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教师具有选择性吗?——兼论美国选择性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敏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1,共5页
美国存在严重的教师质量和数量方面的问题,选择性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针对缓解这些问题而实施。但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度的实施脱离了其良好初衷,其选择性令人质疑,未来发展令人思考。
关键词 美国 选择性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现状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年来中国高考作文命题的角色预设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章家谊 胡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132,156-157,共9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已经走过了62年,历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先后也已达229道。通过对历年高考作文题的题型统计和题目高频词分析,可以看到我国高考作文题明显存在"文体的去诗歌化"、"话题的个人化"、"答案的封闭...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已经走过了62年,历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先后也已达229道。通过对历年高考作文题的题型统计和题目高频词分析,可以看到我国高考作文题明显存在"文体的去诗歌化"、"话题的个人化"、"答案的封闭化"的倾向,从而显示出出题者的自我角色预设和对考生的角色期待存在着亟待纠正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作文 去诗歌化 个人化 封闭化 角色预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理论、特点与展望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霞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实践知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凸现出国家化、标准化、系统化、一体化、实践化和高学历化的取向。
关键词 国际 中小学 教师 继续教育 教育改革 新公共管理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 特点 高学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探析——以PYP的课堂教学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霞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0,46,共4页
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就是将评价活动适切地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评价循环体",并发挥循环体持续性的反馈与导引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地发展。国际文凭组织小学项目... 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就是将评价活动适切地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评价循环体",并发挥循环体持续性的反馈与导引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地发展。国际文凭组织小学项目课程(简称"PYP")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思想,它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几乎都是教学与评价的两位一体,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与评价一体化 课堂教学 PY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内涵、特征与操作模式 被引量:6
5
作者 陈霞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12,共4页
“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指以事先确定的教师教育的各类标准为基础,据此对教师教育系统的部分环节或全部环节(如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进行相应的改革的策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或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当前实施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机构... “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指以事先确定的教师教育的各类标准为基础,据此对教师教育系统的部分环节或全部环节(如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进行相应的改革的策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或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当前实施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机构多采取“确定标准——分析现状——改进计划与行动——效果反馈”的操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本位 教师教育 内涵 特征 操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造课程:实现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的共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敏 杨全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3,共4页
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之间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统一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对立却能起到阻碍作用。通过再造学校课程的方式可以缓解两者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让两者在动态中取得平衡,最终实现两者的共生。
关键词 学校文化 学校课程 再造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课题研究: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策略的创新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霞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26,共5页
探索了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小课题研究方法。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小课题研究以教育硕士课程为基础,在进行相应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引导学员对照自身教育教学的现状和专业发展的需求,确立具体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有价值的... 探索了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小课题研究方法。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小课题研究以教育硕士课程为基础,在进行相应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引导学员对照自身教育教学的现状和专业发展的需求,确立具体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有价值的小研究课题,遵循教育科研的规范,采用多种适切的科学方法,自己独立或在他人的帮助下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发现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认为小课题研究在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学历提升与岗位能力提高、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研究能力与教学专长的协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课题研究 在职教育硕士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基于标准的改革”研究述评
8
作者 陈霞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8-31,43,共5页
美国“基于标准的改革”作为在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一项影响广泛的全国性教育改革运动,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笔者从“基于标准的改革”的涵义、缘由、内容、效果和系统的基于标准的改革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 美国 “基于标准的改革” 教育改革 绩效考核 师资培养 教材编制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绩效责任制度实施现状及发展趋势——以美国基础教育为例
9
作者 李敏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6-30,34,共6页
在标准导向的学校系统改革中,美国中小学生的成绩与预期目标之间尚存巨大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教育绩效责任制由此逐渐成为"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简要讨论的就是该制度的实施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美国 教育绩效责任制度 实施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