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唐桂香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0期164-164,167,共2页
目的:观察以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以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
目的:观察以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以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4.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应用在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事件发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评估
时间护理
脑梗死
恢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
2
作者
肖桂芳
吴玉嬉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9期12-13,共2页
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会发现血管性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以下两类。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促使痴呆的主要病理损害就是导致血管的动脉硬化。对已有VaD伴高血压病者,其收缩压控制在135-155mm Hg可改善认知状态,低于此水平...
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会发现血管性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以下两类。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促使痴呆的主要病理损害就是导致血管的动脉硬化。对已有VaD伴高血压病者,其收缩压控制在135-155mm Hg可改善认知状态,低于此水平则症状恶化。VaD初期较高的收缩压可以发挥保护效应,将收缩压控制过低则易发生痴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危险因素
护理
预防
高血压病
收缩压
动脉硬化
病理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性痴呆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
2
3
作者
肖桂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9期8-8,共1页
血管性痴呆(VaD)是由于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或缺血缺氧性脑损害引起的具有以下至少3项精神活动受损: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其他认知功能(如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的痴呆综合征。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临床表现
缺血缺氧性脑损害
分类
出血性卒中
痴呆综合征
精神活动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合行为干预方法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俞丽辉
肖桂芳
张文婷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11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综合行为干预治疗手段,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增高;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行为干预治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综合行为干预
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性痴呆的药物治疗方案
5
作者
肖桂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9期13-13,共1页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针对急性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和症状、体征的严重程度,对于易造成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如大面积脑梗死、反复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脑缺血、心房纤颤、反复发作的脑栓塞、高血压或糖尿病合并广泛脑白...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针对急性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和症状、体征的严重程度,对于易造成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如大面积脑梗死、反复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脑缺血、心房纤颤、反复发作的脑栓塞、高血压或糖尿病合并广泛脑白质病变的患者,除了进行溶栓、抗凝、降纤和抑制血小板功能治疗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方案
血管性痴呆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大面积脑梗死
颈内动脉系统
反复发作
脑白质病变
抑制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药物治疗的行为干预疗法
6
作者
肖桂芳
连占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9期14-14,共1页
近年来,VaD患者的康复训练等非药物疗法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并破让实是有效的。行为下预治疗VaD的临床研究屡见报道。作业方法 训练患者的穿衣、吃饭、语言交流、简单计算、动手玩玩具、完成简单的益智游戏等,每日10-15分钟,针对每个...
近年来,VaD患者的康复训练等非药物疗法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并破让实是有效的。行为下预治疗VaD的临床研究屡见报道。作业方法 训练患者的穿衣、吃饭、语言交流、简单计算、动手玩玩具、完成简单的益智游戏等,每日10-15分钟,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方案,反复进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治疗
干预疗法
行为
康复训练
非药物疗法
AD患者
临床研究
语言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鉴别诊断
被引量:
1
7
作者
连占华
肖桂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9期9-11,共3页
VaD的诊断思路分三步。第一步:明确是否有痴呆,应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中是否有前述的早期痴呆症状,可同时行相关量表检测对病人进行评分。第二步:明确痴呆的发生是否与血管性因素有关,可进行影像学检查(CT或MRI)。第三步:排除其...
VaD的诊断思路分三步。第一步:明确是否有痴呆,应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中是否有前述的早期痴呆症状,可同时行相关量表检测对病人进行评分。第二步:明确痴呆的发生是否与血管性因素有关,可进行影像学检查(CT或MRI)。第三步:排除其他原因的痴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鉴别诊断
血管性因素
影像学检查
痴呆症状
临床表现
相关量表
V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唐桂香
机构
上海市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
二病区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0期164-164,167,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以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以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4.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应用在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事件发生,效果显著。
关键词
量化评估
时间护理
脑梗死
恢复期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
2
作者
肖桂芳
吴玉嬉
机构
上海市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9期12-13,共2页
文摘
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会发现血管性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以下两类。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促使痴呆的主要病理损害就是导致血管的动脉硬化。对已有VaD伴高血压病者,其收缩压控制在135-155mm Hg可改善认知状态,低于此水平则症状恶化。VaD初期较高的收缩压可以发挥保护效应,将收缩压控制过低则易发生痴呆。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危险因素
护理
预防
高血压病
收缩压
动脉硬化
病理损害
分类号
R749.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性痴呆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
2
3
作者
肖桂芳
机构
上海市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9期8-8,共1页
文摘
血管性痴呆(VaD)是由于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或缺血缺氧性脑损害引起的具有以下至少3项精神活动受损: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其他认知功能(如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的痴呆综合征。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临床表现
缺血缺氧性脑损害
分类
出血性卒中
痴呆综合征
精神活动
认知功能
分类号
R749.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行为干预方法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俞丽辉
肖桂芳
张文婷
机构
上海市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11期21-2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综合行为干预治疗手段,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增高;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行为干预治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综合行为干预
血管性痴呆
分类号
R749.16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性痴呆的药物治疗方案
5
作者
肖桂芳
机构
上海市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9期13-13,共1页
文摘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针对急性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和症状、体征的严重程度,对于易造成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如大面积脑梗死、反复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脑缺血、心房纤颤、反复发作的脑栓塞、高血压或糖尿病合并广泛脑白质病变的患者,除了进行溶栓、抗凝、降纤和抑制血小板功能治疗外,
关键词
药物治疗方案
血管性痴呆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大面积脑梗死
颈内动脉系统
反复发作
脑白质病变
抑制血小板
分类号
R749.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药物治疗的行为干预疗法
6
作者
肖桂芳
连占华
机构
上海市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
上海市
青浦区徐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9期14-14,共1页
文摘
近年来,VaD患者的康复训练等非药物疗法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并破让实是有效的。行为下预治疗VaD的临床研究屡见报道。作业方法 训练患者的穿衣、吃饭、语言交流、简单计算、动手玩玩具、完成简单的益智游戏等,每日10-15分钟,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方案,反复进行训练。
关键词
非药物治疗
干预疗法
行为
康复训练
非药物疗法
AD患者
临床研究
语言交流
分类号
R49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鉴别诊断
被引量:
1
7
作者
连占华
肖桂芳
机构
上海市
青浦区徐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9期9-11,共3页
文摘
VaD的诊断思路分三步。第一步:明确是否有痴呆,应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中是否有前述的早期痴呆症状,可同时行相关量表检测对病人进行评分。第二步:明确痴呆的发生是否与血管性因素有关,可进行影像学检查(CT或MRI)。第三步:排除其他原因的痴呆。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鉴别诊断
血管性因素
影像学检查
痴呆症状
临床表现
相关量表
VAD
分类号
R749.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唐桂香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
肖桂芳
吴玉嬉
《中国社区医师》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血管性痴呆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肖桂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综合行为干预方法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俞丽辉
肖桂芳
张文婷
《中国社区医师》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血管性痴呆的药物治疗方案
肖桂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非药物治疗的行为干预疗法
肖桂芳
连占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鉴别诊断
连占华
肖桂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