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苏租借清算:冷战与一场跨世纪的国际债务纠纷——“斯大林与经济冷战”系列研究之一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志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137,共2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的租借清算是一场跨世纪的国际债务纠纷。由于经济重建需要和美苏关系恶化,苏联从根本上就不愿意进行清算,直到战争结束后两年才勉强同意与美国开始谈判。在长达60年的交涉和谈判中,关于向七家美国公司支付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的租借清算是一场跨世纪的国际债务纠纷。由于经济重建需要和美苏关系恶化,苏联从根本上就不愿意进行清算,直到战争结束后两年才勉强同意与美国开始谈判。在长达60年的交涉和谈判中,关于向七家美国公司支付石油技术专利转让费的问题,1951年底完成五家,还剩两家未结,后来结果不知;关于租借船只的归还和购买问题,到1956年大体结束了海军舰艇的归还问题,剩余数十艘船只的处理和购买不了了之;关于管道协议的执行,到1975年7月协议的截止日期,苏联扣留了大笔赔偿费用,美国不予认可;关于剩余租借物资的清算,直到苏联解体的前一年才最后达成总协议。2006年俄罗斯为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主动清偿了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际债务。纵观历史全过程,由于冷战的发生,原本作为美苏战时同盟主要经济纽带的租借,却成为战后双方经济关系破裂的重要因素,且蜕变为直到冷战结束尚未结清的一笔国际债务。租借清算既是美苏经济交往中的一个障碍,也是双方经济冷战中的一种工具,又是观察美苏总体冷战发展的一张晴雨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借清算 国际债务 经济冷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马帝国早期皇帝释奴的政治角色探析
2
作者 徐玮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43,178,共15页
皇帝释奴指皇帝的被释奴,是古罗马被释奴的一个精英群体,隶属于皇帝家庭。罗马帝国早期,皇帝十分倚重自己的被释奴,他们通常任命皇帝释奴担任重要的行政职务,并准许皇帝释奴管理其在帝国各处的私产。在罗马法中,皇帝释奴的地位较低,且... 皇帝释奴指皇帝的被释奴,是古罗马被释奴的一个精英群体,隶属于皇帝家庭。罗马帝国早期,皇帝十分倚重自己的被释奴,他们通常任命皇帝释奴担任重要的行政职务,并准许皇帝释奴管理其在帝国各处的私产。在罗马法中,皇帝释奴的地位较低,且被拒在主要的公职之外。但是,这并没有阻碍他们在政治领域扮演较为重要的角色。他们以皇帝的顾问和代理人的身份出现在各种政治场合,协助皇帝处理政府工作。罗马帝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共和时期贵族官员重用被释奴的历史传统等,为皇帝释奴获得较高的政治地位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皇帝释奴的法律地位与其实际获得的地位和声望之间存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帝释奴 罗马帝国 元首制 政治角色 皇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89年的法国没有艺术史”:一个历史主义命题的时代语境
3
作者 黄艳红 赵艺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44,共12页
法国艺术史家爱德华·波米耶在考察法国大革命时代的艺术话语时认为,1789年的法国没有艺术史。受古典主义观念的影响,当时的论者多认为存在某种超时间的美学典范,希腊古典艺术尤其是这一典范的化身。这种话语存在贬损法国民族历史... 法国艺术史家爱德华·波米耶在考察法国大革命时代的艺术话语时认为,1789年的法国没有艺术史。受古典主义观念的影响,当时的论者多认为存在某种超时间的美学典范,希腊古典艺术尤其是这一典范的化身。这种话语存在贬损法国民族历史遗产的潜在后果。但在革命时代的遗产保护中,逐渐萌生出一种肯定中世纪艺术遗产的独特性、认识其时代性的朦胧意识;古典楷模在政治—艺术方面遭遇的困境,也促使学者以创造性的方式理解古典艺术的当下意义。这些思想动向促进了对艺术遗产的历史化理解,应被视为历史主义思潮之酝酿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大革命 艺术史 古典主义 历史主义 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转型中的亚洲都市农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硕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6,5,共6页
城市化转型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性现象。①传统城市化以单个城市发展为中心,在产业形态、景观风貌、人口结构等方面呈现鲜明的城乡差异。20世纪以来,先是发达经济体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中心城市与郊区从此消彼长到共生共存的变化,继而全... 城市化转型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性现象。①传统城市化以单个城市发展为中心,在产业形态、景观风貌、人口结构等方面呈现鲜明的城乡差异。20世纪以来,先是发达经济体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中心城市与郊区从此消彼长到共生共存的变化,继而全球南方的许多大城市也经历了类似过程,或是正在转型之中。从全球层面看,大城市逐渐摆脱了单核、独立发展的态势,转而向区域化和网络化的方向转变。中心城市及其周边与之有密切经济、人员、信息交流的郊区整合为大都市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市化地域,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提供均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经济体 新型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 都市农业 基础设施 大城市 产业形态 大都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世纪法国的书籍生产与思想转变再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洪庆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18世纪是书籍出版趋向繁荣的时代,包括小册子在内的大量印刷读物进入法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法国社会整体的思想气候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因此在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学术史中,长期以来一直普遍认为,启蒙书籍是促成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 18世纪是书籍出版趋向繁荣的时代,包括小册子在内的大量印刷读物进入法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法国社会整体的思想气候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因此在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学术史中,长期以来一直普遍认为,启蒙书籍是促成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但是如果转换历史观察的视角,从社会政治面相角度透视18世纪中期的法国,此时启蒙大潮方兴,而法国社会整体的思想气候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转变。可能的实情是,启蒙时代理性精神和批判思维的成长,并非启蒙书籍流播教化的产物,而是中世纪晚期以来西欧文明史一种持续性发展趋势的结果。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乃至启蒙运动,只是这一进程中一个个突出而显见的节点而已。18世纪来临的书籍时代与启蒙大潮,只能说是在广度上扩展、在高度上提升了该趋势。由于革命主角们从此前时代的著作及其倡导的思想原则中寻找话语来源,让人感觉是启蒙制造了革命,但实际上,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近代法兰西国家建构中留下的政治性和制度性的积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阅读史 启蒙运动 理性精神 欧洲文明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在朝鲜的药材调查与18世纪日本本草研究的转变 被引量:1
6
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52,共12页
以《药材质正纪事》为中心,考察江户时代德川吉宗治下的一场朝鲜药材调查。研究发现,在18世纪,日本本草学由主要依靠文献逐渐转变为主要依靠视觉信息开展研究。日本的博物学家们在面对各种动植物时,越来越重视准确描述感官所觉察到的特... 以《药材质正纪事》为中心,考察江户时代德川吉宗治下的一场朝鲜药材调查。研究发现,在18世纪,日本本草学由主要依靠文献逐渐转变为主要依靠视觉信息开展研究。日本的博物学家们在面对各种动植物时,越来越重视准确描述感官所觉察到的特征。动植物不单作为“药材”,也作为“事物”被对待,每一个体的形状、色彩和性质等都被仔细、严格地观察和考证。这种研究方法可以说是18世纪日本博物学的特点,揭示了中国的本草学传统在东亚的书籍流通过程中是如何发生改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代 本草学 药材研究 东亚 科学史 对马岛宗家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战后美国的“国际协会”与“国际联盟”之争
7
作者 刘义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2,共11页
一战后,美国总统哈定曾公开宣称要用“国际协会”来替代威尔逊的“国际联盟”,一度引发了美国国内的热烈争论。这场“命名政治学”折射出当时美国政治精英在世界联合问题上的理念竞争与价值观分歧。从具体语境看,“联盟”相比“协会”... 一战后,美国总统哈定曾公开宣称要用“国际协会”来替代威尔逊的“国际联盟”,一度引发了美国国内的热烈争论。这场“命名政治学”折射出当时美国政治精英在世界联合问题上的理念竞争与价值观分歧。从具体语境看,“联盟”相比“协会”具有更多卢梭式“国际政府”与“军事同盟”的含义,更少康德式“自由联合体”的理想成分;同时,它们还分别反映了排他性与包容性、强制与自由、司法与政治、低制度化与强制度化原则间的张力。尽管哈定的国际协会提议很快被遗忘,但它的短暂出现仍反映了美国在从地区霸权转为世界霸权过程中遇到的权力纠葛和身份困惑,并一定程度预示着美国二战后两条互相矛盾又互相补充的外交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联盟 国际协会 国际政府 自由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以西方话语霸权和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区域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陈恒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41,共9页
“区域国别学”是地缘政治的学术版本,是兼顾学术与政治的战略学科。2021年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与2011年更加侧重学术自身发展的学科专业目录相比较,调整原则不同之处就在于:2021年学科目录调... “区域国别学”是地缘政治的学术版本,是兼顾学术与政治的战略学科。2021年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与2011年更加侧重学术自身发展的学科专业目录相比较,调整原则不同之处就在于:2021年学科目录调整特别重视国家的需要,“区域国别学”的出现意味着时代需要中国学术界尽快构建我们自身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①以超越那些充满民族主义的学术构建,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描述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学位授予 学科专业目录 学科目录 学术体系 征求意见稿 地缘政治 人才培养 学术与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查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禁止核试验谈判(1957—1960)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子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6,171,共11页
核查是艾森豪威尔时期禁止核试验会谈中引起最大争论和美国政府内部讨论最多的问题,也是这一时期达成禁止核试验协议的主要障碍和挑战。尽管核查是核裁军协议必不可少的要素,但在冷战背景下,艾森豪威尔政府把禁止核试验与对苏冷战结合起... 核查是艾森豪威尔时期禁止核试验会谈中引起最大争论和美国政府内部讨论最多的问题,也是这一时期达成禁止核试验协议的主要障碍和挑战。尽管核查是核裁军协议必不可少的要素,但在冷战背景下,艾森豪威尔政府把禁止核试验与对苏冷战结合起来,核查从而被高度政治化,异化为打开苏联社会大门的手段和美国继续进行核试验的借口,成为实现其军事和政治外交战略诉求的工具和冷战的有吸引力的抓手。苏联同样把禁止核试验作为对美冷战的工具,尽管表现出一定灵活性,但始终坚持核查是不必要的。由于无法找到共同立场,会谈常常陷于相互指责中,导致不断出现中断危机,最终因为U-2飞机事件而功败垂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 赫鲁晓夫 禁止核试验会谈 核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霍乱疫情与伦敦水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10
作者 陆伟芳 余志乔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8-168,共11页
19世纪英国经历了4次比较严重的霍乱疫情,其中仅伦敦就有3.7万人因此丧生。这种新型瘟疫对英国社会提出了挑战。英国人对霍乱传播途径,先认定是人际传播,后来坚信瘴气理论,不同意斯诺的水传播看法。英国人依靠议会立法手段,通过法律,建... 19世纪英国经历了4次比较严重的霍乱疫情,其中仅伦敦就有3.7万人因此丧生。这种新型瘟疫对英国社会提出了挑战。英国人对霍乱传播途径,先认定是人际传播,后来坚信瘴气理论,不同意斯诺的水传播看法。英国人依靠议会立法手段,通过法律,建立相关组织,授权采取措施。从30年代的"隔离"隔绝健康人与患者,到40—50年代的"大清扫""大清洁"清除垃圾,建设下水道,排除污水,规范管道水,歪打正着地阻断了霍乱弧菌传播的渠道。由此可见,英国的霍乱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给排水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霍乱 伦敦 立法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体制转变的法国经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艳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52,185,共11页
法国当代学者弗朗索瓦·阿赫托戈的“历史性体制”概念,着重探讨过去、当下和未来三个时间维度在特定时代和社会中的不同关系。在现代历史性体制中,人们采取的是未来优先的视角,深信历史必将通往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法国大革命及其... 法国当代学者弗朗索瓦·阿赫托戈的“历史性体制”概念,着重探讨过去、当下和未来三个时间维度在特定时代和社会中的不同关系。在现代历史性体制中,人们采取的是未来优先的视角,深信历史必将通往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法国大革命及其引发的反思塑造了未来主义的历史性体制。但在大革命两个世纪后,激发人们为建设美好未来而进行根本性改造的激进理想主义,已经逐渐消退,世界进入了一个当下视角优先的时代。当下主义概念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阿赫托戈的探讨侧重于法国的经验,因而未能充分关照后革命时代不同国家的时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体制 法国大革命 未来主义 当下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早期英国货币理论大转变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新宽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32,共16页
近代早期英国的货币理论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即从对货币短缺的焦虑转向对货币过量的担忧,这一理论重心的转变在货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货币理论在思想内涵上更为全面,在货币分析方法上逐渐走向成熟。探究这一转变背后的原因和货币... 近代早期英国的货币理论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即从对货币短缺的焦虑转向对货币过量的担忧,这一理论重心的转变在货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货币理论在思想内涵上更为全面,在货币分析方法上逐渐走向成熟。探究这一转变背后的原因和货币思想的演进轨迹,就会发现随着近代早期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货币在英国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当时金属货币供应量远远无法满足对货币的需求量,金融革命后信用货币的发展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货币短缺的状况。与此同时,当时的经济思想家对货币及其作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从早期的粗浅直观向科学理性分析转变,经济思想家的分析框架和哲学基础也从新亚里士多德思想框架转向现代科学,从而为货币理论的成熟和现代经济学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早期 英国 货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佐西莫斯的“罗马帝国衰亡论”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逸夫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5-142,共8页
佐西莫斯是5世纪末到6世纪初的一位东罗马史家,因其所著《罗马新史》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以往学者们更多地是关注其作品的史料价值,将《罗马新史》视作佐西莫斯对尤那庇乌斯和奥林匹奥多鲁斯作品的概括和总结,而忽视了其独特的历史叙... 佐西莫斯是5世纪末到6世纪初的一位东罗马史家,因其所著《罗马新史》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以往学者们更多地是关注其作品的史料价值,将《罗马新史》视作佐西莫斯对尤那庇乌斯和奥林匹奥多鲁斯作品的概括和总结,而忽视了其独特的历史叙述模式。实际上,佐西莫斯有意将罗马帝国的历史书写为一段衰亡的历史。他对历史的叙述涉及了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诸多现实因素,同时他也指出宗教因素,尤其是罗马人对传统信仰的背弃也是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西莫斯 《罗马新史》 历史叙述模式 现实因素 宗教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埃及墓葬假门的形式特征与空间意涵
14
作者 张悠然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25-30,共6页
古埃及墓葬假门具有独特的形式传统和丰富的装饰细节,是一个在墓室建筑空间、仪式空间和来世信仰空间中发挥作用的象征符号。这一符号的圣书体象形文字写法与其具体形式高度相关,传达出假门与太阳、重生和保护之间的联系。假门上的图文... 古埃及墓葬假门具有独特的形式传统和丰富的装饰细节,是一个在墓室建筑空间、仪式空间和来世信仰空间中发挥作用的象征符号。这一符号的圣书体象形文字写法与其具体形式高度相关,传达出假门与太阳、重生和保护之间的联系。假门上的图文装饰与墓室内其他装饰图像共同构建了献祭仪式的神圣环境,而它的设计则与古埃及来世观念中对“出入”的认识彼此作用。为古埃及人信仰的来世空间提供了具体可感的“门”和“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埃及 假门 墓葬 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