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教会贵族的议会请愿书看14世纪英格兰政教关系
1
作者 黄嘉欣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14世纪英格兰教会贵族在议会中以个人或集体的名义提交了大量请愿书,试图通过请愿来寻求王室的回应与救济,这一过程体现了复杂的政教动态关系。在圣职任命方面,本土主教候选人试图借助王权对抗教皇委任,国王对请愿诉求的积极回应增强了... 14世纪英格兰教会贵族在议会中以个人或集体的名义提交了大量请愿书,试图通过请愿来寻求王室的回应与救济,这一过程体现了复杂的政教动态关系。在圣职任命方面,本土主教候选人试图借助王权对抗教皇委任,国王对请愿诉求的积极回应增强了本国教会对王权的认同;在征税方面,教会贵族以税金为代价换取王室对其请愿诉求的回应,在百年战争和反教权浪潮的影响下,教会抵御征税的能力不断弱化;在司法管辖方面,经过长期冲突与磨合,教会法庭和国王法庭的管辖范畴在14世纪中叶基本划定。到14世纪末,王权逐渐凌驾于教权之上,英格兰王室不仅主宰了对圣职授予纠纷的调解,还主导了对教会征税和教俗纠纷的裁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世纪英格兰 教会贵族 议会请愿 政教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第三国家档案中心馆藏中越关系档案评介
2
作者 刘晓晨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越关系史一直备受关注。2023年12月,习近平在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时,提及中越两国交往的多个历史瞬间。要将相关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如何对越南国内档案文献加以发掘利用是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越关系史一直备受关注。2023年12月,习近平在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时,提及中越两国交往的多个历史瞬间。要将相关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如何对越南国内档案文献加以发掘利用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外国研究者能够直接利用越南外交部、越南共产党中央办公厅、越南国防部等部门档案的可能性极小,对研究者开放的涉及1945年以后中越关系的档案主要集中在河内的越南第三国家档案中心有关中国台湾地区与南越政权之间往来关系的档案主要保存在越南第二国家档案中心。。本文主要介绍第三国家档案中心馆藏中越关系档案,并就其学术价值进行评述,以供学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共产党 往来关系 中越关系 档案文献 档案中心 中越两国 中国台湾地区 发掘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哥特王国的族群共存理念与中世纪早期意大利多族群政治共同体的建构
3
作者 康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5,共13页
面对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政治和文化变迁,中世纪早期的蛮族统治者面临着如何与本土罗马人相处,建构多族群政治共同体的问题。意大利东哥特王国的统治者以维护传统的名义确立了哥特人与罗马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政治宣传、颁布法律... 面对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政治和文化变迁,中世纪早期的蛮族统治者面临着如何与本土罗马人相处,建构多族群政治共同体的问题。意大利东哥特王国的统治者以维护传统的名义确立了哥特人与罗马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政治宣传、颁布法律和编纂历史作品来重新建构哥特人与罗马人的历史记忆,在宣扬罗马传统的同时,也没有完全罗马化,而是保持了自身的文化主体性,维持了哥特人的认同。东哥特王国的族群共存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此后东罗马帝国与东哥特王国之间爆发的哥特战争中,意大利罗马人的立场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前族群共存理念的成效。这些情况都表明了族群认同问题在中世纪早期西欧国家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哥特王国 族群认同 文化主体性 多族群政治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华北日军对八路军宣传工作的观察与认知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8,共13页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宣传工作曾和游击战术一道发挥过至关重要的历史性作用。而侵略华北的日军对其做何观察、有过怎样的认知、受过怎样的影响,则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课题。在战争爆发初期,日方一直企图通过武力来迫使中方屈服...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宣传工作曾和游击战术一道发挥过至关重要的历史性作用。而侵略华北的日军对其做何观察、有过怎样的认知、受过怎样的影响,则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课题。在战争爆发初期,日方一直企图通过武力来迫使中方屈服,因此对八路军采取了轻视的态度,对中方的宣传工作几乎没有感知。然而从1938年下半年起,此种情况开始发生转变,甚至由此促使华北日军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但即便如此,由于日方在其全军范围内始终未能形成高度的重视,陷入武力征服的妄想中无法自拔,最终在“思想的战斗”中败下阵来,并走向了失败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八路军 日本 宣传战 思想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侵华日军在华北的政策调整及其暴行
5
作者 刘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134,共11页
太平洋战场和我国华北敌后战场的联动关系、日方扫荡与中方反扫荡的互动关系,是学界有待进一步深挖的重要课题。通过考证日方的各类侵略计划、比照中日双方的战史资料可以看到,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华北日军曾根据局势的变化对其侵略... 太平洋战场和我国华北敌后战场的联动关系、日方扫荡与中方反扫荡的互动关系,是学界有待进一步深挖的重要课题。通过考证日方的各类侵略计划、比照中日双方的战史资料可以看到,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华北日军曾根据局势的变化对其侵略政策进行过两个阶段的调整,此种调整非但没有收缩战线或采取守势,反而进一步加紧了对根据地的扫荡。同时,为充实其重要物资和战略资源以推动东南亚及太平洋方面的侵略,日军行动还进一步体现出了浓烈的掠夺性质。1942年上半年,日军先后对山西、河北的根据地发动扫荡,其间隐匿包围、掠夺摧毁,“三光政策”骤然升级。对此,中方军民立刻作出反应,采取高度重视、觅机反制、发动群众、发展民兵等相应对策,不仅成功完成了反扫荡任务,亦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敌后 华北 日军 太平洋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南进侵略政策的发展与演变——从消极南进到伺机南进与积极南进
6
作者 刘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6,共10页
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与其此前“北进、南进”的侵略方向选择有着密切关系。原本自全面抗战爆发以来,日本陆军及其影响下的近卫文麿内阁除侵华之外,主要重视的是以防苏反苏为目标的“北进”侵略方针。对此,热衷“南进”的日本海军、逐... 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与其此前“北进、南进”的侵略方向选择有着密切关系。原本自全面抗战爆发以来,日本陆军及其影响下的近卫文麿内阁除侵华之外,主要重视的是以防苏反苏为目标的“北进”侵略方针。对此,热衷“南进”的日本海军、逐渐亲近海军的外务省是心存异议的。这一分歧到了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以后开始发生变化,即日本陆军在局势影响下逐渐向“伺机南进”发生转变。继而又在德军取得西线胜利后为把握“良机”而转向了“积极南进”的态度。由此,原本意图北进的“新秩序”政策在1940年7—8月间进一步膨胀扩大成了企图南进的“共荣圈”政策,预示着日本帝国主义即将走向太平洋战争的不归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二战 日本 帝国主义 南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史学专业化道路之比较研究论纲
7
作者 徐善伟 张欣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62,共13页
中西史学都是通过将“求真”这一本质属性置于至上地位而实现其专业化的。基于“求真”之理念,中国汉唐时期与西方古典时代的史学在诞生之后走向初步成熟。即便在“义理为先”的中国宋元时期、明代前期与“神学至上”的拉丁西方中世纪时... 中西史学都是通过将“求真”这一本质属性置于至上地位而实现其专业化的。基于“求真”之理念,中国汉唐时期与西方古典时代的史学在诞生之后走向初步成熟。即便在“义理为先”的中国宋元时期、明代前期与“神学至上”的拉丁西方中世纪时代,中西史学家仍强调“求真”的重要性,并推动了历史考据学等“求真”方法的出现。中国明代中后期、清代初期与西方的博学时代催生了一种博学和考实求信之风,历史考证方法开始比较广泛应用于史学研究,为史学专业化奠定了学术根基。在18世纪,乾嘉史学与哥廷根历史学派引领了中西史学第一波专业化浪潮。自18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各国陆续实现了史学的专业化。在20世纪前期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史学家继承了乾嘉史学的优良传统,吸收了近现代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实现了史学专业化。在此过程中,中国史学在诸多方面走在世界史学的前列。可以说,中西史学虽然分途发展,但二者的专业化发展却有着大致相同的内在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专业化 比较研究 乾嘉史学 哥廷根历史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市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4-200,243,共8页
城市历史不同于城市史,前者是研究的客观对象,后者是当代历史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是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城市的起源、发展、嬗变以及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史研究的兴起不仅是快速城市化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更是史学研究快速发展的结果,同... 城市历史不同于城市史,前者是研究的客观对象,后者是当代历史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是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城市的起源、发展、嬗变以及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史研究的兴起不仅是快速城市化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更是史学研究快速发展的结果,同时还受到其他研究学科的影响。当今学科意义上的“城市史”发端于“二战”后,经过学者们的不断努力,城市史研究已为学术界所接受,启发人们从这一角度审视人类文明的变迁。如果把城市史研究的时间范围放宽到整个20世纪,可以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史研究发生了几次重要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因此,反思城市史研究,借鉴他者经验,构建富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史研究理论框架、概念体系,在理论、实践层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 城市史 城市研究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态史比较视野下的文艺复兴虚影与实景——以罗杰斯、罗斯科、西蒙兹意大利游记诗文为线索
9
作者 周春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52,共9页
心态史是文艺复兴研究值得进一步开掘的领域。如何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心态,又如何懂得当下研究者的心态,这些都直接影响研究的过程和成果。19世纪出现诸多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相关的游记诗文,罗杰斯、罗斯科、西蒙兹的作品是其中的代... 心态史是文艺复兴研究值得进一步开掘的领域。如何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心态,又如何懂得当下研究者的心态,这些都直接影响研究的过程和成果。19世纪出现诸多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相关的游记诗文,罗杰斯、罗斯科、西蒙兹的作品是其中的代表。此等作品为文艺复兴学界提供了心态史比较研究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态史 文艺复兴 游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维德《恋歌》在中世纪西欧的文本传播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子翔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8-147,共10页
奥维德《恋歌》在中世纪西欧经历了复杂的传播历程。在中世纪早期,包含《恋歌》的钞本数量较少,相应的文本谱系也比较清晰,基本形成了以法国北部为中心向德、意等地的传播线路。在教堂和修道院学堂中的使用是促进该文本传播的主要推力... 奥维德《恋歌》在中世纪西欧经历了复杂的传播历程。在中世纪早期,包含《恋歌》的钞本数量较少,相应的文本谱系也比较清晰,基本形成了以法国北部为中心向德、意等地的传播线路。在教堂和修道院学堂中的使用是促进该文本传播的主要推力。至中世纪中期,伴随着古典文化的复兴,包含《恋歌》的钞本数量及其传播范围迅速增加、扩大,最终形成了法、德两种风格传统。教堂和修道院对文本传播的推动作用仍然重要,但伴随着私人阅读的发展,相关钞本中出现了评注、选集等新的文本形式。到了中世纪晚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背景之下,包含《恋歌》的钞本成为世俗性的私人藏书,受人文主义者们嗜古情怀的影响,其文本质量愈益奢华、精美。《恋歌》的传播既显示出中世纪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还反映了中世纪基督教与古典文化之间关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歌》 文本传播 学堂教育 私人阅读 私人藏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早期的国际竞争与财政动员:关于西荷与英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艳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17,共13页
在16-18世纪西方各国的竞争中,财政动员能力对竞争的走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财政动员主要包括税收和公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考察尼德兰革命期间的联省共和国和西班牙、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的财政史可以发现,各国的政治-社会结构对财政... 在16-18世纪西方各国的竞争中,财政动员能力对竞争的走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财政动员主要包括税收和公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考察尼德兰革命期间的联省共和国和西班牙、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的财政史可以发现,各国的政治-社会结构对财政动员的效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体现在税收体制的合理性和公债信用之上,而公债信用之优劣也直接反映在公债利率上。相比而言,英国与联省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使其税收更具合法性基础并提升了其公债信用,从而能够更好地动员民间财政资源;西班牙和法国王权受制于其政治-社会结构,在国际竞争中受其低效的财政动员的拖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动员 国际竞争 公债 税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亚洲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并非一定以对抗欧美为根本目的,因而它与所谓的“协调主义”路线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这意味着“亚洲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化存在着可能性。尤其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它自下而上,由日本陆... 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并非一定以对抗欧美为根本目的,因而它与所谓的“协调主义”路线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这意味着“亚洲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化存在着可能性。尤其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它自下而上,由日本陆海军、外务省等各分支机构到最高首脑决策,经历了一个逐渐向外交国策渗透发展并最终讨论成型的复杂过程。可以说1933年斋藤内阁“五相会议”所制定的《外交方针》正是其政策化的典型表现。该方针将“协调主义”作为辅助手段,明确宣布今后日本的国策在于“实现帝国指导下日、满、华的提携共助”。这意味着“不放弃协调主义的亚洲主义政策”在当时已告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亚洲主义 “九一八”事变 斋藤内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与“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克罗齐对柯林武德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汉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5-145,178,共12页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与“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分别是克罗齐与柯林武德的名言。这两句名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表明柯林武德在一定程度上分享着克罗齐的某些信念,包括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区别、历史知识认识论以及史学...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与“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分别是克罗齐与柯林武德的名言。这两句名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表明柯林武德在一定程度上分享着克罗齐的某些信念,包括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区别、历史知识认识论以及史学的现实价值等等。事实上,克罗齐确实在历史哲学方面对柯林武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从更深层面来看,克罗齐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与柯林武德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某些方面又存在着不同,这种不同表明柯林武德对克罗齐历史哲学的继承与发展。本文拟从柯林武德与克罗齐如何在学术上发生交集、“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与“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分享着哪些共同信念以及存在哪些不同等方面着手,对克罗齐与柯林武德历史观念的异同作一番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齐 柯林武德 历史观念异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克松冲击”与法国应对美元霸权的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雯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7,共9页
自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在国际货币领域不断强调黄金的储备地位和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金汇兑本位制。然而1971年尼克松政府的“新经济政策”却单方面中止了黄金的可兑换性,使美元成为国际社会唯一通行的支付手段。面对“尼克松冲击”的挑... 自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在国际货币领域不断强调黄金的储备地位和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金汇兑本位制。然而1971年尼克松政府的“新经济政策”却单方面中止了黄金的可兑换性,使美元成为国际社会唯一通行的支付手段。面对“尼克松冲击”的挑战,蓬皮杜政府一方面强调黄金的储备地位与固定汇率制度;一方面积极协调欧共体国家间的汇率政策,并通过法德、法美高层会谈,以政治外交的思路解决经济摩擦。强调欧洲合作和首脑对话是蓬皮杜政府有别于前任的对外战略,是西方国家利益调节机制的表现,也是美欧同盟历经重大分歧却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皮杜政府 美国“新经济政策” 美元—黄金脱钩 《史密森协定》 法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战前美国女性禁酒报纸与女性的公共参与 被引量:1
15
作者 鲁迪秋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118,共12页
在19世纪40年代的美国,随着女性禁酒社团纷纷涌现,女性禁酒改革者开始独自创办禁酒报纸。女性杂志的流行与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女性禁酒报纸的问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以《橄榄树》和《百合花》为代表的女性禁酒报纸成为女性禁酒社... 在19世纪40年代的美国,随着女性禁酒社团纷纷涌现,女性禁酒改革者开始独自创办禁酒报纸。女性杂志的流行与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女性禁酒报纸的问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以《橄榄树》和《百合花》为代表的女性禁酒报纸成为女性禁酒社团的喉舌,也是女性禁酒改革者发声的工具。女性改革者借助禁酒报纸表达她们对禁酒改革与自身公共角色的理解,丰富了禁酒运动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公共参与的自主性。在这个过程中,女性改革者以作者、编辑、出版商的身份参与到印刷出版中,行使出版自由来推进禁酒事业的发展、引导公众意见,体现了女性在争取选举权之外的公共参与方式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酒运动 女性禁酒社团 《橄榄树》 《百合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希腊婚礼仪式及其社会文化意蕴
16
作者 黄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0-147,共8页
在群体社会中,某一个体社会角色或地位的转换通常需要通过一定的仪式加以展现,婚礼即是其中之一。在古代希腊,婚礼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过渡仪式,既体现了新婚夫妇个体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也体现了城邦公共层面对于合法婚姻缔结以及新... 在群体社会中,某一个体社会角色或地位的转换通常需要通过一定的仪式加以展现,婚礼即是其中之一。在古代希腊,婚礼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过渡仪式,既体现了新婚夫妇个体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也体现了城邦公共层面对于合法婚姻缔结以及新一代合法公民生育的确认。正因为婚姻在个体男女、家庭、城邦之间所起的纽带作用,使得婚姻具备私人、公共双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礼仪式 古希腊 社会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