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上海市青浦地区革兰阳性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
1
作者 蔡红妹 唐之俭 费凤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了解2013年上海市青浦地区革兰阳性菌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对青浦地区2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4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315株革兰阳性菌中,肠球... 目的了解2013年上海市青浦地区革兰阳性菌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对青浦地区2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4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315株革兰阳性菌中,肠球菌属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萄)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40.3%(127/315)、36.5%(115/315)、20.3%(64/315)。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8.7%和82.8%。甲氧西林耐药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细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发现1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和2株粪肠球菌。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临床严重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上海市青浦地区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蔡红妹 唐之俭 费凤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了解2013年上海市青浦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对该地区2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总计1 376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 目的了解2013年上海市青浦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对该地区2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总计1 376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66.7%、28.7%和12.5%。产ESBL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总耐药率分别为4.2%和6.8%。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7.1%、36.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有少数菌株对所有测试的药物耐药。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广泛耐药菌 超广谱b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委托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淇敏 郭莹莹 李亚芳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6,共3页
医院委托管理,是将在企业中很成熟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根据医院的特点经过改造后被移植到医院管理中的一种做法。以上海远郊某二级医院为例并结合其他医院实践,讨论医院委托管理的含义、作用、适合对象、成功条件、面临困难和发展前景... 医院委托管理,是将在企业中很成熟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根据医院的特点经过改造后被移植到医院管理中的一种做法。以上海远郊某二级医院为例并结合其他医院实践,讨论医院委托管理的含义、作用、适合对象、成功条件、面临困难和发展前景等若干问题,以期促进医院委托管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委托管理 问题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7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慢性排毒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正华 周霞 +9 位作者 黄汉平 张丽 龚惠莉 鲁立文 王剑文 徐杰 李巍立 吴超民 蒋惠佳 翟晓惠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3-806,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慢性排毒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转阴时间、转归等特点,探讨管理对策。方法收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20年1月20日-3月10日收治已出院COVID-19患者179例,其中慢性排毒患者77例,急性排毒患者102例,...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慢性排毒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转阴时间、转归等特点,探讨管理对策。方法收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20年1月20日-3月10日收治已出院COVID-19患者179例,其中慢性排毒患者77例,急性排毒患者102例,分析两组临床表现(未用药前)、影像学特征(未用药前)、核酸转阴时间、转归情况。结果急性排毒组和慢性排毒组患者临床表现:发热(84.31%比74.03%)、咳嗽(64.71%比58.44%)、胸闷气促(28.43%比20.73%)、消化道等症状(6.86%比9.09%),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影像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受累部位0:(1.96%比0%),1+:(22.55%比24.68%),2+:(27.45%比27.27%),3+:(20.59%比15.58%),4+:(27.45%比32.47%)。两组出院肺功能恢复正常状态(1分)分别为87.25%和68.83%(P<0.000 1);出院但肺功能未恢复正常状态(2分)分别为9.80%和29.87%(P<0.001);两组病死率(7分)分别为2.94%和1.30%(P>0.05)。结论 COVID-19慢性排毒患者发病到核酸检测阳性周期过长,导致治疗延迟,住院时间增加,病毒持续时间延长,同时患者的转归严重受影响。对于慢性排毒出院时肺功能受影响部分患者的管理,应以居家休养+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服务模式,根据辩证给予中药治疗或食物调养,定期检测咽拭子,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是否还具有传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慢性排毒 临床特征 核酸转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痛点针刺治疗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应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俞晓杰 陈雪吟 +2 位作者 朱中亮 叶乐 王祥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评价激痛点针刺对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主客观功能障碍指标的临床治疗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60名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被随机分配到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30名病人在腰臀部肌筋膜激痛点上接受针刺治疗,而对照组30名... 目的:评价激痛点针刺对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主客观功能障碍指标的临床治疗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60名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被随机分配到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30名病人在腰臀部肌筋膜激痛点上接受针刺治疗,而对照组30名病人在腰臀部疼痛部位上接受低强度感觉阈经皮电刺激安慰性对照治疗。两组各接受每周一次,共4周的治疗。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估,内容包括测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功能障碍(Roland-Morris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RDQ)水平以及客观的压力疼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和腰部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结果:各项主观(VAS、RDQ)和客观(PPT、ROM)指标在针刺后均显示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在治疗后仅有主观症状的显著改善,并且两组间比较仍显示针刺组主观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除了针刺后酸痛反应,没有观察到其他显著不良反应。结论:激痛点针刺对于改善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病人的疼痛症状和功能性表现均具有积极的治疗效应,是治疗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肌筋膜疼痛 激痛点 针刺 压力疼痛阈值 活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卫联合体—中国式管理型医疗模式的有益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淇敏 黄登笑 +1 位作者 郭莹莹 李亚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9-924,共6页
目的探讨美国管理型医疗在中国的可借鉴之处与医卫联合体的发展前景,为促进区域性医卫联合体试点健康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访谈、小型座谈法征询上海市有关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15名专家对医疗改革的意见;采用随机抽样,选取实行医卫联... 目的探讨美国管理型医疗在中国的可借鉴之处与医卫联合体的发展前景,为促进区域性医卫联合体试点健康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访谈、小型座谈法征询上海市有关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15名专家对医疗改革的意见;采用随机抽样,选取实行医卫联合体的上海市A区及具有类似运行方式的B、C两区,共发放患者问卷560份(其中A区360份,B区100份,C区100份),医方问卷358份(其中A区258份,B区100份)。问卷内容包括医卫联合体的运行状况、效果、发展前景,管理型医疗保健的接受程度、发展前景等。结果专家认可医卫联合体发展前景,但对模式运作提出质疑。调研回收医方问卷348份,有效问卷315份,回收患者问卷556份,有效问卷544份;认为管理型医疗保健部分理念可以借鉴的占被调查者72.38%,认为探索医卫联合体模式存在必要性的占53.33%;对模式知晓情况总体较差,66.94%认为其运作不佳,不同区首席医师制度运作上存在差异(P=0.000);医患双方对于管理型医疗理念的接受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我国借鉴管理型医疗保健具有可行性,但应结合我国国情。医卫联合体是中国式管理型医疗模式的有益探索,具备健康发展前景,但宣传力度不足,运作状况不佳。推行新的政策应充分进行调研,探讨不同人群的接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卫联合体 借鉴 管理型医疗 中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液诱导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应用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孙标龙 邵洁 +1 位作者 马德卿 俞善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10-712,共3页
为探讨痰液诱导方法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和有关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对4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应用5%的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诱导痰液,对痰液中的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运用RT-PCR方法检测痰液中的细... 为探讨痰液诱导方法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和有关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对4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应用5%的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诱导痰液,对痰液中的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运用RT-PCR方法检测痰液中的细胞因子IL-5、IL-8、TNF-a的mRNA表达,以正常健康儿童的痰液标本为正常对照.结果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组痰液细胞总数为(8.7±2.4)x 10 6/L,其中,中性粒细胞(7.4±2.6)×10 6/L、上皮细胞(2.1±0.87)×10 6/L、淋巴细胞(0.81±0.25)×10 6/L;对照组痰液细胞总数为(2.3±0.8)×10 6/L,中性粒细胞(0.8±0.3)×10 6/L,上皮细胞为(1.1±0.2)×10 6/L,淋巴细胞为(0.17±0.10)x10 6/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痰液中上皮细胞、嗜酸粒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P>0.05).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组痰液中IL-5、IL-8、TNF-α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27.3%,18.2%;对照组痰液中分别为12.5%、8.3%、4.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5).提示痰液诱导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中,能够直接反映与气道感染性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分泌状况,并具有简单、易行、无创伤性、安全、可重复性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液诱导 儿童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应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联合SWI成像在脑震荡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云 黄明珠 +7 位作者 徐欢芳 姚华 武刚 徐俊 虞晓明 许传会 孙剑波 刘祥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9-573,共5页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观察脑震荡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改变及急性期脑内微出血灶,并分析各指标与脑震荡后综合征(PCS)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60例急诊入院的脑震荡患者(脑震荡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观察脑震荡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改变及急性期脑内微出血灶,并分析各指标与脑震荡后综合征(PCS)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60例急诊入院的脑震荡患者(脑震荡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磁共振检查、DTI及SWI检查,对DTI数据执行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TBSS)方法进行组间差异分析,同时通过SWI评估脑内微出血灶的部位和数量。根据Rivermead脑震荡综合征问卷(RPSQ)评分结果,患者在伤后6个月被分为PCS (+)和PCS (-)组,对影像学指标与RPSQ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震荡患者的多个白质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存在显著差异;与PCS (-)组相比,PCS (+)组在胼胝体、右侧内囊、双侧放射冠FA值降低。脑震荡患者胼胝体和内囊FA值与RPSQ评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另外,在PCS(+)组中,脑内微出血灶数量与RPSQ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脑震荡患者大脑微结构的特定性变化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磁敏感加权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脑震荡后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