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微电极技术测定三角帆蚌外套膜Ca^(2+)流量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文娟 施志仪 +3 位作者 郝莹莹 韩健 靳雨丽 叶显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549,共5页
Ca既是珍珠和贝壳中的主要组成成分(CaCO3占95%以上),又是普遍存在的细胞内第二信使,在生物体内承担着非常重要生理功能。生物矿化的研究表明外套膜细胞在珍珠和贝壳生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并且Ca^2+在外套膜中也保持一个较... Ca既是珍珠和贝壳中的主要组成成分(CaCO3占95%以上),又是普遍存在的细胞内第二信使,在生物体内承担着非常重要生理功能。生物矿化的研究表明外套膜细胞在珍珠和贝壳生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并且Ca^2+在外套膜中也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3]。研究贝类Ca代谢,特别是外套膜组织的Ca^2+跨膜转运,对进一步阐明贝壳以及珍珠形成机理,提高优质珠的产量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外套膜细胞培养 选择性微电极 Ca2+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2种沼虾磷酸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苏翔 汪桂玲 李家乐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用比色法测量4℃和-70℃下离体的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肝胰腺中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酶活性在一周内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4℃条件下保存的日本沼虾与罗氏沼虾的离体组织中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酶活性有效测定下时间为3 d,-70℃下... 用比色法测量4℃和-70℃下离体的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肝胰腺中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酶活性在一周内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4℃条件下保存的日本沼虾与罗氏沼虾的离体组织中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酶活性有效测定下时间为3 d,-70℃下有效测定时间为2 d,对后续酶活性试验没有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罗氏沼虾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有效测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纹冠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蒋文枰 李家乐 +1 位作者 郑润玲 汪桂玲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采用LA-PCR(Long amplific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方法首次获得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表明:序列全长15712bp,包括13个蛋白质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26个长度为2~328bp的非编码... 采用LA-PCR(Long amplific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方法首次获得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表明:序列全长15712bp,包括13个蛋白质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26个长度为2~328bp的非编码区。A、T、C、G碱基组成分别为36.54%、27.22%、23.22%、13.02%。大部分基因在L链编码,其中ND3~ND5、ND4L、COI~COIII、ATP6、ATP8、tRNAAsp和tRNAHis在H链编码。基因排列与同科的射线佩饰真珠蚌(Lampsilis ornata)一致,与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在COII和12SrRNA之间存在差异。13个蛋白质基因具有I(AUU、AUC)、V(GUG)、M(AUA、AUG)3种起始密码子,除ND2终止密码子为不完整的T,其余基因均为典型的UAA或UAG。22个tRNA中,除tRNAThr、tRNALys、tRNASer(UCN)、tRNAAsp、tRNAArg、tRNATyr和tRNAMet之外,其他15个tRNA都具有典型三叶草结构。与其他淡水双壳贝类一样,褶纹冠蚌具有ATP8基因,该基因可能与细胞质的渗透压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线粒体基因组 序列分析 ATP8基因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GPX基因cDNA全序列的克隆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西雷 汪桂玲 +1 位作者 李家乐 袁一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0-368,共9页
根据本实验室构建的三角帆蚌cDNA文库中已标注的EST序列,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基因cDNA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286bp,包... 根据本实验室构建的三角帆蚌cDNA文库中已标注的EST序列,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基因cDNA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286bp,包括5′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39bp、3′端非翻译区659bp和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588bp,共编码19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2.2kDa,理论等电点为8.44,属于含硒类GPX。该氨基酸序列具有GPX所有亚型中均高度保守的3个环状结构,对酶的三级结构起稳定作用。在线分析结果表明:GPX的氨基酸序列不存在明显的疏水区,也不存在信号肽序列。氨基酸相似性对比结果显示,三角帆蚌GPX氨基酸序列与脊椎动物GPX-2及GPX-1的序列相似度较高,为73.1%-80.8%,与其他型GPX相似度较小,相似度低于60%。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三角帆蚌GPX与其他几种鱼类GPX聚为一类,与其他已发表的几种软体动物GPX相距较远,推测本实验克隆的三角帆蚌GPX基因和已发表的软体动物不属于同一种GPX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GPX基因 RACE 编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GPX基因结构特征及抗性相关SNP的筛选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西雷 汪桂玲 李家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56-1464,共9页
根据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基因cDNA序列,通过PCR和基因组步移法,从三角帆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GPX基因全长及其5′调控区。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6 708 bp,含有2个外显子,... 根据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基因cDNA序列,通过PCR和基因组步移法,从三角帆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GPX基因全长及其5′调控区。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6 708 bp,含有2个外显子,1个内含子。5′调控区为992 bp,含有启动子的核心序列TATA盒以及其他一些转录调控元件,如AP1、C/EBP、CdxA。2个外显子长度分别为273 bp和991 bp,内含子长度为4 491 bp。通过直接测序法在三角帆蚌抗性群体和易感群体中筛选GPX基因的SNPs,并研究这些多态性位点与抗逆性状的相关性。共获得了16个SNP位点,其中启动子区的A-99G位点、A-86C位点、A-49C位点,内含子区的A2841T位点、C2847T位点、G3146C位点、A3150G位点以及G4645T位点共8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抗性和易感群体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GPX基因A-86C位点、A-49C位点、C2847T位点、A3150G位点与G4645T位点之间,以及A2841T位点与G3146C位点之间均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同时单倍型分析发现,在抗性群体中单倍型分别为ACTGT和TG的个体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易感群体中出现的频率。这些结果表明,GPX基因的部分SNPs可作为三角帆蚌抗病辅助育种的候选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GPX基因 SNP 抗性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