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TI联合SWI成像在脑震荡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云 黄明珠 +7 位作者 徐欢芳 姚华 武刚 徐俊 虞晓明 许传会 孙剑波 刘祥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9-573,共5页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观察脑震荡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改变及急性期脑内微出血灶,并分析各指标与脑震荡后综合征(PCS)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60例急诊入院的脑震荡患者(脑震荡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观察脑震荡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改变及急性期脑内微出血灶,并分析各指标与脑震荡后综合征(PCS)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60例急诊入院的脑震荡患者(脑震荡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磁共振检查、DTI及SWI检查,对DTI数据执行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TBSS)方法进行组间差异分析,同时通过SWI评估脑内微出血灶的部位和数量。根据Rivermead脑震荡综合征问卷(RPSQ)评分结果,患者在伤后6个月被分为PCS (+)和PCS (-)组,对影像学指标与RPSQ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震荡患者的多个白质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存在显著差异;与PCS (-)组相比,PCS (+)组在胼胝体、右侧内囊、双侧放射冠FA值降低。脑震荡患者胼胝体和内囊FA值与RPSQ评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另外,在PCS(+)组中,脑内微出血灶数量与RPSQ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脑震荡患者大脑微结构的特定性变化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磁敏感加权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脑震荡后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