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多苷致雄性生殖功能损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颉 黄迪 何立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6-1629,共4页
雷公藤多苷作为目前中药治疗肾脏疾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其不良反应表现日益突出。就雷公藤多苷致雄性生殖损害作一综述,从病理生理、生殖内分泌、分子机制、基因遗传等多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中医认为"肾主生殖",精子的生成... 雷公藤多苷作为目前中药治疗肾脏疾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其不良反应表现日益突出。就雷公藤多苷致雄性生殖损害作一综述,从病理生理、生殖内分泌、分子机制、基因遗传等多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中医认为"肾主生殖",精子的生成有赖于肾阴的濡养和肾阳的温煦,故精子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肾中真阳真阴的盛衰,以补肾填精温阳法为治疗之要旨。文章从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两方面阐述雷公藤多苷对雄性生殖系统损伤的作用机制,为更安全和广泛的应用雷公藤多苷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雄性 生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灵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组织NO cNOS iNOS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新志 黄迪 +2 位作者 何立群 董飞侠 吴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观察抗纤灵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组织一氧化氮(NO)、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造模后7、14、21、28天分... 目的:观察抗纤灵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组织一氧化氮(NO)、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造模后7、14、21、28天分批处死,进行肾组织匀浆,检测NO及cNOS、iNOS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NO含量明显降低、cNOS活力显著下降,iNOS活力显著升高,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纤灵组大鼠NO含量显著升高、cNOS活力明显增强,iNOS活力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氯沙坦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抗纤灵颗粒通过上调cNOS诱导的NO含量,下调iNOS诱导的NO含量,引起TGF-β1表达下调,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延缓肾小球硬化,从而对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梗阻 肾组织 抗纤灵颗粒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小鼠生精功能相关基因Herc4、Ipo11和Mrto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迪 李颉 何立群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41-946,共6页
文章从影响生精功能相关基因的角度探讨雷公藤多甙抑制小鼠生殖功能的机理,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雷公藤多甙组,应用雷公藤多甙灌胃造成雄性小鼠生殖功能障碍,通过与雌鼠(1:2)合笼观察怀孕率和睾丸组织变化,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小... 文章从影响生精功能相关基因的角度探讨雷公藤多甙抑制小鼠生殖功能的机理,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雷公藤多甙组,应用雷公藤多甙灌胃造成雄性小鼠生殖功能障碍,通过与雌鼠(1:2)合笼观察怀孕率和睾丸组织变化,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小鼠睾丸组织的基因表达。结果发现雷公藤多甙组小鼠较对照组怀孕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在8周后怀孕率为0。睾丸曲细精管管壁上生精细胞数量减少,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部分或全部脱落,阻塞于管腔内,并发现有1932条基因表达出现异常,与生殖相关基因354条,上调112条,下调242条。其中有已经公认的与生殖密切相关的基因Herc4、Ipo11和Mrto4等的表达异常。提示雷公藤多甙引起的小鼠生殖功能障碍与其致生精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小鼠 基因 生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祛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细胞外基质的调节 被引量:2
4
作者 沈烨渠 周健淞 +1 位作者 沈丽萍 何立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31-1834,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活血祛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细胞外基质(ECM)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大鼠...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活血祛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细胞外基质(ECM)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活血祛瘀方组,于治疗4周后取梗阻侧肾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FN、PAI-1及HGF的阳性染色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α-SMA、FN、PAI-1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祛瘀方组肾间质α-SMA、FN及PAI-1阳性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HGF阳性表达则显著上调(P<0.01)。结论:活血祛瘀方可抑制肾组织α-SMA、FN及PAI-1过度表达,诱导HGF高表达,从而减少ECM的过度聚集,这可能是活血祛瘀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祛瘀方 单侧输尿管梗阻 细胞外基质 肾间质纤维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