分,以硅酸钙为生物活性组分,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钛酸钡/硅酸钙复合生物活性压电陶瓷,测试了压电性能,并用体外矿化实验评价了诱导矿化能力。硅酸钙复合含量达到30%时,复合陶瓷仍具有一定的压电性能(d_(33)=4 pC·N^(-1)),并且能够在模拟体液中诱导磷酸钙沉积。钛酸钡与硅酸钙的复合能够同时具有压电性和生物活性,为骨修复材料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硅酸钙 压电性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560改性SiO_(2)绝缘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丛纲 米乐 +3 位作者 冯爱虎 于洋 孙大志 于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43-1348,共6页
软磁合金是新一代质子/重离子同步加速器加速器的核心材料,在其表面涂覆绝缘涂层可有效降低高频涡流损耗。同时,高温热处理(~600℃)可有效减少软磁合金冷压成形产生的缺陷和位错而引起的内部残余应力。因此,软磁合金用绝缘涂层还需满足... 软磁合金是新一代质子/重离子同步加速器加速器的核心材料,在其表面涂覆绝缘涂层可有效降低高频涡流损耗。同时,高温热处理(~600℃)可有效减少软磁合金冷压成形产生的缺陷和位错而引起的内部残余应力。因此,软磁合金用绝缘涂层还需满足耐高温要求。SiO_(2)涂层是最常见的无机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本工作在植酸催化TEOS+MTES制备硅溶胶的基础上,加入硅烷偶联剂KH-560进一步提高硅溶胶的成膜性能,系统研究了KH-560对SiO_(2)涂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系统分析了KH-560提高SiO_(2)涂层性能的机理。研究表明,添加适量的KH-560可有效提高薄膜的稳定性和成膜性。特别是当KH-560添加量为0.04 mol时,SiO_(2)涂层质量最好,SiO_(2)-0.04 KH涂层表现出最佳的耐腐蚀性和电绝缘性。在100 V时,SiO_(2)-0.04 KH涂层的方块电阻仍保持2.95×10^(11)Ω/□。综上,本研究利用植酸催化和KH-560改性协同作用制备出高质量的SiO_(2)涂层,涂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优异的绝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合金 SiO_(2)涂层 方块电阻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铋钇铁石榴石磁光陶瓷的热压烧结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邹顺 何夕云 +3 位作者 曾霞 仇萍荪 凌亮 孙大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3-779,共7页
钇铁石榴石(Y_(3)Fe_(5)O_(12),YIG)材料因其优异的磁性能和磁光性能在微波通信、激光技术和光纤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离子掺杂是提高YIG材料磁光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选择离子半径适配的Bi^(3+)掺杂改性YIG陶瓷以提高材料的... 钇铁石榴石(Y_(3)Fe_(5)O_(12),YIG)材料因其优异的磁性能和磁光性能在微波通信、激光技术和光纤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离子掺杂是提高YIG材料磁光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选择离子半径适配的Bi^(3+)掺杂改性YIG陶瓷以提高材料的磁光性能。本工作采用固相法热压烧结制备Bi_(x)Y_(3–x)Fe_(5)O_(12)(x=0、0.3、0.6、0.9)陶瓷,并研究Bi^(3+)掺杂对YIG陶瓷材料相结构、微观形貌、红外透过性、磁性能以及磁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样品均呈石榴石立方相结构;显微结构致密,Bi^(3+)掺杂后晶粒尺寸不同程度增大;样品红外透过率良好,随Bi^(3+)掺杂量增大而降低;陶瓷样品的法拉第旋转角随Bi^(3+)掺杂量增加呈线性变化,Bi^(3+)掺杂量每增加1%(原子分数),在波长1064 nm和1550 nm处变化量分别约为–49.0(°)/cm和–30.2(°)/cm。Bi_(0.6)Y_(2.4)Fe_(5)O_(12)陶瓷样品在1064 nm和1550 nm波长下法拉第旋转角分别达到–703.3(°)/cm和–461.5(°)/cm,绝对值远高于未掺杂YIG陶瓷的277.6(°)/cm和172.0(°)/cm。由此可见,掺杂适量Bi^(3+)可以显著增强YIG陶瓷材料的磁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铁石榴石 磁光陶瓷 铋掺杂 红外透光率 法拉第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Y沸石分子吸附涂层对典型空间污染物的吸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洁燕 冯爱虎 +3 位作者 米乐 于洋 崔苑苑 于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7-1244,共8页
在轨高真空环境下,航天器所用非金属材料会释放出碳氢类、硅氧烷等有机分子污染物,沉积在航天器光学系统等敏感表面,影响航天器性能和使用寿命。沸石分子吸附涂层可以实时吸附空间污染物,但对其吸附作用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为深入分析... 在轨高真空环境下,航天器所用非金属材料会释放出碳氢类、硅氧烷等有机分子污染物,沉积在航天器光学系统等敏感表面,影响航天器性能和使用寿命。沸石分子吸附涂层可以实时吸附空间污染物,但对其吸附作用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为深入分析空间污染物分子在沸石内部的吸附机制,本工作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计算了NaY沸石对三种典型空间污染物(甲苯(C_(7)H_(8))、邻苯二甲酸二甲酯(C_(10)H_(10)O_(4))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C_(8)H_(24)O_(4)Si_(4)))的吸附行为(吸附等温线、吸附热曲线和粒子密度分布图)。模拟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方法的合理性。在超高真空条件下,NaY沸石对空间污染物表现出较高的吸附量,但其饱和吸附量随着分子尺寸的增加而降低(C_(7)H_(8)>C_(10)H_(10)O_(4)>C_(8)H_(24)O_(4)Si_(4)),其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分子的饱和吸附量仅为8个分子,远低于甲苯的36个分子。污染物分子在沸石内部的密度分布图显示,三种污染物均优先吸附于NaY沸石的“超笼”位点。本研究系统分析了NaY沸石对典型污染物的吸附机制,为高吸附性能的沸石分子筛吸附涂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模拟 NAY沸石 吸附机理 空间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三维细胞团的构建和培养 被引量:4
16
作者 乔苗苗 刘婷 +3 位作者 金庆辉 杨红 葛玉卿 赵建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9期13-15,共3页
采用微加工工艺制作了一种构建多细胞团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双层结构的芯片,可用于药物筛选和术后个体化治疗。该芯片包含细胞培养微孔阵列以及用于生成浓度梯度的多通道分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微孔的限制及其表面抗吸附的双重作... 采用微加工工艺制作了一种构建多细胞团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双层结构的芯片,可用于药物筛选和术后个体化治疗。该芯片包含细胞培养微孔阵列以及用于生成浓度梯度的多通道分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微孔的限制及其表面抗吸附的双重作用下,能够促进细胞聚集形成直径大约为130μm的三维细胞团,其结构稳定,活性良好(存活率约80%),在生物医药和临床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团 微流控芯片 微孔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二醇分子量对聚氨酯在油墨中应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海徽 花文东 +4 位作者 贺蓬辉 张树鹏 徐彬彬 任天瑞 张博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5-41,共7页
目的研究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醇溶性聚氨酯油墨,并探究聚氨酯单体的分子量所合成的连接料对油墨印刷适性和触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扩链反应和预聚合的方法,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数均分子量Mn为1000,1500,2000,3000,4000... 目的研究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醇溶性聚氨酯油墨,并探究聚氨酯单体的分子量所合成的连接料对油墨印刷适性和触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扩链反应和预聚合的方法,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数均分子量Mn为1000,1500,2000,3000,4000)和扩链剂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合成一系列醇溶性聚氨酯(PU1000,PU1500,PU2000,PU3000,PU4000),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研究不同分子量PPG合成的聚氨酯作为连接料对油墨的粘度、细度、印刷适性、油墨的稳态剪切粘度和触变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分子量PPG合成的聚氨酯连接料对油墨的各项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PPG分子量的逐渐增大,油墨的粘度、细度和稳态剪切粘度先增大后减小。当Mn=1500时,所合成聚氨酯制备的油墨综合性能最佳,油墨粘度为880 MPa·s,细度为5μm,析油率为5%,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附着力为93%,初干性为84 mm/s,光泽度为37),油墨在15s的结构回复率为94.47%,触变性良好。结论将所合成的聚氨酯作为连接料,在油墨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二醇 聚氨酯 连接料 印刷适性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底预处理对CVD法生长石墨烯薄膜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付通 冯爱虎 +2 位作者 陈兵兵 于云 杨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77-1182,共6页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制备大尺寸、高质量石墨烯的有效方法,其中金属催化剂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所制备的石墨烯材料的品质,因此需对金属催化剂进行表面预处理。本文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工艺对常用的铜基底催化剂表面状态的影响,提出了钝化膏酸...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制备大尺寸、高质量石墨烯的有效方法,其中金属催化剂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所制备的石墨烯材料的品质,因此需对金属催化剂进行表面预处理。本文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工艺对常用的铜基底催化剂表面状态的影响,提出了钝化膏酸洗和电化学抛光协同处理的有效方法,并对电化学抛光工艺参数(抛光电压、时间)以及铜基底退火工艺(退火温度、时间)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电化学抛光电压过高、抛光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过度抛光,合适的抛光电压和抛光时间分别为8 V和8 min。退火温度和时间对铜催化剂表面晶粒形态影响较大,经1000℃退火处理30 min后,铜箔表面晶粒尺寸更大,分布更均匀。此外,对CVD法生长制备的石墨烯样品进行表征,电镜图片和拉曼光谱显示,获得的石墨烯薄膜的层数较少,且结构缺陷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底 预处理 化学气相沉积法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肿瘤精准治疗新风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永琪 韩达 +2 位作者 閤谦 姬丁坤 谭蔚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76-1181,共6页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癌症的精准治疗至今仍是亟须解决的重大医学难题。精准分子医学,可从分子水平上诊断和治疗肿瘤,为肿瘤诊疗提供新的策略。作为优异的靶向识别分子和药物递送载体,核酸适体及核酸适体偶联物为肿瘤的精准治疗...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癌症的精准治疗至今仍是亟须解决的重大医学难题。精准分子医学,可从分子水平上诊断和治疗肿瘤,为肿瘤诊疗提供新的策略。作为优异的靶向识别分子和药物递送载体,核酸适体及核酸适体偶联物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工具,已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前沿新兴领域。该文综述了核酸适体性质及筛选技术、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的构建及其在临床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并对核酸适体药物在肿瘤精准分子医学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及其在临床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医学 核酸适体 抗癌药物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溶液法制备厘米级Cs_(3)Cu_(2)I_(5)单晶及其闪烁发光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婷婷 李云云 +4 位作者 王谦 王京康 任国浩 孙大志 吴云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29-1134,共6页
近年来,拥有高发光量子效率的低维钙钛矿/类钙钛矿结构金属卤化物在辐射探测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工作利用反溶剂扩散法生长了高光学质量的厘米级尺寸零维结构Cs_(3)Cu_(2)I_(5)单晶,并系统研究了其光学吸收、透过、光致激发和... 近年来,拥有高发光量子效率的低维钙钛矿/类钙钛矿结构金属卤化物在辐射探测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工作利用反溶剂扩散法生长了高光学质量的厘米级尺寸零维结构Cs_(3)Cu_(2)I_(5)单晶,并系统研究了其光学吸收、透过、光致激发和发射、时间分辨光致发光、X射线辐照发光、余辉、热释光以及伽马射线探测性能。溶液法制备的Cs_(3)Cu_(2)I_(5)晶体的光学带隙为3.68 eV。在X射线激发下,Cs_(3)Cu_(2)I_(5)单晶的蓝光发射峰位于448 nm,来源于自陷激子发光。闪烁衰减时间主分量为947 ns(96%)。Cs_(3)Cu_(2)I_(5)单晶的余辉水平与商用BGO晶体相当。此外,该晶体作为伽马射线闪烁体也表现出29000 photons/MeV的高光产额,与熔体法制备的Cs_(3)Cu_(2)I_(5)晶体闪烁性能相当。本研究证实了低成本制备高性能Cs_(3)Cu_(2)I_(5)闪烁晶体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维钙钛矿 闪烁体 Cs_(3)Cu_(2)I_(5)单晶 反溶剂扩散法 布里奇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