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密薄壁轴套柔性检验方法及工序能力评价
1
作者 李厚佳 许耀东 +1 位作者 张梦梦 朱欢欢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航空航天零件要求精度高,合格率要达到100%,常采用三坐标测量来提高测量精度,减少人员测量带来的误差。精密薄壁轴套零件作为连接元件在工作中起到轴向定位和径向紧固的作用,对机械传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零件的测量精度和合格率,... 航空航天零件要求精度高,合格率要达到100%,常采用三坐标测量来提高测量精度,减少人员测量带来的误差。精密薄壁轴套零件作为连接元件在工作中起到轴向定位和径向紧固的作用,对机械传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零件的测量精度和合格率,需要将测量产生的工艺误差控制在零件公差的1/3以内,工艺误差包含定位误差、夹紧变形误差等。试验利用光固化柔性夹具对轴套进行夹紧,减少金属夹具对轴套产生的变形和损伤,消除夹紧变形误差。利用对同一个轴套零件进行重复测量,获得定位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并结合工序能力计算,来判定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夹具 三坐标测量 垂直度 不确定度 概率 工序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密封壳内外壁圆环凹槽复合脱模机构注塑模设计
2
作者 张利华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99,共6页
为同步密封壳塑件的注塑成型创新设计了一副多板式一模两腔潜伏式浇口两板模,采用分区分步进行脱模来实现塑件的自动化注塑生产。具体做法为:现将内壁的整圈圆环凹槽分解成4段,其中2段使用内收滑块实施抽芯脱模,剩余2段则使用2个“瓦片... 为同步密封壳塑件的注塑成型创新设计了一副多板式一模两腔潜伏式浇口两板模,采用分区分步进行脱模来实现塑件的自动化注塑生产。具体做法为:现将内壁的整圈圆环凹槽分解成4段,其中2段使用内收滑块实施抽芯脱模,剩余2段则使用2个“瓦片”形斜顶实施侧抽芯脱模,而外壁上的半圆环凹槽则使用2个定模侧哈夫滑块实施侧抽芯脱模,塑件最终由推板推出脱模。塑件的完全脱模由模具的5个动作来实现,包括3次开模动作和2次推出动作,其中第3次开模与2次顶出为同步动作。第1次开模使内收滑块实现内壁圆环凹槽的部分脱模,紧接着使外壁的哈夫滑块完成侧抽芯脱模,第2次为塑件从型腔镶件中脱出,第3次开模动作中,同时也包含2次顶出机构的2次顶出动作。第1次顶出为内壁剩余圆环凹槽使用2次顶出机构的1次顶出板推动斜顶顶出而实现,第2次为上推板将塑件从芯部成型件上推出而实现完全脱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密封壳 外壁圆环凹槽 内壁圆环凹槽 哈夫滑块 内收滑块 斜顶 二次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分量与小波包能量熵的轧辊磨削颤振在线预测
3
作者 朱欢欢 迟玉伦 +2 位作者 张梦梦 熊力 应晓昂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4,共12页
针对轧辊磨削颤振时的时频域单一处理方法存在部分特征丢失的问题,提出了时频域相结合的方法对信号进行特征处理,并利用智能算法实现轧辊磨削颤振的在线预测。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对振动传感... 针对轧辊磨削颤振时的时频域单一处理方法存在部分特征丢失的问题,提出了时频域相结合的方法对信号进行特征处理,并利用智能算法实现轧辊磨削颤振的在线预测。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对振动传感器信号进行分解获得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剔除“虚假分量”后计算表征轧辊磨削颤振的时域特征。然后,利用小波包能量熵对声发射传感器信号求解频率段节点能量熵值,获得表征轧辊磨削颤振的频域特征。最后,将上述时频域特征降维后代入智能算法模型实现对轧辊磨削加工的在线预测。结果表明:LV-SVM模型的磨削颤振分类平均准确率达92.75%,模型平均响应时间为0.7765 s;验证了时频域特性的EMD和小波包能量熵方法的LV-SVM在线预测轧辊磨削颤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磨削颤振 EMD分解 固有模态函数 小波包能量熵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精密零件光学测量及反求设计
4
作者 许耀东 吴悦乐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3-145,共3页
微小精密的零件因易变形、形状特殊和难装夹等特点,不宜用接触法测量,采用光学测量可减少量具和夹具夹紧引起的变形误差和热膨胀误差。利用光学测量CAD软件的输出功能,可以实现零件的二维CAD制图和三维CAD模型构建,实现由实物到模型的... 微小精密的零件因易变形、形状特殊和难装夹等特点,不宜用接触法测量,采用光学测量可减少量具和夹具夹紧引起的变形误差和热膨胀误差。利用光学测量CAD软件的输出功能,可以实现零件的二维CAD制图和三维CAD模型构建,实现由实物到模型的反求设计,为零件的仿制和改型设计提供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零件 光学测量 二维CAD 三维模型 反求设计 PR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外圆磨削颤振在线识别和监测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朱欢欢 李厚佳 +2 位作者 张梦梦 谭绍东 迟玉伦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提高机床磨削加工过程中对颤振现象识别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的颤振识别方法。通过对加工过程中传感器采集到的高频声发射信号以及振动信号相关特征值的提取,获得关于颤振的多特征参数样本库,并用其... 为提高机床磨削加工过程中对颤振现象识别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的颤振识别方法。通过对加工过程中传感器采集到的高频声发射信号以及振动信号相关特征值的提取,获得关于颤振的多特征参数样本库,并用其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学习和训练,建立BP神经网络在线识别颤振的算法模型,实现对机床加工过程中是否发生颤振的在线监测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颤振识别测试结果与磨削加工试验中的磨削颤振现象结果相符合。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磨削加工过程中的颤振,并起到在线监测识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外圆磨削 颤振 智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