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频繁模式挖掘的上海市气象灾害致灾因子识别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辰 王强 +1 位作者 李海宏 潘顺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49,共9页
气象灾害是上海等超大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而如何定量挖掘气象条件的致灾影响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研究基于近10年的气象类报警灾情数据,采用FP-Growth频繁模式挖掘算法开展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识别,得到气象对于典型承灾体的致灾影响... 气象灾害是上海等超大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而如何定量挖掘气象条件的致灾影响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研究基于近10年的气象类报警灾情数据,采用FP-Growth频繁模式挖掘算法开展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识别,得到气象对于典型承灾体的致灾影响阈值,并且基于挖掘结果构建了气象条件与典型承灾体的气象致灾知识图谱。结果表明:暴雨灾情主要分布在100~250 mm的大暴雨区间以及50~100 mm的暴雨区间,其主要承灾体为房屋、车辆、道路和小区;大风灾情主要分布在10.8~17.1 m/s(6~7级风),其次为17.2-24.4 m/s(8~9级风)区间,主要承灾体为车辆、道路、树木、房屋及相关构筑物。并且在不同统计时段灾情通常都集中于风雨共同影响的区间范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对角线分布特征。通过FP-Growth挖掘可以得到一些较为明显的致灾特征,如强降水会导致工厂、加油站、市场、学校、幼儿园、仓库、车库等积水,强风会导致电信设施、加油站、围墙和大棚受损。此外,强降水和大风的共同影响还会造成加油站、学校、幼儿园等灾情高发。本研究通过构建定量化的气象致灾影响知识框架,从而加深对于灾害性天气致灾影响的认识,为特定天气条件的提前应对和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警灾情 FP-GROWTH 知识图谱 致灾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浦区旅游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佳婷 余延略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8期32-35,共4页
利用青浦地区1959~2016年的观测资料对青浦地区主要旅游气象灾害和旅游舒适度进行了分析,主要旅游气象灾害为大雾、霾、雷暴、高温、暴雨、台风,逐类进行气候特征研究,分别得出了各类气象灾害影响时段、基本特征及对旅游业主要危害。根... 利用青浦地区1959~2016年的观测资料对青浦地区主要旅游气象灾害和旅游舒适度进行了分析,主要旅游气象灾害为大雾、霾、雷暴、高温、暴雨、台风,逐类进行气候特征研究,分别得出了各类气象灾害影响时段、基本特征及对旅游业主要危害。根据人体舒适度及户外活动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青浦地区3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至11月下旬较适宜旅游活动;适宜户外活动的时间段为3月下旬至6月中旬及9月中旬至11月中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象 气象灾害 人体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上海城市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史军 崔林丽 沈钟平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8-274,共7页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和人类活动的显著支配。聚焦上海城市生态系统,评估了历史气候变化对城市气候生产潜力、植被活动、湿地面积及生物多样性、近海生态环境、城市水资源安全...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和人类活动的显著支配。聚焦上海城市生态系统,评估了历史气候变化对城市气候生产潜力、植被活动、湿地面积及生物多样性、近海生态环境、城市水资源安全等的影响,指出了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生态将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以及存在的知识差距,并对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进行展望,包括科学评估区域气候容量阈值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改善城市微气候的研究和应用示范,实现气候模式和城市生态过程模式的深度耦合,提高近海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和对海洋灾害风险防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城市生态 影响 适应对策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草莓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指标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德林 李军 +6 位作者 蒋其根 张青 沈洁 张佳婷 陆佳麟 顾春军 王治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5期56-60,共5页
根据草莓大棚栽培生长、产量和同期青浦区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中的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大棚草莓生长、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结果表明:草莓大棚内10 cm高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在晴天天气下比青浦区气象站分别高4.9℃、1... 根据草莓大棚栽培生长、产量和同期青浦区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中的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大棚草莓生长、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结果表明:草莓大棚内10 cm高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在晴天天气下比青浦区气象站分别高4.9℃、14.3℃和2.3℃,在多云天气下分别高5.2℃、15.1℃和1.7℃,在阴雨天气下分别高3.0℃、7.5℃和1.9℃;大棚草莓的农业气象灾害在繁苗期和移栽生长期是高温、暴雨和热阵雨,在开花收获期是连阴雨、暖湿天气、低温冻害、高温、大风和暴雪积雪;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草莓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指标,为青浦地区草莓气象业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塑料大棚栽培 气象条件 农业气象灾害 预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730”上海强对流天气个例的中尺度观测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5
5
作者 张德林 马雷鸣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69,共8页
利用上海多普勒雷达、中尺度自动站等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结果,分析了2005年7月30发生,在上海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简称"0730")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果表明,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和扰动能够在弱冷空气南下和局地中小... 利用上海多普勒雷达、中尺度自动站等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结果,分析了2005年7月30发生,在上海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简称"0730")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果表明,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和扰动能够在弱冷空气南下和局地中小尺度斜压不稳定的背景下产生,中尺度扰动不稳定随垂直运动上传、触发对流;低层高湿度梯度的大气层结、垂直风向剧烈非均匀切变和能量锋区的耦合配置,促进了强对流的迅速发展。结合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初步揭示了这次强对流过程发生冰雹、暴雨、大风等天气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数值模拟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淀山湖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德林 陆佳麟 +2 位作者 张佳婷 季旻骊 黄慧慧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5-1243,共9页
根据2007-2014年淀山湖湖体每月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总氮(TN)和总磷(TP)等水质资料和青浦区气象局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特征值比较法分析淀山湖湖体CODMn、NH3-N、TN和TP等水质资... 根据2007-2014年淀山湖湖体每月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总氮(TN)和总磷(TP)等水质资料和青浦区气象局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特征值比较法分析淀山湖湖体CODMn、NH3-N、TN和TP等水质资料变化规律及温度、降水和日照时数等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象条件影响淀山湖湖体水质.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影响NH3-N、TN和TP浓度,表现在平均气温高、日照时数多,NH3-N、TN浓度降低,相反平均气温低、日照时数少,NH3-N、TN浓度升高;平均气温高,也会使TP浓度上升,平均气温低,TP浓度降低.降水对水体中CODMn、NH3-N和TN等浓度有稀释作用,降水量多的月份其浓度偏低,相反降水量少的月份其浓度偏高.(2)受气象条件影响,CODMn、NH3-N、TN和TP有季节变化.CODMn浓度4-9月较高,10月翌年3月较低;NH3-N、TN浓度最高值出现在2-4月前后,最低值出现在7-10月;TP浓度最高值出现在7-8月,最低值出现在10月翌年5月.(3)淀山湖CODMn、NH3-N、TN和TP浓度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淀山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浦地区水源涵养林下养菇气候可行性分析
7
作者 张佳婷 成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6期212-214,共3页
利用青浦区1959—2018年的温度、湿度、风速的年平均资料及大风日数等资料分析基本气候特征,并用2018年1月—2019年6月林内外试验气象观测资料,对食用菌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的气象因子和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浦地区... 利用青浦区1959—2018年的温度、湿度、风速的年平均资料及大风日数等资料分析基本气候特征,并用2018年1月—2019年6月林内外试验气象观测资料,对食用菌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的气象因子和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浦地区水源涵养林下养菇是可行的,并可以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养菇 气候可行性 气象灾害 青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数值模式预报结合的冬季延伸期强降温过程预测方法及业务化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伯民 周坤 +2 位作者 信飞 马俊 靳利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505,共11页
首先对NCEP-CFSv2模式预报的2017年1-3月和10-12月1~30天700 hPa 8个关键区低频波效果做了定量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将模式1~30天低频波预报结果和低频波预测模型相结合,在2018年1-4月和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对上海地区做了15次延伸期... 首先对NCEP-CFSv2模式预报的2017年1-3月和10-12月1~30天700 hPa 8个关键区低频波效果做了定量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将模式1~30天低频波预报结果和低频波预测模型相结合,在2018年1-4月和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对上海地区做了15次延伸期强降温过程业务预测,结果显示:(1)模式预报的关键区低频波位相和演变趋势与实况高度吻合,预报的延伸期(11~30天)关键区低频波与实况相关系数达0.839;预报的延伸期(3~6候)关键区低频波趋势平均准确率达83.3%,准确率为100%的比例高达45.8%。(2)15次延伸期强降温过程业务预测的平均准确率、Cs评分和Zs评分分别为61.2%,0.149和0.158,并准确给出2018年年初和年末两次最强降温过程发生时段,预报时效分别为18天和16天,显示出一定的预测技巧;评分结果显著高于未应用CFSVv2模式结果的2015年和2016-2017年1月同期业务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期强降温过程预测 低频波 数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鱼塘冬春季水温日变化特点及其与外界气温的统计模式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德林 李军 +2 位作者 薛正平 张皓 辛跳儿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4,共5页
为了开展设施鱼塘水温的气象预报和预警,对2007年12月6日至2008年5月20日设施大棚鱼塘水温与气象站气温同步观测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冬、春季大棚不同深度的水温均比气温高6.1~8.3℃;多云及晴天较阴雨天明显偏高。不... 为了开展设施鱼塘水温的气象预报和预警,对2007年12月6日至2008年5月20日设施大棚鱼塘水温与气象站气温同步观测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冬、春季大棚不同深度的水温均比气温高6.1~8.3℃;多云及晴天较阴雨天明显偏高。不同深度最低水温除春季多云和晴天比气象站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早0~1h外,其他时间均晚1~2h。水温日较差与气温类似,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但水温日变化幅度较气温缓和。水温垂直变化不明显,不同深度水温与气温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鱼塘 水温 气温 日较差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D揭示的东亚地区低频振荡强度与中国夏季降水的联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燕 王黎娟 张佳婷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3-823,共11页
利用1978—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采用SVD方法分析了东亚地区低频振荡强度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低频振荡强度年际变化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分布密切相关,其前3个模态分别对应的降水... 利用1978—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采用SVD方法分析了东亚地区低频振荡强度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低频振荡强度年际变化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分布密切相关,其前3个模态分别对应的降水型:江淮型、华南型及长江中下游型。根据前3个模态分别定义低频振荡强度指数,选定异常年份对相关要素进行合成差值分析发现:"江淮型"高低指数年西太平洋海域的低频环流、对流、热源呈现南北向的反位相分布特征,江淮流域位于异常较强的两个相反性质的低频气团系统之间的气流交汇带;而东亚副热带地区东西向系统波动对"华南型"降水有重要作用,华南地区的局地对流加热对降水异常的发生影响显著;"长江中下游"降水型不仅受西太平洋海区低频环流、热源的影响,热带中太平洋的对流活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也有重要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强度 奇异值分解 夏季降水 江淮地区 华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生态修复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怀卫 郑泽华 吴芳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3期11-13,共3页
随着海湾整治和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防风消浪、污染削减等生态效益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修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影响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各项因子,如:温度、盐度、潮位等,以期为后续红树林造林修复实践提供支持。
关键词 红树林 生态修复 温度 盐度 潮位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