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德育教育贵在务实——上海师范大学创建“十无”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蒋威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4-158,共5页
1995年1月,在我校召开的第一届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上,我们首次提出了将上海师范大学建成“十无”校园的口号。这“十无”是:墙上无脚印和球印;地上无痰迹和果皮纸屑等垃圾;桌上无乱刻乱写之痕迹;食堂无插队现象;公共场所无吸烟现象;无...
1995年1月,在我校召开的第一届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上,我们首次提出了将上海师范大学建成“十无”校园的口号。这“十无”是:墙上无脚印和球印;地上无痰迹和果皮纸屑等垃圾;桌上无乱刻乱写之痕迹;食堂无插队现象;公共场所无吸烟现象;无打架现象;男女同学交往无不文明现象;无不关水龙头和电灯现象;宿舍熄灯后无高声喧哗现象;无违章使用电器和破坏绿化、公物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校园活动
大学生
精神文明建设
不文明现象
公共场所
基础文明教育
张家港
高师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风化雨二十年 喜看师大换新颜——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我校带来的新生与发展
2
作者
徐千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共6页
作者根据上海师范大学20年来的深刻变化,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上海师大获得了新生;使全校学习邓小平理论蔚然成风;思想观念获得了解放、更新;党的建设得到了改善和加强;教学、科研、规模和办学层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根据上海师范大学20年来的深刻变化,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上海师大获得了新生;使全校学习邓小平理论蔚然成风;思想观念获得了解放、更新;党的建设得到了改善和加强;教学、科研、规模和办学层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事实雄辩地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对全国而且对上海师大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上海师大
改革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键是把党建设好
3
作者
林樟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4-6,共3页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的第四部分专门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中国的事情能不能真正办好、党的基本路线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党在改革和建设事业中的战斗力和核心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十四大的精神能不能...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的第四部分专门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中国的事情能不能真正办好、党的基本路线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党在改革和建设事业中的战斗力和核心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十四大的精神能不能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变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落到实处
新情况
有中国特色
江泽民同志
历史时期
新时期
十四大报告
新问题
战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青年教师素质建设的意义、要求和途径
4
作者
王连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9-161,共3页
世纪之交,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进入了新老交替的高峰时期,青年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青年教师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的素质状况如何,关系到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的实现,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的整体水平的提...
世纪之交,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进入了新老交替的高峰时期,青年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青年教师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的素质状况如何,关系到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的实现,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的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此,本文就21世纪对青年教师素质的要求,提高青年教师素质的目标取向以及加强青年教师素质建设的有关举措作如下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素质
素质建设
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队伍
马克思主义
思想素质
适应21世纪
邓小平同志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育教育贵在务实——上海师范大学创建“十无”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蒋威宜
机构
上海师大党委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4-158,共5页
文摘
1995年1月,在我校召开的第一届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上,我们首次提出了将上海师范大学建成“十无”校园的口号。这“十无”是:墙上无脚印和球印;地上无痰迹和果皮纸屑等垃圾;桌上无乱刻乱写之痕迹;食堂无插队现象;公共场所无吸烟现象;无打架现象;男女同学交往无不文明现象;无不关水龙头和电灯现象;宿舍熄灯后无高声喧哗现象;无违章使用电器和破坏绿化、公物等现象。
关键词
德育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校园活动
大学生
精神文明建设
不文明现象
公共场所
基础文明教育
张家港
高师学生
分类号
G6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风化雨二十年 喜看师大换新颜——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我校带来的新生与发展
2
作者
徐千荣
机构
上海师大党委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共6页
文摘
作者根据上海师范大学20年来的深刻变化,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上海师大获得了新生;使全校学习邓小平理论蔚然成风;思想观念获得了解放、更新;党的建设得到了改善和加强;教学、科研、规模和办学层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事实雄辩地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对全国而且对上海师大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上海师大
改革
发展
分类号
G65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键是把党建设好
3
作者
林樟杰
机构
上海师大党委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4-6,共3页
文摘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的第四部分专门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中国的事情能不能真正办好、党的基本路线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党在改革和建设事业中的战斗力和核心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十四大的精神能不能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变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落到实处
新情况
有中国特色
江泽民同志
历史时期
新时期
十四大报告
新问题
战斗力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青年教师素质建设的意义、要求和途径
4
作者
王连华
机构
上海师大党委
宣传部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9-161,共3页
文摘
世纪之交,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进入了新老交替的高峰时期,青年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青年教师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的素质状况如何,关系到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的实现,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的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此,本文就21世纪对青年教师素质的要求,提高青年教师素质的目标取向以及加强青年教师素质建设的有关举措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
青年教师素质
素质建设
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队伍
马克思主义
思想素质
适应21世纪
邓小平同志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分类号
G645.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德育教育贵在务实——上海师范大学创建“十无”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蒋威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春风化雨二十年 喜看师大换新颜——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我校带来的新生与发展
徐千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键是把党建设好
林樟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加强青年教师素质建设的意义、要求和途径
王连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