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察机关侦查权的构建和控制 被引量:7
1
作者 叶林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137,共7页
无论是历史的追溯还是现实的考察,作为一种权力的设置模式,检察机关拥有侦查权并无不当。然而,两个根本性缺陷———“同体监督,配置不力”,则需对检察侦查权加以合理的构建和严密的控制。既要授予检察侦查权以必要的权威,又要有效控制... 无论是历史的追溯还是现实的考察,作为一种权力的设置模式,检察机关拥有侦查权并无不当。然而,两个根本性缺陷———“同体监督,配置不力”,则需对检察侦查权加以合理的构建和严密的控制。既要授予检察侦查权以必要的权威,又要有效控制乃至防范自侦权的滥用,以维护司法的公正和人权的保障。本文为此提出了立法控制、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权 检察机关 立法控制 自侦权 司法 人权 公正 设置模式 权力 社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检察制度印象评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华关根 邹积超 肖亮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1-146,共6页
中国检察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倍受争议。纵观历史,中国检察制度印象经历了从抵触到容纳的转变;俯视当代,中国检察制度印象已经出现分裂乃至冲突。检察机关一面是宪法地位高位化的强势,一面是现实权力范围和效力局限性的虚弱。检察机关... 中国检察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倍受争议。纵观历史,中国检察制度印象经历了从抵触到容纳的转变;俯视当代,中国检察制度印象已经出现分裂乃至冲突。检察机关一面是宪法地位高位化的强势,一面是现实权力范围和效力局限性的虚弱。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应该以完整的权力配置为基础,通过扩大监督面和监督效力释放检察能量;检察改革应立足探索,改革的焦点应当是人权保护与诉讼效率提高的整体谋划,而绝不应是简单的权力分配和利益分化;检察机关应增加对社会的影响,唤起民众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强化对公众的印象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制度 印象 法律监督 司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机关自侦活动监督问题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叶林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6-141,共6页
加强对检察机关自侦活动的监督,是当今检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当前对检察机关自侦活动的监督在立法规定、内部监督机制、外部监督效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对检察机关自侦活动的监督,既要符合一般刑事侦查监督的普遍要求,也要紧... 加强对检察机关自侦活动的监督,是当今检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当前对检察机关自侦活动的监督在立法规定、内部监督机制、外部监督效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对检察机关自侦活动的监督,既要符合一般刑事侦查监督的普遍要求,也要紧紧围绕职务犯罪侦查活动的特点,符合自侦监督的独特要求。构建具有创新实效的自侦监督机制,在树立正确理念的同时,应从加强"专门监督"和"重点监督"两个方面着手,大力提升监督的力度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自侦监督 现状解析 基本要求 机制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论——以中美检察官自由裁量权比较研究为视野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建中 《东方法学》 2009年第5期121-128,共8页
中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适用狭窄与美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广泛形成鲜明对比。但这种差异是基于司法观念和司法制度的不同,故在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但我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制度并非不存在问题,在把握正确借鉴策略的基础上,美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适用狭窄与美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广泛形成鲜明对比。但这种差异是基于司法观念和司法制度的不同,故在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但我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制度并非不存在问题,在把握正确借鉴策略的基础上,美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制度仍然给了我们很多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官 自由裁量权 中美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案件管辖的弊病与重构 被引量:7
5
作者 "职务犯罪案件研究"课题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6-160,F0003,共6页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案件管辖实践中出现的机动侦查管辖权虚置、侦查管辖权划分过于绝对化、侦查地域管辖缺陷等诸多问题,其成因在于简单借鉴与我国国情的冲突、未厘清管辖概念、"以审判管辖为中心"统摄侦查管辖缺乏合理性等。...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案件管辖实践中出现的机动侦查管辖权虚置、侦查管辖权划分过于绝对化、侦查地域管辖缺陷等诸多问题,其成因在于简单借鉴与我国国情的冲突、未厘清管辖概念、"以审判管辖为中心"统摄侦查管辖缺乏合理性等。职务犯罪案件管辖制度的重构,应当以诉讼理论为先导,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我国刑事诉讼阶段论的特征和侦查、起诉、审判的属性差异,确立"两个管辖中心"和"一个中间协调环节"的基本架构,并明确公检法三机关的职能分工、侦诉审管辖权协调、管辖规则等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职务犯罪 案件管辖 弊病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不特定对象”标准之改良 被引量:20
6
作者 金善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8-44,共7页
"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是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一个必备要件。司法解释将"单位内部人员"和"亲友"作为判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特定对象"与"不特定对象"的标准存在明显的理... "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是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一个必备要件。司法解释将"单位内部人员"和"亲友"作为判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特定对象"与"不特定对象"的标准存在明显的理念误区、逻辑缺陷和技术障碍:试图以身份上的概念描述和判断市场经济行为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基本认识规律和立法技术科学性的要求;这种认定标准与立法目的不存在实质的关联;"亲友"概念本身存在模糊性。这也是造成实务中"不特定对象"标准司法认定困难的根本原因。"不特定对象"标准改良应当借鉴美国私募融资安全港制度,将"投资人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并且已经了解关于筹资的必要信息"、"投资人具有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这两种情形排除在"不特定对象"认定的考虑范围外,并由筹资人对此承担证明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特定对象 亲友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安全港制度 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刑法中的“违反国家规定”——兼论刑法条文的宪政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恩海 《东方法学》 2010年第1期22-28,共7页
我国刑法第96条明确了"违反国家规定"的含义,但在司法实践中,因具体案件引发了诸多争议,亟待予以明确。文章首先以刑法分则中涉及"国家规定"的不同表述为依据,明确了"违反国家规定"的含义。然后以具体案... 我国刑法第96条明确了"违反国家规定"的含义,但在司法实践中,因具体案件引发了诸多争议,亟待予以明确。文章首先以刑法分则中涉及"国家规定"的不同表述为依据,明确了"违反国家规定"的含义。然后以具体案件为例,论述如何查找国家规定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和被告人所属单位制作的规定是否属于"违反国家规定"中的"国家规定"。文章认为,刑法第96条的规定是刑法为实现宪法确定的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的有利保障,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必须以宪法精神为解释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反国家规定 国家规定 法制统一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 被引量:1
8
作者 叶肖华 金善达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80,共3页
当前我国本科法学教育知识传授与精神培养失衡、学术教育与技能训练脱节、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不合。在借鉴法治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我国应当将本科法学教育定位于通识教育。我国应当理性定位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 当前我国本科法学教育知识传授与精神培养失衡、学术教育与技能训练脱节、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不合。在借鉴法治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我国应当将本科法学教育定位于通识教育。我国应当理性定位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改革司法考试指引下的本科法学教育制度,完善本科法学教育视野下的司法考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法学教育 国家司法考试 职业教育 通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审查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峰 邹积超 《信息网络安全》 2011年第9期159-162,共4页
文章根据电子证据容易灭失、被篡改,并与科学技术密切关联的特性,认为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审查存在一定的困难,进而提出在电子证据审查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电子证据的特性和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同时要及时制定相应的证据规定予以规范。
关键词 电子证据 审查 刑事诉讼 证据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诉程序分流机制之探析
10
作者 金雅蓉 厉□雯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7-160,共4页
程序分流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一项比较成熟的制度。在犯罪率不断攀升、司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建立科学而完善的程序分流机制对我国司法实践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其价值内涵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神亦有不少契合之处。尽管我国法律已经体... 程序分流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一项比较成熟的制度。在犯罪率不断攀升、司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建立科学而完善的程序分流机制对我国司法实践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其价值内涵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神亦有不少契合之处。尽管我国法律已经体现了程序分流的有关内容,但大量的轻罪案件仍要通过走完所有刑事诉讼程序而结案。在起诉阶段适当扩大酌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简化审批程序、扩大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是当前实现诉讼经济和程序分流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分流 公诉制度 宽严相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