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CT小肠造影技术在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叶涛 梁宗辉 +2 位作者 李克 张士玉 何正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1-536,共6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扫描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1例临床怀疑小肠病变患者术前行MDCTE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图像行后处理,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181例患者中,58例MDCTE诊断为小肠病变,并...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扫描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1例临床怀疑小肠病变患者术前行MDCTE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图像行后处理,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181例患者中,58例MDCTE诊断为小肠病变,并与最终临床诊断相符。123例患者MDCTE诊断为阴性,108例符合,9例漏诊,6例误诊。MDCTE诊断小肠疾病的敏感性为79.45%,特异性为100%,诊断正确率为91.71%,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7.80%。本组资料中小肠肿瘤15例,其中腺癌5例,间质瘤3例,淋巴瘤1例,平滑肌瘤1例,肠系膜转移5例。小肠炎症性病变27例,其中克罗恩病16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小肠结核1例,病毒性肠炎1例,小肠黏膜一般炎症7例。肠梗阻22例,其中腹内外疝9例,小肠扭转6例,小肠粘连性梗阻2例,幽门梗阻2例,胆石症2例,因克罗恩病肠壁增厚引起不全性小肠梗阻1例。小肠憩室2例,其中Meckel憩室1例,盲肠憩室伴慢性阑尾炎、阑尾结石1例。血管性病变3例,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例,肠道血管畸形1例。其他病变包括腹茧症2例,肠息肉1例,过敏性紫癜(腹型)1例。结论:小肠肿瘤、炎症、肠梗阻等病变在MDCTE上具有特征性的表现,MDCTE能全景式、多方位展示小肠肠道、肠系膜和系膜血管,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多层螺旋CT造影 小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的MRI和MRS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劲 梁宗辉 +2 位作者 李克 褚梅花 赵华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髓母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对肿瘤发生部位、MRI信号、增强后强化、囊变、出血以及MRS等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3例髓母细胞瘤中22例位于第四脑室小脑蚓... 目的:通过分析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髓母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对肿瘤发生部位、MRI信号、增强后强化、囊变、出血以及MRS等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3例髓母细胞瘤中22例位于第四脑室小脑蚓部区,9例位于半球;其中T1WI呈低信号或略低信号29例,等低混杂信号3例;T2WI呈略高信号或不均匀略高信号24例,高信号5例;DWI高信号32例;增强扫描轻度或中度云絮状强化17例,明显强化11例;病灶内微囊变20例,中囊变6例;19例见瘤周囊变。以10岁或20岁为界分组,χ2分析发生于中线和小脑半球无统计学差异(P>0.05)。5例行1H-MRS检查,实性部分Cho峰明显升高,NAA峰降低,Cho/Cr及Cho/NAA明显升高,Lac峰轻度升高。结论:髓母细胞瘤在MRI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合MR多功能成像技术,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肩周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叶涛 李刚 +2 位作者 罗金寿 陆念祖 梁宗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肩周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磁共振对35例肩周炎的患者进行MRI检查。结果:患病肩关节中MRI检出阳性征象的共34例次;冈上肌腱变性25例(占73.53%),三角肌下滑囊积液15例(占44.12%),冈下肌肌腱变性8例(占23.53%),盂肱关... 目的:探讨MRI对肩周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磁共振对35例肩周炎的患者进行MRI检查。结果:患病肩关节中MRI检出阳性征象的共34例次;冈上肌腱变性25例(占73.53%),三角肌下滑囊积液15例(占44.12%),冈下肌肌腱变性8例(占23.53%),盂肱关节腔积液和肩胛下肌滑囊积液各7例(占20.59%),肱二头肌肌腱变性改变6例(占17.65%),表现正常1例(占2.86%)。本文对以上病变的MRI表现进行分类讨论。结论:MRI有助于肩周炎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影像学检查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叶涛 梁宗辉 +2 位作者 张士玉 窦娅芳 何正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目前常用内镜为基础的影像学检查可直视完整的小肠,但为有创性检查方法。因此,小肠放射学影像检查仍被视为诊断小肠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本文主要介绍传统钡餐造影、CT及磁共振检查等重要的检查方法,包括可提供三维影像及良好对比技... 目前常用内镜为基础的影像学检查可直视完整的小肠,但为有创性检查方法。因此,小肠放射学影像检查仍被视为诊断小肠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本文主要介绍传统钡餐造影、CT及磁共振检查等重要的检查方法,包括可提供三维影像及良好对比技术的多层螺旋CT造影(MDCTE)及磁共振造影(MRE)检查,极大地提高了肠道疾病的诊断能力。本文就近年来小肠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进展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做一述评,以提高小肠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小肠疾病 诊断 小肠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腺癌CT灌注成像与HIF-1α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陆娜 邸悦 +5 位作者 强金伟 冯晓源 梁宗辉 金忱 郝思介 郭启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CT灌注成像和HIF-1α因子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33例,病理证实胰腺导管腺癌病例组35例,行胰腺64层CT灌注扫描并获得CT灌注成像参数,术后标本免疫组化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检测,探讨CT灌注参数与HIF-1...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CT灌注成像和HIF-1α因子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33例,病理证实胰腺导管腺癌病例组35例,行胰腺64层CT灌注扫描并获得CT灌注成像参数,术后标本免疫组化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检测,探讨CT灌注参数与HIF-1α的关系。结果:胰腺导管腺癌BF,BV较正常对照组减低,通透性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级胰腺导管腺癌组BF、BV明显低于Ⅰ-Ⅱ级组,Ⅲ-Ⅳ级胰腺导管腺癌组HIF-1α明显高于Ⅰ-Ⅱ级组(P<0.05)。BF与HIF-1α有良好的相关性(r=-0.612,P<0.01),BV与HIF-1α有中等程度相关性(r=-0.464,P<0.01)。结论:胰腺导管腺癌CT灌注成像参数BF、BV对胰腺导管腺癌血管生成评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6
作者 叶涛 李刚 +1 位作者 张天嵩 梁宗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1-562,共2页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js,DPB)是一种弥漫存在干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受累部位主要是呼吸性细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由于炎症痫变弥漫性地分布并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壁的全层,故称为DPB。...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js,DPB)是一种弥漫存在干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受累部位主要是呼吸性细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由于炎症痫变弥漫性地分布并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壁的全层,故称为DPB。临床上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和运动后气促,可表现为慢性舜窦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文献复习 病例报道 慢性炎症性疾病 呼吸性细支气管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功能障碍 终末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